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项目筹备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散会之后,沈季渊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,步伐沉重,有些心不在焉

  回到创作部,找到周海燕,他心里更是羞愧。

  沈季渊语气中带着歉意,低声说道:

  “海燕,很抱歉项目出了些意外,不能为你争取到。”

  “是发生了什么事?”

  周海燕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

  其实看到沈季渊颓靡的模样,她心中便已隐隐预感不好的事情发生。

  只是期待了这么久,忍受创作部的排挤和埋怨,如今却化为泡影,心中的打击如同巨石般沉重

  沈季渊叹了口气,“李书记和陈俊主任拿下了项目的主导权。”

  “陈主任?”

  周海燕心中一震,惊讶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早上创作部的内部会议,对方没有出席。

  还以为他是主动选择出局,没想到他早已暗中布局。

  这个老六!

  周海燕内心不甘,忍不住询问:

  “陈主任担任导演,副手有定下来?”

  从副导演积累项目经验,不失是一个好机会。

  沈季渊脸上难看,“陈主任只是副手,导演是后勤主任张建国。”

  “啊~”

  听到是张建国担任导演,周海燕顿时愣住。

  厂里谁不认识张建国这个人,估计他连电影都不知道怎么拍。

  随后周海燕不解的道:

  “老书记的为人,怎么会答应他们胡来?”

  沈季渊没有回应,但他心中猜测。

  是他跟杨副厂长的联合,让老书记误会他们在同一个队伍里。

  而老书记在沈季渊和李守正两个人中间,一直选择的是李守正。

  ---

  另一边,李守正今天在会议上的强势表现,让老书记心中五味杂陈。

  虽然他没有阻止,但脸上表现出的不满已溢出。

  老书记沉声说道:“守正,你太着急了!”

  “老书记,我是想进步,但我的初心都是为了八一厂好。”

  李守正给自己解释起来。

  一直是身边的人推动着他,有时候他也感到非常无奈。

  有苦还不能说!

  老书记沉吟片刻,“他们威胁不了你接替我的位置,反而你插手项目,是违背了八一厂行政和生产分开的原则,”

  李守不假思索,选择直接摊牌,

  “今年八一厂的项目全部由他们主导,可是你看看上面的态度,他们满意了?”

  被他这么一说,老书记瞬间哑口无言,

  是啊!

  八一厂这几年的作品一年不如一年,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。

  这里面有很大原因,就是创作部的守旧和传统。

  老书记沉默许久,深深叹了口气,

  “陈俊同志确实应该提起来了!”

  听到老书记的话,李守正愣了一下。

  随即立马明白了老书记的意思,老书记这是把陈俊看作了投向了他。

  李书记点头,“建国同志虽然在制片业务上还有待提升,但他的个人品性,老书记您是再清楚不过的,他一定会全力保障陈主任的拍摄后勤工作。”

  老书记点了点头,“嗯,张建国的儿子也是位优秀的小同志,以后八一厂就交给你们年轻人了。”

  八一厂现在的厂领导,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书记提拔起来的。

  尤其是李守正,一直被视为他的接班人。

  ---

  连续几天高强度地赶剧本,张华的心神早已憔悴不堪。

  下班回到家后,躺在坚硬的沙发上,很快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。

  苏萍回家推开门看到儿子的样子,心疼不已。

  她刚拿出被子盖在张华身上,门就被猛地推开。

  张建国一脸喜悦地走了进来:

  “小华回来没有?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他!”

  苏萍白了他一眼,埋汰道:

  “小华刚睡着,你别把他吵醒了!”

  “妈,我已经醒了。”张华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。

  见张华醒来,张建国迫不及地分享道:

  “儿子,你说的对,爸以后在厂里全听你的!”

  张华一脸懵逼:“你上你的班,我管着你干什么?”

  你爸我已经是项目的导演啦!”张建国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兴奋。

  “李叔是怎么做到的?”听到项目拿下的信息,

  张华瞬间来了精神。,他白天还因为陈主任的拒绝感到悔恨,没想到这事竟然还有转机。

  ---

  翌日清晨,张华和张建国二人便早早参加了由李书记主持的项目团队会议

  现在还没有制片人这一说法,以往故事片这种重要项目都是老书记进行全盘统筹。

  而此次,显然是老书记将权力下放给了李书记。

  人刚到齐,汤士明便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道:“

  李书记,不知道厂里给这项目批了多少预算。”

  站队成功后,汤主任收获了担任项目制片主任的果实。

  负责单部影片的预算控制、拍摄进度管理和后勤保障。

  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知道,自己管着多少钱。

  李书记看向汤士明,“老书记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,财务那边批了35万。”

  张建国闻言,顿时一脸诧异,“这么少,是不是应该让厂里再加点?”

  在他的认知里,有更多的经费,成片质量就越高,才能拍出好电影。

  要知道八一厂的普通战争片,成本都有50万-80万元的经费。

  重要的铁甲项目更是破百万,还是不给部队参演人员钱的那种。

  李书记没有理会张建国,随即看向一直坐着默默不出声的陈俊,

  “不知道陈主任有什么想说的?”

  陈俊有丰富的项目经验,李书记心里已经认定项目由他来主导。

  陈俊脸上露出笑容,平淡的说道:

  “守正,我是执导副手,其他的你们看着安排就行。”

  虽然他同意担任执导副手,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,要看看这帮人是不是真的在乱来,尤其是验证自己心中的困惑。

  听到对方说要摆烂,李守正的眉头紧皱了起来。

  末席卑微的张华一听,主动站了出来,

  “李书记,项目有现成的实景拍摄,不需要搭建场景、战争特效,35万的预算,我认为已经足够了。”

  这个年代的35万元,按购买力换算前世价值约3500万-5000万元。

  这笔钱要是给到前世拍摄霸总短剧的张华,估计能给厂里整出3-4部电影。

  要是不要管电影质量,按10万一部的广告宣传片来估算,那就是个更恐怖的数字了。

  李书记沉默了片刻,见陈俊没有反应,才点头道,

  “嗯,那生产部门以及演员剧组人员协调这些工作,还是要辛苦一下陈主任、郝主任。”

  李书记只想组织管理和监督项目。

  要是组建摄制组、协调各方资源都要他出马,那这项目就真不用再搞下去了。

  郝主任语气平淡的提醒道:

  “守正,选角的事在剧团内部已经传出流言,我建议还是进行一次内部公开试镜。”

  听到郝主任的话,会议室的众人都知道是男女主角的事。

  两人背后的关系都清楚,尤其是会议主位上坐的人,更不敢提出其他的意见。

  张华也没蠢到向李书记提,可以跟别的厂借调演员的事情,因为这个项目出力最大的是李文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