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完枫果,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,雾气散了,阳光洒在济世堂的院子里,把石板路晒得暖洋洋的。陈建国搬来一口大铁锅,架在院子里的土灶上,赵二柱抱来柴火,小丫则跑去王婶家借纱布 —— 按陈建国说的,要那种织得密的粗纱布,才能把枫果的渣滤干净。
“先把枫果的壳剥了,” 陈建国拿起一颗枫果,示范给围在旁边的村民看,“从果蒂那里掐个口,然后轻轻一掰,就能把壳掰开,里面的果肉和籽要分开,果肉留着煮,籽可以晒干了留着明年种枫树。”
村民们跟着学,可枫果的壳有点硬,不少人掰得手指发红。李大婶掰了几颗,揉着手指说:“这枫果看着软,壳还挺结实,俺的手都快掰酸了。” 小丫也皱着眉头,使劲掰一颗枫果,结果没掰开,反而把枫果扔了出去,正好砸在路过的大黄狗头上,大黄狗 “汪汪” 叫了两声,夹着尾巴跑了,逗得众人哈哈大笑。
赵二柱看大家掰得费劲,灵机一动,从屋里拿出把小刀子,在枫果的壳上划了个小口:“这样掰着就省力了!” 他说着,示范了一下,果然一掰就开。村民们纷纷效仿,速度快了不少,不一会儿,就剥出了满满一竹筐的枫果肉,橙黄色的,像堆了一筐小太阳。
“接下来煮果肉,” 陈建国往铁锅里加了些水,然后把枫果肉倒进去,“水不用太多,刚没过果肉就行,火要小,慢慢煮,把果肉煮烂,煮出汁来。” 赵二柱蹲在灶边烧火,火苗舔着锅底,“噼啪” 作响,不一会儿,锅里就冒出了热气,淡淡的果香飘了出来,小丫凑到锅边闻了闻,馋得直咽口水。
煮了大概半个时辰,枫果肉煮烂了,变成了糊状,陈建国用大勺子把果肉舀出来,倒进铺了纱布的竹筐里 —— 竹筐架在另一个大盆上,用来接滤出来的枫果汁。“大家轮流来挤,” 他双手抓住纱布的四角,用力挤了挤,橙黄色的汁顺着纱布滴进盆里,像蜜一样,“把汁挤干净,渣就不要了,留着喂猪也行。”
村民们轮流挤汁,每个人的手上都沾了枫果汁,黏糊糊的,却没人嫌脏,反而都笑着说 “真香”。小丫也想挤,可是力气太小,陈建国就抱着她,让她的小手抓着纱布的一角,两人一起挤。小丫笑得眼睛都眯了,挤完后还把手凑到嘴边舔了舔,甜得直咂嘴:“甜!比麦芽糖还甜!”
挤完汁,盆里装了大半盆枫果汁,金灿灿的,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。陈建国又把汁倒回铁锅里,说:“现在要浓缩,把水分熬掉一些,熬到汁变稠,能挂在勺子上就行。” 他一边搅拌,一边注意火候,赵二柱在旁边帮忙添柴火,时不时问一句 “够不够稠”。
这时,私塾的几个孩子放学路过,闻到香味,都凑在院门口探头探脑。小丫看见,赶紧跑过去,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:“快进来!陈先生在做枫果糕,待会儿给你们吃!” 孩子们一听,都跑进院子,围在铁锅边,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锅里的枫果汁,嘴里还小声念叨着 “快稠,快稠”。
有个小胖子忍不住,伸手想摸铁锅,陈建国赶紧拦住:“烫!别碰,待会儿做好了,每人都有份。” 小胖子缩回手,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然后从兜里掏出颗弹珠,递给小丫:“这个给你,待会儿糕做好了,分我一块大的。” 小丫接过弹珠,使劲点头,把弹珠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,像藏了个宝贝。
熬了大概一个时辰,枫果汁终于变稠了,陈建国用勺子舀起来,汁能挂在勺沿上,滴得很慢。“成了!” 他笑着说,把火熄了,“等凉一会儿,咱们再加糯米粉,揉成团,蒸一蒸就是枫果糕了。”
村民们都凑过来看,眼里满是期待。孩子们欢呼起来,小丫更是跳着说要第一个尝。陈建国看着锅里浓稠的枫果汁,看着身边满是笑意的脸,忽然觉得,这熬出来的不只是枫果的甜,还有人心的暖 —— 你愿意花时间教,他们愿意花时间等,一点点熬,一点点盼,日子就像这枫果汁,慢慢就稠了,甜了。
