退朝后,内阁五人齐集东?阁,参与内阁会议。
第四次鞑子入关,被崇祯挫败后,首辅刘宇亮回来了。
崇祯今天早朝时,未与阁臣商议的情况下,直接宣布成立清街使院,这太不符合祖制了。
众人行礼后,刘宇亮躬身道:“陛下,今日朝会上成立清街使院,臣以为有违祖制。”
说实在的,有时候崇祯真的很想,取消内阁和内阁会议。
屁有用的建议没有,光给我使绊子,那我要你何用?但这仅能想想就好。
真要提出来,废除内阁能不能行?能行,但后续君王,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培训。
又没有内阁约束,成了天子的一言堂,说不定,自己费老鼻子劲,把大明带向正轨。
后续两三代君王,又能给玩没了。就如咱们朱祁镇哈儿,三代人努力留下的富庶大明。
被他是一朝丧尽!连朱棣点名不能杀的于谦,他是说砍就砍啊!
崇祯皱眉,语气不善道:“这件事情程阁老,于朝会上都已同意,刘首辅还有何不满?”
刘宇亮道:“陛下,臣绝无任何私心,但朝廷正值困难时期。”
“又要花费大量银子,去成立新衙门,故臣认为不妥!”
从语气上,崇祯就表示了不开心,但崇祯朝的官员,哎!他就是这么头铁。
崇祯心想:娘希皮的,我用我自己赚的钱,你也要跳出来反对?
但想归想,真把他怎么样还真不行,人家刘宇亮不仅不贪污,做事也还有板有眼。
你拿什么理由弄他下去?你要说不需要理由,就要弄他下去。
那朝堂之上,只会人人自危,这对崇祯没有任何好处!真是受够了,跟这些人打太极。
来回的拉扯,搞得崇祯是心力憔悴,做事情也是束手束脚。
崇祯叹息一声道:“难道!首辅大人不知道,山西之地肆虐的瘟疫吗?”
刘宇亮拱手道:“陛下,仅凭一句锦衣卫密报,这让臣等很难相信!”
崇祯怒声道:“好,你不相信是吧,王承恩,去叫李若琏立刻过来!”
随后,众人陷入了大眼瞪小眼的,尴尬氛围中。
一刻钟后,李若琏喘着粗气进到?阁,显然他是着急赶路,一路奔跑过来的。
李若琏朝崇祯躬身道:“陛下,圣躬安!”
崇祯道:“朕安,你跟列位阁老们,说说山西的疫病!”
李若琏应允朝五位阁老拱手道:“半月之前,山西锦衣卫送来密信,山西有染疫病者。”
“初时为高热,之后颈部、腋下出现肿块,形如鸽子蛋大小。”
“三五日后,全身出现大面积黑斑,数小后便会吐血暴毙!”
其实这些古人不知道,颈部、腋下的肿块,就是淋巴结肿大。
身体上的黑斑,就是皮下渗血造成,这也是‘黑死病’名字的由来。
刘宇亮还不死心道:“那现在死亡人多吗?”
李若琏摇头道:“目前锦衣卫仅汇报了几百例,是不是有更多未被发现,臣不清楚。”
“不过有一点,阁老们可自行甄别,深入疫区的锦衣卫死了三个,回来路上就死了!”
“陛下,曾教过臣对付疫病而死之人,最好的办法就是火烧,连骨灰都未敢带回来!”
刘宇亮这会也是大惊,锦衣卫多是身体强健之人。
他们去收集点情报,都能染疫而死。那更不要说,他们这些老家伙了。
随后李若琏掏出一张信纸道:“这是当时送来的信件,列位阁老可放心阅读。”
“这张信纸在太阳底下,晾晒过几日了,没有带回来疫病!”
刘宇亮拿起来,越看手就越抖,信上描述的更详细,发病之初到病发身亡。
拿着信纸的手颤抖着,认真看完后,将之递给下面几人。
这下看到实证了,以刘宇亮为首的保守派,再也生不出任何阻止的心思。
刘宇亮拱手道:“陛下,那这个新成立的衙门,该定为何品级呢?”
崇祯思虑后道:“朕,找了个对卫生管理,颇有见解的县令,回来担任清街使院的主官。”
“朕的想法是这个部院,将来要推行于全大明,品级自然不能太低。”
“朕认为,从二品或正三品为最好,列位阁老认为如何呢?”
