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始终相信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跟老书记汇报完工作,张华便赶着回家。

  老书记说的对。

  家里的妻子大肚子,还一直惦记着工作确实有些不负责。

  还有在国外的女儿,自己没有办法相见。

  真是造孽啊!

 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家属院染上了一层暖橙色。

  一路上张华应付着打招呼的路人,心急地往家门赶去。

  回到家,便看见龚樰穿着一件宽松的孕妇装,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,肚子高高隆起。

  “你可算回来啦。”

  见到张华回来,龚樰脸上立刻绽放出温柔的笑容。

  只是那笑容里夹杂着一丝疲惫,刚想起身,便被苏萍按住:

  “你慢点,可别动了胎气!”

  张华快步走到龚樰身边,小心翼翼地坐下,满是心疼与愧疚:

  “辛苦你了,我都没怎么陪在你身边。”

  说着,他轻轻将手放在龚樰的肚子上。

  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律动,一种奇妙又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。

  年纪轻轻就有两个娃,是不是太早了!

  “小华媳妇生孩子前,你就给我老实的待在家里,哪里都不许去。”

  苏萍语气透着一丝严厉。

  张华听到母亲苏萍的话,心中一阵纠结。

  他答应了下半年拍摄李文丽的电影项目,以及明年和阿嘉妮在美利坚的约定。

  哪有时间待在家里休息!

  难怪前世的导演一年一部电影已经算高产了!

  自己的情况应该算是劳模吧!

  好像看出张华的为难,龚樰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柔声说:

  “妈,他就是一个大忙人,有你和小芳陪着我就好。”

  苏萍一听这话,眉头立刻皱了起来。

  还没等她说话,张建国领着张芳提着东西回来了。

  “我哥回来啦!”

  张芳兴奋地跑进屋内。

  见两人手上提着东西,张华好奇道:

  “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?”

  “小雪家里不是准备从泸市来燕京看望嘛,我先准备一些东西。”张建国答道。

  张华一听,担心道:“啊,媳妇你爸妈会不会来找我算账?”

  “没有,他们就是来看望我一段时间。”龚樰笑了笑。

  苏萍一听这话,看向张建国道:“老张,你给儿子申请的房子怎么样了?”

  “放心,第一批名单肯定有儿子!”

  张建国给了一个自信的“你信我的眼神”。

  “那以后老哥和嫂子以后,不是要跟我们分开住?”

  张芳嘴角嘟喃道,她一想到以后不能像这样朝夕相处,心里就空落落的。

  张华看着妹妹失落的样子,笑着揉了揉她的头,

  “明天就让爸把公房申请退了,我们去买两套相邻的四合院,一套给我们住,一套给你当嫁妆。”

  这时的合院“老旧”“过时”的代名词,连红砖房都比不上。

  面积小一点的四合院大概1万元一套,大一点的院子能卖到小几万块

  ……

  老书记对着张华带回来的资料研究了一夜,第二天便专门前往总政一趟汇报工作。

  李老见老书记眼下泛着青黑,眼角的皱纹里还卡着疲惫,往他面前推了杯刚沏的热茶:

  “看你这模样,昨晚没合眼?是给那小子气的?”

  老书记叹了一口气,“昨天发了一顿脾气,说我们的科学家没有没茶叶蛋的个体户挣钱,不应该过着这种苦日子。”

  “你还是没有劝动他放弃去美利坚?”

  李老忍不住揉起额头。

  他心里知道去了美利坚的张华,大概是不会回国的。

  毕竟拍一部电影能在国际市场,给国内挣几千万外汇的高端人才。

  你让他拿几百钱的工资,换谁来心里都会有芥蒂!

  可华影现在一片向好,突然失去灵魂人物。

  谁都无法保证有没有后继者,能扛的起这个责任。

  “我没有劝他,反而是来让你们同意他的申请。”

  老书记的语气显得低沉,像是泄了气般。

  李老一听,有些生气的批评道:“老陈,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?华影马上就要在国内的所有一线城市启动华影城的建设计划。”

  “没有持续的外汇收入,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,甚至会对国内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可逆的恶果。”

  说完,他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他是不是受到外国女人的影响?你可以直接了当的告诉他,只要没有过了红线,没有人会在意他这些裤裆惹出来的事。”

  办公室沉默许久,老书记沉吟了一会,

  “这次就是跟你汇报建设资金的事,他在港岛那边又坑了一笔预售房资金,并跟港商谈好集团公司在港岛上市募集资金的方案。”

  “批了!”

  李老语气坚定,“上面不批我撂挑子退休养老。”

  老书记犹豫道:“那……在美利坚成立分公司,开展合拍电影的项目?”

  “这事不能缓一缓?集团公司在港岛上市,不是需要负责人?就让他先过港岛待一段时间。”

  听到老书记还是同意张华去美利坚的态度,李老的内心有些意外。

  “他给何家的女孩找了一个熟悉金融市场的帮手,一口咬定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干。”

  听到老书记的话,李老无奈地选择翻起华影交上来的方案报告。

  受理集团公司上市业务的新鸿基证券公司,以及霍家等大家族愿意投资入股的情况,这些内容都在方案里提及。

  年轻同志好像确实都把事情已经安排妥当!

  这小子不仅是电影人才,还是金融人才,李老心里真舍不得把人放走。

  但二十四岁的年纪,资本主义的作派,还有管不住的裤裆,确实是一块硬伤。

  李老看向老书记,神情严肃地问道:

  “你确定他会回国?”

  话音落下,老书记微微一怔,随后点头:

  “我始终相信我们的年轻同志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