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封赏赐爵完成后,这下轮到凭首级领赏了。
大家都在此战中,多少都收获了一些首级,皇上是承诺过,每个首级五两银子的。
虽然不多但如果累积起来,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这一次,崇祯好不容易从国丈周奎,那里搞来的银子,怕是都发出去还少了。
前面封赏的五个侯爵,就已合计五十万两白银了。
这后面的小赏赐,崇祯自然不必在场。
崇祯起身向随伺在旁的李若琏,轻声耳语交代了一番,之后便转身回了青山关内。
李若琏走下高台后,去传诏卢象升、孙传庭、曹变蛟、祖大寿、洪承畴。
找到几人后李若琏出声道:“几位将军,传皇上口谕”
几人连忙单膝跪地道:“圣躬安!”
李若琏用崇祯口吻道:“朕安!几位将军先行回关,朕有事交代!”
几人连忙起身,往青山关内走。
曹变蛟还在暗想:陛下会不会是要他,出青山关截击多尔衮。
几人回到青山关把总署(驻守青山关把总的单独住所),只见崇祯端坐于桌案之后。
桌案前面放着五张圆凳,看来陛下早已等候多时。
几人正要跪地请安,便被崇祯挥手阻止道:“各位将军盔甲在身,不必多礼。”
但几人还是躬身行礼,方才敢落座。
在封建时代,皇帝允许你不行礼,但作为臣子,你不能就真不行礼。
不然皇帝要是在,小本本上记你一笔,可够你难受的。
对此,深有体会的祖大寿,是这几人里,最有话语权的(⊙︿⊙)。
其余几人看向洪承畴,示意他来询问。
毕竟这五个人里,就他资历最老官位最高,能者优先嘛!
洪承畴笑着摇摇头,朝崇祯拱手道:“陛下,不知您找臣等来,所为何事?”
崇祯还是略微有些,难以启齿的感觉,为营造轻松氛围。
崇祯摸着下巴上的胡须,调侃道:“朕,找五位新晋爵爷来,其实!并不是什么大事!”
几人赶紧起身弯腰恭敬道:“陛下,何苦调侃臣等。”
“臣等乃粗人!陛下有何事,尽管吩咐臣等便是!”
崇祯打了个哈哈道:“也不是什么大事,朕未曾料到,这次战役众卿家会如此勇猛。”
“朕,估计此次最多封赏,一到两个侯爵来着。”
“此次朕带来青山关的银两,仅有六十万两,各位的赏赐是够了。”
“但众将士的首级奖励,可能不太不够,朕想几位的银两,回京师后再行交付与你等!”
洪承畴与几人对视一眼后道:“陛下,这等小事,何需您开金口。”
“就算陛下不给臣银子,臣等也能理解,朝廷的苦衷。”
崇祯爽朗大笑道:“朕金口玉言,既然答应给尔等,定然不会失信。”
“不然尔等还不知道,要在心里,如何‘蛐蛐’朕呢!”
众人一脸问号???曹变蛟是几人当中,年纪最小的,也敢于发表问题。
曹变蛟不解的询问道:“陛下,不知何为‘蛐蛐’?”
崇祯哈哈一笑:“众卿家不必深究,你们整天一脸严肃,朕看着都累。”
“只是活跃一下,这严肃的氛围!好啦,你们先回去吧。”
“盯着点,你们手下那群兵油子,别给朕整出什么,以大欺小、以老欺新来!”
几人瞬间便明白,陛下说的是何意思。
无非就是担心军中,有兵油子占着老资历,敲手底下人领的赏银。
几人起身道:“陛下,臣等告退!这就回去盯着,绝不让他们乱来。”
视线回到高台之上,上面摆上了好几条桌案。
每条桌案后都坐着记功御史、兵部主事,另外随崇祯而来的,户部郎中袁枢在居中巡视。
众人身后站着,李若琏安排的锦衣卫,当然,这些都是李若琏手底下的人。
另外还有厂卫等,可以说场面相当豪华,不豪华不行啊!
这种犒赏三军,分银子场面,为了防止错漏,崇祯也是煞费苦心。
记功册共抄录了三份,三份分别在兵部主事,记功御史和身后锦衣卫,手上各有一本。
兵部主事负责报姓名,所属部队和上级将领。
由记功御史和锦衣卫核实后,将人放上高台领取赏银。
上台之人领完赏银之后,军士需要在两份记功册上,分别按上手印。
这样虽然颇为繁琐,但好歹能杜绝错漏。
当然这种场合之下,不大可能有贪污之事发生!