刘宇亮否定道:“陛下,臣认为不妥!县令乃是正七品官职,到从二品是官升九级。”
“九乃极数,是否会荣宠太高,让其骄横跋扈?”
还真别说,刘宇亮如此一说,崇祯还真有点犹豫了,加上陈龙正东林党的身份。
如果让其,身居从二品的官职,搞不好,还真会让东林党坐大。
经过商议最终将,清街使院主官定为从四品,两位副手为正五品。
一次就官升六级,这在官场之上,也是极为罕见的了。
品级确认就是六部合议了,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好议的,崇祯可受不了,那拖沓的流程。
直接由钦天监选定吉日,礼部颁布规章制度,户部调拨银两,吏部署名和官职确认。
连工部都不让其参与了,挑个收没来的临街商铺,部门就算成立了。
因为划归锦衣卫管辖,并不用督察院参与督察。
再说了现如今的督察院,已经失去了大部份监察职责,成了藏污纳垢的好地方!
要说现在整顿督察院,恐怕力有不逮,步子迈太大,容易扯到蛋!
最终,崇祯挑了个从周奎那没收的商铺,稍作整改后牌匾一挂,清街使院算是成了。
但由于官员尚未到任,也仅是安排了几个吏员,在里面打扫卫生。
关于全员参与灭鼠的圣旨,由内阁草拟、司礼监批红,崇祯御览后直接加盖大印。
就发往京畿全域了,像这种紧急圣旨,有时候是能省掉,部分繁琐的步骤的。
并不用完全按照,整套流程慢慢往下走,那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。
灭杀老鼠的圣旨是下发了,还剩全员洗澡治跳蚤,这任务量就有点重了。
官还没到任,银子就拨给他了,崇祯朝还从未有过如此效率。
如果这事他无法完成,那只能说明这个陈龙正,能力尚且不足,不太适合这个位置!
崇祯将这个任务交给他,也是存了考较他一番的打算。
几日时间灭鼠的圣旨,便在全京师,及京畿地区下辖州县传开了。
百姓知道只要拿着全鼠,就能去衙门换钱。
刚开始,百姓还不相信,但总有人是做那个,第一个吃蛋糕的人。
        第四次鞑子入关,被崇祯挫败后,首辅刘宇亮回来了。
崇祯今天早朝时,未与阁臣商议的情况下,直接宣布成立清街使院,这太不符合祖制了。
众人行礼后,刘宇亮躬身道:“陛下,今日朝会上成立清街使院,臣以为有违祖制。”
说实在的,有时候崇祯真的很想,取消内阁和内阁会议。
屁有用的建议没有,光给我使绊子,那我要你何用?但这仅能想想就好。
真要提出来,废除内阁能不能行?能行,但后续君王,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培训。
又没有内阁约束,成了天子的一言堂,说不定,自己费老鼻子劲,把大明带向正轨。
后续两三代君王,又能给玩没了。就如咱们朱祁镇哈儿,三代人努力留下的富庶大明。
被他是一朝丧尽!连朱棣点名不能杀的于谦,他是说砍就砍啊!
崇祯皱眉,语气不善道:“这件事情程阁老,于朝会上都已同意,刘首辅还有何不满?”
刘宇亮道:“陛下,臣绝无任何私心,但朝廷正值困难时期。”
“又要花费大量银子,去成立新衙门,故臣认为不妥!”
从语气上,崇祯就表示了不开心,但崇祯朝的官员,哎!他就是这么头铁。
崇祯心想:娘希皮的,我用我自己赚的钱,你也要跳出来反对?
但想归想,真把他怎么样还真不行,人家刘宇亮不仅不贪污,做事也还有板有眼。
你拿什么理由弄他下去?你要说不需要理由,就要弄他下去。
那朝堂之上,只会人人自危,这对崇祯没有任何好处!真是受够了,跟这些人打太极。
来回的拉扯,搞得崇祯是心力憔悴,做事情也是束手束脚。
崇祯叹息一声道:“难道!首辅大人不知道,山西之地肆虐的瘟疫吗?”
刘宇亮拱手道:“陛下,仅凭一句锦衣卫密报,这让臣等很难相信!”
崇祯怒声道:“好,你不相信是吧,王承恩,去叫李若琏立刻过来!”
