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项目收益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《山楂树之恋》火了,尤其是在青年人的圈子里。

  这个时代还没有小鲜肉、爱豆的说法。

  但是当看荧幕上俊朗、挺拔、阳光、年轻的张华,露出古铜色的健壮膀子。

  不少女孩的情愫涟漪轻轻荡漾开来。

  而男孩们喜欢清纯、肤白貌美的李文丽。

  此刻正在陪同龚樰看电影的女孩,已经27岁了。

  看到荧幕上年轻的老三,第一眼就觉得,这就是她一直幻想的人生伴侣。

  只想和他共度一生!

  画面里跳入河里的老三,来到女孩面前。

  “我看见你在学校里打排球了!”

  “拿去买球衣吧,不要影响球队集体形象!”

  “我知道你是五号。”

  穿着湿透的衣服,却惦记着女生在学校穿的破衣服,还清晰记得衣服上的号码。

  阳光男孩的细腻、体贴,那个女孩不爱啊!

  “龚樰,这小男生你以前在燕京见过?”

  龚樰摇了摇头,“没有!”

  74年龚樰被借调到燕京参与话剧的排演,并因其在剧中的表现而被留了下来,成为正式演员。

  她在燕京待过一段时间。

  同为演员,这部电影启用的男、女主角演员,实在是年轻的过份!

  画面上,两人第一次躺在一张床上。

  静秋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只要他做什么她都答应。

  而老三只是静静的躺在她的身边。

  “我就这样看着你,看你一辈子”

  “你是怕我怀孕?”

  “将来你会怀孕的,你会做妈妈,然后做奶奶……”

  “那你呢”

  “你活着我就活着。要是你也死了,我就真的死了。”

  伤感的情绪在蔓延。

  很快离别的日子,两人隔空拥抱对方,老三哭泣的一幕。

  让龚樰的内心触动!

  她知道这是男生在告别,这或许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。

  龚樰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。

  电影散场,不少女生都带着哽咽哭泣的声音走出来。

  爱情很纯洁,却又令人那么伤感!

  “龚樰,要是你演静秋,一定比张瑜更有名。”

  成熟的女生轻轻抹去眼角的泪珠,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。

  她觉得这电影主要是老三演的好,静秋只是长得好看,情感表达上弱了一点。

  龚樰温婉地答道:“静秋是个学生,我哪里演的了。”

  “可我总觉得,你的气质和形象符合静秋,而且演技肯定比那个女孩强。”

  同样的27岁,对方还是一脸的清纯、白嫩,让人不免心生嫉妒。

  龚樰微微一笑,没有回应。

  心里却在想,自己什么时候能演一部,这样的爱情电影。

  ……

  随着《山楂树之恋》的热映,作为主演男主角的张华,生活悄然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,出门都要面对无数热切的目光。

  甚至还有大胆的女知青给他写信。

  文笔细腻温婉,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他的倾慕。

  就是隐匿的情书!

  张芳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信封,高兴的询问道:

  “哥,这是我同学让我转交给你信,顺便问你什么时候拍第二部电影。”

  父亲是导演,哥哥是老三,拍出一部这么好看的电影,使她在校园里拥有了足以自豪的资本。

  躺在老爷椅上的张华一脸无奈,告诫道:

  “明年会拍的,让你的同学不要给我写信了!”

  张芳蹲下挽着张华的手臂,恳求道:

  “还是爱情电影?这次能不能不写死老三?”

  老三这么好,这么爱静秋,怎么能让他死掉呢。

  坐在沙发上的张建国,语气严肃的批评道:

  “你哥,明年要跟着陈厂长拍战争电影,读好你的书上大学。你这个年纪,别整天想着什么爱情。”

  儿子占了他的老爷椅,他认了,毕竟谁家的儿子有这么优秀。

  一旁的苏萍看不下去了,调侃道:“怎么陈主任这个副导演升了,你这个导演没升?”

  “我这是在沉淀,有老团长在,该上的时候自然会上,你懂什么?”

  苏萍顿时不乐意了,“你就算了,儿子这么优秀,你的老团长也不帮忙提一提?”

  “小华才进厂里几个月,说提就提的?没见厂里给他评了个厂职工劳模,推荐入组织了?”张建国不耐烦的解释道。

  要知道入组织,那可是厂里多少人,争破头颅,求都求不到的东西。

  而且他现在也不用担心,背后用关系把张华从文工团转业的事情了。

  ……

  新项目在国内一片火热,但八一厂的内部却乐观不起来。

  因为铁甲项目也上映了!

  八一厂的会议室里,众人的心情都有些阴霾。

  尤其是创作部的几个厂领导,脸色更是变成苦瓜脸。

  坐在主位上的老书记低沉道:“现在国内对这个项目批评声很多,说战斗中爱情场面太多,脱离现实,角色形象塑造不好。”

  “我们也是看爱情电影越来越受国内欢迎,临时加了一些爱情戏,没有协调好!”

  沈季渊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。

  有两个成功的爱情题材项目的案例在前,他知道不是爱情场面多,完全就是导演不懂怎么拍,强行加入爱情的元素。

  戴着金丝眼镜的财务黄主任,神色凝重地分析道:

  “这样下去,根据新政策,我们在铁甲项目上可能要亏损很大一笔钱,这对厂里明年的财政更加紧张。”

  电影票房跟厂里没关系,可是电影厂却需要总局卖出去拷贝胶片,决定着八一厂能拿多少钱。

  没有宣传就没有观众。

  没有观众到电影院看铁甲项目,要这么多拷贝干什么?

  杨副厂长主动接过话题,“新项目总局预计结算三倍的盈余,完全可以支持明年再推进几个优秀的爱情电影。”

  刘厂长微微一笑,附和道:

  “说起来,上面这次还表扬了我们八一厂,说我们的电影指导了年轻人的道德思想。”

  这项目最大的受益者是陈俊,从主任提拔到副厂长。

  但作为创作部手下的一员,创作部同样沾了一些光。

  看着两人的一唱一喝,李书记轻轻一笑,开口道:

  “新项目的盈余需要投入到明年大决战的项目,这是一部献给组织六十周年的电影,上面领导已经批示下来了!”

  这帮人不就是想把《山楂树之恋》项目的收益,挪到自己主导的项目里去?

  “什么?”

  杨副厂长闻言,顿感一惊!

  一开始他们还想争夺这个项目的主导权,但是那离谱的剧情,觉得根本不可能过的了审核,就没撕破脸皮去争夺。

  结果直接变成献给组织成立六十周年,这种有重大意义的项目。

  照这样说,脸踏马值几个钱啊!

  刘厂长心里带着好奇问:“现在部队同样在收紧、压缩,怎么会有多余的财政支持拍摄大场面的战争项目?”

  他记得献礼片的项目,今年是分配给了上影厂。

  而且铁甲项目都凉了,部队短时间内,哪还敢拿钱让八一厂去挥霍。

  一直默默不语的陈俊,解释道:

  “这次大决战项目将采用多特写的画面,减少战争特效的使用,部队人员的调用也会相应减少。”

  张华把《山楂树之恋》拍出来,两人就私下里谈论过大决战的拍摄。

  想要部队支持,不但剧本故事要好,成本是一定要降下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