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线转回青山口,卢象升接到皇帝传来的旨意,通篇就一个意思,尽快拿下青山关!
此时河间府之战,才刚结束不久!
卢象升站于点将台之上,拔出配剑斜指向天道:“奉陛下旨意,今日誓师出征!”
“兄弟们!杀鞑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!”
“凡敢怯战不前者,本将定斩不饶!”
“凡敢临阵脱逃者,本将亦定斩不饶!”
“杀鞑子!”“杀鞑子!”“杀鞑子!”底下士兵传来阵阵嘶吼!
卢象升将剑向下一挥道:“出发……!”
随即一万八千人,浩浩荡荡走出京营校场!
此时靠关系留在校场内的,都是京营里的‘老爷兵’。
他们用看死人一样的眼神,看着这些出征之人。
何谓‘老爷兵’?就是那些朝臣、勋贵。
想方设法将家里,亲朋好友、左邻右舍,强行塞进京营里的那帮人。
古语有云: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这就是大明朝,京营的真实写照。
这些人不说毫无战斗力,只能说比正常人都不如。
吃喝嫖赌样样精通,唯独拿起兵器打仗不行。
还好京营三部人马,在之前被李邦华给整顿过一次,现在多少是有些战斗力的。
当然里面还是有,在李邦华走后,又塞进来的老爷兵。
这要搁以前全是‘老爷兵’,别说上战场冲锋陷阵了。
就是让他们拿着兵器,在后面助威,只怕是都要吓得尿裤子。
李邦华正是因为崇祯元年,整顿京营得罪了太多勋贵。
被众人联合起来弹劾,原主崇祯听信谗言,罢免了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清官。
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崇祯,只让神机营(火枪兵)随卢象升出战。
真要让京营里的老爷兵上,估计还没开战,就已经逃跑了。
誓师出征的队伍走出京师后,卢象升大声下达命令道:“此去青山关,仍有四百余里地。”
“陛下那边战斗估计打完了,传本将军令,限期五日内必须到达青山关。”
“十日之内,必须拿下青山关,凡延误战机者,立斩不饶!”
随着军令一级级往下传达,队伍行军速度,开始由慢走变为奔跑。
一天之内要跑八十多里地,这对于现代军队不算什么。
但对于现在的部队来说,还是很吃力的。吃力主要体现在后勤,和战士体能恢复上。
经过五天的急行军,已抵达离青山关二十里处。
明军伺候在关隘十里处,发现鞑子斥候,为避免被敌人发觉,只得先行停下休整。
卢象升下令安营扎寨后,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作战部署。
青山关几乎没有,用云梯进攻的可能性,只能强攻关隘城门。
要放在以前,伤亡没有万把人,怕是攻不下来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有了‘炸药包’这种拆楼神器。
只需要几个炸垮一段城墙,就可以攻入关隘之内。
次日卯时埋锅造饭,供将士们吃饱饭。
这里有人会疑问,就相隔二十里地,守青山关隘口的鞑子会看不到吗?
没错他们看得到,但不敢前出太远来查看,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守着青山关。
要面临大明源源不断的援军,这也迫使他们,只能龟缩防守。
如若丢了青山关,那他们回家的路就断了,这一连锁的反应,是鞑子所不能接受的。
更何况,多尔衮给留守部队下过命令,不管明军如何进攻,定要誓死守住青山关。
今天的天气很好,青山关上负责站岗的鞑子。
看到了远处的青烟,赶紧跑去敲响了,用来示警的铜锣。
待卢象升这边吃完饭,还休息了一刻钟,这才晃晃悠悠的来到青山关口。
看着城墙上,张弓搭箭严阵以待的鞑子,卢象升并没有命令发起进攻。
等了半刻钟卢象升下令道:“天雄军接令!命你们采用三人为一组,十组为一批次。”
“共三个批次,举步战重盾向城下推进。”
“在城墙三十步、二十步、十步处撤退。神机营负责掩护和击杀,那些冒头的弓箭手!”
步战重盾,是一种和成年男子,差不多高的盾牌。
斜举着城楼上的守城人员,几乎没有射击角度。
但看到有人进攻,还是要向征性射了几箭,结果几十支箭射向盾牌。
几乎全被盾牌给挡了下来,只有个倒霉家伙,手臂没躲好露在外面,被射了一箭。
而鞑子这边,则有两名弓箭手,被明军神机营击中额头!
等鞑子射了几百箭后,见到第一波人,在三十步处就撤退了。
负责留守的固山额真阿敦,也是一脑袋问号,这是几个意思?打一半就跑了?
