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火忽然晃动,一滴烛泪坠落,正好砸在地图上青石镇的位置。丁浩目光凝在地图上,一动不动。
他没有移开手,也没有抬头。烛火早已熄灭,屋内只剩终端屏幕微弱的蓝光映在墙上,像一层薄霜。
沈墨正将最后一段数据导入加密盘,动作很轻,像是怕惊扰什么。他没说话,但眼神扫过丁浩的右手——那手还在微微抽搐,掌心裂开的血口尚未结痂,玉片碎片散落在供桌边缘,蓝屑在晨光里泛着死寂的微光。
“还能撑住?”沈墨终于开口,声音压得很低。
丁浩没回答,只是慢慢抬起左手,从供桌抽屉里取出一支未点燃的引魂烛。他没看沈墨,也没看终端,而是把玉片残片拢进掌心,用力一握。血从指缝渗出,滴在烛芯上,瞬间凝成暗红斑点。
“它还能传一次。”他说,“最后一次。”
沈墨点头,将加密盘插入通讯器,调出市局应急频段。丁浩闭眼,将手掌贴在终端外壳,血顺着金属边缘流下。他不再引导感知场搜寻阴魂,而是反向释放玉片中残存的蓝屑能量,将其与自身神经信号同步,形成一段可识别的波形编码。终端屏幕闪烁,波形图缓缓生成,像一段被冻结的呼吸。
“神经信号记录。”沈墨盯着数据流,“他们会说这是伪造的脑电图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比对。”丁浩睁开眼,“行政副主管的死亡时间、U盘上传时间、焚毁档案的火场温度——全在这段波形里。三组数据交叉,误差不超过七秒。”
沈墨没再质疑。他知道丁浩已经算到了最后一步。
天刚亮,市联合应急指挥中心的闭门会议已经开始。沈墨将报告提交后,纪检代表当场质疑:“一段无法验证的意识波形,加上一个民间人士的口述,就想锁定政府高层?”
国安代表翻着文件,眉头紧锁:“林政的部门十年前就撤销了,现在连编制都不存在。你们要动一个‘不存在的人’?”
会议室陷入沉默。
就在这时,角落里一个穿旧式灰呢大衣的老人缓缓开口:“十年前,青石镇防疫站塌了,埋了十七个人。当时没人信,直到一个穿道袍的瘸子,用半截烧焦的账本,指出了埋尸点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查过他。不是道士,是防疫站老会计的弟弟,疯了八年,那天突然清醒,说了三句话,又疯了。”
没人接话。
老人看向沈墨:“你们现在拿的,不止是账本,还有火场里的字迹,死人脑里的记忆。这比当年强百倍。”
纪检代表沉默片刻,终于点头:“可以成立专案组,但行动必须由多部门协同,纪检、国安、刑侦三方联合监督。”
“丁浩呢?”沈墨问。
“不能是执法人员。”国安代表强调,“但可以列为‘民间信息协作者’,只提供情报支持,不参与现场行动。”
沈墨没再争。他知道,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极限。
会议结束,记录员起身收拾文件。她将一份标注“门扉计划”的旧档案夹进公文包,动作自然,没人注意。她走出指挥中心,脚步未停,径直走向档案室深处,将文件复制进个人加密盘,插入保险柜底层。
与此同时,丁浩坐在店中供桌前,将最后一片带蓝屑的玉片放进祖传的檀木香盒。盒身刻着“招魂”二字,漆面斑驳,却始终未裂。他合上盖子,低声说:“等用的时候,它得还认得我。”
沈墨走进来时,他正用朱砂在一块新制的桃木牌上刻字。刀锋沉稳,每一笔都深而有力。
“初七凌晨两点十五分。”丁浩将桃木牌递过去,“数据传输启动时间。他们用殡仪馆地下冷库的备用线路,伪装成温度监控信号。”
沈墨接过,翻看背面。朱砂字迹清晰,没有多余符号。
“你确定是这个时间?”
