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5章 东南异动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这段时间,崇祯忙得脚不着地,又是手搓后膛枪,紧接着又是金属定装弹。

  总算一切都走了正轨了,崇祯这才得以闲下来,恢复了正常朝会和内阁议政。

  这日早朝后,崇祯本打算敷衍完内阁议政,亲自去盯着枪、弹生产。

  对于内阁上报的各类政务,崇祯也是敷衍的频频点头,内阁四人也看出皇帝的态度。

  看着皇上那一副,早已神游天外的表情,内阁四人也是毫无办法。

  给皇上讲道理吧!人家早就油盐不进了。喷他吧!四人也没这个胆子。

  只得草草敷衍了事,四人无奈的站起身,正欲行礼离开之际。

  一份六百里加急,直送东暖阁的情报,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!

  崇祯也顿时惊醒!啥玩意?难不成,是建奴打过来了吗?他们还有这个胆量?

  信使在太监引领下,匆匆闯进东暖阁,跪倒行礼道:“皇上,闽浙总督六百里加急。”

  崇祯眼神里精光闪过,眉头紧锁道:“拿来!”

  核对了漆封、令箭,确定都未曾动过,崇祯拿过小刀切开信封。

  取出里面的信纸,上面报的是:松江府下辖上海县,多处被海盗袭击。

  倾五处卫所兵丁之力,方才剿灭两百余海盗,卫所兵丁伤亡五百余人。

  三处村落被屠灭,村中无论老幼鸡犬不留,百姓伤亡近六百余人。

  看着这些数字,崇祯额角的青筋跳动,面皮都被气到发抖。

  手指因过于用力,深深的嵌进了肉里,崇祯大吼道:“啊——!混账!畜生!”

  崇祯怒火中烧的起身,来回踱步间道:“傅永淳,给朕查……松江府知府是谁?”

  “杨嗣昌,立刻去给朕去查,松江府附近驻军将领是谁,滚去查!”

  两人心下大惊的同时,匆匆告退去文渊阁查证去了,而林欲楫跟刘遵宪。

  则尴尬的留在东暖阁中,走肯定是走不掉了,挨骂也不知如何辩驳。

  看到暴怒的崇祯,林欲楫试探性道:“陛下,臣斗胆相问。是何人,让陛下如此愤怒?”

  崇祯仰着头控制着,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,闭着眼道:“松江府,被海盗袭击!”

  “累计死伤超千余人,三个村子被屠了个干净,村中鸡犬不留!!!”

  林欲楫焦急询问道:“陛下,情报上是否提及,此乃何人所为?”

  崇祯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,沉声道:“闽浙总督亲临现场,得知乃倭寇所为!”

  “朕要跨海东征!现在,现在就要跨海东征,任何人都不许劝朕!”

  言罢,还是感觉胸口压着股气,将目之所及之物,通通拿起来砸在地上。

  看着暴怒的崇祯,林欲楫跪倒请罪的同时,疯狂的朝王承恩使眼色。

  王承恩尖声道:“皇爷,息怒呀!切莫气坏了龙体!若感觉不解气,您打奴婢一顿吧!”

  崇祯扶着御桌,环视着跪满一屋子的,大臣、宫女、太监,还有满地狼藉。

  深呼吸几次才冷静下来,倚着御案缓缓靠坐在地上,挥手怒道:“滚,都给朕滚出去!”

  王承恩冲森欲楫使了使眼色,一行人全都退出了东暖阁,在门外静静的候着。

  片刻后,东暖阁里又传出打砸声,还有挥剑劈砍的剑鸣声!

 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,东暖阁内才传出崇祯声音:“朕知道你们在外面,都进来吧!”

  几人低着头走进来,稍稍抬起眼眸便能看到,东暖阁被霍霍的不成样了。

  到处是砍削的痕迹,地上还散落着文房四宝,龙椅都被撞倒在一旁。

  皇上则满头大汗拄着剑,龙袍、头发全都散乱着,乌纱翼善冠滚落在一旁。

  几人正尴尬杵在原地时,杨嗣昌与傅永淳回来了,看到眼前这满目狼藉。

  两人对视一眼,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,这是何事给陛下,气到如此沉不住气?

  众人都共事好几年了,从未见皇上发过如此大脾气,这究竟是何事引发的?

  杨嗣昌进来后,躬身拱手道:“陛下,松江府参将吴志葵,管辖多处卫所及千余募军。”

  傅永淳也躬身拱手道:“陛下,松江府知府是方岳贡,目前依然在任上。”

  崇祯满脸冰寒,阴沉出声道:“这两人,官声如何?是否为祸地方都有详尽的核查吗?”

  傅永淳低着头,拱手道:“陛下,方岳贡官声清廉,每日布衣蔬食属清流能吏。”

  崇祯将视线转向杨嗣昌,后者低头回道:“陛下,吴志葵此人虽忠勇,然而缺乏韬略。”

  “在当地百姓心中,此人尚算较为本份,未见有欺压百姓之举。”

  发了通脾气,冷静下来的崇祯分析,倭寇在灭建奴的节骨眼上,跨海而来真是巧合?

  不管问题出自谁身上,总归是要调查清楚的,崇祯沉声道:“王伴伴,宣高文杰过来!”

  很快高文杰在太监引导下,匆匆赶到了东暖阁,凌乱的环境还以为进了刺客。

  经历过出海‘借’土豆后,高文节升任了指挥佥(qiān)事,高佥事紧张的戒备着。

  看着其戒备的神态,崇祯出声道:“高佥事,放心吧没有刺客!都是朕砸的!”

  高文杰跪倒行礼道:“陛下,臣高文杰奉谕而来,不知陛下有何事要臣办的?”

  崇祯深吸一口气,冷声道:“去松江府上海县,替朕查清楚倭寇,袭击渔村的原因。”

  “你带朕的圣旨,交给郑一官!你只需告诉他,郑森在东宫与太子,相交甚欢。”

  崇祯从地上抓起张圣旨,又捡起一支毛笔坐在地上,唰唰便写了道圣旨。

  大意是:剿清不了东南沿海的倭寇,郑森便会送回漳州,勿使朕失望!

  崇祯相信,郑芝龙是知道如何选的,郑森现在是东宫侍读,待太子登基便前途无量了。

  将圣旨递给高文杰道:“圣旨不必宣读,给郑一官递句悄悄话:安南侯爵位谁都可坐!”

  高文杰低着头,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,躬身道:“臣,遵旨!陛下,还有交待吗?”

  崇祯摇头示意没有了,林欲楫看着冷静下来的崇祯,劝道:“陛下,这东征之事……”

  崇祯自嘲的苦笑道:“林爱卿,无需相劝了。朕刚被怒意冲昏了头,戏言尔!”

  林欲楫擦了擦汗,躬身道:“陛下乃圣君,应当清楚此时,正值剿灭建奴的关键之期。”

  崇祯点点头道:“都下去吧!朕想静静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