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木铲起落破焦土,汗滴频敲盼涌泉”。
天还没亮,晒粮场就热闹起来了。村民们拿着工具,有的扛着木铲,有的提着木桶,还有的拿着抹布,一个个精神十足,连平时爱偷懒的张屠户,都来得格外早,手里还提着块腊肉:“挖出水了,俺给大伙儿炖肉吃!”
陈建国和赵二柱、小丫也来了,陈建国手里拿着昨天画的示意图,赵二柱背着药箱,小丫还是挎着她的小竹篮,里面装满了红枫叶。“大伙儿听好了,” 陈建国站在井架旁,声音洪亮,“挖的时候慢着点,先把井壁的木板固定好,别着急,安全第一!狗蛋、李大叔,你们先下井挖,俺们在上面拉土、递工具。”
“好嘞!” 狗蛋和李大叔答应着,系上绳子,慢慢下到井里。井架上的滑轮已经装好,绳子一头系着木桶,另一头由几个年轻村民拉着,方便运土。
木铲碰到土的声音,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。一开始挖的是干土,一铲下去,扬起的尘土顺着井口飘出来,落在拉绳子的村民身上,可没人在意,都盯着井口,等着运上来的土。
“第一桶土!” 狗蛋的声音从井里传来,上面的村民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装满了干土,土块硬得像石头。大家把土倒在旁边,堆成一小堆。
太阳慢慢升起来,气温也越来越高。井里的狗蛋和李大叔已经换了两拨人,运上来的土还是干的,只是比早上的稍微湿了点。有的村民开始有点泄气,张屠户擦了把汗,说:“咋还没水啊?这都挖了快两丈了,再没水,俺这腊肉都要臭了!”
“别急,” 陈建国递给张屠户一碗草药水,“咱们找的树根带潮气,肯定有水,只是水在深处,再挖挖就到了。”
小丫也跑过来,递给张屠户一片红枫叶:“屠户爷爷,贴上枫叶,水就来了!俺昨天梦见井里出水了,甜滋滋的!”
张屠户接过枫叶,贴在衣服上,笑了:“好!借小丫吉言,要是真出水了,俺先给小丫炖块肉!”
中午歇凉的时候,大家坐在井架旁吃干粮,红薯干、干饼,就着草药水。陈建国看着旁边堆起来的土堆,心里也有点急,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—— 他是领头的,要是他慌了,大家就更没底了。
赵二柱看出了他的心思,递给他一块红薯干:“陈先生,俺知道你急,可挖井这事儿,急不来。俺爹以前说,找水就跟熬药似的,得慢慢熬,火候到了,药才管用。”
陈建国点点头,吃着红薯干,甜丝丝的味道让他想起爷爷熬的红薯粥。“俺爷爷以前护林,遇到旱年,也是跟着树根找水,他说‘只要树不死,就有水’,这枫树林还没全死,肯定有水。”
下午挖井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 —— 刚换下去的村民柱子,挖着挖着,突然喊:“有石头!硬得很,挖不动!”
上面的人都紧张起来,李大叔喊道:“啥石头?大不大?不行就上来,俺下去看看!”
柱子的声音有点闷:“挺大的,卡在土里,铲不动!”
陈建国想了想,对李大叔说:“李大叔,你下去看看,要是石头太大,咱们就用杠杆撬,别硬挖,小心伤着。”
李大叔系上绳子,下到井里。过了一会儿,他的声音传上来:“石头不算太大,就是卡在树根中间了!俺试试撬出来!”
上面的村民找了根粗枫木杆,慢慢递到井里。又过了一会儿,绳子突然一紧,然后听到李大叔喊:“出来了!拉上去!”
大家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装着块黑乎乎的石头,石头上还缠着几根树根。“这石头再往下,肯定就是湿土了!” 李大叔从井里上来,满脸是汗,可笑容很灿烂,“俺摸了摸石头下面的土,潮得很!”
这个消息像颗定心丸,村民们一下子又有了干劲。狗蛋第一个跳下去:“俺来挖!俺要第一个挖到水!”
夕阳西下的时候,井已经挖了三丈深。狗蛋的声音从井里传来,带着兴奋:“湿土!好多湿土!能捏成团了!”
大家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的土湿漉漉的,捏一下还能挤出点水。“有水了!快有水了!” 村民们欢呼起来,有的还拍着手,小丫蹦得最高,手里的红枫叶都掉了,又赶紧捡起来,贴在井架上。
陈建国看着湿漉漉的土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。他摸了摸怀表,表盘里好像映出了林慧的笑脸,他轻声说:“快了,快能挖出水了,你们等着。”
晚上回去的时候,村民们还在井架旁讨论,有的说明天要早点来,有的说要带家人过来帮忙。小丫拉着陈建国的手,边走边说:“叔叔,明天就能出水了吧?俺想让小栓子喝上井水,还想给怀表里的乐乐哥哥看看。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蹲下来,看着小丫的眼睛,“明天一定能出水。”
月光洒在地上,井架上的红枫叶泛着微光,像一颗颗小红灯。陈建国知道,明天还有硬仗要打,但今天的湿土,已经给了所有人希望 —— 中年人的坚持,从来不是单打独斗,是看着身边人的笑容,就觉得所有的累,都值了。
天还没亮,晒粮场就热闹起来了。村民们拿着工具,有的扛着木铲,有的提着木桶,还有的拿着抹布,一个个精神十足,连平时爱偷懒的张屠户,都来得格外早,手里还提着块腊肉:“挖出水了,俺给大伙儿炖肉吃!”
