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口的风卷着尘灰掠过丁浩脚边,他指腹还沾着那滴从桃木牌渗出的灰绿色液体,黏涩未干。警笛声在拐角处戛然而止,沈墨推开车门时,皮鞋踏在水泥地上的声音比往常重了一分。
丁浩没动,只是将手从内袋抽出,掌心托着那张被撕碎的纸条。边缘参差,像是匆忙中扯下的记事本页角。他递过去,沈墨接过,眉头一拧。
“字是老陈的?”
“垃圾桶里捡的。”丁浩声音低,“他扔的,没封袋,动作急。”
沈墨低头细看。纸面残留几道油渍,字迹歪斜,重复写着“608”“机油”“三号仓”,末尾一行小字几乎被指甲刮花:“……不能让他们查到底。”
“三号仓?”丁浩盯着那行字,“车队仓库分ABC三区,没有编号。”
沈墨抬眼:“老陈三年前工伤后调过库管,旧系统用数字分区。这字迹不是现在写的,纸页泛黄,折痕旧。”
丁浩点头。老陈扔这纸条,不是销毁,是仓促间顺手清兜——可为什么偏偏留下这一张?
警员已封锁单元楼,技术组开始提取垃圾桶内物证。沈墨翻出手机,调取周边监控。画面中,老陈冲出单元门,目光直扫垃圾桶,脸色骤变,随即转身冲向巷子深处。
“他看见袋子没了。”丁浩盯着屏幕,“但他没进楼,也没回头找人。他以为东西被谁拿走了。”
“所以他慌。”沈墨放大画面,老陈奔跑时左肩明显下沉,背包带勒进皮肉,步伐却刻意压低频率,避开主路摄像头。
“反侦察意识强。”沈墨冷声,“但慌乱中暴露了习惯——每次过路口,他都摸右耳。”
丁浩盯着画面定格的那一瞬:老陈站在巷口,右手扶墙,左手抬起,指尖快速擦过右耳垂。
“不是摸。”丁浩说,“是确认。耳钉在不在。”
沈墨迅速调取老陈人事档案照片。三年前工伤登记照上,他右耳光洁,无饰物。
“新戴的。”丁浩说,“遮伤。”
“他怕被人认出。”
两人对视一眼。沈墨拨通指挥中心:“调城西片区近十二小时所有路口监控,重点追踪左手指残缺、右耳戴钉、背深色双肩包的男性,行动方向避开主干道。”
三十七分钟后,追踪轨迹成型。老陈绕开公交站,穿行废弃厂区,最终出现在城北旧货市场南门。
“那里有片棚户区。”沈墨看地图,“租户混杂,监控稀疏。”
“他不会去投亲。”丁浩摇头,“真要躲,不会用熟人地址。但他需要地方换装、藏身、处理背包里的东西。”
“背包。”沈墨突然盯住监控最后一帧,“他背的不是日常工具包,型号偏大,能装下小型液压钳或密封罐。”
丁浩瞳孔一缩。
若老陈用腐蚀液长期破坏刹车系统,必须定期补剂——他背包里,可能还剩未用完的液体。
车行二十分钟,抵达旧货市场。南门铁皮棚连成一片,通道狭窄,堆满报废家电与轮胎。沈墨示意警员散开布控,自己与丁浩沿主道前行。
“他不会走空地。”丁浩低声,“选靠墙、有遮挡的屋子。门朝内开,窗小,入口隐蔽。”
两人逐户排查。多数铁皮屋上锁,门缝积灰。行至第七间,丁浩停下。
门缝下有新刮痕,像是硬底鞋蹭过。门把手上,一抹暗红油渍未干。
他蹲下,指尖轻触地面。一滴未凝的油珠正从门缝渗出,气味刺鼻——机油混了微量酸性溶剂。
沈墨眼神一紧。
两人后退五步,沈墨低声通知外围警员合围。丁浩却盯着门缝上方——那里钉着一块锈铁皮,边缘翘起,背面似乎夹着什么。
他靠近,用指甲一挑。
一张折叠的纸片滑落。
展开,是半张车队排班表。608路线被红笔圈出,日期标到三天前。背面潦草写着:“他抢我夜班,我不让他好过。”
字迹与纸条一致。