光天化日之下,敢明目张胆贪污的,那不是胆子大,那是蠢!
兵部主事大声道:“某部,张二牛,三个首级十五两银子,上前领赏!”
这时秦地骑兵里,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,满脸喜悦的走了出来。
上了高台立于桌案前,兵部主事从身旁银箱之中,取出两锭银两,一锭十两和一锭五两。
将银两交于此人,张二牛接过银两后连声道谢!
然后分别在两本记功册,他名字之处按上手印,表示银子已由本人领取。
锦衣卫向其本人核实完姓名,所属部队后,拿起毛笔,将已领取之人名字画个圈。
一切完事后,兵部主事再次大声道:“某部,王大树,七个首级……”
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,高台之上忙得热火朝天。
崇祯难得偷次懒,抬步走到青山关峰火台上,上面还有点烟后残留的黑印。
这时靠近青山北侧两里处,一条密林小道内,几匹战马突兀的出现在那里。
崇祯目光越过峡谷,很快便看到了这队人马。
身旁的王承恩,也看到了这队人马。
但待看清后大惊失色,正要大声呼喊,被崇祯挥手阻止。
此时远处的多尔衮,也看到了青山关上,那道身着暗金色盔甲的身影!
两人目光在空中,对撞在了一起。
两边就这么默默的看着,并未有多余的动作。
明军将士这时,都在青山关下领赏银,要是这时候多尔衮,若敢赌一把直冲青山关。
还真的很有可能,一波带走崇祯。
但这次入关后处处受制于人,让他不敢冒险。
现在崇祯,内心其实慌得一批,但还是强装镇定。
见多尔衮只是停在那里,并未有太多动作。
崇祯略微放心下来,看来多尔衮他怕了。
既然多尔衮不敢冲过来,崇祯也不管对面之人,能不能看到他的动作。
缓缓伸出双手,朝着长城外的鞑子,竖起了两根中指!┻(?_?)┻
这个距离肯定是看清的,多尔衮以为崇祯的手势,是命令火炮开火,吓得他打马就跑!
至于为何不派人去追,青山关外到处,都是羊肠小道。
派大军定然过不去,派几个人过去,又跟送死没区别!
大家都在此战中,多少都收获了一些首级,皇上是承诺过,每个首级五两银子的。
虽然不多但如果累积起来,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这一次,崇祯好不容易从国丈周奎,那里搞来的银子,怕是都发出去还少了。
前面封赏的五个侯爵,就已合计五十万两白银了。
这后面的小赏赐,崇祯自然不必在场。
崇祯起身向随伺在旁的李若琏,轻声耳语交代了一番,之后便转身回了青山关内。
李若琏走下高台后,去传诏卢象升、孙传庭、曹变蛟、祖大寿、洪承畴。
找到几人后李若琏出声道:“几位将军,传皇上口谕”
几人连忙单膝跪地道:“圣躬安!”
李若琏用崇祯口吻道:“朕安!几位将军先行回关,朕有事交代!”
几人连忙起身,往青山关内走。
曹变蛟还在暗想:陛下会不会是要他,出青山关截击多尔衮。
几人回到青山关把总署(驻守青山关把总的单独住所),只见崇祯端坐于桌案之后。
桌案前面放着五张圆凳,看来陛下早已等候多时。
几人正要跪地请安,便被崇祯挥手阻止道:“各位将军盔甲在身,不必多礼。”
但几人还是躬身行礼,方才敢落座。
在封建时代,皇帝允许你不行礼,但作为臣子,你不能就真不行礼。
不然皇帝要是在,小本本上记你一笔,可够你难受的。
对此,深有体会的祖大寿,是这几人里,最有话语权的(⊙︿⊙)。
其余几人看向洪承畴,示意他来询问。
毕竟这五个人里,就他资历最老官位最高,能者优先嘛!
洪承畴笑着摇摇头,朝崇祯拱手道:“陛下,不知您找臣等来,所为何事?”
崇祯还是略微有些,难以启齿的感觉,为营造轻松氛围。
崇祯摸着下巴上的胡须,调侃道:“朕,找五位新晋爵爷来,其实!并不是什么大事!”
几人赶紧起身弯腰恭敬道:“陛下,何苦调侃臣等。”
“臣等乃粗人!陛下有何事,尽管吩咐臣等便是!”
