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枫红初染溪边路,归期渐近心渐暖”—— 挖井的第十三天,枫溪镇像是被老天爷泼了桶朱砂,漫山枫树林里的叶子红得愈发浓烈。晨光刚漫过山头时,枫叶还带着夜露的润,阳光一照,露水珠儿折射出细碎的光,风一吹,满树红叶簌簌晃,像千万簇跳动的小火苗,把枫溪镇的天空都染成了暖融融的橘红色。溪边路的青石板上,落满了昨夜吹下的枫叶,踩上去软乎乎的,还带着点潮润的枫香,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暖意。
陈建国是被院外的喧闹声叫醒的,他披了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出门,刚拐过墙角,就看见 “建国井” 边围满了人。张村长踩着半截木梯,手里举着盏红绸灯笼,正踮着脚往井边的枫木杆上挂,灯笼穗子被风一吹,扫过他的脸颊,他却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:“都搭把手!今天是咱们‘建国井’出水的大日子,得把这儿布置得红火些!”
李大婶搬着张木桌放在井边,桌上摊着红纸和墨汁,她捏着毛笔,一笔一画地写对联,笔尖顿了顿,还特意抬头问陈建国:“陈先生,‘清泉润得禾苗壮’这句,配‘同心换得日子甜’咋样?俺没读过书,你帮俺瞧瞧!” 狗蛋扛着面小铜锣跑过来,铜锣上还沾着点灶灰,他擦了擦,“哐哐” 敲了两下,引得众人笑:“婶子写得好!陈先生你听,这锣声配对联,多热闹!” 旁边几个妇人正往树枝上系红绳,红绳上串着晒干的枫果,风一吹,枫果碰撞着发出 “叮叮” 的响,像串小铃铛。
正热闹着,小丫忽然从人群里钻出来,跑到陈建国面前。她穿着件新做的碎花布衫,袖口和领口都缝着片小小的红枫叶,是王婶特意用碎布拼的。小丫攥着陈建国的衣角,把另一只手藏在身后,仰着小脸问:“叔叔,你看俺的新衣服好看不?王婶说这布是镇上最好的,她缝了半宿呢!” 说着,她把藏在身后的手伸出来,掌心里躺着片完整的红枫叶,叶边还带着细细的绒毛,“王婶还说,等你回去了,俺要穿得漂漂亮亮的,再把这片枫叶给你,让你看见枫叶,就想起枫溪的小丫。”
陈建国蹲下身,指尖轻轻碰了碰小丫衣服上的布枫叶,布料软软的,还带着阳光的温度。他摸了摸小丫的头,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发梢别着颗枫果做的小发卡。“好看,” 陈建国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,“小丫穿这件衣服,比枫树林里的枫叶还好看。” 小丫听了,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,把手里的红枫叶小心翼翼地放进陈建国的口袋里:“那你可别弄丢啦!”
转眼到了中午,“建国井” 边摆了三张拼在一起的木桌,村民们把家里最好的菜都端来了。李大婶的炖鸡冒着热气,鸡汤里飘着几颗红枣;张屠户切了大盘的腊肉,肥瘦相间,还撒了点葱花;赵二柱采了山里的野蘑菇,炒得喷香;王婶端来一大盘枫果饼,饼上印着枫叶的花纹,旁边还摆着坛枫果酒,酒液是浅琥珀色的,里面泡着几颗完整的枫果。
陈建国被让到主位上,张村长先端起酒碗,碗沿还沾着点酒渍:“陈先生,俺们枫溪人嘴笨,不会说啥好听的话。但这口井能出水,全靠你。你永远是枫溪的朋友,是俺们的家人!” 说着,他仰脖喝了半碗。村民们也跟着端起碗,李大婶眼圈红红的:“陈先生,以后要是想家了,就回枫溪来,俺给你炖鸡吃!” 陈建国端着酒碗,酒液里映着周围一张张笑脸,有张村长的憨厚,有王婶的温和,有赵二柱的朴实。他喝了一口,枫果酒的清甜顺着喉咙滑下去,暖到了心口,喉咙却突然发紧,想说点什么,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点头,只能又喝了一口,把满肚子的感动都咽进心里。
下午的阳光软下来时,陈建国和赵二柱沿着枫溪散步。枫树林里的枫叶更红了,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,踩上去沙沙响,像踩在绒毯上。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赵二柱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,递给陈建国:“这里面是俺晒的枫果干,甜得很,你带回去给乐乐吃。俺师父说,枫果干能安神,乐乐要是想你了,吃一颗,就像你在身边一样。”
