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了几天,私塾的周先生又来了,这次他带来了一块木板,还有一些锅底灰和桐油,笑着说:“建国先生,俺是来请您帮忙改良黑板的。咱们私塾的黑板,是用普通的木板做的,写了字不好擦,还容易渗墨,孩子们看着也费劲。您上次帮俺们做了暖手宝,这次能不能再帮俺们想想办法,改良一下黑板?”
陈建国接过木板看了看 —— 木板表面很粗糙,上面还有些残留的字迹,擦不掉,确实影响使用。他想了想,说:“周先生,咱们可以用锅底灰混合桐油,涂在木板上,这样黑板又黑又亮,写的字容易擦,还不容易渗墨。锅底灰到处都是,桐油也不贵,简单又实用。”
“太好了!” 周先生高兴得直拍手,“俺这就把锅底灰和桐油带来了,您看咱们现在就试试?”
赵二柱一听,赶紧搬来一张桌子,把木板放在上面,小丫则搬来个小板凳,坐在旁边,好奇地看着锅底灰和桐油,小声问:“陈先生,这黑糊糊的东西,涂在木板上会好看吗?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涂上去之后,木板会变黑,像墨一样,写的字是白色的,对比鲜明,孩子们看得清楚。”
陈建国把锅底灰倒进一个陶碗里,然后加入适量的桐油,用一根木棍搅拌。锅底灰和桐油混合在一起,变成了黑色的糊状,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桐油味。赵二柱想帮忙搅拌,结果没掌握好力度,把黑糊糊的东西溅了一脸,像长了满脸的黑麻子,逗得小丫 “咯咯” 笑起来。
“你咋这么不小心?” 陈建国笑着递给他一块布,“慢点儿搅拌,别溅出来,不然待会儿成了‘黑脸神’,孩子们都不认识你了。”
赵二柱赶紧擦了擦脸,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俺这不是着急嘛,想快点把黑板涂好,让孩子们早点用上。”
陈建国把搅拌好的黑糊状东西,用刷子均匀地涂在木板上。他涂得很认真,每一笔都很均匀,不一会儿,木板就变成了黑色,又亮又光滑,像一块真正的黑板。周先生在旁边看着,眼里满是期待:“太好了!这黑板涂得真亮,比俺们以前的好多了!”
小丫也想试试,陈建国就把刷子递给她,教她怎么涂。小丫拿着刷子,小心翼翼地涂着木板的边缘,结果不小心把黑糊糊的东西沾到了手上,她想擦掉,反而把脸也抹黑了,像个小煤球。赵二柱看得直乐,拿起一块布,想帮小丫擦脸,结果没擦干净,反而把小丫的脸抹得更花了,逗得众人哈哈大笑。
“好了,” 陈建国把最后一块地方涂完,说,“咱们等它晾干,明天就能用了。到时候用白石灰块写字,擦的时候用湿布一擦就掉,很方便。”
周先生摸着晾干的黑板,心里满是感激:“建国先生,谢谢您!您帮了俺们私塾太多忙了,俺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。俺这就把黑板搬回私塾,明天让孩子们试试,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的。”
周先生搬着黑板走后,小丫看着自己黑乎乎的手,还有脸上的黑印,皱着眉头说:“陈先生,我是不是很难看?像个小怪物。”
“不难看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像个小花猫,很可爱。咱们去洗洗手,洗洗脸,就干净了。”
赵二柱也笑着说:“小丫要是小花猫,那俺就是大黑猫,刚才俺脸上也有黑糊糊的东西。”
三人来到井边,打水洗手洗脸。小丫看着水里自己的倒影,忍不住笑了:“真的干净了!陈先生,明天我能不能去私塾,看看新黑板?我还想在上面写字,写‘枫溪镇’,写‘陈先生’。”
“当然可以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明天咱们一起去,看看孩子们用新黑板写字的样子。”
晚上,陈建国躺在床上,摸了摸怀里的怀表,表盘微微发烫,像是在回应他的思念。他想起乐乐,乐乐以前在学校,也用过这样的黑板,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好好写字,有没有好好听课。他轻声说:“乐乐,爸爸在枫溪镇帮私塾改良了黑板,孩子们都很开心。等爸爸回去,也帮你做一块小黑板,教你写毛笔字,好不好?”
