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章 败报接踵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众所周知军队一旦开始溃逃,那比杀猪还要简单不少,这事云飞兄深有体会。

  济尔哈朗看着逃回来的多铎,内心之中顿时大感不妙,这莽货是谁能打败他?

  先不说多铎临阵脱逃之罪,光能将其左肩打到变形之人,明狗那边究竟是谁能做到?

  多铎从战马上跳下,正要向济尔哈朗汇报前线军情,哪知后者先声夺人大喝一声。

  济尔哈朗厉声道:“你身为前锋主将,临阵脱逃该当何罪?”

  “来呀!将多铎压下去,削首示众就地正法!”

  多铎听到这话都懵了,由于是野猪皮最小的儿子,从小便养成骄横跋扈的性格。

  听到堂兄要将自己斩首,他都猜想是陛下授意要弄死自己,正想要不顾一切怒怼回去!

  济尔哈朗身旁将领纷纷跪地求情,请求念在多铎年轻饶他一命,后续再犯则一并惩戒。

  多铎相比他那已经被人削首,变成死鬼大哥阿济格,智商还是高了不止一个档次。

  多铎虽然也很暴躁,但他的审时度势比他大哥强,战场智慧也比他大哥阿济格高。

  眼见打不过绝不恋战,保住性命才是最紧要的,听到周围众将此起彼伏的求情声。

  多铎知道,这次自己应该是不用被砍头了,果然!

  济尔哈朗叹息一声道:“本王看在众将求情的份上,念你系初犯此次不再追究。”

  “倘若再敢有下次,哪怕众将求情,本王也要将你枭首示众!你明白本王的意思了吗?”

  多铎虽心有不服,但他并未表现出来,眼神阴鸷的低头道:“末将,谢大帅不杀之恩!”

  多铎之所以不太服气,主要是因为济尔哈朗的身份,他只是宗族旁系自己则是嫡系。

  而且是努尔哈赤大妃所生,按大明的说法自己属于嫡子,若非陛下重用你算哪根葱?

  济尔哈朗也知道多铎此人,比他那莽夫大哥更加难以驯服!陛下心中忧虑的也是这个。

  他们三兄弟,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,黄台术的意思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。

  奈何豪格被多尔衮坑死了,因此迁怒于多尔衮已将其禁足两年了,阿济格战死于归化城。

  黄台吉却并未迁怒济尔哈朗,首先济尔哈朗是黄台吉得力干将,且对皇位丝毫不关心。

  阿济格死后未处理济尔哈朗,多铎就曾找黄台吉理论,但此时黄台吉权力正值巅峰。

  只追封阿济格为亲王草草了事,多铎考虑到大哥战死二哥失势,觉得此事不能再深究。

  此次来攻打独石口,主要是想替大哥报仇来着,没想到仇没报成自己还差点搭进去。

  济尔哈朗见多铎不再多说,安慰其一句道:“你先下去养伤,其它事情本王来安排。”

  多铎下去后,济尔哈朗对手下大将道:“屯齐,本王命你带两千步兵,前去支援南面!”

  屯齐乃舒尔哈齐之孙,是济尔哈朗手下重要大将,也是屯齐的亲堂叔。

  只不过他这一脉受黄台吉打压,地位不如济尔哈朗,也只是镶蓝旗中为大将尚未封爵。

  他父亲图伦舒尔哈齐次子,被派去抵御西路军了,两人都是济尔哈朗得力干将。

  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第六子,本应地位要低于图伦这一支,但黄台吉一直防备着他们。

  屯齐点齐兵马匆匆而去,济尔哈朗正要回中军大营,东边再次传来败报。

  尼堪不敌曹变蛟被扎了好几枪,幸得盔甲保护并未扎透,只是较重的皮外伤而已。

  尼堪未曾逃跑只是边打边撤,并派出信使请求派步兵支援,短时间就派了三批信使。

  这是第一批到的,济尔哈朗眉头紧锁,难道这次真要栽在此地了?

  几乎就在同时,西路军也派来求援信使,称其步兵快要抵挡不住了。

  请济尔哈朗速速增派援军,济尔哈朗在中军营帐中来回踱步,战事正朝失控的边缘发展。

  济尔哈朗在考虑,这种添油战术难道还要继续?若只是一条战线打不过尚且能理解。

  三条路同时打不过,仅后路军尚未传来不敌的消息,济尔哈朗还期望后路军能打赢。

  再回过头来支援其它几路,哪曾想北路军败报的确未曾传回,但也未传回大胜的消息。

  这让济尔哈朗甚为焦躁,他在考虑是否要走北路撤军,明军呈四路围攻之势。

  真有可能是奔着围剿而来,但又不太像尽全力的样子,围剿你不探明对方有多少人?

  不管现在撤不撤,先派人去支援北路留条生路,才是现下的当务之急。

  于是,济尔哈朗再次下令,向北路增派两千步兵,不求速胜只求双方能相持住。

  此时,中军仅剩五千余人,经过深思下令兄长图伦,先退回孟家窑建立列阵防御。

  他自己则亲自带四千人,前往东路会一会曹变蛟所部,他认为曹变蛟才是最可怕的。

  殊不知,正是他这错误的决定,差点让整个西线战场全盘崩溃。

  济尔哈朗点齐兵马刚出发半刻钟,还未接近战场便接到尼康,后续派出的求援信使。

  一次更比一次急,第四批信使过来后,便再没有信使过来了,济尔哈朗大感不妙!

  催促士兵尽快行军,但他忘了这四千人全是步兵,再怎么快二十几里路用时定然不短。

  向北栅子行军到半途,便遇到了尼堪带着四千残兵,从前线退了回来。

  汉八旗的三千人早就战死了,尼堪见势头不对下令撤退,并留下蒙满八旗各一千断后。

  他带着三千满八旗撤出了战斗,在建奴眼里其余人都是炮灰,科尔沁部地位稍高一点。

  尼堪留下一千满八旗断后,并非心疼科尔沁部的战士,他只是担心蒙八旗守不住。

  尼堪遇到来支援的济尔哈朗,打马上前在马上行了一礼道:“郑亲王,事不可为撤吧!”

  济尔哈朗询问道:“你们几千人,对曹变蛟部造成的损伤如何?”

  尼堪情绪低弱道:“郑亲王,请恕末将无能!曹变蛟这支明军跟以往明军完全不同!”

  “每个士兵战力都极强,而且他们极善战阵之法,三人、五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