“动机。”沈墨低声,“排班冲突,积怨。”
丁浩盯着“不让他好过”四个字。老周死了,车坠江底,而老陈写的是“不让他好过”——不是“弄死”,不是“报复”。
“他可能没想杀人。”丁浩说。
沈墨没答。警员已就位,对讲机传来倒数。
三。
二。
一脚踹开铁门。
屋内昏暗,靠墙立着工具箱,地上散落机油瓶,其中一瓶标签撕去,瓶口残留蓝色液体。墙角堆着几件工装,最上一件袖口沾着同款油渍。
老陈蜷在角落,背靠铁皮墙,双手抱头。他抬头时,右耳钉在阴影中反光,左小指残端藏在袖口里。
“你们……怎么找到的?”他声音沙哑。
沈墨亮出证件,警员上前控制。老陈没反抗,只是盯着丁浩:“你……不是警察。”
丁浩没答,目光落在他脚边的背包上。拉链半开,露出一角塑料瓶——与垃圾桶中的一致。
“608路的刹车系统,是你动的手脚。”丁浩说。
老陈喉结滚动。
“机油里掺腐蚀液,三个月内缓慢破坏密封圈。雨夜长坡,压力骤增,刹车失灵。”丁浩走近一步,“你修车时刮过油管接头,留下微损,让问题看起来像老化。”
老陈猛地抬头:“你怎么知道这些?”
“你扔的纸条,漏了三号仓。你用的机油,是从旧库偷的实验品。你摸耳朵,是因为耳钉压着伤疤。”丁浩盯着他,“你每一步都算过,但你忘了,有人会盯着你看。”
老陈嘴唇发抖。
“我只是想吓他!”他突然吼出声,“他抢我夜班,整整三个月!我找队长,队长说他资历老!我只是想吓吓他,让他停运几天,让他知道厉害!”
屋里骤静。
“我没想他死!”老陈声音发颤,“那天雨太大……我听说车冲进江里……我……”他低头,肩膀抽动,“我只想吓吓他,没想他死……”
丁浩盯着他。
一个为排班记仇的男人,用慢性手段报复,却没想到一场暴雨让隐患爆发。
他没说谎。
他的执念,不是杀人,是“不让他好过”。
可老周的魂,卡在江底,不是因为暴雨,是因为这双手。
沈墨示意警员将老陈带出。丁浩站在原地,目光落在墙角的工具箱上。箱盖半开,里面整齐码着扳手、螺丝刀,最下层压着一本破旧笔记本。
他蹲下,抽出本子。
封面写着“维修日志”,翻开,前三页记录常规保养。第四页起,字迹突变。
“608-周某,机油补剂,每周三晚。”
“制动系统,微损处理,三次。”
“腐蚀液比例:5%→7%→10%。”
最后一页,日期是事故前夜。
“今晚加最后一次。让他滑一下,别真摔。”
丁浩合上本子,指尖压着封面。
门外,沈墨正核对物证清单。老陈坐在警车后座,双手戴铐,右耳钉在阳光下闪了一下。
丁浩转身走出铁皮屋,阳光刺眼。他抬手,将笔记本交给沈墨。
沈墨翻看几页,脸色沉下。
“他承认了。”丁浩说。
“证据链完整。”沈墨合上本子,“但动机……只是排班?”
丁浩没答。他摸了摸内袋,香盒静卧其中,未震。
老周的执念,还在等一句“罪有应得”。
可老陈说,他只是想吓人。
他信吗?
沈墨将笔记本塞进证物袋,抬头看向丁浩:“下一步,查车队管理漏洞,看有没有人默许他动手。”
丁浩点头。
可就在此时,他指尖忽感一烫。
香盒在内袋震动,一次短促,两次延长。
他猛地低头。
盒身未动,但掌心阵纹突然发麻,像是被什么从内部抓了一下。
他迅速掏出香盒,掀开盖。
玉片静卧,裂纹深处,那滴灰绿色液体正缓缓渗出,顺着纹路爬行,像活物般,指向盒底某个方向。
丁浩没动,只是将手从内袋抽出,掌心托着那张被撕碎的纸条。边缘参差,像是匆忙中扯下的记事本页角。他递过去,沈墨接过,眉头一拧。
“字是老陈的?”
