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好高骛远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早上,八一厂的会议室里。

  汤士明凑到张建国身边,小声打听道:

  “老书记刚述职回来,第一天就召开会议,是有什么重要的工作指示要传达?”

  张建国是李书记的心腹,他认为肯定是知道些什么。

  “我不清楚啊!”

  张建国表面上回应得波澜不惊,可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:

  “难道小华昨晚说的都是真的?”

  过了一会儿,老人迈着沉稳的步伐从会议室门口走了进来。

  他目光如炬,扫视一圈,见人员基本到齐。

  刚坐下,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:

  “这次召集党委开会,是有一件关乎八一厂未来走向的重要议题要商讨。”

  李书记坐在次席,脸上神色平静。

  而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却瞬间喧闹起来。

  几位厂领导私下里,甚至还偷偷交换着眼色。

  刘厂长揣摩着,试探性地问道:

  “是总政那边,给厂里下了什么指示?”

  “不会是铁甲项目的事吧?”一人附和道。

  见见下面议论声不断,老人直接打断众人,

  “最近上影厂以及其他兄弟厂的动静,给了我很大启示,八一厂的创作部以后不能再继续禁锢在战争上面。我到总政述职,主动提出要寻求变革,推出人民喜欢看的电影、电视剧题材。”

  话语刚落,创作部的沈季渊最先反应过来,一脸喜悦的看向老人。

  “总政答应了?”

  刘厂长心中同样欣喜,但语气中还是忍不住透露出一丝疑虑。

  毕竟去年上头就提出要给文艺创作松绑,可八一厂至今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动作。

  老书记微微一笑,“总政他们已经松口,但叮嘱我八一厂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,千万不能丢掉为部队服务的传统。”

  李书记看向主位上的老人,敬重的说道:

  “老书记,上年我们已经尝试在战争片加入爱情元素,那接下来要怎么进行改变?”

  尽管前天还是他坐在主位主持会议,但在八一厂,谁都明白老书记的权威不容挑战。

  老书记没有丝毫迟疑,直截了当地说道:

  “就拍一部像上影厂那样优秀的爱情电影,一部能让年轻人喜爱的电影!”

  “啊!”

  听到老人的话,不仅李书记大为吃惊,会议室里的不少人都惊得瞪大了眼睛。

  唯有坐在次席的张建国,激动得满脸通红,红光满面。

  ……

  编剧部办公室里,氛围一如既往地忙碌而又略显压抑。

  徐晓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目光时不时地飘向张华,内心的纠结如潮水般翻涌。

  终于,她再也按捺不住,鼓起勇气向张华轻声问道:

  “张华同志,你可以教我写剧本吗?”

  八一厂编剧部规模不大,总共也就10 - 20人左右。

  除去负责纪录片等小组的人员,故事片办公室的老编剧们不是外出执行任务,就是手头忙着各自的活儿。

  徐晓芸实在没办法,总不能追到那些兼职编剧的家里去请教吧。

  而张华这个仿佛横空出世的“异类”,着实给她的自尊心带来了不小的打击。

  徐晓芸比张华更早被分到故事片组,可张华不过是高中毕业,还是进过部队转业回来。

  结果入职第二天就开始独自写剧本!

  反观自己,在学校就是优秀学生代表,正儿八经分配到八一厂!

  差别这么大,换谁心里都不好受。

  张华看着徐晓芸那可怜巴巴的模样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,终究还是不忍心拒绝。

  想了想,直接把自己上一世,通过百科学的野路子告诉道:

  “剧本啊,它本质上是拍摄说明书,可不是文学作品,千万别当成小说来写。你得记住三个核心要点,第一,别光靠讲述,要通过表演来展现情节;第二,千万别啰嗦,表达一定要直接……”

  “还有四步速成法……”张华正说着,徐晓芸赶忙打断:

  “等等,张华同志,麻烦您说得慢点儿,我得拿笔记一下。”

  这一幕恰好被王强看到,他忍不住对办公室里的人说道:

  “好高骛远,自己第一部剧本都还没写出来呢,怎么就想着当老师教别人了。”

  “我觉得张华小同志说的挺有道理的。”周平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  不甘心的王强,看向陆国丰,“陆老师,您觉得呢。”

  “说的对!”陆国丰脱口而出。

  可王强理解不了他话里的具体含义。

  ……

  回到八一厂的会议室里。

  碰~

  老书记手狠狠往桌子一锤,生气的批评道:

  “现在是改革开放,上面已经要求我们下面同志的思想要解放出来,怎么还有人想守着过去?”

  说罢,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众人,仿佛要将每一个反对他的人都记下来。

  会议室里的众人被老书记突如其来的发怒唬住。

  一时之间都不敢发声。

  毕竟违反政策精神这顶沉甸甸的大帽子,任谁都避之不及,不想轻易被扣上。

  “要是有谁不支持八一厂的变革,那我直接上报总政,通报此人思想守旧,没有年轻人的朝气,请求给他调换岗位。”

  众人还没从惊愕中缓过神来,老书记便直接摊牌威胁道。

  上面一直催促老人让位,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。

  况且,作为军人出身的他,向来行事果断,雷厉风行。

  五年前的拨乱反正,也让老书记在八一厂建立起崇高的威望。

  果然,几记“猛棒”下去,厂领导们即便心中有诸多不满,也只能暗自隐忍,不敢公然反抗

  能坐在会议里的都是人精,这是上面领导说过的话,也没人敢反驳。

  \"对于八一厂变革工作的推进,现在我们会议举手投票表决,赞成就举手,没有举手就视为不赞成。记录员一定要清晰记录,不赞成和赞成的人员名单。\"

  话音刚落,老书记便率先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。

  他已经霸道的将弃权的权利锁死,就是要看看今天谁敢跟着自己对着干。

  一时间,会议室里的众人都面露难色,犹豫不决。这种极易犯忌讳的事情,谁都不想轻易涉足。

  沈季渊悄悄瞥了一眼身旁的刘厂长,咬了咬牙,颇为无奈地缓缓举起了手。

  其实他心里一直期盼着能有这样的变革,只是变革来得太过突然,让他有些始料未及。

  一旦摆脱创作上的种种禁锢,最受益的当属创作部。

  而在次席不显眼的地方,张建国的手已经举的高高的,只是没有人注意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