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一,卯时初刻。
崇祯十六年的正旦大朝会,又一次定在承天门举行,京师百姓、富商、官员皆需参加。
只是,此次大朝与往年稍有不同,衮布等一众台吉,也赫然在大臣之列。
仅有衮布,身着麒麟补子官袍。其他人等,还是穿着自己的羊皮袄子。
礼部尚书林欲楫,手捧诏书高声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;诏曰: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
“今日适逢正旦,朕设祭祖宗之后,将率文武百官,大祭于大明英烈碑前。”
“凡为大明牺牲之将士,其功绩与山河同在,其英与日月相交。”
“然,今建奴残喘国耻未雪。朕决意于今岁麦收后,尽起王师北伐灭虏!”
“此战,必犁庭扫穴,永绝边患。望天下臣民同心,告慰英灵,共筑太平盛世。”
“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大明崇祯十六年,正月初一诏!”
诏书宣读完毕,众百姓与官员,拜倒后高呼:“陛下圣明!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崇祯站站起身,张开双臂高呼道:“大明万岁、大明英烈万万岁!”
百姓也跟着崇祯高喊,衮布汗有模有样的喊完,用细若蚊蝇般的声音道:“看了吗?”
“这便是,皇帝陛下的不凡之处,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调动百姓,都甘愿为其效死!”
跟随衮布同来的,孟和吉日嘎拉台吉,压低声音道:“太可怕了,原来的我是多无知!”
经被允许的大臣,在鼓乐、鞭炮声中,随崇祯来到端门东北侧,太庙进行祭祀。
鸿胪寺卿韩铨,负责引导官员有序进场,太常寺寺卿负责主持。
衮布因是正三品官员,是需要一起祭拜太庙的,他也不懂这些礼仪。
一切都按照韩铨的引导来,让他跪他便跪下叩首,韩铨还贴心的准备了翻译。
祭祀物品摆好,太常寺寺卿递来一柱香,崇祯接过跪倒后行四跪三叩大礼。
抬起头,目光再次落在朱祁镇灵位上,眼神之中怒意含而不发。
因其他人皆在崇祯身后,并未看到崇祯神色,瞟了一眼之后崇祯心里道了声‘得罪’!
将香插进香炉,再次跪倒在地,太常寺寺卿再度,递过来一份明黄绢帛祭文。
崇祯接过后低头念道:“大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,嗣皇帝朱由检,谨告列祖列宗:”
“大明近年天灾不断,加之辽东未复。前线将士多有殒身,每思英魂痛彻心腑!”
“今率群臣,恭行大祭。伏祈皇天垂怜,列祖庇佑,赐今岁之风调雨顺。”
“百姓能五谷丰登,此乃安民之本,亦为北伐之资。”
“待今岁麦熟粮足,必举王师扫尽建奴,复华夏之山河!雪百年之耻,安九州之魂!”
“谨以赤诚,告慰太庙。伏惟尚飨!”念完后,将之交给王承恩。
后者恭敬的躬身接过,随着主祭官一声“燔燎——”,王承恩将火把伸入鼎内。
绢帛被燃后,化成缕缕青烟,消散在太庙的广场上,到此祭祀太庙结束。
随后,崇祯起身之际,再度瞟了眼朱祁镇灵位,内心的想法不敢为外人道。
崇祯起身后,沿着龙道直直出了承天门,众臣跟随在左右两侧。
各宗亲、勋贵按品级,分别从侧门、掖门等出来,这次有所不同的是。
崇祯身旁跟着太子,如今朱慈烺已十三岁,崇祯认为某些东西,是该让他接触了。
崇祯低声道:“烺儿,你要记住!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朕做的事便是造英雄!”
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,紧紧跟随着崇祯前行,众人行至大明英烈碑前。
主祀官高声道:“祭大明英烈,一鞠躬!二鞠躬!三鞠躬!”
崇祯带头鞠躬,朱慈烺也跟着鞠躬,身后的大臣与百姓们,亦都跟随着行礼。
三鞠躬过后,崇祯身体如青松般,站得笔直道:“大明的英烈们,尔皆是华夏忠魂。”
“请护佑朕,六个月后的北伐,旗开得胜!大明英烈万岁!”
大臣、百姓们早已见怪不怪,皇上向来离经叛道,皇上说大英烈万岁他们也跟着喊。
只有衮布尚且不理解,为何需要祭祀战死之人,这么做的作用在哪里?
