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朝会,并无太多大事发生,下朝后崇祯又开始了,今天的批阅奏折之旅。
依然是冰冷的,灾民死亡数字,但这还仅是冰山一角。
还有很多,不作为的地方官,并不会详细记录,这些灾民的数字。
因为,这会对他的仕途,造成不好的影响!
在这些地方官心里,恨不能天天歌颂,大明物华天宝,百姓安居乐业。
只有蒙蔽了圣上,他们屁股底下的官位,才能坐得稳当。
那些个,天天上报灾情的,他们仕途升迁,就是难上加难。
但现的崇祯可不比原来,他最为痛恨那些,成天溜须拍马的官员。
上次雪厚一尺,是天降祥瑞的蠢货,如今,还关在诏狱呢!
在压抑的气氛中,完成了今天的任务,崇祯没来由的想起,是时候去民间走访一下了。
但考虑到上次,得胜还朝时,百姓大多都,见到了他的容貌。
于是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你去宣李若琏过来,对了!叫他带两套常服过来。”
少顷,李若琏便到了暖阁外,王承恩进来躬身道:“皇爷,李若琏在外听宣。”
崇祯点点头道:“嗯!宣进来吧!”
李若琏进来后,先是将手里的两套常服,放于身侧的桌上。
然后才朝崇祯躬身道:“陛下,臣李若琏奉旨觐见!”
崇祯平静道:“平身吧,叫你带的常服,带来了吧?”
李若琏道:“陛下,臣带来了,刚去买了两身新的。”
跟聪明人说话,就是简单!并不是揣摩上意都不好,像李若琏这种,就恰到好处。
崇祯满意的点头道:“李爱卿啊,朕听说你们锦衣卫,有那些善于潜行之人。”
“他们平时,是不是有个人皮面具,往脸上一带,就换了张脸呀?”
这还是上一世,看电视剧时,在里面看到的情节!
李若琏躬身道:“陛下容禀,您所说的是易容术,但并不是那么简单。”
“易容分好几种,有用亥牲皮做的面具,但面部表情太僵硬,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。”
“还有一种是,用白面加糯米浆,混合而成的一种面,轻抹在脸上。”
“再涂上与皮肤,相近颜色的彩绘,涂抹均匀后,便能改变一个人的,基本容貌了。”
崇祯点头表示了解,又询问道:“朕,想在京师微服出巡一番。”
“朕,可不可以带个黑纱斗笠,朕觉得做面皮太麻烦了。”
李若琏回道:“陛下,带斗笠这是不行的,顺天府衙门、锦衣卫。”
“都会对这种人特别关注,基本上这种人,都会上前要求摘下斗笠,并且仔细盘问。”
崇祯会意,原来并不像电视上,演的那么简单,原以为带个斗笠就能出门。
没想到还这么麻烦,崇祯无奈道:“那这样李爱卿,你来给朕改变一下容貌。”
“对了,也给王承恩装扮一番,他等下陪朕出去。”
李若琏则道:“陛下,这个臣真不会,不过臣可以将会的人唤来!”
崇祯点头应允道:“嗯!你快去快回!”
李若琏领旨而去,时间过了一刻钟(指古代一刻钟,为半小时)。
李若琏带着个锦衣卫百户,提着个箱子,进了东暖阁。
过了段时间后,变了个样貌的崇祯和王承恩,穿着常服出了暖阁。
最近几天,天气特别好,路上积雪都化完了。
众人找了辆,不是很打眼的马车,出了午门后,马车拐了个弯,往西城而去。
为何不去东城,去那边干啥?看官员府邸吗?
要想体验民间疾苦,当然,还得去西城和外城。
马车一路晃悠着向前走着,在马车的前后左右,都有便衣锦衣卫随行。
当然,崇祯是同意他们跟随的,但不能搞,驱散百姓那一套,如果真驱散百姓。
那跟星爷电影里,被当成外星人的皇帝,就没啥区别了:大家快闪开,我是皇帝啊!
待马车行至外城集市时,崇祯下了马车,带着王承恩步行,两人抬步走进一间酒肆。
这个酒肆掌柜的,看来也是个会作生意之人,请了个说书人在台上说书。
任何人都能进来看,这无形之中为酒肆,增加了很多食客。
崇祯找了个空桌坐下,点了两个小菜,要了一壶烧刀子酒。
酒肆里大部分人,都是站在墙角听,没有点菜的就不会坐到桌上。
这也是掌柜的,对来听说书之人,一个小小的要求。
大家当然是同意的,不喝酒理应不占座,毕竟人家还要做生意嘛!
