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结束土司之行-《崇祯:世界秩序大明来定》

  随后,崇祯又去了好几个土司,大、小金川土司、沃日土司等等。

  其中,最难缠的当属大金川土司,其首领莎罗奔也接待了崇祯,但明显感觉气氛不对。

  并非不够热情或恭敬,崇祯此次来就是解决,西南各土司的潜在风险。

  莎罗奔给崇祯的感觉,是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感,热情恭敬各方面都很到位。

  既然发现问题,崇祯便是奔着解决问题来的,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。

  虽然,一个土司的叛乱,掀不起太大风浪。但是,你架不住土司团结呀!

  崇祯坐于主位,神色平静的询问道:“莎罗奔首领,朝廷是哪方面让你感觉不好?”

  莎罗奔咂舌后吸了口气道:“啧!回陛下,臣并未感觉不好。”

  崇祯将身子窝进椅背,挑眉道:“朕此次前来,是来解决矛盾的,这个你应该知晓!”

  “这月余时间,朕已遍访多处土司,各首领给朕的印象都不错!”

  “朕也做出了让利,爬到高位了赚些许钱财,这个朕是能理解的,也表示支持。”

  “只是,朕所不能容忍的,是无休止的剥削百姓,从其牙缝中扣那丁点银两。”

  莎罗奔低头躬身道:“陛下,臣家族的土地都上交了,这在四川布政司皆有记录。”

  崇祯敏锐的捕捉到了,莎罗奔那抹异样的情绪,轻笑着询问道:“是土地的问题?”

  莎罗奔摇头,崇祯用不确信的语气道:“那是收了你的税?还收了很多银子?”

  莎罗奔依旧摇头不语,崇祯开门见山道:“收了你多少银子?按哪个档次收的税银?”

  莎罗奔惊愕的抬头!不可置信的看着崇祯。随后又感觉不合适,赶紧将头低下。

  崇祯转头说道:“任忠明,莎罗奔有多少土地,收了他多少税银?”

  任忠明从怀中,掏出个小本子道:“陛下,朝廷收了莎罗奔税银,共计七万三千余两。”

  “按每亩五钱银子征收,是由四川布政司收的,如今银子还在布政司府库。”

  莎罗奔由原来的惊愕,转为了如今的惊骇!这……陛下这是……这是如何查到的。

  崇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,冷笑道:“无需惊骇!锦衣卫查点这种事,还是手拿把掐的。”

  “一千四百余顷土地,不算太多但也不少。莎罗奔首领,这些地来路都是正常的吗?”

  莎罗奔站起身,躬身拱手道:“陛下,臣的土地来路,皆是正……”

  崇祯一拍桌子怒斥道:“放屁!朕能查到你有多少地,会查不到地的来源吗?”

  “朕让你来说,是给你留着脸呢!你真以为朕会怕你?你也太小看朕了!”

  “且不说,你连外面千余白杆兵,尚且无力对付。就算没有大军,你敢动朕吗?”

  “其他土司首领,虽然也被收了农税,上交了多余土地,朕也给他们补偿了。”

  莎罗奔吓得跪倒在地,以额伏地道:“陛下,臣不敢!臣并未有任何怨言!”

  崇祯冷哼一声道:“哼!谅你也不敢!以小小的一方土司,跟朝廷硬碰硬何其蠢也!”

  “朕轻声细语跟你聊,是想你敞开心扉,有何处不满意的跟朕提,朕来想办法解决。”

  “你看看你干了什么?嗯?一味的消极抵触,怎么?待朕走了闹点事呗?”

  莎罗奔听到这些,浑身止不住的颤抖起来!崇祯摇摇头道:“平身吧!”

  待其落座,崇祯接着道:“朕再次强调,土地绝不允许士绅占据,这是百姓命之根基。”

  “大金川的惠民局,朕允许你投银入伙,每季盈利按比例分润。”

  “另外,每季给你一千引盐,可将提来的井盐,直接卖与惠民局即可。”

  “每引盐作价是五两,连续给你三年后停止。后续,则不得再贩盐售卖。”

  莎罗奔神色凝重道:“陛下,臣真可以贩盐吗?可您新政里说,朝廷官员不得经商。”

  崇祯挑眉道:“特事特办而已,朕这点权力还是有的,大可放心无人会参你。”

  莎罗奔内心稍作权衡,陛下等于是白送了六万两,而且后续还有盈利可以分润。

  随即,恭敬的跪倒在地,叩首道:“陛下,臣权凭陛下安排!”

  崇祯大笑着问道:“嗯?内心不生闷气了吧?”

  莎罗奔尴尬的挠挠头,脸都憋红了也知该说什么,只得尴尬的点了点头。

  从金川土司出来,赶回石柱后已是四月下旬,眼见六月底发动大战,仅两月有余。

  是时候启程回京师了,本想去更远的贵州、云南等地土司巡视。

  奈何时间着实不充裕,不能耽误了此次大战,只得先行回京再说。

  到万寿寨与秦良玉告别道:“秦将军,你便留在石柱将养身子,大战结束再进京受赏。”

  秦良玉躬身低头道:“臣,恭送陛下!恕臣军务繁忙,不能远送之罪!”

  崇祯摆摆手表示无事,仅带着其子马祥麟,前往了西界沱码头,准备搭船顺江而下。

  到了武昌再转陆路,联系好船家后众人上了船,崇祯刚进入船舱打算休息。

  便看到秦良玉,身着盔甲手持长枪,恭敬的站在船舱角落。

  崇祯看着舱外,渐渐远离的岸边,满脸的苦笑道:“秦老将军,你……这是何苦嘛?”

  “船家……!还能不能将船靠岸?船家……”

  秦良玉摘下头盔,狡黠道:“陛下,水流甚急!此刻回去,怕是赶不上北伐大战了。”

  就聊这一会,船已经顺流漂出两里地了,再想回去没纤夫可不行。

  看秦良玉这样,又实在不忍苛责,若是下圣旨将其赶回去,只会伤了秦老将军的心。

  崇祯叹了口气道:“唉!秦将军,你儿子跟朕进京了,你又跟小孩子一般偷跑出来。”

  “白杆兵谁来统领?土司又由谁来压服?唉呀!你……真是不知该如何说你!”

  秦良玉轻笑道:“陛下,不妨事的!臣的侄儿在石柱呢!”脸上皱纹,因为笑都更深了。

  这会,崇祯除了苦笑,实在不知该如何说了,训斥肯定是不能训的。

  人秦良玉拳拳爱国心,她偷跑出来理由还充分,是奔着保护陛下来的。

  顺流而下的船只,相较于来时可快了不少,加上还顺着西南风,速度更快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