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待遇差距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稍作停顿后,崇祯对选择回去之人道:“回原籍后,需去当地县衙登记。”

  “尽可能多的开荒土地,不得少于十亩,用来种植粮食。”

  “如果一年之期满,朕未收到当地县衙文书,你们会被抓回来关去大牢。”

  “如若胆敢落草为寇、为祸乡里,朕会不惜出动锦衣卫,把你们抓来凌迟处死。”

  这么做也是不想这帮人,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。

  要知道一群当过兵,还精力旺盛的大老爷们,如不加以约束,是很容易出乱子的。

  虽然锦衣卫大不如前,用来吓唬认知不高的人,还是完全够的。

  这些选择回去之人,听说如果在乡里犯事,会被锦衣卫抓回来,也是连声称不敢!

  此时有带头的什长,双膝跪地道:“草民,谢陛下不杀之恩!谢陛下再造之恩!”

  “草民回家后,定当努力开荒,种出来的粮食,除去家里人的口粮。”

  “余者皆上交给陛下,请陛下充作军粮,望陛下恩准!”

  见他们如此说,崇祯也开怀一笑道:“很好,看来你们也是知恩图报之人!”

  “这条朕准了,另外朕会有圣旨,你们返回原籍就会通报县衙。”

  “如若有人胆敢,动你们开荒出来的土地,无需路引,尽管进京来告诉朕!”

  不得不说,这些回家的战士里,也有聪明之人。

  他们也看到了,如今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,只是他们不明白,什么叫土地兼并。

  只知道当地的士绅,不会让他们安心种田。

  而把土地跟皇帝绑在一起,不要说士绅,恐怕当地的亲王。

  对他们的土地都不敢有非分之想,毕竟,崇祯现在还是大明共主。

  哪怕,现在大明朝日薄西山,也没人敢轻易忤逆皇帝。

  在明朝一亩中等田,粮食亩产能达到四石左右。

  当然!新开荒的土地,估计只有三石或更少,将近七百人回家,最少是七千亩。

  每年只算一季,且只上交两石,都有一万四千石粮食了。

  崇祯可是立志,要把种田大业发展壮大的,现在的大明朝一穷二白。

  要银子没有、要粮食也没有,再不想办法搞点银子、粮食,离去煤山上吊也没几年了。

  处理完汉军镶黄旗,现在轮到辽东汉民组成的签军,和蒙古正白旗了。

  两者是很好区分的,这么冷的天气,仅穿着单衣的是汉人签军。

  身着皮甲和动物皮毛,做成的袄子者,是蒙古正白旗。

  首先打马来到汉人签军这边,崇祯用极其威严的声音道:“朕,作为大明共主!”

  “让辽东沦陷于家奴之手,是朕的耻辱!”

  “你们作为辽东汉民,也是朕的子民,确实有对不住你们的地方。”

  此话一出,顿时有部分汉民都声泪俱下,有些年长者嚎啕大哭了起来。

  跪在地上哭诉道:“皇帝陛下,我们辽东的汉民,都在等着朝廷打回去。”

  “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,却不见王师到来,只能在鞑子治下,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啊!”

  崇祯听到此话,也是唏嘘不已,但他是皇帝,不能感情用事。

  做任何事情,都要从国家层面出发,崇祯摇摇头甩掉一些念头。

  崇祯道:“朕!目前没有能力打回去,不过!朕在此立誓,有生之年定然会收复失地!”

  “你们虽然被鞑子当成炮灰,但确实在攻城中帮到了鞑子,朕该如何处置你们?”

  此时汉人签军,还是有点害怕的。

  还是那些年长者出声道:“一切全凭陛下处置,无论如何,罪人都感激陛下恩典!”

  皱眉考虑了一会后崇祯才缓缓道:“此次鞑子入关劫掠,通州沦陷,通州被鞑子屠城。”

  “人口缺口甚大,将你们划归通州管辖。你们几千人里,有行动能力者。”

  “在通州卫屯田,划归皇庄,每日两顿稀饭,每年粗布麻衣、棉衣各两套。”

  “所得之粮,全部收归内帑,你们可有异议?”

  顿时汉人签军,开始跪地磕头喊道:“这等日子,比鞑子那里可要好不少呢!”

  “草民愿意为陛下种粮,只盼陛下能早日,解救辽东汉民于水火!”

  看着前面乌央乌央跪倒着,一片衣衫褴褛之人。

  崇祯甚是感慨的想:“多淳朴的汉家百姓啊!为何磨难如此之多呢!”

  想到此处崇祯出言道:“朕,再给你们一个承诺!为朕种五年粮食,还你们自由身。”

  “在此之前,你们将被编入兵籍,隶属于通州卫,朕会让人看着你们!”

  说罢这些人,便被排着队带走了,这会轮到蒙古正白旗了。

  这些家伙,从元朝开始,祸害大明几百年了。

  不好好安排一下他们,都对不起朱棣老祖的五征漠北!

  其实刚才安排汉军镶黄旗,和汉人签军的时候,蒙军正白旗的人是看到了的。

  他们笃定明朝皇帝,不敢杀他们,要是能将他们,送回蒙古就好了!

  崇祯也不废话直接了当道:“朕,在湖北有片皇庄,你们三千人,即刻启程前往。”

  “皇庄的水稻每年可熟两季,你们负责耕种,所产粮食皆收归内帑!”

  “每日一顿稀饭,每年发一身粗布麻衣,胆敢闹事者,就地格杀。”

  里面是有能听懂,大明官话的,待向底下人解释后。

  蒙古人瞬间就不干了,大声用蒙古语,在聒噪着什么。

  崇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从表情可以看得出,并不是什么好话!

  那些懂大明官话的出声道:“尊敬的大明皇帝,请您饶恕我们的罪行。”

  “将我们送回部落,我们会向长生天,每日为您祈福。”

  崇祯无语般笑了笑道:“怎么?跟着鞑子跑来大明朝烧杀抢掠。”

  “这下被俘虏了,还想朕送你们回去?还真是癞蛤蟆追青蛙——长得丑你玩得花呀!”

  其实,听得懂大明官话的蒙古人,现在才是最难堪的。

  见崇祯不为所动,便用一种略带威胁的语气道:“大明皇帝陛下,若您不送我们回去。”

  “我们大蒙古帝国,是不会善罢甘休的!”

  崇祯轻蔑一笑道:“几百年啦!你们蒙古人,什么时候跟大明罢休过?”

  “别说你们不罢休!朕今日便在此立誓,五年内定会统率明军铁骑北伐!”

  “让你们成为朕治下,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。”

  这个‘北伐’崇祯咬字特别重!你还真别说,还挺有气势的!

  蒙古人被唬得一愣,但很快反应过来大笑道:“大明皇帝,不是我看不起你们。”

  “以您国家现在的实力,别说北伐,您能保持大明不亡国,就很不错了哈哈……”

  崇祯也是讥笑道:“哈哈哈!亡不亡国,不是你们说了算。”

  “但现在,你们能不能活命,是朕说了算!再敢多说一句屁话,朕就送你们去长生天!”

  这下这帮人老实了,只是略有不满道:“凭什么,我们待遇跟他们不一样?”

  崇祯嗤笑道:“因他们是我大明的百姓,而你们不配!来人!”

  “将这群助纣为虐之人压下去!传旨给秦良玉,处理完湖北事宜。”

  “就替朕看守这群人,敢偷懒、逃跑、闹事者,格杀勿论无需请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