枫叶裁书签岁月,秋阳暖语话家常 秋收的忙碌像被风吹散的枫絮,渐渐淡出枫溪镇的日常。济世堂前的晒秋架空了大半,只留几串风干的红辣椒挂在架角,在秋阳里晃着暖红的光。陈建国的日子也慢了下来,每日清晨先帮赵二柱把草药按 “风寒”“跌打”“滋补” 归到木架上,等日头爬高些,就搬出小桌放在院中的枫树下,教小丫认字。
小丫总揣着半截用布包着的粉笔头,蹲在青石板上写 “李”“小”“丫” 三个字。她握笔的姿势有点笨拙,食指会不自觉地抵着粉笔尖,写 “丫” 字的竖钩时,总把钩画得像只翘着的小尾巴。写错了就吐吐舌头,用袖口擦去石板上的痕迹,重新蘸点粉笔灰再来 —— 直到三个歪扭的字在石板上站稳,才仰着满是粉笔灰的小脸问:“陈先生,这次像不像树上的小鸟窝?” 陈建国蹲下来,指着 “丫” 字的两点:“这两点是小鸟的眼睛呀,你看,加上眼睛就更像了。” 小丫立刻眼睛亮了,添了两个圆圆的小点,石板上的字顿时活了起来。
这天午后的阳光格外软,透过枫树的缝隙洒在地上,织出满地跳动的光斑。陈建国看着小丫盯着枫树叶发呆,便拎起竹篮:“走,咱们去后山坡捡枫叶。” 小丫立刻蹦起来,抓着他的衣角就往坡上跑。后山坡的枫树林早被秋染透了,红的像燃着的火,黄的像揉碎的金,还有些半红半黄的,边缘镶着圈浅绿,像被秋姑娘精心描过色。风一吹,树叶 “沙沙” 响,偶尔有几片打着旋儿落下,铺在草地上,像给大地盖了层带着香气的红地毯。
小丫一会儿蹲下来捡片掌形的枫叶,说像王婶蒸的红薯馍;一会儿又举着片边缘带锯齿的,说像赵叔叔的镰刀。陈建国则挑那些叶脉清晰、颜色红透的枫叶,指尖触到叶片时,能摸到细细的绒毛,还带着秋阳晒过的温热。他想起在城里时,书桌上总摆着木质书签,上面刻着 “静”“思” 之类的字,可此刻捏着枫叶,倒觉得这自然的红比任何刻字都更有滋味 —— 枫溪镇没有精致的书签,却有满山林的秋意,正好用来记日子。
“陈先生,你捡这么多枫叶干什么呀?” 小丫举着片比她巴掌还大的枫叶跑过来,枫叶的红映得她脸颊也红红的。陈建国把手里的枫叶拢了拢,笑着展开一片给她看:“你看这枫叶干了之后会变脆,咱们把它做成书签,夹在书里。以后你翻书看到它,就会想起今天咱们在坡上捡枫叶,风里都是枫香的日子。”
小丫的眼睛立刻亮了,把怀里的枫叶都倒在竹篮里,重新挑拣起来:“那我要做最红的!送赵叔叔一个,他总翻草药书,夹着书签就不用记页码了;送张村长一个,他上次帮我摘过树上的野柿子;还要送李大婶一个,她的咸菜罐上总贴枫叶,肯定
小丫总揣着半截用布包着的粉笔头,蹲在青石板上写 “李”“小”“丫” 三个字。她握笔的姿势有点笨拙,食指会不自觉地抵着粉笔尖,写 “丫” 字的竖钩时,总把钩画得像只翘着的小尾巴。写错了就吐吐舌头,用袖口擦去石板上的痕迹,重新蘸点粉笔灰再来 —— 直到三个歪扭的字在石板上站稳,才仰着满是粉笔灰的小脸问:“陈先生,这次像不像树上的小鸟窝?” 陈建国蹲下来,指着 “丫” 字的两点:“这两点是小鸟的眼睛呀,你看,加上眼睛就更像了。” 小丫立刻眼睛亮了,添了两个圆圆的小点,石板上的字顿时活了起来。
这天午后的阳光格外软,透过枫树的缝隙洒在地上,织出满地跳动的光斑。陈建国看着小丫盯着枫树叶发呆,便拎起竹篮:“走,咱们去后山坡捡枫叶。” 小丫立刻蹦起来,抓着他的衣角就往坡上跑。后山坡的枫树林早被秋染透了,红的像燃着的火,黄的像揉碎的金,还有些半红半黄的,边缘镶着圈浅绿,像被秋姑娘精心描过色。风一吹,树叶 “沙沙” 响,偶尔有几片打着旋儿落下,铺在草地上,像给大地盖了层带着香气的红地毯。
小丫一会儿蹲下来捡片掌形的枫叶,说像王婶蒸的红薯馍;一会儿又举着片边缘带锯齿的,说像赵叔叔的镰刀。陈建国则挑那些叶脉清晰、颜色红透的枫叶,指尖触到叶片时,能摸到细细的绒毛,还带着秋阳晒过的温热。他想起在城里时,书桌上总摆着木质书签,上面刻着 “静”“思” 之类的字,可此刻捏着枫叶,倒觉得这自然的红比任何刻字都更有滋味 —— 枫溪镇没有精致的书签,却有满山林的秋意,正好用来记日子。
“陈先生,你捡这么多枫叶干什么呀?” 小丫举着片比她巴掌还大的枫叶跑过来,枫叶的红映得她脸颊也红红的。陈建国把手里的枫叶拢了拢,笑着展开一片给她看:“你看这枫叶干了之后会变脆,咱们把它做成书签,夹在书里。以后你翻书看到它,就会想起今天咱们在坡上捡枫叶,风里都是枫香的日子。”
小丫的眼睛立刻亮了,把怀里的枫叶都倒在竹篮里,重新挑拣起来:“那我要做最红的!送赵叔叔一个,他总翻草药书,夹着书签就不用记页码了;送张村长一个,他上次帮我摘过树上的野柿子;还要送李大婶一个,她的咸菜罐上总贴枫叶,肯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