陈建国和赵二柱、小丫也来了,陈建国手里拿着昨天画的示意图,赵二柱背着药箱,小丫还是挎着她的小竹篮,里面装满了红枫叶。“大伙儿听好了,” 陈建国站在井架旁,声音洪亮,“挖的时候慢着点,先把井壁的木板固定好,别着急,安全第一!狗蛋、李大叔,你们先下井挖,俺们在上面拉土、递工具。”
“好嘞!” 狗蛋和李大叔答应着,系上绳子,慢慢下到井里。井架上的滑轮已经装好,绳子一头系着木桶,另一头由几个年轻村民拉着,方便运土。
木铲碰到土的声音,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。一开始挖的是干土,一铲下去,扬起的尘土顺着井口飘出来,落在拉绳子的村民身上,可没人在意,都盯着井口,等着运上来的土。
“第一桶土!” 狗蛋的声音从井里传来,上面的村民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装满了干土,土块硬得像石头。大家把土倒在旁边,堆成一小堆。
太阳慢慢升起来,气温也越来越高。井里的狗蛋和李大叔已经换了两拨人,运上来的土还是干的,只是比早上的稍微湿了点。有的村民开始有点泄气,张屠户擦了把汗,说:“咋还没水啊?这都挖了快两丈了,再没水,俺这腊肉都要臭了!”
“别急,” 陈建国递给张屠户一碗草药水,“咱们找的树根带潮气,肯定有水,只是水在深处,再挖挖就到了。”
小丫也跑过来,递给张屠户一片红枫叶:“屠户爷爷,贴上枫叶,水就来了!俺昨天梦见井里出水了,甜滋滋的!”
张屠户接过枫叶,贴在衣服上,笑了:“好!借小丫吉言,要是真出水了,俺先给小丫炖块肉!”
中午歇凉的时候,大家坐在井架旁吃干粮,红薯干、干饼,就着草药水。陈建国看着旁边堆起来的土堆,心里也有点急,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—— 他是领头的,要是他慌了,大家就更没底了。
赵二柱看出了他的心思,递给他一块红薯干:“陈先生,俺知道你急,可挖井这事儿,急不来。俺爹以前说,找水就跟熬药似的,得慢慢熬,火候到了,药才管用。”
陈建国点点头,吃着红薯干,甜丝丝的味道让他想起爷爷熬的红薯粥。“俺爷爷以前护林,遇到旱年,也是跟着树根找水,他说‘只要树不死,就有水’,这枫树林还没全死,肯定有水。”
下午挖井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 —— 刚换下去的村民柱子,挖着挖着,突然喊:“有石头!硬得很,挖不动!”
上面的人都紧张起来,李大叔喊道:“啥石头?大不大?不行就上来,俺下去看看!”
柱子的声音有点闷:“挺大的,卡在土里,铲不动!”
陈建国想了想,对李大叔说:“李大叔,你下去看看,要是石头太大,咱们就用杠杆撬,别硬挖,小心伤着。”
李大叔系上绳子,下到井里。过了一会儿,他的声音传上来:“石头不算太大,就是卡在树根中间了!俺试试撬出来!”
上面的村民找了根粗枫木杆,慢慢递到井里。又过了一会儿,绳子突然一紧,然后听到李大叔喊:“出来了!拉上去!”
大家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装着块黑乎乎的石头,石头上还缠着几根树根。“这石头再往下,肯定就是湿土了!” 李大叔从井里上来,满脸是汗,可笑容很灿烂,“俺摸了摸石头下面的土,潮得很!”
这个消息像颗定心丸,村民们一下子又有了干劲。狗蛋第一个跳下去:“俺来挖!俺要第一个挖到水!”
夕阳西下的时候,井已经挖了三丈深。狗蛋的声音从井里传来,带着兴奋:“湿土!好多湿土!能捏成团了!”
大家赶紧拉绳子,木桶里的土湿漉漉的,捏一下还能挤出点水。“有水了!快有水了!” 村民们欢呼起来,有的还拍着手,小丫蹦得最高,手里的红枫叶都掉了,又赶紧捡起来,贴在井架上。
陈建国看着湿漉漉的土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。他摸了摸怀表,表盘里好像映出了林慧的笑脸,他轻声说:“快了,快能挖出水了,你们等着。”
晚上回去的时候,村民们还在井架旁讨论,有的说明天要早点来,有的说要带家人过来帮忙。小丫拉着陈建国的手,边走边说:“叔叔,明天就能出水了吧?俺想让小栓子喝上井水,还想给怀表里的乐乐哥哥看看。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蹲下来,看着小丫的眼睛,“明天一定能出水。”
月光洒在地上,井架上的红枫叶泛着微光,像一颗颗小红灯。陈建国知道,明天还有硬仗要打,但今天的湿土,已经给了所有人希望 —— 中年人的坚持,从来不是单打独斗,是看着身边人的笑容,就觉得所有的累,都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