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截然不同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待记功御史走后,孙传庭才从里间出来。

  黄得功朝门外啐了口道:“呸~王八蛋!这种人不送礼,功劳都不给记。”

  “改明见到陛下,一定去陛下面前参他一本,真不是个东西。”

  孙传庭、周遇吉也是讪笑一声。

  孙传庭无奈道:“还好有二位将军相助,要不然,这岳托的功劳,怕是要不回来了。”

  周遇吉摇摇头:“大帅,这是哪的话,有些事还得我们来做,大帅的性格做不来此事。”

  明军这边因为军功的事,上演了一出好戏。

  而多尔衮营寨那边,又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
  多尔衮、豪格、阿巴泰、杜度,手臂上都裹着白布,这是为岳托祭奠。

  整个营寨里一片哀伤,多尔衮命亲卫做好了一副棺材。

  岳托埋在生石灰里,只留出来一张脸,看样子他们是准备,将岳托带回关外安葬。

  萨满祭司正围着棺木,在跳着某种,不知名的舞蹈,

  鞑子每次打仗,是会带着萨满祭司的,一般为战死将士举行祭奠仪式。

  待一切结束后,众人来到多尔衮的帅帐。

  多尔衮是本次战争的主帅,自然落座于主位,其余三人依次落座。

  首先多尔衮出声道:“如今,一个小小的高阳城,我们的左路主帅,便葬送了性命。”

  “各位,都发表一下看法吧,接下来,是接着打还是退回关外。”

  豪格接话道:“末将认为,必须继续打,咱们从通州劫过来的东西。”

  “不是又被明狗给抢回去了,咱们手上现在什么都没有。”

  “如果就这般回去,皇上(指皇太极)饶不了我们。”

  多尔衮的军事直觉,向来是比较敏锐的,在高阳城下就碰到,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。

  而且到现在,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,如果,再次贸然进攻,恐怕还要吃亏。

  但是,他作为一军统帅,撤兵之事不能由他提出来,否则这个责任他背不动。

  听完豪格的话,多尔衮朝阿巴泰,和杜度示意了一下。

  意思是要两人,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。

  阿巴泰、杜度拱手道:“末将,赞同豪格的意见。”

  “咱们损失如此之大,还什么都没抢到就回去,实在太过丢人!”

  如今全军还剩下四个话事人,三个都同意进攻,只有自己一个有撤退意向。

  看来还是只能打,要是自己一个人提出撤退,恐怕会被三人同时攻讦。

  多尔衮见三人都同意进攻,便一拍桌子道:“那好!现在当务之急,是选个进攻方向。”

  “其次,需要搞清楚,明狗所使用的何种火器。”

  哪怕是死了一个贝勒,和一瞬间损失四千鞑子,也没见他们有多害怕。

  不是先调查明军,所使用的武器,而是选择进攻的方向。

  他们在长期与明军对战中,明军都是一触即溃,这让他们产生了,无可匹敌的错觉。

  其有鞑子这种心理,崇祯是很乐意看到的。

  明军并不是不能打,只是军中基本架构有问题,才会出现一触即溃的情况。

  足够的训练强度,加上赏罚分明,崇祯相信,战斗力会有显着提升。

  一旦双方的战斗意志,持平或者反超之时,就是彻底剿灭关外鞑子的时候了。

  但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,双方的战斗意志相差甚远。

  像这一次战役,就只能用命来填,才能赢下一场场战斗。

  多尔衮朝亲兵道:“去传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,马光远过来议事!”

  亲兵领命而去,不一会马光远到了大帐前。

  进来前马光远大声道:“睿亲王殿下,奴才,马光远奉命前来议事。”

  说起这个马光远,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。

  这人原本是明朝,建昌参将(今葫芦岛市建昌县),1630年他率部投降后金。

  因为是投降的汉人,被‘十全老人’记在了,《贰臣传》乙卷上。

  在鞑子这只要不是满人,任何人任何时候,见到满人都要双膝跪地。

  哪怕你身穿盔甲也是一样,马光远进来后,先是双手交替将袖子往下拍。

  撩起棉甲下摆,跪地叩首道:“奴才,马光远叩见睿亲王、豪格、阿巴泰、杜度贝勒。”

  看看,这人一贱起来啊,下跪称奴才他都觉得,是天大的恩赐。

  要知道在明朝,不是见到皇帝,是不用正儿八经叩拜的,大多时候拱手弯腰行礼就行。

  众人很是满意汉人对他的尊敬,轻笑道:“起来吧!马光远,昨日的爆炸场景你可知道?”

  之所以有这一问,只因昨日马光远负责进攻东城门,

  马光远是知道昨日的爆炸的,只是他并不知道是何武器。

  只得装腔道:“睿亲王殿下,奴才,不知明军所用是何武器,但肯定是某种火器。”

  阿巴泰嗤笑道:“蠢货!明眼人都知道是火器,这还需要你来说吗?”

  马光远也只能赔笑道:“贝勒爷,您骂得是,奴才无能、奴才该死,嘿嘿!”

  多尔衮不悦抬手阻止道:“阿巴泰,本王记得跟你讲过,善待投降过来的汉人。”

  “不得随意辱骂、殴打,你是不把本王的话,当回事吗?”

  阿巴泰也不敢顶嘴,但还是小声嘟囔着,当然!多尔衮也只是做个样子。

  见他也不知道,多尔衮便挥手道:“你先下去吧。”

  马光远又是叩首道:“喳!奴才告退。”

  豪格出言道:“不管明狗用的什么火器,想来他们一定不会有多少。”

  “咱们就算是用人命填,也要攻下来一座城池,要不然回去无法交代。”

 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,为人不咋聪明。

  1636年因为蒙古察哈尔部,其岳母谋逆,被告发取消了亲王之位。

  但打仗还是很猛的,跟岳托一样,常常作为先锋,冲在队伍最前方。

  思考良久多尔衮道:“那各位的意见,是继续进攻高阳,还是攻打保定府或河间府?”

  其实,多尔衮想进攻保定府,毕竟那是河北首府。

  人口、牲畜、金银,比其他城池要多。

  但是,进攻哪里他不打算说,如果进攻失败,他必然要担责任。

  豪格不疑有它道:“保定府城高墙厚,且有大型护城河,咱们没有大型攻城器械。”

  “末将认为,应该进攻河间府,这样既能快速拿下,也能避免被包围。”

  多尔衮示意阿巴泰和杜度,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。

  两人同时道:“末将,赞同豪格贝勒的意见,但具体进攻计划,还需看睿亲王的意见。”

  瞧瞧!这两人可就比豪格,聪明了不止一点半点。

  两人说了等于没说,还把球又甩回给他了。

  多尔衮淡淡一笑道:“那就听豪格之言,大军休整一日,明日辰时起程出发河间府。”

  “派一百人将岳托尸首,先护送出青山口,等劫掠完河间府,再另作打算。”

  进攻方案确定了,于是众人起身朝多尔衮拱手道:“末将告退!”

  要说岳托的死他们伤不伤心,伤心有一点但不多。

  此时期的鞑子并未完全汉化,又少了个皇位争夺者,不笑出声已经算是尊重岳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