“垃圾桶里捡的。”丁浩声音低,“他扔的,没封袋,动作急。”
沈墨低头细看。纸面残留几道油渍,字迹歪斜,重复写着“608”“机油”“三号仓”,末尾一行小字几乎被指甲刮花:“……不能让他们查到底。”
“三号仓?”丁浩盯着那行字,“车队仓库分ABC三区,没有编号。”
沈墨抬眼:“老陈三年前工伤后调过库管,旧系统用数字分区。这字迹不是现在写的,纸页泛黄,折痕旧。”
丁浩点头。老陈扔这纸条,不是销毁,是仓促间顺手清兜——可为什么偏偏留下这一张?
警员已封锁单元楼,技术组开始提取垃圾桶内物证。沈墨翻出手机,调取周边监控。画面中,老陈冲出单元门,目光直扫垃圾桶,脸色骤变,随即转身冲向巷子深处。
“他看见袋子没了。”丁浩盯着屏幕,“但他没进楼,也没回头找人。他以为东西被谁拿走了。”
“所以他慌。”沈墨放大画面,老陈奔跑时左肩明显下沉,背包带勒进皮肉,步伐却刻意压低频率,避开主路摄像头。
“反侦察意识强。”沈墨冷声,“但慌乱中暴露了习惯——每次过路口,他都摸右耳。”
丁浩盯着画面定格的那一瞬:老陈站在巷口,右手扶墙,左手抬起,指尖快速擦过右耳垂。
“不是摸。”丁浩说,“是确认。耳钉在不在。”
沈墨迅速调取老陈人事档案照片。三年前工伤登记照上,他右耳光洁,无饰物。
“新戴的。”丁浩说,“遮伤。”
“他怕被人认出。”
两人对视一眼。沈墨拨通指挥中心:“调城西片区近十二小时所有路口监控,重点追踪左手指残缺、右耳戴钉、背深色双肩包的男性,行动方向避开主干道。”
三十七分钟后,追踪轨迹成型。老陈绕开公交站,穿行废弃厂区,最终出现在城北旧货市场南门。
“那里有片棚户区。”沈墨看地图,“租户混杂,监控稀疏。”
“他不会去投亲。”丁浩摇头,“真要躲,不会用熟人地址。但他需要地方换装、藏身、处理背包里的东西。”
“背包。”沈墨突然盯住监控最后一帧,“他背的不是日常工具包,型号偏大,能装下小型液压钳或密封罐。”
丁浩瞳孔一缩。
若老陈用腐蚀液长期破坏刹车系统,必须定期补剂——他背包里,可能还剩未用完的液体。
车行二十分钟,抵达旧货市场。南门铁皮棚连成一片,通道狭窄,堆满报废家电与轮胎。沈墨示意警员散开布控,自己与丁浩沿主道前行。
“他不会走空地。”丁浩低声,“选靠墙、有遮挡的屋子。门朝内开,窗小,入口隐蔽。”
两人逐户排查。多数铁皮屋上锁,门缝积灰。行至第七间,丁浩停下。
门缝下有新刮痕,像是硬底鞋蹭过。门把手上,一抹暗红油渍未干。
他蹲下,指尖轻触地面。一滴未凝的油珠正从门缝渗出,气味刺鼻——机油混了微量酸性溶剂。
沈墨眼神一紧。
两人后退五步,沈墨低声通知外围警员合围。丁浩却盯着门缝上方——那里钉着一块锈铁皮,边缘翘起,背面似乎夹着什么。
他靠近,用指甲一挑。
一张折叠的纸片滑落。
展开,是半张车队排班表。608路线被红笔圈出,日期标到三天前。背面潦草写着:“他抢我夜班,我不让他好过。”
字迹与纸条一致。
“动机。”沈墨低声,“排班冲突,积怨。”
丁浩盯着“不让他好过”四个字。老周死了,车坠江底,而老陈写的是“不让他好过”——不是“弄死”,不是“报复”。
“他可能没想杀人。”丁浩说。