崇祯打了个哈哈道:“也不是什么大事,朕未曾料到,这次战役众卿家会如此勇猛。”
“朕,估计此次最多封赏,一到两个侯爵来着。”
“此次朕带来青山关的银两,仅有六十万两,各位的赏赐是够了。”
“但众将士的首级奖励,可能不太不够,朕想几位的银两,回京师后再行交付与你等!”
洪承畴与几人对视一眼后道:“陛下,这等小事,何需您开金口。”
“就算陛下不给臣银子,臣等也能理解,朝廷的苦衷。”
崇祯爽朗大笑道:“朕金口玉言,既然答应给尔等,定然不会失信。”
“不然尔等还不知道,要在心里,如何‘蛐蛐’朕呢!”
众人一脸问号???曹变蛟是几人当中,年纪最小的,也敢于发表问题。
曹变蛟不解的询问道:“陛下,不知何为‘蛐蛐’?”
崇祯哈哈一笑:“众卿家不必深究,你们整天一脸严肃,朕看着都累。”
“只是活跃一下,这严肃的氛围!好啦,你们先回去吧。”
“盯着点,你们手下那群兵油子,别给朕整出什么,以大欺小、以老欺新来!”
几人瞬间便明白,陛下说的是何意思。
无非就是担心军中,有兵油子占着老资历,敲手底下人领的赏银。
几人起身道:“陛下,臣等告退!这就回去盯着,绝不让他们乱来。”
视线回到高台之上,上面摆上了好几条桌案。
每条桌案后都坐着记功御史、兵部主事,另外随崇祯而来的,户部郎中袁枢在居中巡视。
众人身后站着,李若琏安排的锦衣卫,当然,这些都是李若琏手底下的人。
另外还有厂卫等,可以说场面相当豪华,不豪华不行啊!
这种犒赏三军,分银子场面,为了防止错漏,崇祯也是煞费苦心。
记功册共抄录了三份,三份分别在兵部主事,记功御史和身后锦衣卫,手上各有一本。
兵部主事负责报姓名,所属部队和上级将领。
由记功御史和锦衣卫核实后,将人放上高台领取赏银。
上台之人领完赏银之后,军士需要在两份记功册上,分别按上手印。
这样虽然颇为繁琐,但好歹能杜绝错漏。
当然这种场合之下,不大可能有贪污之事发生!
光天化日之下,敢明目张胆贪污的,那不是胆子大,那是蠢!
兵部主事大声道:“某部,张二牛,三个首级十五两银子,上前领赏!”
这时秦地骑兵里,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,满脸喜悦的走了出来。
上了高台立于桌案前,兵部主事从身旁银箱之中,取出两锭银两,一锭十两和一锭五两。
将银两交于此人,张二牛接过银两后连声道谢!
然后分别在两本记功册,他名字之处按上手印,表示银子已由本人领取。
锦衣卫向其本人核实完姓名,所属部队后,拿起毛笔,将已领取之人名字画个圈。
一切完事后,兵部主事再次大声道:“某部,王大树,七个首级……”
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,高台之上忙得热火朝天。
崇祯难得偷次懒,抬步走到青山关峰火台上,上面还有点烟后残留的黑印。
这时靠近青山北侧两里处,一条密林小道内,几匹战马突兀的出现在那里。
崇祯目光越过峡谷,很快便看到了这队人马。
身旁的王承恩,也看到了这队人马。
但待看清后大惊失色,正要大声呼喊,被崇祯挥手阻止。
此时远处的多尔衮,也看到了青山关上,那道身着暗金色盔甲的身影!
两人目光在空中,对撞在了一起。
两边就这么默默的看着,并未有多余的动作。
明军将士这时,都在青山关下领赏银,要是这时候多尔衮,若敢赌一把直冲青山关。
还真的很有可能,一波带走崇祯。
但这次入关后处处受制于人,让他不敢冒险。
现在崇祯,内心其实慌得一批,但还是强装镇定。
见多尔衮只是停在那里,并未有太多动作。
崇祯略微放心下来,看来多尔衮他怕了。
既然多尔衮不敢冲过来,崇祯也不管对面之人,能不能看到他的动作。
缓缓伸出双手,朝着长城外的鞑子,竖起了两根中指!┻(?_?)┻
这个距离肯定是看清的,多尔衮以为崇祯的手势,是命令火炮开火,吓得他打马就跑!
至于为何不派人去追,青山关外到处,都是羊肠小道。
派大军定然过不去,派几个人过去,又跟送死没区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