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浩正坐在店堂里翻账本,手指在数字上划动,耳边是街面车流的低响。五天了,店里安静得像落了灰。他刚把算盘推回原位,手机震了起来。
沈墨的声音直接钻进耳朵:“青竹巷‘经纬阁’,老匠人林永忠死了,死在自己坊里。初步看是心梗,但现场感觉哪儿不对劲。”
“我去。”丁浩合上本子,起身时袖口带倒了一支笔,滚到桌沿才停住。
二十分钟后,他站在“经纬阁”门口。木门半开,竹器摆得密实,空气里浮着一股陈年竹篾的干涩味。沈墨从里间走出来,眉头没松过。
“人倒在后屋篾堆里,头歪在竹条缝中,像是挣扎过。邻居说昨夜没听见动静,可他手里攥着一段断篾,指甲缝里有血丝。法医还没定论,但我觉得不是自然死亡。”
丁浩点头,目光扫过屋内。东墙下有个旧竹筐,筐身雕着“福”字纹,漆色剥落。他脚步一顿。
那里站着一个人影——林永忠的魂魄。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衫,蹲在筐前,右手抬起,缓慢地比划着:一横、二横、三横,接着两竖。做完,指尖轻敲筐上的“福”字,再重复。
没人看见他。
丁浩走近几步,在离筐一步远的地方停下。他闭眼,掌心朝前,轻轻探出。通灵的气息一触即来,像是穿过一层薄雾。
刹那间,一股浓烈的桐油味冲进鼻腔。
记忆碎片涌上来:一个男人背着竹捆进来,粗布褂子沾着碎屑,袖口磨得起毛。他放下一截深色楠竹,声音低沉:“要三层暗格,能藏东西那种,越结实越好。”林永忠低头摸那竹节,点头答应。
画面戛然而止。
丁浩睁眼,呼吸略沉。他看向沈墨:“有人送来一段老楠竹,指定要做带暗格的箱子。送竹的人穿粗布褂,袖口带竹屑,应该是常年搬运竹料的。”
沈墨记下,转身对身边警员道:“查最近给林永忠供料的人,重点找常跑山货的运输工。”
警员应声离开。
丁浩又望向那魂魄。它依旧重复着“三横两竖”,敲完“福”字后,手微微抖了一下,像是力气耗尽。
“他在说什么?”沈墨低声问。
“不是话。”丁浩盯着动作,“是某种结构。三横两竖,可能是编织纹路的起手式,也可能是暗格的排列方式。”他蹲下身,仔细看竹筐底部的纹路。普通六角编法,规整紧密,但“福”字周围一圈篾条颜色稍深,像是后来补过的。
他伸手摸去,其中一根略微松动。
“这筐修过。”他说,“补的位置正好压住‘福’字纹。而魂魄每次敲到这里就停,像是提醒什么。”
沈墨立刻叫技术员过来拍照取样。
不一会儿,警员带回消息:“锁定一个叫林木的竹料运送工,住在城西竹市附近。他说上周送过一批老楠竹过来,是代客户下单,加工费已结清。案发当天清晨他还来过一趟,送完就走,邻居证明他九点前就回了家。”
丁浩问:“他穿什么衣服?”
“粗布褂子,干活的那种。”
“袖口呢?”
“有竹屑,挺明显。”
丁浩和沈墨对视一眼。
“就是他。”丁浩说,“魂魄看到的人,就是他。”
沈墨没急着行动:“可他有不在场证明,又有第三方委托,目前没法直接关联到命案。”
“但他知道要做三层暗格。”丁浩站起身,走向工作台。台面上摊着几张设计草图,大多是传统食盒、茶笼。他一张张翻看,突然停住。
其中一页角落画了个小箱,标注“客户定制,三格嵌套,承重需强”。线条潦草,但结构清晰:外层为底,中间横隔,第三层竖插,形成“三横两竖”的布局。
正是魂魄比划的动作。
“这不是随便提的要求。”丁浩指着图,“像是要藏什么东西。而且东西重要到必须用老楠竹做三层密封。”
沈墨接过图,眼神渐冷:“如果林永忠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,比如箱子里原本要藏的物件,或者他意识到这箱子用途可疑……会不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?”