他还未搞清楚是啥情况,第二波进攻又开始了,只得下令再次用弓箭拒之。
这次倒是攻到离城墙仅有二十步了,刚准备下令用滚木擂石。
人家又撤退了,不仅撤退了,还一波带走了,五名弓箭手生命。
等第二波撤退后,第三波人又来了,再次消耗几百支弓箭后。
对方在靠近城墙十步之处,又撤退了。第三次他们学聪明了,躲在墙垛后面射击。
阿敦仔细的想了想下令道:“明狗想消耗咱们守城物资,他们若不靠近城墙。”
“之后都不予理会,等靠近城墙,用滚木擂石攻击!”
其实城墙上是有火炮的,但是为啥不用呢?
对于这种运动型小目标,火炮是有心无力的,就算密集射击有幸击中。
那顶天了也就是,两三人的伤亡,不划算不说,还浪费了为数不多的火药!
见第三批人退下来,卢象升再次下令道:“以三人为一组,每批十组,分三批次进攻。”
“这次分别在城墙十五步、十步、五步距离撤退。”
待明军这边开始进攻,滑稽的一幕出现了,第一、二批次进攻的,没有受到任何反击。
第三批次到城墙根五步距离时,才迎来了滚木擂石的攻击。
但很显然,这距离还够不着,这可把城上的鞑子气得够呛!
阿敦更是气道大爆粗口道:“这帮该死的明狗,如此狡猾,本将看他们到底想怎么样。”
“传令下去,只要他们不搬云梯,不管靠多近都不再攻击!”
卢象升是听不到他命令,要是能听到,他能笑出声来。
再次下令按原样继续进攻,只是距离改成十步、五步,和贴近城墙后撤退。
这一次进攻直到最后一波,贴近城墙都没有受到攻击,卢象升看到这也乐了起来。
果然!还得是陛下,这种折磨人的进攻方式,都能想出来。
鞑子除了浪费了几千支箭,和少量的滚木擂石,好像啥都没损失!
阿敦还炫耀般朝手下副将道:“看吧!本将就知道,明狗是想消耗咱们的守城物资。”
“这等低劣的手段,本将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来了,哈哈……”
手下人也拍着马屁附和道:“将军之聪慧,岂是小小明狗能望其项背的,我等佩服至极!”
此时河间府之战,才刚结束不久!
卢象升站于点将台之上,拔出配剑斜指向天道:“奉陛下旨意,今日誓师出征!”
“兄弟们!杀鞑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!”
“凡敢怯战不前者,本将定斩不饶!”
“凡敢临阵脱逃者,本将亦定斩不饶!”
“杀鞑子!”“杀鞑子!”“杀鞑子!”底下士兵传来阵阵嘶吼!
卢象升将剑向下一挥道:“出发……!”
随即一万八千人,浩浩荡荡走出京营校场!
此时靠关系留在校场内的,都是京营里的‘老爷兵’。
他们用看死人一样的眼神,看着这些出征之人。
何谓‘老爷兵’?就是那些朝臣、勋贵。
想方设法将家里,亲朋好友、左邻右舍,强行塞进京营里的那帮人。
古语有云: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这就是大明朝,京营的真实写照。
这些人不说毫无战斗力,只能说比正常人都不如。
吃喝嫖赌样样精通,唯独拿起兵器打仗不行。
还好京营三部人马,在之前被李邦华给整顿过一次,现在多少是有些战斗力的。
当然里面还是有,在李邦华走后,又塞进来的老爷兵。
这要搁以前全是‘老爷兵’,别说上战场冲锋陷阵了。
就是让他们拿着兵器,在后面助威,只怕是都要吓得尿裤子。
李邦华正是因为崇祯元年,整顿京营得罪了太多勋贵。
被众人联合起来弹劾,原主崇祯听信谗言,罢免了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清官。
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崇祯,只让神机营(火枪兵)随卢象升出战。
真要让京营里的老爷兵上,估计还没开战,就已经逃跑了。
誓师出征的队伍走出京师后,卢象升大声下达命令道:“此去青山关,仍有四百余里地。”
“陛下那边战斗估计打完了,传本将军令,限期五日内必须到达青山关。”
“十日之内,必须拿下青山关,凡延误战机者,立斩不饶!”
