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玉米为记量井深,童稚偷食惹笑嗔”。
挖井的第六天,陈建国想了个办法 —— 用玉米籽计数,记录井的深度。他跟村民们说:“咱们挖一尺,就放一颗玉米籽在陶碗里,这样就能知道挖了多深,离水还有多远。”
村民们觉得这个办法好,狗蛋还自告奋勇:“陈先生,俺来管玉米籽!俺数数最厉害,一颗都不会错!”
陈建国把一碗玉米籽递给狗蛋,叮嘱道:“别弄丢了,也别吃了,这是计数的,不是零食。”
狗蛋拍着胸脯保证:“放心吧陈先生!俺肯定管好!”
早上挖井很顺利,井已经挖了六丈深,井壁渗出的水越来越多,运上来的土都能攥出半碗水了。狗蛋蹲在旁边,每挖一尺,就往陶碗里放一颗玉米籽,嘴里还数着:“一尺、两尺…… 十尺!已经十颗了!”
小丫蹲在狗蛋旁边,看着陶碗里的玉米籽,眼睛亮晶晶的:“狗蛋哥,这玉米籽能吃吗?俺好久没吃煮玉米了。”
狗蛋咽了咽口水,摇摇头:“陈先生说不能吃,这是计数的。等挖出水了,俺让俺娘煮玉米给你吃。”
小丫点点头,又继续看着玉米籽,小手忍不住碰了碰,玉米籽滑溜溜的,很可爱。
中午歇凉的时候,大家都去喝草药水、吃干粮,狗蛋也跑去喝水,把装玉米籽的陶碗放在了井架旁。小丫蹲在陶碗边,看着玉米籽,实在忍不住,偷偷拿了一颗,放进嘴里,嚼了嚼,甜丝丝的。
“真甜!” 小丫小声说,又偷偷拿了几颗,放在兜里,准备晚上吃。
下午挖井的时候,狗蛋回来管玉米籽,一看陶碗里的玉米籽少了几颗,急得直跺脚:“谁偷了玉米籽?陈先生让俺管好,这可咋整?”
村民们都围过来,看了看陶碗,确实少了几颗。李大叔笑着说:“肯定是哪个嘴馋的偷吃了,咱们枫溪的孩子,都爱吃玉米。”
小丫站在旁边,脸红红的,小手攥着兜里的玉米籽,不敢说话。陈建国看出了端倪,他蹲下来,笑着问小丫:“小丫,是不是你拿了玉米籽?”
小丫低下头,小声说:“俺…… 俺就拿了几颗,太甜了,忍不住。”
村民们都笑了,狗蛋也笑了:“小丫,你咋跟俺一样,嘴这么馋!俺早上也差点吃了!”
陈建国没生气,反而从兜里又掏出一把玉米籽,放进陶碗里:“没事,小丫想吃就说,咱们再拿点玉米籽补上。只是以后要告诉俺,不能偷偷拿,知道吗?”
小丫点点头,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知道了叔叔,以后俺不偷偷拿了。”
陈建国又对狗蛋说:“狗蛋,你以后管玉米籽的时候,别离开,不然又被小丫偷拿了。”
狗蛋挠着头笑:“好!俺以后不离开,看好玉米籽!”
可没过多久,又出了个笑话 —— 狗蛋看玉米籽放在陶碗里不方便,就找了个布袋子,把玉米籽装进去,挂在脖子上。挖井的时候,他蹲在旁边,每放一颗玉米籽,就摸一摸布袋子,生怕丢了。
结果挖着挖着,突然刮来一阵风,把布袋子吹掉了,玉米籽撒了一地。狗蛋急得快哭了:“玉米籽撒了!俺数不清了!”
村民们赶紧帮着捡玉米籽,有的捡起来放进布袋子,有的捡起来不小心掉在地上,还有的捡起来,没忍住放进嘴里吃了。陈建国看着这混乱的场面,又好气又好笑:“行了行了,别捡了,玉米籽不够,咱们用玉米芯计数!玉米芯大,不容易丢,也没人吃!”
大家都笑了,赵二柱赶紧去拿玉米芯,切成小段,每段代表一尺。这次换了李大叔管玉米芯,李大叔把玉米芯放在竹篮里,看得很严,再也没人能偷拿了。
傍晚的时候,井已经挖了七丈深,井里渗出的水已经能积起一层薄水了。李大叔数着竹篮里的玉米芯,说:“已经二十七段了,二十七尺深,再挖三尺,就三十尺了!”
“快了!快了!” 村民们欢呼起来,张屠户说:“等挖出水了,俺把那块腊肉炖了,大伙儿都来吃!”
小丫跑过来,拉着陈建国的手:“叔叔,明天就能喝到井水了吧?俺想给小栓子送水,还想给怀表里的乐乐哥哥看看井水。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蹲下来,摸了摸小丫的头,“明天一定能喝到井水,到时候咱们先给小栓子送水,再让你跟乐乐哥哥说说话。”
回去的路上,狗蛋还在懊恼玉米籽撒了的事,陈建国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没事,下次注意就行,咱们挖井是为了大家有水喝,计数只是个办法,只要能挖出水,用啥计数都行。”
狗蛋点点头,又笑了:“陈先生,俺以后再也不嘴馋了,一定管好东西!”
