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各方应对之策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时间,在崇祯忙碌间悄然溜走,很快到了六月中旬。

  自从进入六月以来,京师天气愈发的燥热起来,崇祯身处东暖阁内,哪怕有冰块降温。

  依然很难静下心来,这会崇祯正蹲在冰块前,亲自拿着把小扇,往自己脸上扇风。

  新税政在北方麦收前,湖广第一季水稻前,己将圣旨发往了各县。

  基层官员中,有相当一部分官员,是能作为且愿作为的,正如杞县知县罗绣锦。

  收到圣旨后,他便已经预料到了,这旨圣谕下的艰难,但他依旧迎难而上。

  杞县地处河南开封府,去年冬季之时,崇祯曾对河南各地,下旨开挖大型水库。

  罗绣锦亲自视察麦田,向身旁刘理顺问道:“今年恰逢大旱,不知本县收成会如何?”

  刘理顺朝北拱手道:“全赖陛下圣明!加之知县大人慧眼如炬,本县水库挖的足够多。”

  “今年入夏以来,虽干旱不断加剧,但春雨之时囤积了,足够多的雨水可用于灌溉。”

  “本县今年小麦,不仅不会绝收,还因灌浆期持续高温,小麦产量可能会更高!”

  刘理顺是乡绅,也身兼杞县教谕,这会罗绣锦正视察的,正是他家的田产。

  他本是举人出身,但皇上的一封圣旨下来,刘理顺顿时如遭雷击!

  皆因他家良田近千亩,他第一时间想的并非对抗,而是找到知县罗绣锦商议。

  两人商议一番,都察觉出这封圣旨里,并非仅仅针对征税,而是更深的土地问题。

  陛下此举,就是要逼迫仕绅集团,将手里囤积的土地,尽快处理掉。

  刘理顺看出了此点,在短短半个月内,将家中半数田产,低价售卖给了官府。

  罗绣锦用库银,将其土地收购后,向远在京师的崇祯,上了份私人名义的奏本。

  刘理顺家中田产,正好卡在五百亩以下,每亩地需缴五分银,还勉强有得赚但不多。

  罗绣锦知县,也于县城四门张贴告示,并请人整日宣读,传达皇上圣意。

  中小型地主士绅,就是那种家中五百亩以下的,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奈!

  若要卖掉手中土地,定是不想走这条路的,只能顶着四、五分税银,硬扛住先看看情况!

  至于那些,二十亩田产以下者,对他们来说并无任何损失,还能暗中看出好戏。

  罗绣锦整日游说于,县城各地士绅家中,期望他们将田产卖出,并重申了其中利害!

  守旧派不为所动,表示家中有人在朝中任官,这种荒唐的圣旨,他们不会遵守。

  罗绣锦也不恼火,出门后冷笑出声,暗想:一帮蠢货!真以为还有变动?

  就凭圣旨上,那八个醒目的大字,有谁敢与之争锋?你们这些死硬派等死吧!

  到期胆敢抗税不缴者,可别怪本县不讲情面,哼!

  受小冰河影响,河南的麦子收成之日,都往后推迟了几日,好在现在都能正式收割了。

  很快,罗绣锦带着差役,开始逐家上门征税,对于那些死硬份子。

  也不跟他们废话,你既然赖着不缴税银,直接砸开其粮仓,搬上足够的粮食走人。

  杞县有两户死硬份子,直接命令家中仆人,持刀立于粮仓守着,敢抢就打杀来人。

  收到差役传回的消息,罗绣锦拍案而起,怒声道:“岂有此理,他还反了天啦!”

  “来人,去请吴百户!请求其协助征缴税款,有人持刀拒不配合!”

  这个时期,刀在民间是不违法的,之所以要请卫所官兵,主要是他们有制式弓箭。

  虽然,也是正规军淘汰下来,但那是实打实的制式武器,看他们哪个还敢不配合!

  吴百户带着百余兵丁,手持长弓劲弩,骑着为数不多的战马,浩浩荡荡往城外而去。

  在城外,与罗绣锦汇合后,吴姓百户拱了拱手,询问道:“罗知县,不是谁人暴力抗税?”

  罗绣锦客气的拱了拱手,道:“本县陈家,其子在京师任职,该是御史之位吧!”

  听到御史,吴百户眉头紧锁,询问道:“咱这样带兵强行征税,是不是过于鲁莽了?”

  罗绣锦侧目而视,拧眉道:“怎么,吴百户打算抗旨不遵?看看这是何物?”

  说罢,从师爷手中接过圣旨,那明黄色的丝绢,看得吴百户心头一紧!

  那这还讲个屁呀,御史再大能大过皇上?抗旨不遵搞不好,非得掉脑袋不可!

  一行人前往城外陈家庄,陈家仆人看到兵丁,内心权衡着想:不会真敢杀人吧?

  很快,他们便知道了答案!罗绣锦拿出圣旨,询问是否缴税,陈家家主依然不愿缴税。

  执意要等朝中儿子回信,并再三强调他儿子,乃是当朝御史,不怕死尽管上前一试。

  别看这老家伙六十好几,抗起税来还挺狠,罗绣锦向吴百户挥挥手。

  吴百户下令,举着木盾缓缓上前,陈家家主也不怂,命令家仆冲击盾阵。

  卫所糜烂还真不是乱黑,一时间举着盾牌的兵丁,被砍得丢下盾牌抱头鼠窜!

  这一情况看得吴百户,老脸黑如锅底了,大声叫骂道:“干什么?你们跑什么?”

  “瞧瞧你们这熊样儿,给老子上弓弩,射死这帮信球!”

  看着明晃晃的箭矢,刚才还暴力抗税的家仆,纷纷往后退一时间全蔫了!

  身后的陈家家主,怒声喊道:“给老夫守住咯!不准退,谁退老夫打死他!顶住咯!”

  随着兵丁不断压近,终于有仆人扛不住压力,提着刀往前冲了上去。

  ‘噗呲’几声,箭矢射进肉里的声音传来,刚冲上前仆人身中三箭,往后倒在了地上。

  陈家家主见官兵玩真的,顿时吓得怪叫一声,就往庄祖宅中跑去。

  还留下了他的阵阵喊声:“你们等着,老夫定叫我儿,在皇上面前参你们一本!”

  一场闹剧,在卫所官兵撞开陈家大门下,终是落下了帷幕,粮食还是被收走了。

  陈家土地远超千亩,按照五钱银子每亩征税,几乎搬走了一半麦子。

  而这,还仅是一县之风波。此间种种,还在两京十三省,各处上演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