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黑色鸭舌帽的网购记录-《阴魂委托簿》

  丁浩盯着那张日历上潦草的“走了”二字,指尖在纸面边缘轻轻划过。铅笔痕迹还很新,像是刚写完就被人急着离开。

  沈墨站在门口,手机贴在耳边,声音压得低:“人跑了,但东西不一定都带走了。查他所有线上账户,尤其是购物平台,看最近有没有异常收货。”

  丁浩收回手,转身走出房间。楼道里回荡着脚步声,两名便衣正往楼下跑。他没跟,径直上了车,等沈墨上来后才开口:“魂魄最后看到的,不止是衣服。”

  沈墨挂了电话,侧头看他。

  “帽子。”丁浩说,“黑色鸭舌帽,帽檐压得很低,几乎遮住眉毛。他低头撬柜的时候,后脑那一块露出来,帽子和衣领之间有条缝,能看到皮肤。”

  沈墨立刻拨通技术组号码:“调张强名下所有电商平台的订单记录,时间范围案发前三天到五天,重点查服饰类,特别是帽子。”

  车子驶回警局途中,对讲机传来消息:公交站附近监控未能捕捉到张强上车画面,他提的黑色袋子体积不大,单肩背挎,动作没有迟疑。

  “不是逃命的慌乱,是计划好的撤离。”沈墨放下对讲机,“但他不可能什么都不留。”

  技术室灯光亮着。三人刚进门,技术员便调出数据界面:“张强绑定的‘云购’账号显示,三天前下单一顶纯棉黑色鸭舌帽,发货地为城南批发仓,配送至‘速捷轮毂厂员工信箱’,签收时间为次日上午九点十七分。”

  屏幕切换到物流详情页,一张电子签收凭证附在下方,签名潦草,但姓名栏写着“张强”。

  丁浩凑近看那张图。签名字迹倾斜角度与之前空调回访单上的笔迹一致,右手书写,左撇子特有的反向拉力让末尾勾画微微上翘。

  “时间对得上。”沈墨说,“他买帽子,换工装,连伪造服务记录的时间都卡准了——这不是临时起意,是提前准备好了整套伪装。”

  丁浩闭眼,意识沉入记忆片段。林先生魂魄残留的画面再次浮现:昏暗书房,人影背对门,右臂抬起落下,金属撞击声闷响。就在撬棍砸下的瞬间,那人微微低头,帽檐阴影盖住半张脸,只有耳廓边缘露出一点轮廓。

  他睁眼:“帽檐内侧应该有汗渍。连续穿戴的情况下,棉质布料会吸附皮脂和盐分。如果能找到,可以比对DNA。”

  “前提是帽子还在。”沈墨走到白板前,拿起记号笔,在现有线索链末端添上一行字:“黑色鸭舌帽(网购记录 魂魄指认)”。

  他顿了顿,问:“你觉得他会怎么处理?”

  丁浩思索片刻:“衣服能穿走,帽子太小,藏起来容易,丢掉也快。如果是怕被认出正面特征,大概率会在第一时间扔掉。”

  “那就查丢弃路径。”沈墨转向技术台,“调厂区后巷垃圾桶清运记录,再排查他可能经过的路边垃圾箱分布点。另外,通知外围组,重点搜寻河岸护坡、废弃管道这类隐蔽角落。”

  “还有更衣柜。”丁浩突然说,“他每天换衣,帽子也可能顺手塞进去。虽然我们搜过一次,但有些夹层或工具箱背面,未必注意到。”

  沈墨点头,立即下令:“安排第二轮勘查,目标明确——张强更衣柜及周边储物空间,任何可能藏匿小件物品的位置都要打开检查。”

  室内短暂安静。技术员开始整理协查材料,另一人连接监控系统,准备调取厂区周边街道路段的高清探头。

  丁浩坐在角落,目光落在打印出来的订单截图上。商品图是一顶普通黑色鸭舌帽,无品牌标识,单价三十八元,备注写着“加急发货”。购买时间是凌晨一点零七分。

  “这个时间点下单……”他低声说,“不像随便买的。”

  沈墨走过来,看了一眼:“深夜冲动消费?还是当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缺个遮脸的东西?”

