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崇祯大案(三)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早在抓捕成国公之后,崇祯任命孙传庭为宣大总督,兼领大同总兵。

  立刻由孙传庭提督曹变蛟部,两千轻骑前去大同,抓捕现任大同总兵王朴。

  李若琏携圣旨,带百余名锦衣卫同往。宣大总督已被革职查办,但王朴这个大总兵还在。

  这家伙可了不得,在松锦之战第一个逃跑,致使洪承畴曹变蛟被俘。

  回来就开始四方贿赂,想甩锅逃避罪责,既然晋商范家供出了他。

  岂能让他再霍霍人,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,他手上有五千兵丁。

  虽然,其部可能是一群海参兵,但多少还是有点战力的。

  让孙传庭带兵过去,就是为了镇压哗变,然后接管大同总兵一职。

  不哗变平静过渡自然最好,若他王朴想要反抗,带着精锐骑兵也能将其格杀。

  孙传庭本是在崇祯十一年,接替卢象升的宣大总督。因崇祯的到来,卢象升并未战死,。

  如今可用武将缺失,不得不让孙传庭兼领,卢象升及麾下天雄军,尚需留京师驻防训练。

  经过五日的急行军(约580里),大军抵达大同镇附近二十里。

  这次孙传庭带来了李定国,艾能骑被曹变蛟给强行留下,对他进行魔鬼训练去了。

  李若琏上前询问道:“孙总督,接下来是直接攻城,还是怎么办?”

  孙传庭摇头否定道:“不可攻城,咱们只诛首恶,这大同的军士并无罪过。”

  “不能因王朴一人之罪,而带上几千人性命,去试试能否让大军进城。”

  孙传庭思虑后安排道:“李指挥使你带圣旨,前去城西驻军大营,先把人给控制起来。”

  “李定国你带五百骑兵,随李指挥使同去,务必将人控制并缴械!”两人领命而去。

  两千余人减缓了速度,以正常骑兵的行军速度,到了大同城下。

  正常的流程是大同镇关闭城门,放下吊篮勘验总督关防,核对其去向再放统兵将领入城。

  前面两步都没问题,守将要求孙传庭驻兵城外,被孙传庭找理由堵了回去。

  孙传庭道:“城上守将速速打开城门,本督乃陛下亲点宣大总督,要出兵征讨蒙古诸部。”

  “如今本部人困马乏,且急需饮水与粮草补给,若耽误战事唯你示问。”

  楼上偏将不敢擅自决定,他打算去找总兵王朴,这事得让他来拿主意。

  王朴此刻正在府中,享受着美人递上的美酒佳肴,正快活着了。

  就听手来报新任宣大总督,孙传庭带两千余骑兵,要过境大同城索求补给。

  王朴皱眉思索道,这事在大同确实时有发生,这并不奇怪。

  问题是以往都在城外补给,很少有要求进城补给的,孙总督这闹哪样呀?不行得去瞧瞧!

  匆忙套上盔甲就跑了出去,待王朴到城楼上时,都过去半个多时辰了。

  见正主王朴出现了,孙传庭先声夺人道:“大胆王朴,本督奉圣命出关剿敌。”

  “你不为本督,提供补给就算了,为何还要拦住本督去路。”

  王朴一时语塞,脑子转半天道:“孙总督,何故往末将身上泼脏水,历来规定便是如此。”

  “大同乃重镇,任何人不得统兵入城,末将的兵马还在城西呢!”话刚说完。

  王朴看了看城下骑兵,再朝大同城西方看了看,结合孙传庭强势要带兵进城。

  王朴将这些画面逐帧划过,突然他惊恐的瞪大了眼睛,如今这东城门守城兵丁仅百余人。

  只在西门安排了自己姻亲,携重兵一千把守,若此时孙传庭攻城……

  想到此处他不敢再耽搁,十有八九是京师有事发生了,估计朝廷是派人来锁拿于他。

  王仆高声道:“孙总督,末将这就为你开城门,您稍待啊……”说完。

  立即跑下城楼,王朴不敢耽搁奔回总兵府,带着二百死士家丁向西门奔去。

  他不是没想过据城死守,但仔细一想这不现实,大同守将并不是铁板一块。

  守将之中还有忠于朝廷的,另外城外还有两千余标营,尚且在西城外驻军。

 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,若是真来拿他,西城外的驻军,定是最先被控制的。

  城内只有两百死士,和西城一千余守军,这才是自己能调动的极限。

  若是据城死守,身边部将随时有可能,从背后捅自己一刀。

  王仆下城后东门守将,看到王朴往总兵府而去,也是满头的问号??

  孙传庭在城下等待了好一会,不耐烦询问道:“城上守将,你们总兵到何处去了,为何还未开门?”

  楼上偏将正是忠于朝廷的,他如实答道:“总兵大人,急匆匆回府了!”

  孙传庭一拍大腿道:“哎呀!,这家伙要逃还不打开城门,放跑了王朴朝廷追责,你可担待得起?”

  这会城城楼上的守将,也确实感觉到不对了,总兵无缘无故便跑回了总兵府。

  他趴到内城墙边上,朝城下喊道:“快快,为孙总督打开城门!”

  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隙,孙传庭率先打马而入,一千五百精骑紧随其后,冲入城中未作停留。

  而是直奔西城而去,王朴要出逃定然是走西城门,后经杀虎堡官道到得胜堡,走白登峡谷出逃。

  当追至西门时,王朴的姻亲守将张继勋,给西门的一千多守军下令。

  要他们无论如何要死守,城内过来追击的军队,他并未说明是朝廷的军队。

  当孙传庭到这里时,城楼上射下了漫天箭雨,孙传庭座骑中箭倒地。

  孙传庭未曾料到,他们真敢对朝廷兵马射击,匆忙向后翻滚躲避。

  起身后孙传庭大声道:“城上守军听着,你们总兵与指挥使,已投靠关外鞑子。”

  “本将乃朝廷亲命,大同新任总兵,你们放下武器尚可活命,若顽抗到底只会徒增伤亡。”

  城楼上响起了骚乱,他们的指挥使张继勋,确实于半个时辰前走了。

  开始就已心生怀疑,但他们是亲军只得听命行事,这一轮箭雨差点送走新总兵。

  他们此时很犹豫,要是放下武器投降,会不会被朝廷事后追责?

  见城楼上久久没人回话,孙传庭好似知道了,城楼上的守军在顾忌什么!

  大声道:“你们放下武器,本督绝不事后追责,只要你们还原意效忠于朝廷”

  “若你们中间有,不愿意再当兵的,本督承诺发放盘缠、路引,允许你们回家团聚。”

  孙传庭这么一说效果马上就出来了,开始只是有个把人放下武器。

  最后全都将武器放下。顺着城内城墙上的马道,排着队走下了城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