人快满时,只见台上说书人一拍‘醒木’,在场之人,瞬间便安静了下来。
说书人道:“书接上回,话说鞑子贝勒,豪格提枪冲阵,是奔着咱大明军阵,杀将而来。”
“只见咱皇上,犹如天神下凡般,提着丈八蛇矛,是直冲豪格呀!”
说到此处便暂停了,端起桌上茶碗,老神在在的喝了起来。
台下众人,正听得聚精会神了,你突然停下不讲了,是怎么个事?
崇祯带头鼓起了掌,并嚷嚷道:“然后呢?”一时间台下听客们,跟着起哄起来!
说书人见情绪拿捏到位了,再次一拍‘醒木’说道:“只见咱皇上啊,抡起那丈八蛇矛。”
“一矛就抽向了,豪格的大脑袋,你们想想,咱们皇上是什么人,那可是天子。”
“这一矛下去啊,将豪格是连人带马,给抽了六脚朝天。”说到这又故意停了下来。
崇祯也是无语偷笑起来,偷偷对王承恩道:“我有这么猛吗?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?”
王承恩奉承道:“皇…老爷,民间说书,稍有艺术加工,是能理解的。”
“在老奴的印象里啊,老爷您才是,天底下最勇武之人。”
开始,王承恩差点顺口叫‘皇爷’,被崇祯眼神一瞪,又立马改口了。
这次不用崇祯带头了,隔壁桌食客嚷嚷道:“唉呀,别吊胃口了呀,你真急死个人了!”
“大爷赏你一两银子,你快点接着说。”
随后小厮拿着银子,送给了说书人。收了银子的说书人,顿时便来劲了。
再次一拍醒木道:“各位看官老爷,你们想想看,豪格何许人也?”
“那是敌酋的长子呀,哪能轻易服输?抢过身旁亲卫的战马。”
“再次上马与咱皇上战至一处,有道是萤火,岂能与皓月争辉。”
“两人是你来我往,大战了三十回合,还未分出胜负。”
“最终!咱皇上一枪势大力沉的横扫,终是生擒了豪格。预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。”
直到出了酒肆,崇祯还在大笑,对王承恩道:“我何时如此厉害了,我为何都不知道啊!”
王承恩拍龙屁道:“老爷,您的神武,有过之无不及呀!”
崇祯白了他一眼道:“去去去!尽拍马屁。”显然,此刻崇祯心情是不错的……
依然是冰冷的,灾民死亡数字,但这还仅是冰山一角。
还有很多,不作为的地方官,并不会详细记录,这些灾民的数字。
因为,这会对他的仕途,造成不好的影响!
在这些地方官心里,恨不能天天歌颂,大明物华天宝,百姓安居乐业。
只有蒙蔽了圣上,他们屁股底下的官位,才能坐得稳当。
那些个,天天上报灾情的,他们仕途升迁,就是难上加难。
但现的崇祯可不比原来,他最为痛恨那些,成天溜须拍马的官员。
上次雪厚一尺,是天降祥瑞的蠢货,如今,还关在诏狱呢!
在压抑的气氛中,完成了今天的任务,崇祯没来由的想起,是时候去民间走访一下了。
但考虑到上次,得胜还朝时,百姓大多都,见到了他的容貌。
于是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你去宣李若琏过来,对了!叫他带两套常服过来。”
少顷,李若琏便到了暖阁外,王承恩进来躬身道:“皇爷,李若琏在外听宣。”
崇祯点点头道:“嗯!宣进来吧!”
李若琏进来后,先是将手里的两套常服,放于身侧的桌上。
然后才朝崇祯躬身道:“陛下,臣李若琏奉旨觐见!”
崇祯平静道:“平身吧,叫你带的常服,带来了吧?”
李若琏道:“陛下,臣带来了,刚去买了两身新的。”
跟聪明人说话,就是简单!并不是揣摩上意都不好,像李若琏这种,就恰到好处。
崇祯满意的点头道:“李爱卿啊,朕听说你们锦衣卫,有那些善于潜行之人。”
“他们平时,是不是有个人皮面具,往脸上一带,就换了张脸呀?”
这还是上一世,看电视剧时,在里面看到的情节!
