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沿海的海盗,从郑森和郑芝龙的地位出发,崇祯相信郑芝龙能搞定。
北面的漠南蒙古,已算是初步划归大明,如今正稳步的有序推进。
当下,唯一不稳定的因素,便只有一个四川的土司,被秦良玉镇压后暂未生乱。
但崇祯还是不放心,离出兵辽东还有四个来月,崇祯想去亲自巡视一番。
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去马府请秦爱卿过来,朕有要事与其相商。”
这些年,让秦良玉留在京师,主要是为其调理身体。
若是没有记错的话,秦良玉已经六十九岁高龄,加上长期征战留下不少暗伤。
崇祯在京师给其赐了座宅子,且从不限制秦良玉去哪,只是每日有御医随行。
秦良玉满头银发,随意抓成一把高马尾,步态硬朗的走进东暖阁。
见其正要行礼,崇祯连声止住道:“秦爱卿,不必多礼!身体恢复得如何啦?”
秦良玉拱手道:“陛下,您让御医每日为臣调理,臣铭感五内!”
“但长期驻留京师,身子骨都快闲出病了,陛下说的军校也未办起来。”
崇祯尴尬的挠挠眉角道:“咳咳!这个意外事件太多,朕确实抽不出时间,这都怪朕!”
崇祯转移话题道:“爱卿,想必你早已知晓,朕会于六月底,发起辽东决战!”
“各方势力尚算稳定,前段时间楚王叛乱,让左良玉走脱了,朕对此感到心有不安。”
“秦爱卿,你陪朕亲自走趟四川如何?虽有白杆兵坐镇,但朕还是不太放心。”
秦良玉躬身抱拳道:“臣,领旨!”秦良玉早想回四川了,好几年没见过儿孙了。
自从崇祯过来后,不管时局如何艰难,都未曾将白杆兵调来辽东。
主要是想保住秦良玉儿孙,她的媳妇张凤仪,在崇祯六年已经战死。
崇祯向来随意,出行从不讲究排场,带上锦衣卫、勇卫营、一行百余人便出发了。
这在历代皇帝来说,都属于极为简行的了,哪个皇帝出行队伍几千上万人。
次日大臣们来上早朝,太监告知朝臣,陛下巡视四川去了。
内阁四人也是摇头叹息,林欲楫道:“唉!咱们这个陛下哪都好,就是过于不羁了。”
杨嗣昌抚着下颌的胡须,轻笑道:“陛下此举,好呀!简直太高明了!”
三人追上杨嗣昌连声问道:“首辅大人,陛下此举有何深意呀?您为何称好?”
随后,杨嗣昌给三人分析了当前局势,三人顿时茅塞顿开!
傅永淳感叹道:“陛下,说术业有专攻果然没错!何意来着?专业的事得专业的人来。”
四人也不再纠结,回文渊阁办公去了,陛下这一走没三四个月回不来。
他们要做的,就是守好朝廷这个机构,保持正常运转不停摆就行。
崇祯一行人出京师正阳门,一路沿官道往南疾行,经孟津渡赶到洛阳。
特意去了趟王庄滩,如今的王庄滩俨然快成为,洛阳城外又一座小城。
朝廷招募了数千铁匠,在此地做具装甲胄,也生产步兵轻型甲胄。
随着人口的增多,周边慢慢有了各类小贩,最先是卖些散酒、小吃。
慢慢的各类酒馆拔地而起,皆因此地除了匠人,还有不少的兵丁驻防。
有人活动便会有需求,经过层层关卡严厉筛查,一行人总算进到了工坊里。
洛阳府分管户籍的常克念,水利大才黄守才皆在此,如今黄河已全面解冻。
加上上游水流增加,生产甲胄的速度快了不少,王庄滩是洛阳段有名的险滩。
流速高便能带动水利锻锤,秦良玉看到工坊内,木架上的具装甲胄面露艳羡。
崇祯转头看到其表情,询问道:“秦爱卿,难不成你也想要这个,具装甲胄吗?”
秦良玉摇头道:“陛下,白杆兵并不适用!只是,这甲胄着实惹人艳羡。”
崇祯大笑道:“这样,朕作主送你一套,算是御赐之物吧!带太多着会耽误赶路。”
秦良玉看了眼甲胄,犹豫片刻单膝跪地道:“臣,叩谢陛下赐甲!”