不过,他也只是心里想想,翻译示意几人,需要跟着一起喊,他们也乖乖照做。
像这种公开的祭祀,崇祯心里跟明镜似的,根本就阻止不了消息外泄。
而且,崇祯并未想过阻止,他就是要借建奴细作之手,将北伐的消息传去沈阳。
如今,朕虽暂时无力发动北伐,但朕吓都要吓你个半死!
祭祀过后,简单的议些政事,崇祯于武英殿赐宴,还有结清十五年下半年俸禄。
因袁枢作为审计钦差,离京巡视各省未归,崇祯特地请回程国祥主持。
离任休养了几个月,如今程国祥气色好不少,不过依然还是小气。
连官员支度的银两,再结合吏部评价,确定他们是否有罚俸。
将一切算得明明白白,这才允许发放其俸禄,精细程度一点未减。
武英殿赐宴之时,崇祯高兴道:“商业部运作良好,朕之内帑获利颇巨,今日朕宣布!”
崇祯故意停顿,看到下方各级官员,都翘首以盼才道:“在京之官员,皆赏银百两!”
往日的正旦朝会,都是一盒茶饼打发,如这般直接赐银的,实数两百余年都罕见。
顿时百官纷纷跪倒,叩拜道:“臣等,谢陛下恩赐!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崇祯微微昂首,抬手道:“众卿平身!稍后,王承恩会为你们,去内帑支取过来。”
“但是,朕接下来讲的,都给朕铭记于心。别怪朕于开心之时,泼众卿冷水!”
“当官便要清清白白,财产该公示的公示,自行去《京报》发布。”
“在此之前有过贪腐的,你们自己递奏本上来,与朕讲清楚因何而贪、贪了多少。”
“不过,你们亦可放心!十五年升俸以前之贪腐,朕一概既往不咎!”
“朕想知道的全知道,别试图着隐瞒不报!好啦,朕便不打扰各位啦。”
崇祯起身掸了掸龙袍,轻笑道:“朕在此,众卿也无心饮宴。接着奏乐、接着舞吧!”
众臣纷纷起身,躬身施礼恭送崇祯……
崇祯十六年的正旦大朝会,又一次定在承天门举行,京师百姓、富商、官员皆需参加。
只是,此次大朝与往年稍有不同,衮布等一众台吉,也赫然在大臣之列。
仅有衮布,身着麒麟补子官袍。其他人等,还是穿着自己的羊皮袄子。
礼部尚书林欲楫,手捧诏书高声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;诏曰: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
“今日适逢正旦,朕设祭祖宗之后,将率文武百官,大祭于大明英烈碑前。”
“凡为大明牺牲之将士,其功绩与山河同在,其英与日月相交。”
“然,今建奴残喘国耻未雪。朕决意于今岁麦收后,尽起王师北伐灭虏!”
“此战,必犁庭扫穴,永绝边患。望天下臣民同心,告慰英灵,共筑太平盛世。”
“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大明崇祯十六年,正月初一诏!”
诏书宣读完毕,众百姓与官员,拜倒后高呼:“陛下圣明!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崇祯站站起身,张开双臂高呼道:“大明万岁、大明英烈万万岁!”
百姓也跟着崇祯高喊,衮布汗有模有样的喊完,用细若蚊蝇般的声音道:“看了吗?”
“这便是,皇帝陛下的不凡之处,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调动百姓,都甘愿为其效死!”
跟随衮布同来的,孟和吉日嘎拉台吉,压低声音道:“太可怕了,原来的我是多无知!”
经被允许的大臣,在鼓乐、鞭炮声中,随崇祯来到端门东北侧,太庙进行祭祀。
鸿胪寺卿韩铨,负责引导官员有序进场,太常寺寺卿负责主持。
衮布因是正三品官员,是需要一起祭拜太庙的,他也不懂这些礼仪。
一切都按照韩铨的引导来,让他跪他便跪下叩首,韩铨还贴心的准备了翻译。
祭祀物品摆好,太常寺寺卿递来一柱香,崇祯接过跪倒后行四跪三叩大礼。
抬起头,目光再次落在朱祁镇灵位上,眼神之中怒意含而不发。
因其他人皆在崇祯身后,并未看到崇祯神色,瞟了一眼之后崇祯心里道了声‘得罪’!
