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援军将至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李定国回来到后方营寨,孙传庭派人叫其去参议军机。

  明军在关外安营扎寨,但却未受到漠南各部的攻击,其主要是因为曹变蛟杀太狠了。

  两个月前屠一次,才过个把月又来屠一次,土默特部一个正常人都找不出来。

  都是些手掌齐腕而断之人,男的双掌皆被砍连上马都费力,更别说上马冲阵了。

  要不然济尔哈朗远不会如此被动,早就召集土默特部,将明军赶回得胜堡了。

  如今整个漠南蒙古,仅剩归化城还在苦苦撑着,济尔哈朗开始并不知道情况如此恶劣。

  直到越来越多的土默特部,前来归化城之中求助,他才知道漠南蒙古的情况。

  之前派尼堪出去之时,本欲让其找寻漠南各部,一是调粮二是调兵打算围剿明军。

  哪知过去快半月了,曹变蛟没找到不说连粮食也没找到,哪怕肉干都未派人送回来一点。

  每次尼堪部赶到一个聚居区时,留下的只是一堆的焦炭,还有哭干了眼泪的蒙古妇人。

  曹变蛟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,带不走的牲畜全给斩杀烧掉,一点都没给土默特部留下。

  他们劫掠、砍杀明朝关内百姓时,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,当痛苦降临到自己身上时。

  这时蒙古各部才醒悟,原来被打是这种滋味,但知道又能如何?这是不死不休的血仇!

  尼堪甚至都没找到补给,留给他的都是满地烧焦的牛羊,好在多少能剐些肉下来。

  虽然有股子焦糊味,但起码还是能扛点饿的,要不然出来半月有余早断粮了。

  土默特各部现在往两边迁徙,左部往归化城里逃去,右部往东边科尔沁部逃去。

  随着越来越深入漠南各聚居区,尼堪眉头越皱越紧,一股强烈的不安感从尾椎骨升起。

  正在他犹豫要不要回去之时,济尔哈朗的信使过来了,召其立刻回援归化城。

  详细询问下才知道,归化城中仅剩的几百骑兵,几场战打下来还剩百余骑。

  尼堪得知情况已经糟糕至此,也是大惊失色急忙询问道:“明军没有攻城吧?”

  单膝跪在地上的信使,抱拳道:“禀贝勒爷,早些明狗把北门轰垮了,不过并未攻城。”

  尼堪听完后点头道:“你先行回禀郑亲王,本贝勒这便带人回援!”

  目送信使离开,尼堪开始整军回援,曹变蛟不能再找了,先将郑亲王的人马带出来再说。

  两方都在驰援,现在比的就是谁的援军先到,很明显济尔哈朗的判断失误。

  至使其援军晚于明军,漠南各部没救到,也没逮到曹变蛟各部,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。

  如今明军这边三军齐聚,人数已有两万余人,骑兵已增至七千余骑但并不适合攻城。

  虽然秦地骑兵历来悍勇,但真要跟鞑子的五千骑兵对冲,胜算依然不会太高。

  归化城王府,一个济尔哈朗的亲卫匆匆跑进来,单膝跪地抱拳道:“报——!”

  “郑亲王殿下,明军正在集结人数有两万人左右,红夷大炮约十门左右。”

  济尔哈朗大惊,他现在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,为何脑子抽风把骑兵全调去追曹变蛟。

  这下好啦!明军肆无忌惮的,推着红夷大炮来攻城了,归化城这小城如何守?

  城墙厚度还不到一丈,红夷大炮多轰上几轮,搞不好能直接把城墙给轰垮掉。

  归化城修建之初,本就不是作为对抗明军的要塞,而是作为信息传递的交通补给站。

  压根就顶扛不住,红夷大炮轮番轰击,自己这边骑兵又不在,想攻其炮阵也无法做到。

  由于火药用尽,甚至连反击都做不到,弓箭压根就够不到五百步外的明军。(780米)

  这个距离的红夷大炮,杀伤力高且不易被抢夺,除非济尔哈朗有骑兵。

  但济尔哈朗若有骑兵,孙传庭是万敢调如此多火炮来的,那不跟白送给鞑子没区别嘛!

  摆开阵式,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,采用五五轮射点火开轰。

  之所以如此安排,是给火炮预留冷却时间,不至于全部因炮身过热炸膛。

  经过几个时辰的连续轰击,归化城的外城青砖被轰了掉十几块,露出了内里的夯土。

  由于距离实在有些远,孙传庭得眯着眼方能看清归化城,见城墙上的夯土都露出来了。

  孙传庭下令火炮继续轰击,这个时期的红夷大炮,命中率着实有点感人。

  像这种野战用此炮,后座力每次都能让其改变位置,平时放城楼上固定炮架还能打准。

  不然早就将归化城北墙给轰塌了,连城楼子都被轰垮了,本来是奔着城墙轰的。

  调整过后弹着点不一样,此事让李定国陷入了思考,该如何保证每次轰在同一点呢?

  突然,李定国脑中灵光一闪,抱拳施礼道:“总督,末将有个法子能让火炮打准。”

  孙传庭惊喜道:“哦~!快快道来!”

  李定国解释道:“发射前,在车轮与地上画置固定点位,看哪炮轰中城墙便选哪个点位。”

  “之后每一炮,仅需将两个点位合并,并能大概轰击在同一位置了。”

  孙传庭稍作思虑,点头道:“此法可行,传令下去依此法射击,找出准确的点位为止。”

  由于要画出点位和交叉对比,让火炮每次用时更长,济尔哈朗满心以为明狗火药没了。

  他看明军意图就是打算,硬生生轰垮这段城墙,济尔哈朗原本不以为然。

  就这命中率没几百炮压根轰不垮,哪知,接下来的每一炮都仿佛轰在他心头。

  接下来明军的火炮好像长了眼睛,每一炮轰的位置都大差不差,虽然还是有不准的。

  但相比于开始,上一炮在轰城门楼子上,下一炮又轰到城墙上,此时不知要准了多少。

  每一炮,都能轰在城墙中上部最薄弱之处,而且都露出了内里的夯土部分。

  再有几十炮城墙怕是要被轰开了,孙传庭之所以不计代价用火炮,就是因为兵力不足。

  要想攻下有万余人守着的归化城,没有五万人几乎不可能,只能将城墙轰垮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