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新店筹备-《锦绣空间: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》

  签下新店铺的租约后,苏清鸢感觉自己像是上了发条的陀螺,连轴转了起来。她将老店的日常管理交给了经验丰富的阿巧和几位得力的师傅,自己则全身心地扑在了新店的筹备工作上。

  店铺设计:匠心独运

  新店的设计是苏清鸢最上心的部分。她希望这里不仅是一个吃饭买药的地方,更能让顾客感受到药膳文化的底蕴和温暖。

  她亲自绘制了店铺的布局草图。反复修改了不下十次。

  ? 一楼用餐区:她放弃了传统酒楼的喧闹布局,采用了"卡座 散桌 雅间"的组合。

  卡座用竹帘隔开,保证了私密性;散桌之间距离宽敞,不显拥挤;

  四个雅间分别命名为"春生"、"夏长"、"秋收"、"冬藏",内饰风格各不相同,

  墙壁上挂着她特意请画匠绘制的四季养生图。

  ? 墙面装饰:她收集了许多古旧的药柜抽屉和铜制药罐,清洗干净后,

  错落有致地挂在墙上,既独特又富有药香气息。

  她还亲自挑选了一些与药膳、养生相关的诗词字画,装裱后悬挂于店内,

  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  ? 灯光氛围:她特意选用了暖黄色的宫灯和壁灯,而非刺眼的白炽灯。

  柔和的光线洒在古朴的桌椅和木质地板上,让人一进店就感觉温暖而放松。

  装修师傅们起初对这些"奇怪"的想法有些不解,但在苏清鸢耐心的解释和坚持下,

  都一丝不苟地执行了。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一点点变成自己心中设想的模样,

  苏清鸢心中充满了期待。

  设备购置:追求高效

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苏清鸢深知现代化设备对提高效率的重要性。

  她亲自去了一趟府城,考察了多家厨具铺子。

  ? 后厨设备:她订购了一套全新的大灶台,火力更猛,受热更均匀。

  还添置了几个大型的蒸锅和煲汤的铜锅,一次性可以处理更多的食材。

 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,她不惜重金购买了两个巨大的冰窖式储藏柜,

  这在当时的县城里还是个新鲜事物。

  ? 研磨与切片:她引进了两台脚踩式的药材粉碎机和一台半自动切片机。

  这大大减轻了师傅们的劳动强度,也让药材的处理更加精细和标准化。

  ? 前厅设备:她为销售柜台定制了几个玻璃展示柜,用来摆放包装精美的药膳礼品。

  还特意请人打造了一个小巧的试吃台,让顾客在购买前可以先品尝味道。

  这些新设备的投入虽然不小,但苏清鸢认为非常值得。

  它们不仅能提高产量,更能保证每一份出品的品质稳定。

  人员招聘:精挑细选

  新店的规模比原来大了三倍,原有的员工显然不够用了。苏清鸢制定了详细的招聘计划,

  在县城的显眼位置贴出了招聘启事。

  启事一出,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。苏清鸢亲自担任面试官,对应聘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。

  ? 厨师:她不仅要求厨师有扎实的厨艺基础,更看重对方是否有耐心和细心。

  她会让应聘者现场制作一道家常菜,从刀工、火候到调味,一一考察。

  最终,她选中了两位曾在府城大酒楼工作过的师傅,他们经验丰富,

  也愿意学习药膳的制作。

  ? 伙计:她对伙计的要求是手脚麻利、态度热情、头脑灵活。

  她会问一些诸如"如果顾客对药膳不满意该怎么办"之类的问题,

  考察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。

  ? 账房先生:这是个关键岗位。她需要一个细心、诚实、懂算盘的人来管理账目。

  经过多方打听和面试,她聘请了一位退休的老账房,

  对方不仅经验丰富,还为人正直。

  招聘结束后,苏清鸢并没有让新员工立刻上岗。她组织了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,

  亲自为他们讲解药膳坊的理念、产品知识和服务标准。

  她还安排老员工带新员工,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流程。

  细节把控:追求完美

  苏清鸢的认真和细致,在筹备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? 餐具挑选:她亲自去瓷器店挑选碗碟。反复比较了十几家,

  最终选定了一套青白瓷餐具,既素雅又耐用。

  她还特意为不同的药膳搭配了不同形状的碗,

  比如汤用深碗,粥用浅碗,力求在细节上做到完美。

  ? 菜单设计:她重新设计了菜单。用雅致的字体将每道药膳的功效、

  配料和价格清晰地列出。她还特意在菜单上增加了"温馨提示",

  告知顾客哪些药膳适合什么体质的人食用。

  ? 开业活动:为了让新店开业一炮而红,她策划了一系列开业活动。

  包括开业前三天全场八折优惠、消费满一定金额赠送精美礼品、

  邀请老顾客免费试吃新品等。

  从店铺的整体风格到餐具的摆放,从员工的培训到开业活动的策划,

  苏清鸢都亲力亲为,事无巨细。

  她每天只睡不到四个时辰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,但精神却异常亢奋。

  阿巧心疼地劝她休息,她却总是笑着说:"没事,等新店顺利开业了,

  我再好好睡一觉。"

  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店,想到即将到来的开业,苏清鸢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忐忑。

  她知道,这是她药膳梦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  她坚信,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,新店一定会开业大吉,

  "清鸢药膳坊"的名字也一定会传播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