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烧煤的小插曲,众人皆是会心一笑。
远处一名采矿的工匠,又捧着一块头颅大小的煤矿,向崇祯这边跑了过来。
李若琏拦住来人,顺手接过其手中石炭,双手呈递到崇祯面前。
崇祯亲自举着火把,朝石炭左右看了看,突然!崇祯瞪大了双眼。
只见这块石炭上,有个小型的恐龙化石,蜷缩在一颗蛋型的圈内。
崇祯示意王承恩接过,叮嘱道:“王伴伴,护好这块石炭,以后有探究的价值。”
王承恩也不管石炭,沾手上是否会染黑,将浮尘往腰间一插,便接过了石炭抱进怀中。
崇祯转头对史可法道:“矿坑底部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尽量扩大一些。”
“今后,你便任大明煤业司总督,漕运那边朕另行派人,定要注意安全明白吗?”
史可法叩首后一楫到底,恭敬道:“臣史可法,领旨谢恩!”
崇祯又叮嘱了各商队,要求他们尽快将石炭,转运至山河四省,交给当地的惠民局。
安排好一切,崇祯转身便坐上了马车,交代车夫往大同城而去。
崇祯想着反正过来了,好久未曾见过孙传庭了,顺便去大同看一眼,以示对其关心。
皇上走后,平虏煤矿正式运转起来,一车车的煤被牛车,从矿坑底下拉出来。
随后,又转运到更大的牛车上,整晚都在忙着挖炭装车,直到天明才装好五车。
而此刻,崇祯已然快到大同,晚上崇祯直接睡在了龙辇上,这可苦了后方四个老头。
几个人挤在一辆马车上,虽然足够宽大,但是想安心睡觉的话,基本上不可能。
李若琏派人,通知了大同城的孙传庭,一大早便领着岳兴武、周遇吉等在城门口了。
上次调走赵烈后,岳兴武便顶替了他的位置,换防前往大同驻守。
赶了一晚上路的崇祯,实在太累连车都未下,只是控出头道:“诸位爱卿,平身!”
“孙爱卿,给朕安排个地方睡觉,赶一整晚的路了,实在有点太困啦!”
直到未时初,总算睡醒了的崇祯,这才出现在了总督府,孙传庭正在整理公文。
见皇上过来,孙传庭立刻起身施礼,崇祯抬手道:“免了吧!这些文书是给朕看的?”
孙传庭拱手一楫道:“回陛下,是的!这是近半年来,大同城的互市往来之公文。”
崇祯坐下后边翻看公文,边询问道:“托克托的三方驻军,近半年来有何异动吗?”
孙传庭摇头道:“回陛下,据张都司回禀,其他两方人马,并无其它异动之举!”
崇祯颔首笑道:“是张雄吗?记得传信给他,别整天吃肉长太胖咯!日常训练不能少。”
孙传庭含笑着点点头,又问道:“陛下,此次来大同,是有何事需要安排吗?”
崇祯摇头否定道:“没有,朕惦记两年未见孙爱卿,也不知孙爱卿耳疾是否恢复了。”
孙传庭听到皇上解释,顿时感动不已道:“臣谢陛下挂怀,臣的耳疾早已痊愈。”
“身体并无它大病,只是臣还缺个副手,托克托互市日渐扩大,臣有些许应接不暇了。”
崇祯抬起手抚了抚须,掩饰尴尬道:“是朕疏忽了,回京后便给你安排人过来。”
午后,众人又去巡视了校场,大同如今的万余骑兵,也算是兵强马壮了。
加上河套地区被收回,采用了与宣府的同样模式,雇佣鄂尔多斯牧民。
替大明在河套地区牧马,崇祯转头问道:“孙爱卿,若是有多的战马,便送到京师来。”
“朕欲扩大京师骑兵,明年朕便要灭了建奴,马踏沈阳饮马浑河!”
孙传庭面露犹豫之色,崇祯蹙眉道:“怎么?没有多余战马?还是有其它难处?”
孙传庭像是下了某种决心,拱手道:“陛下,战马有多的,只是臣想请战!”
