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美食文化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《葫芦兄弟》电影版延续了原着动画中,葫芦娃们的形象和故事设定。

  说白点就是把每一集动画,组合起来缝合了一下。

  七个葫芦娃各具神通,与蛇精和蝎子精斗智斗勇。

  凭借各自独特本领和团结协作,历经重重困难,最终打败妖精救出爷爷。

  是一部教育属性和正能量旋律满满的动画电影,但故事却非常生动有趣。

  哪怕是被于厂长看好的王瑞阳,看着手里的剧本顿觉它不香了!

  这才是儿童成长需要的电影。

  故事剧情刚讲完,徐晓芸便迫不及待,一脸期待地请示道:

  “张华同志,我可以参与这部动画电影剧本的编写?”

  “……晓芸姐,你还不够老练!”张华婉拒道。

  前世都以为《葫芦兄弟》是部简单的动画片,只是给小孩子看,但真正能看的懂隐喻的人少之又少。

  没点社会经历的人,还真写不出什么深意。

  前世动画电影的指导老师,可是把快乐留给自己,把悲伤留给别人的俞华老师。

  王强闻言,连忙提醒道:“晓芸同志,你还要协助王老师编写剧本的任务,可不能耽搁了!”

  “我……”

  徐晓芸欲言又止,最后还是把话咽回了肚子。

  毕竟张华这个主导者把她否定,一位学徒编剧哪敢说出自己的心声。

  见徐晓芸不再争取,正想说话的王强,还没得及说出话,身后就传来陆国丰的声音。

  “张华同志是想给小孩子看,同时又能给成年人有所领悟吧?”

  张华看向陆国丰,脸上露出一丝认同的笑意,

  “还得是陆老师,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。”

  “电影深意要立的高,想写好确实不容易!”

  陆国丰不禁感到头疼,他还以为这种小故事,应该写起来不用费太大精力。

  而听着两人的交谈,办公室众人有些懵逼。

  根本不知道两人在对什么暗号!

  但徐晓芸心里知道,编写剧本的事和她无缘了。

  “陆老师,剧本的事你看?”

  “交给年轻人你不放心,难道还有其他人比我这个老骨头经历的多?”

  见张华直接把他的小心思点破,陆国丰给了一个白眼。

  就不能给他留点脸面?

  “那剧本就麻烦陆老师了!”

  张华笑着,随后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,赶忙请示道:

  “哦,对了,晓芸姐,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帮忙跟进另一本动画剧本?”

  “啊?”

  徐晓芸微微一怔,她还沉浸在失落情绪。

  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折,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。

  ……

  燕京京剧院,剧院内演员正唱念排练着,为组织成立六十周年公开演出做最后的准备。

  张华领着徐晓芸来这,不是来看戏剧,主要是找个人。

  在剧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一位观看排练的老人出现在视野。

  “汪老,我是陆国丰老师引荐的张华。”

  张华眼前的老人,虽未进入主流文学权力中心,但在文人圈内备受尊敬,被年轻一代视为“传统文脉的活化石”。

  最主要的是他是陆老师认可,对国内美食热爱和非常了解的文化人。

  “老陆很看好你这个后辈,直接说你的来意吧!”

  汪曾棋直接催促道,他最近忙着改编话剧。

  张华坦白道:“我们华影想制作一部关于美食的动画,知道您对国内的美食文化方面有研究,想请您帮忙创作剧本。”

  “动画剧本,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?”汪曾祺微微一愣。

  “没有找错!”

  徐晓芸语气崇敬,主动插话道:

  ”昨晚看了您老写的家乡美食散文,真把我馋住了,写的真好!”

  散文不但将一个鸭蛋写的生动,那质朴文字里流淌出的浓郁生活气息,把她这个小文青深深吸引住。

  只要想到汪老接下剧本,她就有机会跟这位文学前辈学习的机会。

  徐晓芸心里就一阵开心!

  “嗯!”

  汪曾棋脸上露出喜悦,他感受到年轻人的崇敬。

  他平时不但喜欢美食,家里的两顿饭还是他管。

  属于会吃会做的那种,放后世妥妥的顶流美食博主!

  只是改编成美食动画,有点牵强了吧!

  张华也不卖关子,连忙介绍道:

  “汪老,我们需要你帮忙创造一这部动画剧本,故事大纲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为继承餐馆、对抗西方料理,一路历经艰难险阻,不断提升厨艺,最终成长为顶级厨师的故事。”

  “你这……”

  “都已经定好故事框架,还找我干什么?”

  汪曾棋老爷子连忙打断,脸上不悦的质问道。

  “汪老,我能够写出故事框架,可是想要展现中华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特色,让观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,也能领略到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,还得需要您这样的大家。”张华解释道。

  “我喜欢创作自由,你还是另寻他人吧!”

  让汪曾棋改编名家作品,心里还过的去。

  在一个小年轻给的框架下创作,他有些接受不了。

  见汪老爷子拒绝,徐晓芸帮忙说话道:

  “张华同志的创作思路,陆老师是一直非常认可的!”

  “我承认这小子写的爱情剧本很好,可我不是专职编剧!”

  张华编写的那两部电影,在燕京话剧圈子里同样名气不小。

  汪曾棋愿意见两人,主要是对张华这个优秀青年好奇的缘故。

  可并不代表着,对方想让自己写剧,就会乖乖答应,做个没有创作自由的纯粹写手。

  张华沉吟了一会,“这部动画不但是拍给国内儿童少年的礼物,更是肩负着向国外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艺术作品,希望汪老您慎重考虑一下。”

  前世小时候看这部动画,张华一直以为是国内制作的。

  结果踏马的却是岛国拍出来的!

  这种好作品怎么得也要抢先搞出来,真正展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华美食!

  所以张华才会想着,找一位大家帮忙润色创作。

  汪曾祺心中甚是纠结,看着张华的模样,心里一软,

  “既然是老陆推荐的,我回头看看有没有时间,最好是让我先看到整体的剧情框架。”

  张华闻言,点头道:

  “那我就让徐晓芸同志对接您,明天我要先去南方一趟!”

  听到张华要去南方,汪曾祺顿时心里破防道:

  “你小子不会是起了心眼,想去余杭找陆文浮吧!他只会写和吃,可不懂怎么做!”

  陆文浮同样是国内当下文化圈里,一位比较喜欢美食的作家。

  但他“以饮食写世变”的创作倾向,作品常常借美食隐喻“政治”。

  而汪老的态度突然转变,让刚刚还松了一口气的徐晓芸,瞬间理不清,张华同志是哪里说错话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