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 血洒平远堡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七月的热浪裹挟着,关外粗粝的风沙,拍得尼堪的脸火辣辣的疼。

  己方斥候和明狗哨骑的较量,没有讨到任何便宜不说,还损失了两百余精锐斥候。

  前期打不过尚能理解,后期明明作了调整,跟明狗采用同样的方式,一人三马五人同行。

  可为何还是打不过,这就令尼堪很是费解了,明军也是五人小队互为犄角。

  八旗无敌的勇士为何比‘海参军’,还要弱不禁风了?没错!‘海参军’是尼堪给明军起的名。

  尼堪完全没想过,是不是明军做了针对性训练,武器也做了针对性配置。

  他一直认为明狗就应该,看到他们八旗勇士冲来,就被吓得屁滚尿流!

  至于那什么,适合骑兵使用的短火铳,则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。

  尼堪想的是,不能再进行暗处较量了,不然光死斥候都要死光去。

  别等下皇上派大军出征,一场像样的仗没打过,光斥候就被打死几千,回去非被扒掉皮不可。

  尼堪将这个情况,向归化城的济尔哈朗作了汇报,想请命尝试绕道进攻独石口。

  但济尔合朗否了他的建议,称独石口之前走过一次,这次怕卢象升埋伏重兵。

  要其尝试进攻平远堡,这里属于天成卫宣府防区,也是张家口防御的重要隘口。

  尼堪大军调往平远堡,刚拔营就被明军哨骑探查到了,双方斥候又大打出手了。

  卢象升早预料到,鞑子会进攻哪几个堡,张家口那里布有重兵,没理由强攻张家口。

  现在既已探明鞑子进攻平远堡,卢象升也下令紧急增兵,那里他只留下了一千精锐。

  另外还有两千余宣府老兵,宣府的防线太长了,足有六百余里,需要防守的堡太多。

  最北的独石堡崇祯七年,皇太极曾走那里,凿穿过大明防线,卢象升放了万余宣府老兵。

  陛下铲除晋商走私网络,怕鞑子报复性,攻打张家口以泄私愤,但鞑子应该不会如此蠢。

  卢象升还一个防御重点是平远堡,张家口、平远堡两边各放了,一千余天雄军精锐。

  至于得胜堡、镇川堡那是孙传庭镇守的地,自然不用卢象升操心。

  明军哨骑送来情报,与卢象升猜想的一样,鞑子拔营前往平远堡了。

  那卢象升也将张家口,驻守的一千天雄军精锐,全都调往平远堡合兵一处。

  明军有个好处是,可以在长城上行军,鞑子却要绕行这定然会,增加他们行军时间。

  所以卢象升哪怕调兵,也会先于对面鞑子,到达防守位置。

  至于火器全放在了平远堡,最北的独石堡打算拿命守,攻张家口概率不大且布有重兵。

  卢象升经过一天行军,总算到了平远堡,而鞑子并未发起进攻,那证明他们确实还没到。

  不过次日卯时天光刚放亮,一名亲兵指着远处地平线道:“侯爷,鞑子来了!”

  卢象升看着远处巨大的黑影,笑道:“看来上次多尔衮的亏,他们还没吃够!”

  “还妄想用楯车扛火炮,不说红夷大炮,就凭虎蹲炮的威力,那玩意也扛不住呀!”

  那亲兵道:“上次多尔衮改进了楯车,在中间加了沙石,火炮较难打穿。”

  卢象升冷笑一声道:“那某就要看看,是他的楯车硬,还是咱的火炮够多了。”

  进入攻击位之前,鞑子却停下休息了,推着笨重的楯车走几里地了,他们不得不休息。

  半个时辰后,尼堪下令道:“楯车在前,死兵在后,巴牙喇督战,凡敢后退者立斩!”

  鞑子踩着有节奏的鼓点,开始‘呜哈’着聚集士气,准备发动进攻。

  离平远堡三百步时,十架楯车开始加速,需尽快推到长城脚下,这样方能躲过火炮攻击。

  卢象升躲在垛口朝下看,卢象升下令道:“都低头躲好,鞑子弓箭手的箭法可不赖!”

  见楯车靠近到两百步左右,卢象升下令道:“虎蹲炮!目标楯车轮子!放!”

  传令手的令旗在空中舞动着,看到信号的各炮手,紧急速调整炮口朝向。

  一轮齐射下去,轮子一个没打中,不过打中了楯车后面不少人。

  往往一个炙热的铁球过去,就像是犁地般击倒一片,尤其这种集合型楯阵。

  这一轮炮击虽然没伤到楯车,但也打碎打伤鞑子两百余人,尼堪看得直皱眉。

  见无法打中轮子,卢象升并未改变射击点,依然选择朝轮子攻击,至少这样炮弹能过去。

  打击两层楯车正面,估计要被全挡下来,主要是中间那层沙子,缓冲了太多炮弹威力。

  这玩意好像只能用炸药包,方才有可能炸掉,但这次并未准备投石车。

  靠人力压根不可能,丢出一两百步远,那跟浪费毫无区别。

  等楯车进入百步左右,卢象升再次下令道:“百子连珠炮,目标楯车后方骑兵,放!”

  百子连珠炮,就是最早的机关炮,跟现代多管火箭炮类似,玩的就是覆盖攻击。

  尼堪大声嘶吼道:“冲上去,明狗的火炮装药慢,冲到近前他们炮就打不到了。”

  还真别说,尼堪还说的真对,百子连珠炮跟一次性差不多。

  都是提前装药装弹,一次性发射所有弹丸,再次装弹药起码半刻钟。

  这一次集火发射,也不是毫无收获,躲在后方的鞑子骑兵,三百余骑被打成了筛子。

  一时间人仰马翻血肉横飞,城墙上看到收获如此大,明军大声欢呼道:“大明万胜……!”

  “大明万胜……!”

  尼堪怒声咆哮道:“为何明狗的火炮如此之多,难道他们把全大明,火炮都调来了不成。”

  有人问为何鞑子军不用火炮,他们倒是想用,他们连铁都不够用。

  他们直到崇祯十五年,才凑够足量的火炮,方才在松锦之战打赢火器之战。

  副将看着己方将士如割麦子般倒下,声音带着哭腔道:“贝勒爷,顶不住了!撤吧!”

  此刻,尼堪如输大的赌徒般,红着眼眶道:“你,带人冲一波,若再不行就撤退!”

  尼堪的副将领命后,带着千余重甲步兵往上冲,试图冲破平远保关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