月光洒在地上,井架上的红枫叶泛着微光。陈建国摸了摸怀表,心里暖烘烘的 —— 中年人的快乐,从来不是有多完美,是能在不完美的小事里找到乐趣,是看着身边人的小缺点,觉得可爱又温暖,是知道不管遇到啥问题,大家都能一起解决。
挖井的第六天,陈建国想了个办法 —— 用玉米籽计数,记录井的深度。他跟村民们说:“咱们挖一尺,就放一颗玉米籽在陶碗里,这样就能知道挖了多深,离水还有多远。”
村民们觉得这个办法好,狗蛋还自告奋勇:“陈先生,俺来管玉米籽!俺数数最厉害,一颗都不会错!”
陈建国把一碗玉米籽递给狗蛋,叮嘱道:“别弄丢了,也别吃了,这是计数的,不是零食。”
狗蛋拍着胸脯保证:“放心吧陈先生!俺肯定管好!”
早上挖井很顺利,井已经挖了六丈深,井壁渗出的水越来越多,运上来的土都能攥出半碗水了。狗蛋蹲在旁边,每挖一尺,就往陶碗里放一颗玉米籽,嘴里还数着:“一尺、两尺…… 十尺!已经十颗了!”
小丫蹲在狗蛋旁边,看着陶碗里的玉米籽,眼睛亮晶晶的:“狗蛋哥,这玉米籽能吃吗?俺好久没吃煮玉米了。”
狗蛋咽了咽口水,摇摇头:“陈先生说不能吃,这是计数的。等挖出水了,俺让俺娘煮玉米给你吃。”
小丫点点头,又继续看着玉米籽,小手忍不住碰了碰,玉米籽滑溜溜的,很可爱。
中午歇凉的时候,大家都去喝草药水、吃干粮,狗蛋也跑去喝水,把装玉米籽的陶碗放在了井架旁。小丫蹲在陶碗边,看着玉米籽,实在忍不住,偷偷拿了一颗,放进嘴里,嚼了嚼,甜丝丝的。
“真甜!” 小丫小声说,又偷偷拿了几颗,放在兜里,准备晚上吃。
下午挖井的时候,狗蛋回来管玉米籽,一看陶碗里的玉米籽少了几颗,急得直跺脚:“谁偷了玉米籽?陈先生让俺管好,这可咋整?”
村民们都围过来,看了看陶碗,确实少了几颗。李大叔笑着说:“肯定是哪个嘴馋的偷吃了,咱们枫溪的孩子,都爱吃玉米。”
小丫站在旁边,脸红红的,小手攥着兜里的玉米籽,不敢说话。陈建国看出了端倪,他蹲下来,笑着问小丫:“小丫,是不是你拿了玉米籽?”
小丫低下头,小声说:“俺…… 俺就拿了几颗,太甜了,忍不住。”
村民们都笑了,狗蛋也笑了:“小丫,你咋跟俺一样,嘴这么馋!俺早上也差点吃了!”
陈建国没生气,反而从兜里又掏出一把玉米籽,放进陶碗里:“没事,小丫想吃就说,咱们再拿点玉米籽补上。只是以后要告诉俺,不能偷偷拿,知道吗?”
小丫点点头,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知道了叔叔,以后俺不偷偷拿了。”
陈建国又对狗蛋说:“狗蛋,你以后管玉米籽的时候,别离开,不然又被小丫偷拿了。”
狗蛋挠着头笑:“好!俺以后不离开,看好玉米籽!”
可没过多久,又出了个笑话 —— 狗蛋看玉米籽放在陶碗里不方便,就找了个布袋子,把玉米籽装进去,挂在脖子上。挖井的时候,他蹲在旁边,每放一颗玉米籽,就摸一摸布袋子,生怕丢了。
结果挖着挖着,突然刮来一阵风,把布袋子吹掉了,玉米籽撒了一地。狗蛋急得快哭了:“玉米籽撒了!俺数不清了!”
村民们赶紧帮着捡玉米籽,有的捡起来放进布袋子,有的捡起来不小心掉在地上,还有的捡起来,没忍住放进嘴里吃了。陈建国看着这混乱的场面,又好气又好笑:“行了行了,别捡了,玉米籽不够,咱们用玉米芯计数!玉米芯大,不容易丢,也没人吃!”
大家都笑了,赵二柱赶紧去拿玉米芯,切成小段,每段代表一尺。这次换了李大叔管玉米芯,李大叔把玉米芯放在竹篮里,看得很严,再也没人能偷拿了。
傍晚的时候,井已经挖了七丈深,井里渗出的水已经能积起一层薄水了。李大叔数着竹篮里的玉米芯,说:“已经二十七段了,二十七尺深,再挖三尺,就三十尺了!”
“快了!快了!” 村民们欢呼起来,张屠户说:“等挖出水了,俺把那块腊肉炖了,大伙儿都来吃!”
小丫跑过来,拉着陈建国的手:“叔叔,明天就能喝到井水了吧?俺想给小栓子送水,还想给怀表里的乐乐哥哥看看井水。”
“会的,” 陈建国蹲下来,摸了摸小丫的头,“明天一定能喝到井水,到时候咱们先给小栓子送水,再让你跟乐乐哥哥说说话。”
回去的路上,狗蛋还在懊恼玉米籽撒了的事,陈建国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没事,下次注意就行,咱们挖井是为了大家有水喝,计数只是个办法,只要能挖出水,用啥计数都行。”
狗蛋点点头,又笑了:“陈先生,俺以后再也不嘴馋了,一定管好东西!”
月光洒在地上,井架上的红枫叶泛着微光。陈建国摸了摸怀表,心里暖烘烘的 —— 中年人的快乐,从来不是有多完美,是能在不完美的小事里找到乐趣,是看着身边人的小缺点,觉得可爱又温暖,是知道不管遇到啥问题,大家都能一起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