沈墨没答。警员已就位,对讲机传来倒数。
三。
二。
一脚踹开铁门。
屋内昏暗,靠墙立着工具箱,地上散落机油瓶,其中一瓶标签撕去,瓶口残留蓝色液体。墙角堆着几件工装,最上一件袖口沾着同款油渍。
老陈蜷在角落,背靠铁皮墙,双手抱头。他抬头时,右耳钉在阴影中反光,左小指残端藏在袖口里。
“你们……怎么找到的?”他声音沙哑。
沈墨亮出证件,警员上前控制。老陈没反抗,只是盯着丁浩:“你……不是警察。”
丁浩没答,目光落在他脚边的背包上。拉链半开,露出一角塑料瓶——与垃圾桶中的一致。
“608路的刹车系统,是你动的手脚。”丁浩说。
老陈喉结滚动。
“机油里掺腐蚀液,三个月内缓慢破坏密封圈。雨夜长坡,压力骤增,刹车失灵。”丁浩走近一步,“你修车时刮过油管接头,留下微损,让问题看起来像老化。”
老陈猛地抬头:“你怎么知道这些?”
“你扔的纸条,漏了三号仓。你用的机油,是从旧库偷的实验品。你摸耳朵,是因为耳钉压着伤疤。”丁浩盯着他,“你每一步都算过,但你忘了,有人会盯着你看。”
老陈嘴唇发抖。
“我只是想吓他!”他突然吼出声,“他抢我夜班,整整三个月!我找队长,队长说他资历老!我只是想吓吓他,让他停运几天,让他知道厉害!”
屋里骤静。
“我没想他死!”老陈声音发颤,“那天雨太大……我听说车冲进江里……我……”他低头,肩膀抽动,“我只想吓吓他,没想他死……”
丁浩盯着他。
一个为排班记仇的男人,用慢性手段报复,却没想到一场暴雨让隐患爆发。
他没说谎。
他的执念,不是杀人,是“不让他好过”。
可老周的魂,卡在江底,不是因为暴雨,是因为这双手。
沈墨示意警员将老陈带出。丁浩站在原地,目光落在墙角的工具箱上。箱盖半开,里面整齐码着扳手、螺丝刀,最下层压着一本破旧笔记本。
他蹲下,抽出本子。
封面写着“维修日志”,翻开,前三页记录常规保养。第四页起,字迹突变。
“608-周某,机油补剂,每周三晚。”
“制动系统,微损处理,三次。”
“腐蚀液比例:5%→7%→10%。”
最后一页,日期是事故前夜。
“今晚加最后一次。让他滑一下,别真摔。”
丁浩合上本子,指尖压着封面。
门外,沈墨正核对物证清单。老陈坐在警车后座,双手戴铐,右耳钉在阳光下闪了一下。
丁浩转身走出铁皮屋,阳光刺眼。他抬手,将笔记本交给沈墨。
沈墨翻看几页,脸色沉下。
“他承认了。”丁浩说。
“证据链完整。”沈墨合上本子,“但动机……只是排班?”
丁浩没答。他摸了摸内袋,香盒静卧其中,未震。
老周的执念,还在等一句“罪有应得”。
可老陈说,他只是想吓人。
他信吗?
沈墨将笔记本塞进证物袋,抬头看向丁浩:“下一步,查车队管理漏洞,看有没有人默许他动手。”
丁浩点头。
可就在此时,他指尖忽感一烫。
香盒在内袋震动,一次短促,两次延长。
他猛地低头。
盒身未动,但掌心阵纹突然发麻,像是被什么从内部抓了一下。
他迅速掏出香盒,掀开盖。
玉片静卧,裂纹深处,那滴灰绿色液体正缓缓渗出,顺着纹路爬行,像活物般,指向盒底某个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