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着声声淳朴的回笑,崇祯心里五味杂陈,华夏百姓意志历来都是坚韧不拔。
崇祯喝了口粥道:“哎!还别说这粥味道还行,你们觉着好吃吗?”
“旁边还有汤圆可以领呢?每人都能打几颗的,这是朝廷送给你们过节吃的。”
有些百姓边吃边哭道:“陛下,您对咱们可太好啦!总算能活命啦,叩谢陛下天恩!”
崇祯放下粥碗道:“你们逃难来京师,朕不能怪你们,这是朝廷赈灾不力。”
“回原籍还有地种吗?京师这里能找到活计吗?你们来京师多久啦?”
在流民们三三两两中,崇祯还是听明白了他们所说,大意是家里的地早没了。
旱灾爆发导致颗粒无收,为了活命只能找地主,借高利贷又实在还不起。
最后,只能被迫把土地都给抵了,逃难来京师只为求一线生机。
地方官称府库早就没粮了,这下好地没了钱也没了,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成为流民。
这也是靠天吃饭的悲哀,百姓没有丝毫抗击风险的能力,只要遭遇天灾流民又起来了。
崇祯声带哽咽道:“朕这几日正在筹备工坊,到时候你们过来做工,管吃管住还发钱。”
对于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,崇祯是真的不忍心看着,皲裂的嘴唇蜡黄的面色。
虽然有救济,还不至于饿到骨瘦如柴,但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。
每人手上都拿着破陶碗,好些人连陶碗都没有一个,只能借用别人的碗喝口粥。
筹备工坊之事,崇祯在来这的路上就想好了,搞个水泥厂先把外城路给铺了。
哪怕用人工来粉碎,也先将这些流民给招集起来,至少不能让他们饿死在冬季了。
要知道,京师结冰的低温天起码要到三月,他们棉衣都没有一件不冻死才怪了。
这些人的衣服里,能塞柳絮、芦花、香蒲的都是壮年,老弱只能塞些枯黄的杂草。
有个军户逃籍出来的,看到皇帝如此好说话,跪倒在地道:“陛下,草民有话要说。”
崇祯抬手道:“起来说吧!今日你们有何想说的,都可以对朕详细道来。”
那逃籍的军户跪着并未起身,拱手道:“陛下,草民是军户逃籍的,实在活不下去了。”
“种的地被晋王侵占,朝廷又不给我们发地,还时常要给卫所将军干私人的活。”
“咱们都快成了家奴了,只能得到些吃食还吃不饱,家里母亲、妹妹都饿死了……呜呜!”
讲到伤心处此人痛哭起来,崇祯何尝不知道屯军制,早就不适合如今这个年代了。
崇祯走上前扶起此人,拍拍他的肩膀道:“朕都知道,请你们给朝廷些时间。”
“朝廷正在想办法,彻底改变原有的户籍制度,只是牵扯甚大需要时间稍长些。”
“请你们相信朕,一定能带你们过上好日子,朕要先将虎视眈眈的外敌打残。”
“待朕腾出手来,定将这些不合理之处,全都给整合一次,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!”
这时候,周皇后走到崇祯身边,接住崇祯的手道:“陛下,臣妾也想帮帮他们。”
崇祯举起牵着周皇后的手,展示道:“百姓们且看,这是朕的皇后,她的手很是粗粝。”
“你们也许不知道,她贵为皇后母仪天下,却需要整日在后宫纺纱织布。”
“朕的衣服破了没有做新的,都是皇后给朕补的,朕把多数银子投到了辽东战场。”
“建奴亡大明之心不死,朕就不能削减边关军费,长期的战争投入,却忽略了民生多艰。”
“朕存两百万两银子,待到今年九月,朕就亲起百万天兵,彻底将建奴抹除。”
一时间,流民、乞丐们群情激愤,挥舞着手臂要去前线。
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,就上前线跟建奴拼命,换走一个不亏,换走两个还赚一个。
崇祯连忙摆手道:“打仗不能光靠人命去填,你们都是朕的子民。”
“哪怕,多死一个都是大明的损失,朕研究出了新武器,定能所向披靡推平建奴。”
而此时,流民队伍中有个人,却是拉低帽檐埋头不语,流民并不多只有千余人。
看到此人反常的举动,他很确信此人定是细作,崇祯甚至都能想到。
元宵灯会上,也有不少建奴细作,他今天所说的话,就是想要其传到黄台吉耳中去。
什么两百万两存银,什么百万天兵,那不是扯淡吗?