陈建国接过布包,布是粗棉布做的,上面绣着个小小的 “赵” 字。他捏了捏,枫果干硬硬的,还带着点枫香。“二柱,” 陈建国看着身边的人,想起当初搭井架时,赵二柱抢着帮他扛枫木,还替他挡过差点砸下来的藤蔓,“等我回去处理好家里的事,一定回来看你们。到时候,咱们再一起喝枫果酒。” 赵二柱点点头,脚步慢了些:“俺等着你。到时候俺再带你去山里采蘑菇,春天的蘑菇鲜,比冬天的好吃。”
傍晚时分,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,和枫树林的颜色连在了一起。陈建国的怀表突然轻轻发烫,像揣了颗温热的小石子。他赶紧掏出来,表盘里的光影渐渐清晰 —— 是林慧和乐乐,他们站在枫林场的老井边。林慧的头发扎成了马尾,额前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,手里拿着张画;乐乐站在她身边,撅着小嘴,却紧紧攥着画的一角,画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三个人,还有一口井,井边写着 “建国井” 三个字。
“爸,你快回来吧!” 乐乐的声音从怀表里传出来,带着点委屈的哭腔,“俺画了好多画,都等着给你看呢!妈妈昨天炖了红烧肉,说等你回来再做……” 林慧摸了摸乐乐的头,对着怀表轻声说:“建国,别着急,我们等着你。”
陈建国把怀表贴在胸口,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,砸在表盘上,晕开一小片水渍。他对着怀表,声音有点发颤:“林慧、乐乐,再等等我,我很快就回去了。回去咱们一起吃红烧肉,一起看乐乐的画。”
这时,一片红枫叶慢悠悠地飘下来,落在陈建国的肩上。叶子轻轻的,带着夕阳的温度,像一双温柔的手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。陈建国抬头看向夕阳,晚霞把枫溪的水面染成了金红色,远处 “建国井” 边的红灯笼亮了起来,像颗小小的红星。他忽然明白:中年人的成长,从来不是变得多厉害,不是能解决多少难题,而是能在陌生的地方,收获真心的情谊;能在两个时空里,都揣着满满的爱 —— 对家人的牵挂,对村民的惦念。这些爱和温暖,能帮他扛过所有的难,也能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,想起枫溪的红叶、清甜的井泉、村民的笑脸时,心里永远是暖的。
这样的人生,有牵挂,有惦念,有归处,就是最好的人生。
陈建国是被院外的喧闹声叫醒的,他披了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出门,刚拐过墙角,就看见 “建国井” 边围满了人。张村长踩着半截木梯,手里举着盏红绸灯笼,正踮着脚往井边的枫木杆上挂,灯笼穗子被风一吹,扫过他的脸颊,他却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:“都搭把手!今天是咱们‘建国井’出水的大日子,得把这儿布置得红火些!”
李大婶搬着张木桌放在井边,桌上摊着红纸和墨汁,她捏着毛笔,一笔一画地写对联,笔尖顿了顿,还特意抬头问陈建国:“陈先生,‘清泉润得禾苗壮’这句,配‘同心换得日子甜’咋样?俺没读过书,你帮俺瞧瞧!” 狗蛋扛着面小铜锣跑过来,铜锣上还沾着点灶灰,他擦了擦,“哐哐” 敲了两下,引得众人笑:“婶子写得好!陈先生你听,这锣声配对联,多热闹!” 旁边几个妇人正往树枝上系红绳,红绳上串着晒干的枫果,风一吹,枫果碰撞着发出 “叮叮” 的响,像串小铃铛。
正热闹着,小丫忽然从人群里钻出来,跑到陈建国面前。她穿着件新做的碎花布衫,袖口和领口都缝着片小小的红枫叶,是王婶特意用碎布拼的。小丫攥着陈建国的衣角,把另一只手藏在身后,仰着小脸问:“叔叔,你看俺的新衣服好看不?王婶说这布是镇上最好的,她缝了半宿呢!” 说着,她把藏在身后的手伸出来,掌心里躺着片完整的红枫叶,叶边还带着细细的绒毛,“王婶还说,等你回去了,俺要穿得漂漂亮亮的,再把这片枫叶给你,让你看见枫叶,就想起枫溪的小丫。”
陈建国蹲下身,指尖轻轻碰了碰小丫衣服上的布枫叶,布料软软的,还带着阳光的温度。他摸了摸小丫的头,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发梢别着颗枫果做的小发卡。“好看,” 陈建国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,“小丫穿这件衣服,比枫树林里的枫叶还好看。” 小丫听了,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,把手里的红枫叶小心翼翼地放进陈建国的口袋里:“那你可别弄丢啦!”