崇祯好似想起了什么,转头道:“秦爱卿,甲胄拿回石柱勿要供奉,尽管拿去用便是。”
“用坏了,朕再给你换新的。别以为它是御赐之物,就要将之供奉起来,没必要!”
常克念、黄守才两人匆匆而来,行礼道:“陛下,臣等接驾来迟,请陛下降罪!”
崇祯轻笑着抬抬手道:“平身吧!如今甲胄一月能产多少套?这里还有多少存货?”
常克念掏出随身小本,翻动几页道:“陛下,王庄滩匠作坊每月,能产甲胄四百余套。”
“钢制步兵轻甲,每月产两百九十余套。具装骑兵钢制重甲,每月仅能产百余套。”
“目前工坊内,尚有具装甲胄四百余套,步兵轻甲有两千余套,暂未发往京师。”
崇祯频频点头道:“嗯,二月底具装甲胄凑五百套,将其送到京师西郊大营。”
“轻型甲胄入库兵部,尽量赶在四月底前送走。对了,取一套具装甲胄来,朕要带走。”
巡视了一圈工坊,又去了趟洛阳府,询问知府冯一俊是否有难处。
后者摇头否定道:“陛下,今年开春以来未曾降水,臣担心今年旱情会更严重!”
崇祯点头道:“没错,钦天监也跟朕说过此事,洛阳挖了多少水库?是否都注满了水?”
冯一俊思虑片刻道:“陛下,洛阳府下辖各县,共计挖了大小水库近五千有余。”
“应该能缓解部份旱情,但有些远离河流者,无法输送河水只能靠天降雨。”
崇祯正色道:“不够!继续挖!哪怕动用官府征地,也要挖更多的水库。”
“河流无法触及之地,那就挖条小河道过去,总之要在夏季前蓄满水,这是关键。”
“朕允许洛阳府,调动惠民局储备银。不惜代价请人挖,也得给朕挖到八千之数。”
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拟份圣旨给冯一俊!朕不允许任何百姓绝收。”
王承恩取来一份空白圣旨,拟定好各类事项,交由崇祯加盖印玺。
交代完洛阳之事,一行人再路上马启程,朝湖广疾驰而去……
北面的漠南蒙古,已算是初步划归大明,如今正稳步的有序推进。
当下,唯一不稳定的因素,便只有一个四川的土司,被秦良玉镇压后暂未生乱。
但崇祯还是不放心,离出兵辽东还有四个来月,崇祯想去亲自巡视一番。
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去马府请秦爱卿过来,朕有要事与其相商。”
这些年,让秦良玉留在京师,主要是为其调理身体。
若是没有记错的话,秦良玉已经六十九岁高龄,加上长期征战留下不少暗伤。
崇祯在京师给其赐了座宅子,且从不限制秦良玉去哪,只是每日有御医随行。
秦良玉满头银发,随意抓成一把高马尾,步态硬朗的走进东暖阁。
见其正要行礼,崇祯连声止住道:“秦爱卿,不必多礼!身体恢复得如何啦?”
秦良玉拱手道:“陛下,您让御医每日为臣调理,臣铭感五内!”
“但长期驻留京师,身子骨都快闲出病了,陛下说的军校也未办起来。”
崇祯尴尬的挠挠眉角道:“咳咳!这个意外事件太多,朕确实抽不出时间,这都怪朕!”
崇祯转移话题道:“爱卿,想必你早已知晓,朕会于六月底,发起辽东决战!”
“各方势力尚算稳定,前段时间楚王叛乱,让左良玉走脱了,朕对此感到心有不安。”
“秦爱卿,你陪朕亲自走趟四川如何?虽有白杆兵坐镇,但朕还是不太放心。”
秦良玉躬身抱拳道:“臣,领旨!”秦良玉早想回四川了,好几年没见过儿孙了。
自从崇祯过来后,不管时局如何艰难,都未曾将白杆兵调来辽东。
主要是想保住秦良玉儿孙,她的媳妇张凤仪,在崇祯六年已经战死。
崇祯向来随意,出行从不讲究排场,带上锦衣卫、勇卫营、一行百余人便出发了。
这在历代皇帝来说,都属于极为简行的了,哪个皇帝出行队伍几千上万人。
次日大臣们来上早朝,太监告知朝臣,陛下巡视四川去了。
内阁四人也是摇头叹息,林欲楫道:“唉!咱们这个陛下哪都好,就是过于不羁了。”
杨嗣昌抚着下颌的胡须,轻笑道:“陛下此举,好呀!简直太高明了!”
