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阿拉很喜欢你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《大决战》不光精彩的还原了历史战役,结尾的剧情更是直击观众的灵魂。

  原来两军都是手足同胞,我们都是自己人在打自己人。

  渴望统一,渴望和平,渴望爱情,这些丰富而动人的情感交织融合。

  将整部电影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,使其远远超越了普通战争片的范畴。

  院长坐在房间里带着复杂的心情,正观影着情报局汇报上来的大陆最热电影。

  银幕上再现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,硝烟弥漫,解放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的画面。

  国军节节败退的剧情,令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。

  因为事实确实如电影上的情节一样发生过!

  特技演员的一口奉化口音,更是让人再熟悉不过了!

  “…上校,你不可以这样随便谈论一位战功显赫的陆军上将。”

  “是”

  “我不能再一昧地指责他们了”

  院长看着这一段剧情有些意外。

  “我也很爱我的祖国,只是不希望我的祖国,再次回到军阀乱战的苦难而已。”

  一番秘密投降谈判后,杜将军和苏将军两人离别时,像是挚友一样相视一笑。

  这离谱的剧情,旁边的情报局军官小声汇报道:

  “院长,杜将军和敌军会面的这些情节,完全是无稽之谈,我们是不是谴责一下他们?”

  经历过那段战役的院长摆了摆手,

  “这是大陆的宣传工具,用来降低部队内部的声音,对两岸关系是好事。”

  “他们的经济上出现了问题,”

  “再难,还有61年难?”

  院长的语气很重。

 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湾岛的体量,他主政后更是把精力放在推动了经济发展。

  尤其是看到青年国军士兵的生命,倒在战争的尾声前。

  院长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悲悯之情。

  心里觉得是大陆在内涵思乡的老兵,不能回归故土探望亲人的隐喻。

  ……

  国内燕京电影院散场后,一位身着深灰色中山装的老人,在家人的搀扶陪同下踏上回家的路。

  一路上,老人嘴里不停地嘟囔着:

  “王维是个外行!”

  “爸,王维是外行!”

  “王维是个外行!”

  “建华,我都跟你说了,你爸看这部电影,肯定又想起以前的事。”

  中年男子一脸委屈,语气透着一丝无奈,

  “都过去三十年了,谁能想到他心里头还一直放不下啊!”

  本是出于一片孝心,想着父亲作为战役的亲历者,既能重温那段峥嵘岁月,也能解解怀旧之情。

  不承想,这这部献礼片电影却勾起了父亲深藏多年的心结。

  这段时间不单是他家,不少经历过战役的老人。

  纷纷走出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宅院,走进影院一睹献礼片的真容。

  《大决战》以其宏大的制作规模和堪称上乘的高质量内容,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国内影坛激起了千层浪。

  在它之前,观众们早已对千篇一律、毫无新意的战争片感到审美疲劳。

  而《大决战》的横空出世,恰似一阵清新的春风。

  悄然唤醒了观众们心底对战争题材电影的浓厚兴趣,迅速攀升为一部现象级的经典之作。

  ……

  泸市,夜晚的霓虹灯光影交错,扑面而来的是这座城市独有的繁华与喧嚣。

  张华环顾四周,深深吸了口气。

  孤身一人从燕京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,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。

  他不禁想起自己借调龚樰北上,一个弱女子的无助身影。

  打定主意,两人见面后必须好好犒劳一番。

  按照提前安排好的,张华需要先前往预定好的招待所。

  弄堂里的龚家门前。

  龚莹挽着自家姐姐的手,一路上不停八卦着张华的事。

  “张导现在在国内比谢导还出名,应该有很多女演员写信给他吧!”

  龚父主动插话反驳道:“谢导的作品都很有深度,是艺术电影工作者都需要学习的对象。”

  龚莹撇了撇嘴,“可是姐夫拍的爱情电影,我们年轻人更喜欢!”

  “你姐跟他的事都还没成,别一直姐夫姐夫的念叨,传出去以后还嫁人?”

  龚母给了一个白眼,她和老龚心里都很认可个年轻人。

  可是传统的思维,让他们心里无法接受……

  一家人正准备进家门,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。

  “龚樰,有招待所打来的电话!”

  街道电话亭的话务员,脸上着急忙慌,一副有重要事情的模样。

  龚樰正困惑,龚父主动询问道:

  “同志,请问是有什么事?”

  当下电话普及率很低,主要还是作为办公、公用设施等使用。

  “是燕京来的一个叫张华领导来电找人!”

  “是姐夫!”

  龚莹惊呼一声。

  刚刚一家人还在聊张华,结果人家亲自找上门了!

  听到是张华的来电,龚樰连忙上前催促道,

  “同志,麻烦您赶紧带我回电话!”

  她的内心欣喜不已,期盼已久终于收到回应。

  招待所,年轻女接线员带着困意的沪语提醒道:

  \"领导,侬的电话一时半会还没有回应,有回电我们通知您。\"

  “嗯!”

  张华应了一声,选择继续等候。

  这个时代联系一个人真难,等不到回电,他可能就要白天去蹲点龚樰家门口。

  此刻年轻女接线员,看着张华这个大热天戴着口罩的怪人,心里暗自一阵嘀咕。

  怀疑是不是人身上带着病。

  要不是对方身份是来自燕京的领导干部,她早就得喊人把人赶走。

  介绍信上的单位是刚成立的华影公司,她还真没有怎么听过。

  只是名字很熟悉。

  等等,他是张华?

  年轻女接线员回过神,连忙再次看了看介绍信上的名字。

  “同志,侬是夏树?”

  “哈?”

  “老三!”

  年轻女接线员不禁惊喜起来,仔细打量起张华感觉越看越像。

  张华被女孩整的莫名其妙,但很快反应过来,对方是自己的影迷。

  脱掉特制的闷热口罩,露出真容解释道:

  “我不喜欢被打扰,所以戴了个口罩!”

  “阿拉……”

  “阿拉很喜欢你……的电影!”

  女接线员激动不已。

  随后连忙找出自己珍藏的一份《大众电影》专刊,上面是带有张华在剧组形象照片的封面。

  都不知道杂志社怎么搞来的。

  张华指了指杂志,“我给你签个名字?”

  “谢谢侬!”

  女接线员一听,高兴地连忙将杂志刊和笔递过去。

  她正想和自己喜欢的影星继续搭话。

  下一秒,尖锐刺耳的电话铃声不合时宜地骤然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