“阴魂的执念卡在审批流程的最后一环。”丁浩放下刀,“那个行政副主管死前在写举报信,时间定格在凌晨两点十四分。他死后一分钟,系统记录了一次异常上传。”
沈墨点头,将信息录入加密器,转接网安部门布控指令。随后,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黑色通讯器,递给丁浩:“这是军用级加密频道,只有专案组核心成员能接收。你不需要主动联系,只要感知到异常,就发送信号。”
丁浩接过,手指在按钮上停了片刻。
“我不是雷达。”他说。
“你不是。”沈墨看着他,“你是眼睛。我们只看你指的方向。”
丁浩没再说话。他将通讯器别在腰间,起身走到门口。清晨的风灌进来,吹动门楣上一串褪色的纸钱,发出轻微的摩擦声。
他抬头望天。灰蒙蒙的云层压得很低,街对面的老楼阳台上,一件晾着的白衬衫在风中轻轻摆动,像一具悬空的躯体。
“这么多魂,都没人听他们说话。”他喃喃。
沈墨站在他身后,没接话。
片刻后,丁浩转身回屋,从供桌下取出猎刀,检查刀刃。刀柄上的红绳只剩半截,断裂处参差不齐。他没换,只是将断口缠紧,塞进身上。
“城西工业园的数据中心,今晚去一趟。”他说。
“你还没恢复。”
“我不需要打。”丁浩握紧刀柄,“我只需要看。”
沈墨盯着他,终于点头:“我调一辆无标识车,七点在巷口等你。”
丁浩没应,只是走到供桌前,点燃一支新烛。火光跳了一下,稳住。他将桃木牌放在烛前,又从香盒里取出三粒香灰,撒在牌面四周。
烛光映在墙上,地图上的“东港12号”被阴影覆盖,而“青石镇”三个字,却因烛泪流淌,变得模糊不清。
他伸手抹去那滴蜡,指尖触到纸面时,忽然一顿。
丁浩盯着那行字,呼吸微滞。
他没叫沈墨,也没再看地图。只是默默将桃木牌收进怀中,吹灭烛火。
店外,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巷口。车窗降下,沈墨坐在驾驶座,目光扫过店内。
丁浩走出来,反手锁门。他没回头,径直走向车子。
右手指尖,还沾着烛泪与香灰的混合物,在晨光中泛着暗沉的光泽。
他没有移开手,也没有抬头。烛火早已熄灭,屋内只剩终端屏幕微弱的蓝光映在墙上,像一层薄霜。
沈墨正将最后一段数据导入加密盘,动作很轻,像是怕惊扰什么。他没说话,但眼神扫过丁浩的右手——那手还在微微抽搐,掌心裂开的血口尚未结痂,玉片碎片散落在供桌边缘,蓝屑在晨光里泛着死寂的微光。
“还能撑住?”沈墨终于开口,声音压得很低。
丁浩没回答,只是慢慢抬起左手,从供桌抽屉里取出一支未点燃的引魂烛。他没看沈墨,也没看终端,而是把玉片残片拢进掌心,用力一握。血从指缝渗出,滴在烛芯上,瞬间凝成暗红斑点。
“它还能传一次。”他说,“最后一次。”
沈墨点头,将加密盘插入通讯器,调出市局应急频段。丁浩闭眼,将手掌贴在终端外壳,血顺着金属边缘流下。他不再引导感知场搜寻阴魂,而是反向释放玉片中残存的蓝屑能量,将其与自身神经信号同步,形成一段可识别的波形编码。终端屏幕闪烁,波形图缓缓生成,像一段被冻结的呼吸。
“神经信号记录。”沈墨盯着数据流,“他们会说这是伪造的脑电图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比对。”丁浩睁开眼,“行政副主管的死亡时间、U盘上传时间、焚毁档案的火场温度——全在这段波形里。三组数据交叉,误差不超过七秒。”
沈墨没再质疑。他知道丁浩已经算到了最后一步。
天刚亮,市联合应急指挥中心的闭门会议已经开始。沈墨将报告提交后,纪检代表当场质疑:“一段无法验证的意识波形,加上一个民间人士的口述,就想锁定政府高层?”
国安代表翻着文件,眉头紧锁:“林政的部门十年前就撤销了,现在连编制都不存在。你们要动一个‘不存在的人’?”