细数以前数次大战,走精兵战略这条路线,要比百十万战斗素养低下的民兵。
强了不止一星半点,几千明军追着万余建奴砍,这放以前都不敢想象。
不过,崇祯说的这些话,真真假假掺杂其中,像新式武器那还真有。
至于是何武器你尽管猜,反正明军是没拿出来用过,到时候到了战场上自会知晓。
现在不打你,并不代表现在不能吓你,崇祯正愁如何这些话,传给黄台吉听。
细作的出现,差点让崇祯笑出声,崇祯锐利的目光,侧目瞥了细作一眼。
好似感觉到了目光,细作低着头抬着眼,用余光向前方看去。
他自认为并没有暴露,站在原地没有动弹,锦衣卫这会也发现了,缓缓靠近崇祯身边。
崇祯摇头阻止,可别把这人给抓了,这么好的嘴替上哪找。
在出门前,崇祯特意穿了件,金丝软甲在罩衣里面,这才有恃无恐不怕刺杀。
那个逃籍的军户出声道:“陛下,草民还能去当兵吗?草民还想去前线杀敌。”
崇祯笑骂一声道:“朕猜你是想去吃肉吧!朕从蒙古搞了几万只羊,就为犒赏部队的。”
那军户不好意思挠挠道:“陛下,草民去过曹公爷军营,他们说俺没身份牌不收。”
流民队伍喧闹起来,大意是:皇帝能不能重新发身份牌,他们不想再做流民了。
崇祯双手虚按道:“勿需着急!你们所求正逐步解决,你们这几日可别乱跑。”
“到时候会将你们集合起来,做些力所能及之事,整备军械或者做点其它的事。”
百姓们都纷纷表示,何时需要派人传达一声就行,崇祯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崇祯喝了口粥道:“哎!还别说这粥味道还行,你们觉着好吃吗?”
“旁边还有汤圆可以领呢?每人都能打几颗的,这是朝廷送给你们过节吃的。”
有些百姓边吃边哭道:“陛下,您对咱们可太好啦!总算能活命啦,叩谢陛下天恩!”
崇祯放下粥碗道:“你们逃难来京师,朕不能怪你们,这是朝廷赈灾不力。”
“回原籍还有地种吗?京师这里能找到活计吗?你们来京师多久啦?”
在流民们三三两两中,崇祯还是听明白了他们所说,大意是家里的地早没了。
旱灾爆发导致颗粒无收,为了活命只能找地主,借高利贷又实在还不起。
最后,只能被迫把土地都给抵了,逃难来京师只为求一线生机。
地方官称府库早就没粮了,这下好地没了钱也没了,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成为流民。
这也是靠天吃饭的悲哀,百姓没有丝毫抗击风险的能力,只要遭遇天灾流民又起来了。
崇祯声带哽咽道:“朕这几日正在筹备工坊,到时候你们过来做工,管吃管住还发钱。”
对于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,崇祯是真的不忍心看着,皲裂的嘴唇蜡黄的面色。
虽然有救济,还不至于饿到骨瘦如柴,但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。
每人手上都拿着破陶碗,好些人连陶碗都没有一个,只能借用别人的碗喝口粥。
筹备工坊之事,崇祯在来这的路上就想好了,搞个水泥厂先把外城路给铺了。
哪怕用人工来粉碎,也先将这些流民给招集起来,至少不能让他们饿死在冬季了。
要知道,京师结冰的低温天起码要到三月,他们棉衣都没有一件不冻死才怪了。
这些人的衣服里,能塞柳絮、芦花、香蒲的都是壮年,老弱只能塞些枯黄的杂草。
有个军户逃籍出来的,看到皇帝如此好说话,跪倒在地道:“陛下,草民有话要说。”
崇祯抬手道:“起来说吧!今日你们有何想说的,都可以对朕详细道来。”
那逃籍的军户跪着并未起身,拱手道:“陛下,草民是军户逃籍的,实在活不下去了。”
“种的地被晋王侵占,朝廷又不给我们发地,还时常要给卫所将军干私人的活。”
“咱们都快成了家奴了,只能得到些吃食还吃不饱,家里母亲、妹妹都饿死了……呜呜!”