怀表还是静静地躺着,没有声音,但陈建国却觉得,乐乐能听到他的话。他闭上眼睛,脑海里浮现出乐乐的笑脸,还有枫溪镇孩子们的笑脸,心里满是温暖。
结尾哲思:一块黑板,承载的不只是知识,还有对孩子们的期待;一次改良,传递的不只是方法,还有对生活的热爱。当锅底灰与桐油融合,当黑木板变成亮黑板,平凡的事物也会变得有意义 —— 因为真正的美好,从来不是来自昂贵的材料,而是来自一颗愿意为别人着想的心,来自一次愿意付出的努力。生活中的小确幸,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良里,藏在那些为了让别人更好而付出的时光里。
陈建国接过木板看了看 —— 木板表面很粗糙,上面还有些残留的字迹,擦不掉,确实影响使用。他想了想,说:“周先生,咱们可以用锅底灰混合桐油,涂在木板上,这样黑板又黑又亮,写的字容易擦,还不容易渗墨。锅底灰到处都是,桐油也不贵,简单又实用。”
“太好了!” 周先生高兴得直拍手,“俺这就把锅底灰和桐油带来了,您看咱们现在就试试?”
赵二柱一听,赶紧搬来一张桌子,把木板放在上面,小丫则搬来个小板凳,坐在旁边,好奇地看着锅底灰和桐油,小声问:“陈先生,这黑糊糊的东西,涂在木板上会好看吗?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涂上去之后,木板会变黑,像墨一样,写的字是白色的,对比鲜明,孩子们看得清楚。”
陈建国把锅底灰倒进一个陶碗里,然后加入适量的桐油,用一根木棍搅拌。锅底灰和桐油混合在一起,变成了黑色的糊状,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桐油味。赵二柱想帮忙搅拌,结果没掌握好力度,把黑糊糊的东西溅了一脸,像长了满脸的黑麻子,逗得小丫 “咯咯” 笑起来。
“你咋这么不小心?” 陈建国笑着递给他一块布,“慢点儿搅拌,别溅出来,不然待会儿成了‘黑脸神’,孩子们都不认识你了。”
赵二柱赶紧擦了擦脸,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俺这不是着急嘛,想快点把黑板涂好,让孩子们早点用上。”
陈建国把搅拌好的黑糊状东西,用刷子均匀地涂在木板上。他涂得很认真,每一笔都很均匀,不一会儿,木板就变成了黑色,又亮又光滑,像一块真正的黑板。周先生在旁边看着,眼里满是期待:“太好了!这黑板涂得真亮,比俺们以前的好多了!”
小丫也想试试,陈建国就把刷子递给她,教她怎么涂。小丫拿着刷子,小心翼翼地涂着木板的边缘,结果不小心把黑糊糊的东西沾到了手上,她想擦掉,反而把脸也抹黑了,像个小煤球。赵二柱看得直乐,拿起一块布,想帮小丫擦脸,结果没擦干净,反而把小丫的脸抹得更花了,逗得众人哈哈大笑。
“好了,” 陈建国把最后一块地方涂完,说,“咱们等它晾干,明天就能用了。到时候用白石灰块写字,擦的时候用湿布一擦就掉,很方便。”
周先生摸着晾干的黑板,心里满是感激:“建国先生,谢谢您!您帮了俺们私塾太多忙了,俺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。俺这就把黑板搬回私塾,明天让孩子们试试,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的。”
周先生搬着黑板走后,小丫看着自己黑乎乎的手,还有脸上的黑印,皱着眉头说:“陈先生,我是不是很难看?像个小怪物。”
“不难看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像个小花猫,很可爱。咱们去洗洗手,洗洗脸,就干净了。”
赵二柱也笑着说:“小丫要是小花猫,那俺就是大黑猫,刚才俺脸上也有黑糊糊的东西。”
三人来到井边,打水洗手洗脸。小丫看着水里自己的倒影,忍不住笑了:“真的干净了!陈先生,明天我能不能去私塾,看看新黑板?我还想在上面写字,写‘枫溪镇’,写‘陈先生’。”
“当然可以,” 陈建国笑着说,“明天咱们一起去,看看孩子们用新黑板写字的样子。”
晚上,陈建国躺在床上,摸了摸怀里的怀表,表盘微微发烫,像是在回应他的思念。他想起乐乐,乐乐以前在学校,也用过这样的黑板,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好好写字,有没有好好听课。他轻声说:“乐乐,爸爸在枫溪镇帮私塾改良了黑板,孩子们都很开心。等爸爸回去,也帮你做一块小黑板,教你写毛笔字,好不好?”
怀表还是静静地躺着,没有声音,但陈建国却觉得,乐乐能听到他的话。他闭上眼睛,脑海里浮现出乐乐的笑脸,还有枫溪镇孩子们的笑脸,心里满是温暖。
结尾哲思:一块黑板,承载的不只是知识,还有对孩子们的期待;一次改良,传递的不只是方法,还有对生活的热爱。当锅底灰与桐油融合,当黑木板变成亮黑板,平凡的事物也会变得有意义 —— 因为真正的美好,从来不是来自昂贵的材料,而是来自一颗愿意为别人着想的心,来自一次愿意付出的努力。生活中的小确幸,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良里,藏在那些为了让别人更好而付出的时光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