会议室陷入沉默。
就在这时,角落里一个穿旧式灰呢大衣的老人缓缓开口:“十年前,青石镇防疫站塌了,埋了十七个人。当时没人信,直到一个穿道袍的瘸子,用半截烧焦的账本,指出了埋尸点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查过他。不是道士,是防疫站老会计的弟弟,疯了八年,那天突然清醒,说了三句话,又疯了。”
没人接话。
老人看向沈墨:“你们现在拿的,不止是账本,还有火场里的字迹,死人脑里的记忆。这比当年强百倍。”
纪检代表沉默片刻,终于点头:“可以成立专案组,但行动必须由多部门协同,纪检、国安、刑侦三方联合监督。”
“丁浩呢?”沈墨问。
“不能是执法人员。”国安代表强调,“但可以列为‘民间信息协作者’,只提供情报支持,不参与现场行动。”
沈墨没再争。他知道,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极限。
会议结束,记录员起身收拾文件。她将一份标注“门扉计划”的旧档案夹进公文包,动作自然,没人注意。她走出指挥中心,脚步未停,径直走向档案室深处,将文件复制进个人加密盘,插入保险柜底层。
与此同时,丁浩坐在店中供桌前,将最后一片带蓝屑的玉片放进祖传的檀木香盒。盒身刻着“招魂”二字,漆面斑驳,却始终未裂。他合上盖子,低声说:“等用的时候,它得还认得我。”
沈墨走进来时,他正用朱砂在一块新制的桃木牌上刻字。刀锋沉稳,每一笔都深而有力。
“初七凌晨两点十五分。”丁浩将桃木牌递过去,“数据传输启动时间。他们用殡仪馆地下冷库的备用线路,伪装成温度监控信号。”
沈墨接过,翻看背面。朱砂字迹清晰,没有多余符号。
“你确定是这个时间?”
“阴魂的执念卡在审批流程的最后一环。”丁浩放下刀,“那个行政副主管死前在写举报信,时间定格在凌晨两点十四分。他死后一分钟,系统记录了一次异常上传。”
沈墨点头,将信息录入加密器,转接网安部门布控指令。随后,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黑色通讯器,递给丁浩:“这是军用级加密频道,只有专案组核心成员能接收。你不需要主动联系,只要感知到异常,就发送信号。”
丁浩接过,手指在按钮上停了片刻。
“我不是雷达。”他说。
“你不是。”沈墨看着他,“你是眼睛。我们只看你指的方向。”
丁浩没再说话。他将通讯器别在腰间,起身走到门口。清晨的风灌进来,吹动门楣上一串褪色的纸钱,发出轻微的摩擦声。
他抬头望天。灰蒙蒙的云层压得很低,街对面的老楼阳台上,一件晾着的白衬衫在风中轻轻摆动,像一具悬空的躯体。
“这么多魂,都没人听他们说话。”他喃喃。
沈墨站在他身后,没接话。
片刻后,丁浩转身回屋,从供桌下取出猎刀,检查刀刃。刀柄上的红绳只剩半截,断裂处参差不齐。他没换,只是将断口缠紧,塞进身上。
“城西工业园的数据中心,今晚去一趟。”他说。
“你还没恢复。”
“我不需要打。”丁浩握紧刀柄,“我只需要看。”
沈墨盯着他,终于点头:“我调一辆无标识车,七点在巷口等你。”
丁浩没应,只是走到供桌前,点燃一支新烛。火光跳了一下,稳住。他将桃木牌放在烛前,又从香盒里取出三粒香灰,撒在牌面四周。
烛光映在墙上,地图上的“东港12号”被阴影覆盖,而“青石镇”三个字,却因烛泪流淌,变得模糊不清。
他伸手抹去那滴蜡,指尖触到纸面时,忽然一顿。
丁浩盯着那行字,呼吸微滞。
他没叫沈墨,也没再看地图。只是默默将桃木牌收进怀中,吹灭烛火。
店外,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巷口。车窗降下,沈墨坐在驾驶座,目光扫过店内。
丁浩走出来,反手锁门。他没回头,径直走向车子。
右手指尖,还沾着烛泪与香灰的混合物,在晨光中泛着暗沉的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