转眼到了中午,“建国井” 边摆了三张拼在一起的木桌,村民们把家里最好的菜都端来了。李大婶的炖鸡冒着热气,鸡汤里飘着几颗红枣;张屠户切了大盘的腊肉,肥瘦相间,还撒了点葱花;赵二柱采了山里的野蘑菇,炒得喷香;王婶端来一大盘枫果饼,饼上印着枫叶的花纹,旁边还摆着坛枫果酒,酒液是浅琥珀色的,里面泡着几颗完整的枫果。
陈建国被让到主位上,张村长先端起酒碗,碗沿还沾着点酒渍:“陈先生,俺们枫溪人嘴笨,不会说啥好听的话。但这口井能出水,全靠你。你永远是枫溪的朋友,是俺们的家人!” 说着,他仰脖喝了半碗。村民们也跟着端起碗,李大婶眼圈红红的:“陈先生,以后要是想家了,就回枫溪来,俺给你炖鸡吃!” 陈建国端着酒碗,酒液里映着周围一张张笑脸,有张村长的憨厚,有王婶的温和,有赵二柱的朴实。他喝了一口,枫果酒的清甜顺着喉咙滑下去,暖到了心口,喉咙却突然发紧,想说点什么,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点头,只能又喝了一口,把满肚子的感动都咽进心里。
下午的阳光软下来时,陈建国和赵二柱沿着枫溪散步。枫树林里的枫叶更红了,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,踩上去沙沙响,像踩在绒毯上。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赵二柱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,递给陈建国:“这里面是俺晒的枫果干,甜得很,你带回去给乐乐吃。俺师父说,枫果干能安神,乐乐要是想你了,吃一颗,就像你在身边一样。”
陈建国接过布包,布是粗棉布做的,上面绣着个小小的 “赵” 字。他捏了捏,枫果干硬硬的,还带着点枫香。“二柱,” 陈建国看着身边的人,想起当初搭井架时,赵二柱抢着帮他扛枫木,还替他挡过差点砸下来的藤蔓,“等我回去处理好家里的事,一定回来看你们。到时候,咱们再一起喝枫果酒。” 赵二柱点点头,脚步慢了些:“俺等着你。到时候俺再带你去山里采蘑菇,春天的蘑菇鲜,比冬天的好吃。”
傍晚时分,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,和枫树林的颜色连在了一起。陈建国的怀表突然轻轻发烫,像揣了颗温热的小石子。他赶紧掏出来,表盘里的光影渐渐清晰 —— 是林慧和乐乐,他们站在枫林场的老井边。林慧的头发扎成了马尾,额前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,手里拿着张画;乐乐站在她身边,撅着小嘴,却紧紧攥着画的一角,画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三个人,还有一口井,井边写着 “建国井” 三个字。
“爸,你快回来吧!” 乐乐的声音从怀表里传出来,带着点委屈的哭腔,“俺画了好多画,都等着给你看呢!妈妈昨天炖了红烧肉,说等你回来再做……” 林慧摸了摸乐乐的头,对着怀表轻声说:“建国,别着急,我们等着你。”
陈建国把怀表贴在胸口,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,砸在表盘上,晕开一小片水渍。他对着怀表,声音有点发颤:“林慧、乐乐,再等等我,我很快就回去了。回去咱们一起吃红烧肉,一起看乐乐的画。”
这时,一片红枫叶慢悠悠地飘下来,落在陈建国的肩上。叶子轻轻的,带着夕阳的温度,像一双温柔的手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。陈建国抬头看向夕阳,晚霞把枫溪的水面染成了金红色,远处 “建国井” 边的红灯笼亮了起来,像颗小小的红星。他忽然明白:中年人的成长,从来不是变得多厉害,不是能解决多少难题,而是能在陌生的地方,收获真心的情谊;能在两个时空里,都揣着满满的爱 —— 对家人的牵挂,对村民的惦念。这些爱和温暖,能帮他扛过所有的难,也能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,想起枫溪的红叶、清甜的井泉、村民的笑脸时,心里永远是暖的。
这样的人生,有牵挂,有惦念,有归处,就是最好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