崇祯畅快的大笑出声,止住笑声后道:“原来如此!你放心,肯定少不了你参战的。”
一行人快马疾驰,又去视察了助马堡,这里如今成了连通,鄂尔多斯部的桥头堡。
崇祯立于助马堡上(今新荣郭家窑乡),视线看向西北方向,眼神透着侵略性的寒光。
而一众人立于崇祯身后,并未看到其表情,只有离崇祯最近的王承恩。
似感受到皇爷身上,那股透着寒意的气势,当抬首看向崇祯侧脸时。
崇祯又恢复了往日那般,自信且散漫的表情,向着西北方向眺望着。
突然,视线中一个黑点渐渐放大,待来人跑近后,才看到其身着明军甲胄。
来人到关下喊道:“烦请关上之人,通禀守城将军,张雄将军押运战马回来了。”
一大群战马被人驱赶着,从地平线间奔涌而出,不时还有骑兵催马,来回环跑驱赶着。
片刻后,近千余匹战马便到了助马关下,随同而回的还有商人汪箕。
汪箕在远处抬眼一看,关隘上站着的那人,感觉甚是熟悉是怎么回事?
跳下马后快走几步,走到关下方才看清,真是几年未见的皇帝陛下。
跪倒叩首道:“臣,汪箕叩见陛下,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张雄也看清了崇祯,他出身曹变蛟营中,在京师之时他是见过皇帝的,也匆匆行礼。
崇祯抬手示意道:“汪爱卿、张爱卿,尔等都平身吧!”
自商业部成立后,江箕从商人的身份,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官员,品级也提到了从七品。
属于商业部的外派人员,驻托克托城的互市,如今主要负责,与鄂尔多斯部的交易。
战马被驱赶进了,助马关的瓮城之中,一行人下到瓮城里,上前察看这批战马。
崇祯转头招了招手道:“李若琏,看看这批战马如何?”
李若琏踱步上前,扶住一匹战马鼻梁,掰开其嘴唇看了看牙齿,又捏了捏马腿的骨骼。
抬起战马的一只前蹄看看,又转身看了其它几匹,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。
一连看了好几匹,这才转身拱手道:“回陛下,皆是三岁左右的健马,臣确定无疑!”
“只是战马的马蹄,磨损似乎……有些过头了,不似商队缓缓驱赶所致。”
站在一旁的汪箕,身体微微一颤……
远处一名采矿的工匠,又捧着一块头颅大小的煤矿,向崇祯这边跑了过来。
李若琏拦住来人,顺手接过其手中石炭,双手呈递到崇祯面前。
崇祯亲自举着火把,朝石炭左右看了看,突然!崇祯瞪大了双眼。
只见这块石炭上,有个小型的恐龙化石,蜷缩在一颗蛋型的圈内。
崇祯示意王承恩接过,叮嘱道:“王伴伴,护好这块石炭,以后有探究的价值。”
王承恩也不管石炭,沾手上是否会染黑,将浮尘往腰间一插,便接过了石炭抱进怀中。
崇祯转头对史可法道:“矿坑底部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尽量扩大一些。”
“今后,你便任大明煤业司总督,漕运那边朕另行派人,定要注意安全明白吗?”
史可法叩首后一楫到底,恭敬道:“臣史可法,领旨谢恩!”
崇祯又叮嘱了各商队,要求他们尽快将石炭,转运至山河四省,交给当地的惠民局。
安排好一切,崇祯转身便坐上了马车,交代车夫往大同城而去。
崇祯想着反正过来了,好久未曾见过孙传庭了,顺便去大同看一眼,以示对其关心。
皇上走后,平虏煤矿正式运转起来,一车车的煤被牛车,从矿坑底下拉出来。
随后,又转运到更大的牛车上,整晚都在忙着挖炭装车,直到天明才装好五车。
而此刻,崇祯已然快到大同,晚上崇祯直接睡在了龙辇上,这可苦了后方四个老头。
几个人挤在一辆马车上,虽然足够宽大,但是想安心睡觉的话,基本上不可能。
李若琏派人,通知了大同城的孙传庭,一大早便领着岳兴武、周遇吉等在城门口了。
上次调走赵烈后,岳兴武便顶替了他的位置,换防前往大同驻守。
赶了一晚上路的崇祯,实在太累连车都未下,只是控出头道:“诸位爱卿,平身!”
“孙爱卿,给朕安排个地方睡觉,赶一整晚的路了,实在有点太困啦!”
