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峰火征途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漠南草原,青草也掩盖不住风沙,皆因蒙古各部过度放牧,导致的草场沙化。

  多尔衮的三万铁骑,如同一条黑色的巨蟒,在喀喇沁部的领地上蜿蜒前行。

  马蹄践踏着稀疏的草场,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,身旁不时有牧民赶着羊群路过。

  看到穿着白色甲胄的多尔衮,都会停下来施抚胸礼,蒙古诸部虽归顺建奴。

  但他们自己的礼仪,还是暂未废除,黄台吉也并未强制要其,行跪礼称奴才等。

  喀喇沁部台吉布尔喀图,亲自率队于路旁“劳军”,送上牛羊清水。

  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,眼底却深藏着一丝恐惧,手上的动作却未曾停下。

  “睿亲王殿下兵锋所指,明狗定然望风披靡!”布尔喀图高举酒碗。

  多尔衮勒停战马,端坐马上并未接下,只是用马鞭轻轻敲打着掌心。

  冷眼俯视:“布尔喀图台吉,王本要求你拉黑派的,三千喀喇沁勇士可准备好啦?”

  布尔喀图腰弯得更低:“睿亲王殿下,一切都已备齐。另外,还有五千大军的粮草。”

  多尔衮冷哼一声:“哼!本王若是没记错的话,是让你准备一万人粮草吧?”

  布尔喀图吓到跪地,颤栗道:“睿亲王殿下,求您体谅喀喇沁部,我部实在无力承担!”

  多尔衮其实也知道,喀喇沁部远不如科尔沁部,人口仅两万余人左右。

  此次不仅要求其出兵三千,还准备了近八千人的粮草,也确实算是他们的极限了。

  多尔衮打算不再追究,抬起头目光投向南方,他必须在大明反应过来之前。

  撕开长城,踏碎遵化!多尔衮冷声道:“传令!加快速度,五日内,必须兵临喜峰口!”

  与此同时,山海关至遵化的官道上,一道烟尘自远处滚滚而来。

  七千关宁铁骑,正以极限速度向西狂飙,从接到兵部紧急调令后。

  祖大寿快速整合兵马,虽对夜行晓宿表示疑惑,但还是朝遵化火速疾驰而来。

  兵部的意思,是担心关宁铁骑的,行军动态被多尔衮知晓,因此才有此决定。

  好在,关内行军有官道可走,而多尔衮只能在草地,与山坳内行军。

  祖大寿一马当先,脸色凝重道:“快!时间紧迫再快点!延误军机者,斩!”

  这支威震辽东的精锐,虽然还如一柄出鞘的利剑,只是队伍中气氛稍显凝重。

  另一条路上,卢象升率领的八千宣大轻骑,同样在玩命狂奔。

  与关宁铁骑的沉闷不同,这支新练的轻骑部队,带着一股锐不可挡的锋芒。

  卢象升的声音依旧洪亮,压过了马蹄声:“将士们!建奴叩关,欲再度劫掠我大明百姓!”

  “此去,不为功勋只为杀敌!让建奴骑兵看看,大明边军精锐之魂,此刻已然复苏!”

  “杀!杀!杀!”回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。

  这边没有隐藏行迹,是因为没有必要,这里情报就算要送过去,时间上也来不及。

  卢象升一夹马腹,速度再度提升了几分。他必须在建奴突破喜峰口前,赶到预设战场。

  赵烈已经提前出发,他现在心中所想,是谨遵陛下圣意,将多尔衮三万人彻底留在遵化!

  就在几路大军齐头并进之时,一骑快马正以远超大军的速度,向着京师方向绝尘而去。

  马上的骑士正是赵烈,他将身子尽量趴低,几乎与马背融为一体,耳边只有呼啸的风声。

  卢帅将护卫皇上的重任交给他,这是对他无比的信任,他不需要思考全局战略。

  他的任务纯粹而极致—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京师,然后,护以陛下周全即可。

  “驾!”他再次挥鞭,战马四蹄腾空,仿佛化作一道离弦之箭,眨眼便冲出去了几丈远。

  身后的烟尘尚未落下,人已消失在官道的尽头,漫天沙尘散去却再也看不见人影。

  京师,乾清宫东暖阁内。

  崇祯站在巨大的舆图前,手指点过四路兵马的位置,耳边仿佛传来了奔腾的马蹄声。

  “报——!赵烈将军已过居庸关,预计明日午时抵京!”

  “报——!卢帅前锋已至蓟州!”

  “报——!关宁铁骑已过永平!”

  一道道消息传来,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。崇祯的眼中,冷静与炙热交织。

  崇祯霍然转身道:“王伴伴,传旨告诉唐通,若守不住喜峰口三日,叫他提头来见朕!”

  “给朕备甲,朕要去西郊大营,另外传令张之极,带兵前往西郊大营,朕要誓师出征!”

  京营原本是帮废物,在曹变蛟代训的情况下,其部战力相较于以往,自不可同日而语.

  王承恩拿过一套金丝软甲,先给自家黄爷套上,又拿取来那套暗金色盔甲。

  崇祯张开双手,正在往身上穿着甲胄,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,说杨嗣昌在外求见。

  崇祯满脑子问号,这会往这里跑什么,不是都交待清楚了吗?

  示意将人宣进来后,杨嗣昌在太监引领下,很快就来到东暖阁内。

  正打算行礼,崇祯抬手道:“免了吧!杨爱卿,你来找朕所为何事?”

  杨嗣昌气喘吁吁道:“陛下……,兵……兵部收到甲胄了!”言罢,喘了一口大气。

  崇祯心中疑窦丛生,问道:“什么甲胄?遵化铁厂送来的?”

  杨嗣昌头摇得跟拨浪鼓样,深吸一口气道:“臣,不知道哪里送来的,是具装骑兵甲胄。”

  崇祯内心暗骂‘该死’,怎么洛阳王庄滩,把甲胄送到兵部去了?

  这让那帮守旧派知道了,不得说朕穷兵黩武了?去岁送甲胄来时,还真忘记嘱咐了。

  崇祯故作不在意道:“知道啦!让车夫跟着朕,朕要去西郊大营!其他的不用管啦。”

  一路来到西郊大营,此刻具装重骑的小队长,大牛正在挥汗操练战阵。

  崇祯让李若琏召其过来,对大牛道:“你是重骑小队长吧?这是新到的一批具装甲胄。”

  “你从轻骑里面,挑选身体强壮点的军士,让他们试试看能否适应!”

  大牛单膝跪地道:“陛下,请放心!咱们重骑有预备队的,作为战死后的替补军。”

  崇祯满意的点头表示认可,这套规则是骑兵中,常见的日常操练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