李若琏躬身道:“陛下容禀,您所说的是易容术,但并不是那么简单。”
“易容分好几种,有用亥牲皮做的面具,但面部表情太僵硬,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。”
“还有一种是,用白面加糯米浆,混合而成的一种面,轻抹在脸上。”
“再涂上与皮肤,相近颜色的彩绘,涂抹均匀后,便能改变一个人的,基本容貌了。”
崇祯点头表示了解,又询问道:“朕,想在京师微服出巡一番。”
“朕,可不可以带个黑纱斗笠,朕觉得做面皮太麻烦了。”
李若琏回道:“陛下,带斗笠这是不行的,顺天府衙门、锦衣卫。”
“都会对这种人特别关注,基本上这种人,都会上前要求摘下斗笠,并且仔细盘问。”
崇祯会意,原来并不像电视上,演的那么简单,原以为带个斗笠就能出门。
没想到还这么麻烦,崇祯无奈道:“那这样李爱卿,你来给朕改变一下容貌。”
“对了,也给王承恩装扮一番,他等下陪朕出去。”
李若琏则道:“陛下,这个臣真不会,不过臣可以将会的人唤来!”
崇祯点头应允道:“嗯!你快去快回!”
李若琏领旨而去,时间过了一刻钟(指古代一刻钟,为半小时)。
李若琏带着个锦衣卫百户,提着个箱子,进了东暖阁。
过了段时间后,变了个样貌的崇祯和王承恩,穿着常服出了暖阁。
最近几天,天气特别好,路上积雪都化完了。
众人找了辆,不是很打眼的马车,出了午门后,马车拐了个弯,往西城而去。
为何不去东城,去那边干啥?看官员府邸吗?
要想体验民间疾苦,当然,还得去西城和外城。
马车一路晃悠着向前走着,在马车的前后左右,都有便衣锦衣卫随行。
当然,崇祯是同意他们跟随的,但不能搞,驱散百姓那一套,如果真驱散百姓。
那跟星爷电影里,被当成外星人的皇帝,就没啥区别了:大家快闪开,我是皇帝啊!
待马车行至外城集市时,崇祯下了马车,带着王承恩步行,两人抬步走进一间酒肆。
这个酒肆掌柜的,看来也是个会作生意之人,请了个说书人在台上说书。
任何人都能进来看,这无形之中为酒肆,增加了很多食客。
崇祯找了个空桌坐下,点了两个小菜,要了一壶烧刀子酒。
酒肆里大部分人,都是站在墙角听,没有点菜的就不会坐到桌上。
这也是掌柜的,对来听说书之人,一个小小的要求。
大家当然是同意的,不喝酒理应不占座,毕竟人家还要做生意嘛!
人快满时,只见台上说书人一拍‘醒木’,在场之人,瞬间便安静了下来。
说书人道:“书接上回,话说鞑子贝勒,豪格提枪冲阵,是奔着咱大明军阵,杀将而来。”
“只见咱皇上,犹如天神下凡般,提着丈八蛇矛,是直冲豪格呀!”
说到此处便暂停了,端起桌上茶碗,老神在在的喝了起来。
台下众人,正听得聚精会神了,你突然停下不讲了,是怎么个事?
崇祯带头鼓起了掌,并嚷嚷道:“然后呢?”一时间台下听客们,跟着起哄起来!
说书人见情绪拿捏到位了,再次一拍‘醒木’说道:“只见咱皇上啊,抡起那丈八蛇矛。”
“一矛就抽向了,豪格的大脑袋,你们想想,咱们皇上是什么人,那可是天子。”
“这一矛下去啊,将豪格是连人带马,给抽了六脚朝天。”说到这又故意停了下来。
崇祯也是无语偷笑起来,偷偷对王承恩道:“我有这么猛吗?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?”
王承恩奉承道:“皇…老爷,民间说书,稍有艺术加工,是能理解的。”
“在老奴的印象里啊,老爷您才是,天底下最勇武之人。”
开始,王承恩差点顺口叫‘皇爷’,被崇祯眼神一瞪,又立马改口了。
这次不用崇祯带头了,隔壁桌食客嚷嚷道:“唉呀,别吊胃口了呀,你真急死个人了!”
“大爷赏你一两银子,你快点接着说。”
随后小厮拿着银子,送给了说书人。收了银子的说书人,顿时便来劲了。
再次一拍醒木道:“各位看官老爷,你们想想看,豪格何许人也?”
“那是敌酋的长子呀,哪能轻易服输?抢过身旁亲卫的战马。”
“再次上马与咱皇上战至一处,有道是萤火,岂能与皓月争辉。”
“两人是你来我往,大战了三十回合,还未分出胜负。”
“最终!咱皇上一枪势大力沉的横扫,终是生擒了豪格。预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。”
直到出了酒肆,崇祯还在大笑,对王承恩道:“我何时如此厉害了,我为何都不知道啊!”
王承恩拍龙屁道:“老爷,您的神武,有过之无不及呀!”
崇祯白了他一眼道:“去去去!尽拍马屁。”显然,此刻崇祯心情是不错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