直到未时初,总算睡醒了的崇祯,这才出现在了总督府,孙传庭正在整理公文。
见皇上过来,孙传庭立刻起身施礼,崇祯抬手道:“免了吧!这些文书是给朕看的?”
孙传庭拱手一楫道:“回陛下,是的!这是近半年来,大同城的互市往来之公文。”
崇祯坐下后边翻看公文,边询问道:“托克托的三方驻军,近半年来有何异动吗?”
孙传庭摇头道:“回陛下,据张都司回禀,其他两方人马,并无其它异动之举!”
崇祯颔首笑道:“是张雄吗?记得传信给他,别整天吃肉长太胖咯!日常训练不能少。”
孙传庭含笑着点点头,又问道:“陛下,此次来大同,是有何事需要安排吗?”
崇祯摇头否定道:“没有,朕惦记两年未见孙爱卿,也不知孙爱卿耳疾是否恢复了。”
孙传庭听到皇上解释,顿时感动不已道:“臣谢陛下挂怀,臣的耳疾早已痊愈。”
“身体并无它大病,只是臣还缺个副手,托克托互市日渐扩大,臣有些许应接不暇了。”
崇祯抬起手抚了抚须,掩饰尴尬道:“是朕疏忽了,回京后便给你安排人过来。”
午后,众人又去巡视了校场,大同如今的万余骑兵,也算是兵强马壮了。
加上河套地区被收回,采用了与宣府的同样模式,雇佣鄂尔多斯牧民。
替大明在河套地区牧马,崇祯转头问道:“孙爱卿,若是有多的战马,便送到京师来。”
“朕欲扩大京师骑兵,明年朕便要灭了建奴,马踏沈阳饮马浑河!”
孙传庭面露犹豫之色,崇祯蹙眉道:“怎么?没有多余战马?还是有其它难处?”
孙传庭像是下了某种决心,拱手道:“陛下,战马有多的,只是臣想请战!”
崇祯畅快的大笑出声,止住笑声后道:“原来如此!你放心,肯定少不了你参战的。”
一行人快马疾驰,又去视察了助马堡,这里如今成了连通,鄂尔多斯部的桥头堡。
崇祯立于助马堡上(今新荣郭家窑乡),视线看向西北方向,眼神透着侵略性的寒光。
而一众人立于崇祯身后,并未看到其表情,只有离崇祯最近的王承恩。
似感受到皇爷身上,那股透着寒意的气势,当抬首看向崇祯侧脸时。
崇祯又恢复了往日那般,自信且散漫的表情,向着西北方向眺望着。
突然,视线中一个黑点渐渐放大,待来人跑近后,才看到其身着明军甲胄。
来人到关下喊道:“烦请关上之人,通禀守城将军,张雄将军押运战马回来了。”
一大群战马被人驱赶着,从地平线间奔涌而出,不时还有骑兵催马,来回环跑驱赶着。
片刻后,近千余匹战马便到了助马关下,随同而回的还有商人汪箕。
汪箕在远处抬眼一看,关隘上站着的那人,感觉甚是熟悉是怎么回事?
跳下马后快走几步,走到关下方才看清,真是几年未见的皇帝陛下。
跪倒叩首道:“臣,汪箕叩见陛下,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张雄也看清了崇祯,他出身曹变蛟营中,在京师之时他是见过皇帝的,也匆匆行礼。
崇祯抬手示意道:“汪爱卿、张爱卿,尔等都平身吧!”
自商业部成立后,江箕从商人的身份,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官员,品级也提到了从七品。
属于商业部的外派人员,驻托克托城的互市,如今主要负责,与鄂尔多斯部的交易。
战马被驱赶进了,助马关的瓮城之中,一行人下到瓮城里,上前察看这批战马。
崇祯转头招了招手道:“李若琏,看看这批战马如何?”
李若琏踱步上前,扶住一匹战马鼻梁,掰开其嘴唇看了看牙齿,又捏了捏马腿的骨骼。
抬起战马的一只前蹄看看,又转身看了其它几匹,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。
一连看了好几匹,这才转身拱手道:“回陛下,皆是三岁左右的健马,臣确定无疑!”
“只是战马的马蹄,磨损似乎……有些过头了,不似商队缓缓驱赶所致。”
站在一旁的汪箕,身体微微一颤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