讲到伤心处此人痛哭起来,崇祯何尝不知道屯军制,早就不适合如今这个年代了。
崇祯走上前扶起此人,拍拍他的肩膀道:“朕都知道,请你们给朝廷些时间。”
“朝廷正在想办法,彻底改变原有的户籍制度,只是牵扯甚大需要时间稍长些。”
“请你们相信朕,一定能带你们过上好日子,朕要先将虎视眈眈的外敌打残。”
“待朕腾出手来,定将这些不合理之处,全都给整合一次,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!”
这时候,周皇后走到崇祯身边,接住崇祯的手道:“陛下,臣妾也想帮帮他们。”
崇祯举起牵着周皇后的手,展示道:“百姓们且看,这是朕的皇后,她的手很是粗粝。”
“你们也许不知道,她贵为皇后母仪天下,却需要整日在后宫纺纱织布。”
“朕的衣服破了没有做新的,都是皇后给朕补的,朕把多数银子投到了辽东战场。”
“建奴亡大明之心不死,朕就不能削减边关军费,长期的战争投入,却忽略了民生多艰。”
“朕存两百万两银子,待到今年九月,朕就亲起百万天兵,彻底将建奴抹除。”
一时间,流民、乞丐们群情激愤,挥舞着手臂要去前线。
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,就上前线跟建奴拼命,换走一个不亏,换走两个还赚一个。
崇祯连忙摆手道:“打仗不能光靠人命去填,你们都是朕的子民。”
“哪怕,多死一个都是大明的损失,朕研究出了新武器,定能所向披靡推平建奴。”
而此时,流民队伍中有个人,却是拉低帽檐埋头不语,流民并不多只有千余人。
看到此人反常的举动,他很确信此人定是细作,崇祯甚至都能想到。
元宵灯会上,也有不少建奴细作,他今天所说的话,就是想要其传到黄台吉耳中去。
什么两百万两存银,什么百万天兵,那不是扯淡吗?
细数以前数次大战,走精兵战略这条路线,要比百十万战斗素养低下的民兵。
强了不止一星半点,几千明军追着万余建奴砍,这放以前都不敢想象。
不过,崇祯说的这些话,真真假假掺杂其中,像新式武器那还真有。
至于是何武器你尽管猜,反正明军是没拿出来用过,到时候到了战场上自会知晓。
现在不打你,并不代表现在不能吓你,崇祯正愁如何这些话,传给黄台吉听。
细作的出现,差点让崇祯笑出声,崇祯锐利的目光,侧目瞥了细作一眼。
好似感觉到了目光,细作低着头抬着眼,用余光向前方看去。
他自认为并没有暴露,站在原地没有动弹,锦衣卫这会也发现了,缓缓靠近崇祯身边。
崇祯摇头阻止,可别把这人给抓了,这么好的嘴替上哪找。
在出门前,崇祯特意穿了件,金丝软甲在罩衣里面,这才有恃无恐不怕刺杀。
那个逃籍的军户出声道:“陛下,草民还能去当兵吗?草民还想去前线杀敌。”
崇祯笑骂一声道:“朕猜你是想去吃肉吧!朕从蒙古搞了几万只羊,就为犒赏部队的。”
那军户不好意思挠挠道:“陛下,草民去过曹公爷军营,他们说俺没身份牌不收。”
流民队伍喧闹起来,大意是:皇帝能不能重新发身份牌,他们不想再做流民了。
崇祯双手虚按道:“勿需着急!你们所求正逐步解决,你们这几日可别乱跑。”
“到时候会将你们集合起来,做些力所能及之事,整备军械或者做点其它的事。”
百姓们都纷纷表示,何时需要派人传达一声就行,崇祯露出满意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