将香插进香炉,再次跪倒在地,太常寺寺卿再度,递过来一份明黄绢帛祭文。
崇祯接过后低头念道:“大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,嗣皇帝朱由检,谨告列祖列宗:”
“大明近年天灾不断,加之辽东未复。前线将士多有殒身,每思英魂痛彻心腑!”
“今率群臣,恭行大祭。伏祈皇天垂怜,列祖庇佑,赐今岁之风调雨顺。”
“百姓能五谷丰登,此乃安民之本,亦为北伐之资。”
“待今岁麦熟粮足,必举王师扫尽建奴,复华夏之山河!雪百年之耻,安九州之魂!”
“谨以赤诚,告慰太庙。伏惟尚飨!”念完后,将之交给王承恩。
后者恭敬的躬身接过,随着主祭官一声“燔燎——”,王承恩将火把伸入鼎内。
绢帛被燃后,化成缕缕青烟,消散在太庙的广场上,到此祭祀太庙结束。
随后,崇祯起身之际,再度瞟了眼朱祁镇灵位,内心的想法不敢为外人道。
崇祯起身后,沿着龙道直直出了承天门,众臣跟随在左右两侧。
各宗亲、勋贵按品级,分别从侧门、掖门等出来,这次有所不同的是。
崇祯身旁跟着太子,如今朱慈烺已十三岁,崇祯认为某些东西,是该让他接触了。
崇祯低声道:“烺儿,你要记住!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朕做的事便是造英雄!”
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,紧紧跟随着崇祯前行,众人行至大明英烈碑前。
主祀官高声道:“祭大明英烈,一鞠躬!二鞠躬!三鞠躬!”
崇祯带头鞠躬,朱慈烺也跟着鞠躬,身后的大臣与百姓们,亦都跟随着行礼。
三鞠躬过后,崇祯身体如青松般,站得笔直道:“大明的英烈们,尔皆是华夏忠魂。”
“请护佑朕,六个月后的北伐,旗开得胜!大明英烈万岁!”
大臣、百姓们早已见怪不怪,皇上向来离经叛道,皇上说大英烈万岁他们也跟着喊。
只有衮布尚且不理解,为何需要祭祀战死之人,这么做的作用在哪里?
不过,他也只是心里想想,翻译示意几人,需要跟着一起喊,他们也乖乖照做。
像这种公开的祭祀,崇祯心里跟明镜似的,根本就阻止不了消息外泄。
而且,崇祯并未想过阻止,他就是要借建奴细作之手,将北伐的消息传去沈阳。
如今,朕虽暂时无力发动北伐,但朕吓都要吓你个半死!
祭祀过后,简单的议些政事,崇祯于武英殿赐宴,还有结清十五年下半年俸禄。
因袁枢作为审计钦差,离京巡视各省未归,崇祯特地请回程国祥主持。
离任休养了几个月,如今程国祥气色好不少,不过依然还是小气。
连官员支度的银两,再结合吏部评价,确定他们是否有罚俸。
将一切算得明明白白,这才允许发放其俸禄,精细程度一点未减。
武英殿赐宴之时,崇祯高兴道:“商业部运作良好,朕之内帑获利颇巨,今日朕宣布!”
崇祯故意停顿,看到下方各级官员,都翘首以盼才道:“在京之官员,皆赏银百两!”
往日的正旦朝会,都是一盒茶饼打发,如这般直接赐银的,实数两百余年都罕见。
顿时百官纷纷跪倒,叩拜道:“臣等,谢陛下恩赐!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崇祯微微昂首,抬手道:“众卿平身!稍后,王承恩会为你们,去内帑支取过来。”
“但是,朕接下来讲的,都给朕铭记于心。别怪朕于开心之时,泼众卿冷水!”
“当官便要清清白白,财产该公示的公示,自行去《京报》发布。”
“在此之前有过贪腐的,你们自己递奏本上来,与朕讲清楚因何而贪、贪了多少。”
“不过,你们亦可放心!十五年升俸以前之贪腐,朕一概既往不咎!”
“朕想知道的全知道,别试图着隐瞒不报!好啦,朕便不打扰各位啦。”
崇祯起身掸了掸龙袍,轻笑道:“朕在此,众卿也无心饮宴。接着奏乐、接着舞吧!”
众臣纷纷起身,躬身施礼恭送崇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