丁浩没答。他重新看向魂魄。
林永忠的手又一次敲在“福”字上,力道比之前重了些,像是着急。然后他缓缓抬起左手,指向屋角一堆原料竹。
丁浩走过去,蹲下翻检。普通毛竹居多,也有几段雷竹、慈竹。直到他抽出一段深褐色的竹材——质地密实,截面油润,纹理如铁线缠绕。
“这是老楠竹。”他说,“别的都是新料,只有这段颜色沉,年份久。应该就是那人送来的。”
沈墨接过看了看:“和其他订单材料分开存放,单独码放。说明匠人对它另眼相待。”
“或者,”丁浩说,“他本打算单独处理,但没来得及。”
他忽然想到什么,快步回到竹筐前。这次他不再看动作,而是盯住魂魄的手势节奏。三横完成很快,两竖却慢,第二竖做到一半就停,仿佛被中断。
就像……话说到一半,被人打断。
他闭眼,再次触碰魂魄气息,试图引导记忆重现——
画面闪现:林永忠坐在灯下削竹,门外传来脚步声。他抬头,门开,粗布褂子的男人站在门口,手里拎着个油纸包。
“最后一段料到了。”男人说,“今晚能做完吗?”
林永忠摇头:“暗格结构复杂,还得上桐油,最快明早。”
男人沉默片刻:“那你小心点,别让别人看见。”
“放心。”林永忠低头继续削篾,“这种活,我一辈子经手不过三回。”
男人没走,站在门口看了会儿,忽然说:“你知道为什么选你吗?”
“手艺牢靠。”
“不。”男人低声道,“因为你独居,没人打扰。”
话音落,画面崩裂。
丁浩猛地睁眼,额角沁出汗珠。
沈墨扶了他一把:“怎么了?”
“他不是来催工的。”丁浩声音发紧,“他是来确认林永忠会不会把箱子做好,会不会泄露秘密。他知道这老头孤身一人,好下手。”
沈墨脸色变了:“所以当晚他就动手了?”
“可能。”丁浩盯着那魂魄,“可魂魄一直重复这个动作,说明他没完成的事,不只是做箱子。”
“是什么?”
“警告。”丁浩缓缓说,“他在告诉后来的人——三横两竖,不是工艺,是密码。而‘福’字,是标记。”
沈墨正要说话,外面传来脚步声。一名警员走进来:“林木刚做完笔录,情绪稳定,坚持说自己只是送货,不清楚后续。他愿意配合调查,但要求尽快放行。”
丁浩没动,目光仍锁在竹筐上。
魂魄又开始比划:一横、二横、三横,两竖。敲“福”字,停顿,再重复。
这一次,它的手指在第二竖中途猛然一顿,像是察觉到了什么。头缓缓转向门口,眼神直直望出去。
丁浩心头一跳。
他知道,那个送竹的人,此刻正在门外。
沈墨的声音直接钻进耳朵:“青竹巷‘经纬阁’,老匠人林永忠死了,死在自己坊里。初步看是心梗,但现场感觉哪儿不对劲。”
“我去。”丁浩合上本子,起身时袖口带倒了一支笔,滚到桌沿才停住。
二十分钟后,他站在“经纬阁”门口。木门半开,竹器摆得密实,空气里浮着一股陈年竹篾的干涩味。沈墨从里间走出来,眉头没松过。
“人倒在后屋篾堆里,头歪在竹条缝中,像是挣扎过。邻居说昨夜没听见动静,可他手里攥着一段断篾,指甲缝里有血丝。法医还没定论,但我觉得不是自然死亡。”
丁浩点头,目光扫过屋内。东墙下有个旧竹筐,筐身雕着“福”字纹,漆色剥落。他脚步一顿。
那里站着一个人影——林永忠的魂魄。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衫,蹲在筐前,右手抬起,缓慢地比划着:一横、二横、三横,接着两竖。做完,指尖轻敲筐上的“福”字,再重复。
没人看见他。
丁浩走近几步,在离筐一步远的地方停下。他闭眼,掌心朝前,轻轻探出。通灵的气息一触即来,像是穿过一层薄雾。
刹那间,一股浓烈的桐油味冲进鼻腔。
记忆碎片涌上来:一个男人背着竹捆进来,粗布褂子沾着碎屑,袖口磨得起毛。他放下一截深色楠竹,声音低沉:“要三层暗格,能藏东西那种,越结实越好。”林永忠低头摸那竹节,点头答应。
画面戛然而止。
丁浩睁眼,呼吸略沉。他看向沈墨:“有人送来一段老楠竹,指定要做带暗格的箱子。送竹的人穿粗布褂,袖口带竹屑,应该是常年搬运竹料的。”
沈墨记下,转身对身边警员道:“查最近给林永忠供料的人,重点找常跑山货的运输工。”
警员应声离开。
丁浩又望向那魂魄。它依旧重复着“三横两竖”,敲完“福”字后,手微微抖了一下,像是力气耗尽。
“他在说什么?”沈墨低声问。
“不是话。”丁浩盯着动作,“是某种结构。三横两竖,可能是编织纹路的起手式,也可能是暗格的排列方式。”他蹲下身,仔细看竹筐底部的纹路。普通六角编法,规整紧密,但“福”字周围一圈篾条颜色稍深,像是后来补过的。
他伸手摸去,其中一根略微松动。
“这筐修过。”他说,“补的位置正好压住‘福’字纹。而魂魄每次敲到这里就停,像是提醒什么。”
沈墨立刻叫技术员过来拍照取样。
不一会儿,警员带回消息:“锁定一个叫林木的竹料运送工,住在城西竹市附近。他说上周送过一批老楠竹过来,是代客户下单,加工费已结清。案发当天清晨他还来过一趟,送完就走,邻居证明他九点前就回了家。”
丁浩问:“他穿什么衣服?”