随后,众人陷入了大眼瞪小眼的,尴尬氛围中。
一刻钟后,李若琏喘着粗气进到?阁,显然他是着急赶路,一路奔跑过来的。
李若琏朝崇祯躬身道:“陛下,圣躬安!”
崇祯道:“朕安,你跟列位阁老们,说说山西的疫病!”
李若琏应允朝五位阁老拱手道:“半月之前,山西锦衣卫送来密信,山西有染疫病者。”
“初时为高热,之后颈部、腋下出现肿块,形如鸽子蛋大小。”
“三五日后,全身出现大面积黑斑,数小后便会吐血暴毙!”
其实这些古人不知道,颈部、腋下的肿块,就是淋巴结肿大。
身体上的黑斑,就是皮下渗血造成,这也是‘黑死病’名字的由来。
刘宇亮还不死心道:“那现在死亡人多吗?”
李若琏摇头道:“目前锦衣卫仅汇报了几百例,是不是有更多未被发现,臣不清楚。”
“不过有一点,阁老们可自行甄别,深入疫区的锦衣卫死了三个,回来路上就死了!”
“陛下,曾教过臣对付疫病而死之人,最好的办法就是火烧,连骨灰都未敢带回来!”
刘宇亮这会也是大惊,锦衣卫多是身体强健之人。
他们去收集点情报,都能染疫而死。那更不要说,他们这些老家伙了。
随后李若琏掏出一张信纸道:“这是当时送来的信件,列位阁老可放心阅读。”
“这张信纸在太阳底下,晾晒过几日了,没有带回来疫病!”
刘宇亮拿起来,越看手就越抖,信上描述的更详细,发病之初到病发身亡。
拿着信纸的手颤抖着,认真看完后,将之递给下面几人。
这下看到实证了,以刘宇亮为首的保守派,再也生不出任何阻止的心思。
刘宇亮拱手道:“陛下,那这个新成立的衙门,该定为何品级呢?”
崇祯思虑后道:“朕,找了个对卫生管理,颇有见解的县令,回来担任清街使院的主官。”
“朕的想法是这个部院,将来要推行于全大明,品级自然不能太低。”
“朕认为,从二品或正三品为最好,列位阁老认为如何呢?”
刘宇亮否定道:“陛下,臣认为不妥!县令乃是正七品官职,到从二品是官升九级。”
“九乃极数,是否会荣宠太高,让其骄横跋扈?”
还真别说,刘宇亮如此一说,崇祯还真有点犹豫了,加上陈龙正东林党的身份。
如果让其,身居从二品的官职,搞不好,还真会让东林党坐大。
经过商议最终将,清街使院主官定为从四品,两位副手为正五品。
一次就官升六级,这在官场之上,也是极为罕见的了。
品级确认就是六部合议了,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好议的,崇祯可受不了,那拖沓的流程。
直接由钦天监选定吉日,礼部颁布规章制度,户部调拨银两,吏部署名和官职确认。
连工部都不让其参与了,挑个收没来的临街商铺,部门就算成立了。
因为划归锦衣卫管辖,并不用督察院参与督察。
再说了现如今的督察院,已经失去了大部份监察职责,成了藏污纳垢的好地方!
要说现在整顿督察院,恐怕力有不逮,步子迈太大,容易扯到蛋!
最终,崇祯挑了个从周奎那没收的商铺,稍作整改后牌匾一挂,清街使院算是成了。
但由于官员尚未到任,也仅是安排了几个吏员,在里面打扫卫生。
关于全员参与灭鼠的圣旨,由内阁草拟、司礼监批红,崇祯御览后直接加盖大印。
就发往京畿全域了,像这种紧急圣旨,有时候是能省掉,部分繁琐的步骤的。
并不用完全按照,整套流程慢慢往下走,那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。
灭杀老鼠的圣旨是下发了,还剩全员洗澡治跳蚤,这任务量就有点重了。
官还没到任,银子就拨给他了,崇祯朝还从未有过如此效率。
如果这事他无法完成,那只能说明这个陈龙正,能力尚且不足,不太适合这个位置!
崇祯将这个任务交给他,也是存了考较他一番的打算。
几日时间灭鼠的圣旨,便在全京师,及京畿地区下辖州县传开了。
百姓知道只要拿着全鼠,就能去衙门换钱。
刚开始,百姓还不相信,但总有人是做那个,第一个吃蛋糕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