  “也许是试穿工装时发现,只穿高领衫不够。”丁浩抬头,“帽子能把脸压住一半,加上低头动作,监控里根本看不清五官。他不是为了保暖,是为了避开识别。”

  沈墨沉默几秒,拿起对讲机:“告诉现场组,搜查范围扩大。除了衣物,任何与头部相关的物品都要登记上报,包括但不限于帽子、头巾、耳机套之类。哪怕是个空盒子也要拍照留存。”

  指令下达后,他转向技术人员:“把这张订单信息整理成附件,连同丁浩提供的建议、监控比对表一起提交给法制科,申请补充搜查物品清单。”

  “需要说明依据吗?”技术员问。

  “写清楚三点:第一,嫌疑人案发前三天采购该物品;第二,收货地址为其日常活动核心区域;综合判断,该物品极可能涉及犯罪实施过程中的伪装行为。”

  技术员迅速录入内容,上传系统。几分钟后,审批通过的通知弹出窗口。

  “批了。”他说。

  沈墨立刻拨通外围组长电话:“搜查令已更新,你们现在有权查验任何疑似藏匿帽子的地点,包括私人储物柜、废弃设备间、甚至排水沟。只要有可能,全都翻一遍。”

 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,随即挂断。

  丁浩仍坐着没动。他盯着屏幕上那顶黑色鸭舌帽的商品图,忽然想起什么:“他签收帽子那天,有没有进过更衣室?我想看看他是当场戴上,还是后来才用。”

  “查一下。”技术员调出厂区内部监控权限,输入日期与时间段。

  画面跳转。上午九点十三分,张强出现在厂区东门打卡机前,身穿深灰高领衫,双手空着。两分钟后,他进入男更衣室走廊,身影消失在镜头外。

  约四分钟后,他走出来,衣着未变,但头顶多了一顶黑色鸭舌帽,帽檐压低,恰好挡住眉毛上方。

  “戴上了。”丁浩说,“而且是从里面戴出来的,说明他拿到帽子后第一时间就做了试装。”

  “不是备用,是必需。”沈墨眼神冷了下来,“他知道自己的脸可能会被拍到,所以必须遮住。”

  话音未落,对讲机响起。

  “队长,我们在后巷第三个垃圾投放点发现了异样。”是外围组的声音,“垃圾桶侧面有个破口,里面塞着一团塑料袋包裹的东西,初步判断体积接近一顶折叠帽子。”

  沈墨抓起外套:“我去现场。”

  丁浩起身跟上。

  车行十分钟,停在厂区后巷。两名便衣守在垃圾桶旁,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透明证物袋,里面裹着尚未拆开的塑料包。

  沈墨接过袋子,小心撕开外层。一顶黑色鸭舌帽静静躺在里面,帽檐微弯,内侧隐约可见一圈深色印记。

  “送去化验。”他说,“重点检测内部汗渍成分,以及是否有微量漆屑残留。”

  丁浩看着那顶帽子,忽然道:“他还有一处地方没搜。”

  沈墨看向他。

  “他的床板底下。”丁浩说,“那种老式铁架床,下面常有夹层。他要是不想让人轻易找到,可能会塞在那里。”

  沈墨立即下令:“派人再去他宿舍,重点检查床体结构,任何可拆卸部件都要打开。”

  命令刚下,技术组来电:“队长,刚刚恢复一段厂区西门出口的延时录像,时间是案发当天上午十点二十九分。张强出现在画面中,背着工具包,左手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,走向公交站方向。”

  视频同步传回。

  画面中,张强步态平稳,帽檐依旧压低,但这次看得更清楚——他头上戴的,正是那顶黑色鸭舌帽。

  沈墨盯着屏幕,缓缓吐出一句话:

  “他戴着它离开了现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