“粗布褂子,干活的那种。”
“袖口呢?”
“有竹屑,挺明显。”
丁浩和沈墨对视一眼。
“就是他。”丁浩说,“魂魄看到的人,就是他。”
沈墨没急着行动:“可他有不在场证明,又有第三方委托,目前没法直接关联到命案。”
“但他知道要做三层暗格。”丁浩站起身,走向工作台。台面上摊着几张设计草图,大多是传统食盒、茶笼。他一张张翻看,突然停住。
其中一页角落画了个小箱,标注“客户定制,三格嵌套,承重需强”。线条潦草,但结构清晰:外层为底,中间横隔,第三层竖插,形成“三横两竖”的布局。
正是魂魄比划的动作。
“这不是随便提的要求。”丁浩指着图,“像是要藏什么东西。而且东西重要到必须用老楠竹做三层密封。”
沈墨接过图,眼神渐冷:“如果林永忠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,比如箱子里原本要藏的物件,或者他意识到这箱子用途可疑……会不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?”
丁浩没答。他重新看向魂魄。
林永忠的手又一次敲在“福”字上,力道比之前重了些,像是着急。然后他缓缓抬起左手,指向屋角一堆原料竹。
丁浩走过去,蹲下翻检。普通毛竹居多,也有几段雷竹、慈竹。直到他抽出一段深褐色的竹材——质地密实,截面油润,纹理如铁线缠绕。
“这是老楠竹。”他说,“别的都是新料,只有这段颜色沉,年份久。应该就是那人送来的。”
沈墨接过看了看:“和其他订单材料分开存放,单独码放。说明匠人对它另眼相待。”
“或者,”丁浩说,“他本打算单独处理,但没来得及。”
他忽然想到什么,快步回到竹筐前。这次他不再看动作,而是盯住魂魄的手势节奏。三横完成很快,两竖却慢,第二竖做到一半就停,仿佛被中断。
就像……话说到一半,被人打断。
他闭眼,再次触碰魂魄气息,试图引导记忆重现——
画面闪现:林永忠坐在灯下削竹,门外传来脚步声。他抬头,门开,粗布褂子的男人站在门口,手里拎着个油纸包。
“最后一段料到了。”男人说,“今晚能做完吗?”
林永忠摇头:“暗格结构复杂,还得上桐油,最快明早。”
男人沉默片刻:“那你小心点,别让别人看见。”
“放心。”林永忠低头继续削篾,“这种活,我一辈子经手不过三回。”
男人没走,站在门口看了会儿,忽然说:“你知道为什么选你吗?”
“手艺牢靠。”
“不。”男人低声道,“因为你独居,没人打扰。”
话音落,画面崩裂。
丁浩猛地睁眼,额角沁出汗珠。
沈墨扶了他一把:“怎么了?”
“他不是来催工的。”丁浩声音发紧,“他是来确认林永忠会不会把箱子做好,会不会泄露秘密。他知道这老头孤身一人,好下手。”
沈墨脸色变了:“所以当晚他就动手了?”
“可能。”丁浩盯着那魂魄,“可魂魄一直重复这个动作,说明他没完成的事,不只是做箱子。”
“是什么?”
“警告。”丁浩缓缓说,“他在告诉后来的人——三横两竖,不是工艺,是密码。而‘福’字,是标记。”
沈墨正要说话,外面传来脚步声。一名警员走进来:“林木刚做完笔录,情绪稳定,坚持说自己只是送货,不清楚后续。他愿意配合调查,但要求尽快放行。”
丁浩没动,目光仍锁在竹筐上。
魂魄又开始比划:一横、二横、三横,两竖。敲“福”字,停顿,再重复。
这一次,它的手指在第二竖中途猛然一顿,像是察觉到了什么。头缓缓转向门口,眼神直直望出去。
丁浩心头一跳。
他知道,那个送竹的人,此刻正在门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