结尾哲思:甜从来不是一下子就有的,要等枫果成熟,要熬果肉出汁,要耐着性子等汁变稠。日子也一样,要慢慢相处,要一起做事,要在柴米油盐里熬出烟火气。当枫果汁挂在勺沿,当孩子的笑声飘在院里,你会发现,所谓幸福,不过是一群人围着一口锅,等一块甜糕,等一份简单的暖。
“先把枫果的壳剥了,” 陈建国拿起一颗枫果,示范给围在旁边的村民看,“从果蒂那里掐个口,然后轻轻一掰,就能把壳掰开,里面的果肉和籽要分开,果肉留着煮,籽可以晒干了留着明年种枫树。”
村民们跟着学,可枫果的壳有点硬,不少人掰得手指发红。李大婶掰了几颗,揉着手指说:“这枫果看着软,壳还挺结实,俺的手都快掰酸了。” 小丫也皱着眉头,使劲掰一颗枫果,结果没掰开,反而把枫果扔了出去,正好砸在路过的大黄狗头上,大黄狗 “汪汪” 叫了两声,夹着尾巴跑了,逗得众人哈哈大笑。
赵二柱看大家掰得费劲,灵机一动,从屋里拿出把小刀子,在枫果的壳上划了个小口:“这样掰着就省力了!” 他说着,示范了一下,果然一掰就开。村民们纷纷效仿,速度快了不少,不一会儿,就剥出了满满一竹筐的枫果肉,橙黄色的,像堆了一筐小太阳。
“接下来煮果肉,” 陈建国往铁锅里加了些水,然后把枫果肉倒进去,“水不用太多,刚没过果肉就行,火要小,慢慢煮,把果肉煮烂,煮出汁来。” 赵二柱蹲在灶边烧火,火苗舔着锅底,“噼啪” 作响,不一会儿,锅里就冒出了热气,淡淡的果香飘了出来,小丫凑到锅边闻了闻,馋得直咽口水。
煮了大概半个时辰,枫果肉煮烂了,变成了糊状,陈建国用大勺子把果肉舀出来,倒进铺了纱布的竹筐里 —— 竹筐架在另一个大盆上,用来接滤出来的枫果汁。“大家轮流来挤,” 他双手抓住纱布的四角,用力挤了挤,橙黄色的汁顺着纱布滴进盆里,像蜜一样,“把汁挤干净,渣就不要了,留着喂猪也行。”
村民们轮流挤汁,每个人的手上都沾了枫果汁,黏糊糊的,却没人嫌脏,反而都笑着说 “真香”。小丫也想挤,可是力气太小,陈建国就抱着她,让她的小手抓着纱布的一角,两人一起挤。小丫笑得眼睛都眯了,挤完后还把手凑到嘴边舔了舔,甜得直咂嘴:“甜!比麦芽糖还甜!”
挤完汁,盆里装了大半盆枫果汁,金灿灿的,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。陈建国又把汁倒回铁锅里,说:“现在要浓缩,把水分熬掉一些,熬到汁变稠,能挂在勺子上就行。” 他一边搅拌,一边注意火候,赵二柱在旁边帮忙添柴火,时不时问一句 “够不够稠”。
这时,私塾的几个孩子放学路过,闻到香味,都凑在院门口探头探脑。小丫看见,赶紧跑过去,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:“快进来!陈先生在做枫果糕,待会儿给你们吃!” 孩子们一听,都跑进院子,围在铁锅边,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锅里的枫果汁,嘴里还小声念叨着 “快稠,快稠”。
有个小胖子忍不住,伸手想摸铁锅,陈建国赶紧拦住:“烫!别碰,待会儿做好了,每人都有份。” 小胖子缩回手,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然后从兜里掏出颗弹珠,递给小丫:“这个给你,待会儿糕做好了,分我一块大的。” 小丫接过弹珠,使劲点头,把弹珠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,像藏了个宝贝。
熬了大概一个时辰,枫果汁终于变稠了,陈建国用勺子舀起来,汁能挂在勺沿上,滴得很慢。“成了!” 他笑着说,把火熄了,“等凉一会儿,咱们再加糯米粉,揉成团,蒸一蒸就是枫果糕了。”
村民们都凑过来看,眼里满是期待。孩子们欢呼起来,小丫更是跳着说要第一个尝。陈建国看着锅里浓稠的枫果汁,看着身边满是笑意的脸,忽然觉得,这熬出来的不只是枫果的甜,还有人心的暖 —— 你愿意花时间教,他们愿意花时间等,一点点熬,一点点盼,日子就像这枫果汁,慢慢就稠了,甜了。
结尾哲思:甜从来不是一下子就有的,要等枫果成熟,要熬果肉出汁,要耐着性子等汁变稠。日子也一样,要慢慢相处,要一起做事,要在柴米油盐里熬出烟火气。当枫果汁挂在勺沿,当孩子的笑声飘在院里,你会发现,所谓幸福,不过是一群人围着一口锅,等一块甜糕,等一份简单的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