随着军令一级级往下传达,队伍行军速度,开始由慢走变为奔跑。
一天之内要跑八十多里地,这对于现代军队不算什么。
但对于现在的部队来说,还是很吃力的。吃力主要体现在后勤,和战士体能恢复上。
经过五天的急行军,已抵达离青山关二十里处。
明军伺候在关隘十里处,发现鞑子斥候,为避免被敌人发觉,只得先行停下休整。
卢象升下令安营扎寨后,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作战部署。
青山关几乎没有,用云梯进攻的可能性,只能强攻关隘城门。
要放在以前,伤亡没有万把人,怕是攻不下来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有了‘炸药包’这种拆楼神器。
只需要几个炸垮一段城墙,就可以攻入关隘之内。
次日卯时埋锅造饭,供将士们吃饱饭。
这里有人会疑问,就相隔二十里地,守青山关隘口的鞑子会看不到吗?
没错他们看得到,但不敢前出太远来查看,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守着青山关。
要面临大明源源不断的援军,这也迫使他们,只能龟缩防守。
如若丢了青山关,那他们回家的路就断了,这一连锁的反应,是鞑子所不能接受的。
更何况,多尔衮给留守部队下过命令,不管明军如何进攻,定要誓死守住青山关。
今天的天气很好,青山关上负责站岗的鞑子。
看到了远处的青烟,赶紧跑去敲响了,用来示警的铜锣。
待卢象升这边吃完饭,还休息了一刻钟,这才晃晃悠悠的来到青山关口。
看着城墙上,张弓搭箭严阵以待的鞑子,卢象升并没有命令发起进攻。
等了半刻钟卢象升下令道:“天雄军接令!命你们采用三人为一组,十组为一批次。”
“共三个批次,举步战重盾向城下推进。”
“在城墙三十步、二十步、十步处撤退。神机营负责掩护和击杀,那些冒头的弓箭手!”
步战重盾,是一种和成年男子,差不多高的盾牌。
斜举着城楼上的守城人员,几乎没有射击角度。
但看到有人进攻,还是要向征性射了几箭,结果几十支箭射向盾牌。
几乎全被盾牌给挡了下来,只有个倒霉家伙,手臂没躲好露在外面,被射了一箭。
而鞑子这边,则有两名弓箭手,被明军神机营击中额头!
等鞑子射了几百箭后,见到第一波人,在三十步处就撤退了。
负责留守的固山额真阿敦,也是一脑袋问号,这是几个意思?打一半就跑了?
他还未搞清楚是啥情况,第二波进攻又开始了,只得下令再次用弓箭拒之。
这次倒是攻到离城墙仅有二十步了,刚准备下令用滚木擂石。
人家又撤退了,不仅撤退了,还一波带走了,五名弓箭手生命。
等第二波撤退后,第三波人又来了,再次消耗几百支弓箭后。
对方在靠近城墙十步之处,又撤退了。第三次他们学聪明了,躲在墙垛后面射击。
阿敦仔细的想了想下令道:“明狗想消耗咱们守城物资,他们若不靠近城墙。”
“之后都不予理会,等靠近城墙,用滚木擂石攻击!”
其实城墙上是有火炮的,但是为啥不用呢?
对于这种运动型小目标,火炮是有心无力的,就算密集射击有幸击中。
那顶天了也就是,两三人的伤亡,不划算不说,还浪费了为数不多的火药!
见第三批人退下来,卢象升再次下令道:“以三人为一组,每批十组,分三批次进攻。”
“这次分别在城墙十五步、十步、五步距离撤退。”
待明军这边开始进攻,滑稽的一幕出现了,第一、二批次进攻的,没有受到任何反击。
第三批次到城墙根五步距离时,才迎来了滚木擂石的攻击。
但很显然,这距离还够不着,这可把城上的鞑子气得够呛!
阿敦更是气道大爆粗口道:“这帮该死的明狗,如此狡猾,本将看他们到底想怎么样。”
“传令下去,只要他们不搬云梯,不管靠多近都不再攻击!”
卢象升是听不到他命令,要是能听到,他能笑出声来。
再次下令按原样继续进攻,只是距离改成十步、五步,和贴近城墙后撤退。
这一次进攻直到最后一波,贴近城墙都没有受到攻击,卢象升看到这也乐了起来。
果然!还得是陛下,这种折磨人的进攻方式,都能想出来。
鞑子除了浪费了几千支箭,和少量的滚木擂石,好像啥都没损失!
阿敦还炫耀般朝手下副将道:“看吧!本将就知道,明狗是想消耗咱们的守城物资。”
“这等低劣的手段,本将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来了,哈哈……”
手下人也拍着马屁附和道:“将军之聪慧,岂是小小明狗能望其项背的,我等佩服至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