三人追上杨嗣昌连声问道:“首辅大人,陛下此举有何深意呀?您为何称好?”
随后,杨嗣昌给三人分析了当前局势,三人顿时茅塞顿开!
傅永淳感叹道:“陛下,说术业有专攻果然没错!何意来着?专业的事得专业的人来。”
四人也不再纠结,回文渊阁办公去了,陛下这一走没三四个月回不来。
他们要做的,就是守好朝廷这个机构,保持正常运转不停摆就行。
崇祯一行人出京师正阳门,一路沿官道往南疾行,经孟津渡赶到洛阳。
特意去了趟王庄滩,如今的王庄滩俨然快成为,洛阳城外又一座小城。
朝廷招募了数千铁匠,在此地做具装甲胄,也生产步兵轻型甲胄。
随着人口的增多,周边慢慢有了各类小贩,最先是卖些散酒、小吃。
慢慢的各类酒馆拔地而起,皆因此地除了匠人,还有不少的兵丁驻防。
有人活动便会有需求,经过层层关卡严厉筛查,一行人总算进到了工坊里。
洛阳府分管户籍的常克念,水利大才黄守才皆在此,如今黄河已全面解冻。
加上上游水流增加,生产甲胄的速度快了不少,王庄滩是洛阳段有名的险滩。
流速高便能带动水利锻锤,秦良玉看到工坊内,木架上的具装甲胄面露艳羡。
崇祯转头看到其表情,询问道:“秦爱卿,难不成你也想要这个,具装甲胄吗?”
秦良玉摇头道:“陛下,白杆兵并不适用!只是,这甲胄着实惹人艳羡。”
崇祯大笑道:“这样,朕作主送你一套,算是御赐之物吧!带太多着会耽误赶路。”
秦良玉看了眼甲胄,犹豫片刻单膝跪地道:“臣,叩谢陛下赐甲!”
崇祯好似想起了什么,转头道:“秦爱卿,甲胄拿回石柱勿要供奉,尽管拿去用便是。”
“用坏了,朕再给你换新的。别以为它是御赐之物,就要将之供奉起来,没必要!”
常克念、黄守才两人匆匆而来,行礼道:“陛下,臣等接驾来迟,请陛下降罪!”
崇祯轻笑着抬抬手道:“平身吧!如今甲胄一月能产多少套?这里还有多少存货?”
常克念掏出随身小本,翻动几页道:“陛下,王庄滩匠作坊每月,能产甲胄四百余套。”
“钢制步兵轻甲,每月产两百九十余套。具装骑兵钢制重甲,每月仅能产百余套。”
“目前工坊内,尚有具装甲胄四百余套,步兵轻甲有两千余套,暂未发往京师。”
崇祯频频点头道:“嗯,二月底具装甲胄凑五百套,将其送到京师西郊大营。”
“轻型甲胄入库兵部,尽量赶在四月底前送走。对了,取一套具装甲胄来,朕要带走。”
巡视了一圈工坊,又去了趟洛阳府,询问知府冯一俊是否有难处。
后者摇头否定道:“陛下,今年开春以来未曾降水,臣担心今年旱情会更严重!”
崇祯点头道:“没错,钦天监也跟朕说过此事,洛阳挖了多少水库?是否都注满了水?”
冯一俊思虑片刻道:“陛下,洛阳府下辖各县,共计挖了大小水库近五千有余。”
“应该能缓解部份旱情,但有些远离河流者,无法输送河水只能靠天降雨。”
崇祯正色道:“不够!继续挖!哪怕动用官府征地,也要挖更多的水库。”
“河流无法触及之地,那就挖条小河道过去,总之要在夏季前蓄满水,这是关键。”
“朕允许洛阳府,调动惠民局储备银。不惜代价请人挖,也得给朕挖到八千之数。”
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拟份圣旨给冯一俊!朕不允许任何百姓绝收。”
王承恩取来一份空白圣旨,拟定好各类事项,交由崇祯加盖印玺。
交代完洛阳之事,一行人再路上马启程,朝湖广疾驰而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