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章 心生怜惜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夜晚,八一厂的小礼堂。

  持续放映了一周的《浪客剑心》电影,却丝毫挡不住厂职工们的热情。

  沈剑心与雪梅香两个惊艳角色,共同演绎一场生于错误时代的相遇,一段身不由己的宿命纠缠,让女生揪心的悲剧式爱情。

  正在观影的朱林,看着自己在日记上,最后写下的那句:

  “对不起,夫君”

  内心深处有一丝触动,就像是心尖被针轻轻扎了一下。

  这时,身旁一句温婉的声音传出:“同志,你的表演真好!”

  朱林扭头看向长相精致的黄梅莹,轻声回应:

  “谢谢!”

  入职八一厂演员剧团,她对这位带着一股书香门第气质的千金小姐挺有印象的。

  黄梅莹在去年出演了电影《路漫漫》,但国内老一套的拍摄风格,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大的关注。

  电影故事讲述的是青年时期的朱华受尽旧资产阶级迫害,如何成为一代传奇元帅。

  “你们现在的表演,快把故事演活了一样,难怪郝主任让我们学习。”

  本来龚樰放弃出演“雪梅香”,黄梅莹还想跟众女一起竞争。

  可是见识了朱林演绎出的复杂情感,本该恨他,却在相处中,逐渐理解他,并最终爱上杀夫仇人。

  这种内心的矛盾与转变,普通的表演者根本无法做到。

  尤其是隐居乡下相拥的一幕,透着一股令人心碎的凄美。

  像是一场在绝望中偷尝禁果的、充满罪孽感与救赎感的仪式。

  ……

  “雪梅香最后死了……我心里好难受啊…”

  “张厂长的儿子,就喜欢拍这种类型的电影。”

  “可不是嘛,看着真让人揪心。”

  “女主角听说年初特招到了我们八一厂。”

  “你往前面看,那位不就是正主?”

  从小礼堂走出来,朱林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。

  有热辣辣的打量,有带着好奇的审视。

  结伴一起走出小礼堂的黄梅莹,不禁对朱林羡慕道:

  “你真幸运,在北电就让张导看上出演重要角色。我们剧团的一些女同志,到现在都还没见上过他一面!”

  “你在八一厂待几年了?”朱林好奇道。

  黄梅莹思索了一下,“77年来的,有五年多了吧!”

  “那怎么会没见过张导?”

  听到朱林的反问,黄梅莹顿了顿,叹气道:

  “也不是说没有见过,可能是张导没有注意到我们吧。”

  话音落下,朱林顿时醒悟过来。

  原来自己习以为常的机会,在别人眼里竟是遥不可及的奢望。

  她心里忽然一沉,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。

  黄梅莹见她神色不对,慌忙摆手:“你别误会!你也知道,厂里每年的角色就那么多,年轻姑娘一茬接一茬地来,我们这些熬成老姑娘的,总怕等不到那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。”

  年轻时候的她,可比李文丽长的清秀。

  只是受时代的主流和限制,像“宋婉仪”这种资产主义的千金小姐出彩角色,根本就不让拍,缺少本色出演的机会。

  有剧团演员前辈们的处境参考,随着容颜的消逝,愈发让她有危机感。

  朱林一听,不禁心生怜惜。

  出演人生第一部电影后,她也是觉得没有什么机会,才会想着考进燕京电影学院。

  犹豫了一下,随即便安慰道:“少鸿跟我透露过,张导一直支持她们拍摄古装宫斗剧,到时候女角的机会就多。”

  “是吗?要是有消息,得麻烦你提前通知我啊!”

  “嗯!”

  朱林不假思索的应下,她的性子本就温婉。

  没有太多的小心思。

  随后两个中年大姑娘好似因为年龄的因素,有共同的话题熟络的交流起来。

  ……

  燕京,西土城。

  儿童制片厂的厂区里。

  相较于上半年刚搬迁时的冷清,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。

  随着第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到位,加上华影集团的组织机构人员陆续入驻。

  往来的人影穿梭不息,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热腾腾的忙碌劲儿。

  李少鸿和胡氿刚走到华影大楼前,就看见个熟悉的身影,扬声招呼道:

  “这不是田大导演吗?怎么跑我们这儿来了?没跟你的好兄弟在北影厂待着?”

  “少鸿、小氿!”

  田壮抬头应了声,脸上带着点被抓包的不自在,“你们今天也是来参加内部看片会的?”

  李少鸿语气显得有些不善:“我们可是华影的人,不来这儿难道来逛公园?”

  田壮靠着母亲的关系拿到华影的资源,今年拍的那部实习作品,搞出一堆艺术性的东西,内容“晦涩”、“朦胧”根本不适合儿童观看,到现在都没还有过审。

  这对于自负盈亏的华影来说,不能上映完全是在浪费资源。

  可人家倒好,转头就跟着陈凯鸽分到了北影厂。

  这让把自己当成“华影”土着人的李少鸿,心里不免有些芥蒂。

  田壮挠了挠头,“这不是我妈偏要拉着我来学习嘛!”

  胡氿在一旁笑着接过话茬:“大壮,跟你说个好消息,我和少鸿明年就要独立负责第一个项目。”

  “谢老师带你们?这事我妈跟我提过一嘴。”田壮语气平淡,显然没太当回事。

  他今年给儿童制片厂拍的片子,不也老前辈挂名带着拍。

  只是他跟两人比有执导经验,能很大程度上亲自执导。

  胡氿忍不住笑了,特意加重了语气:“项目是张导给我们定的,还提了不少指导建议,只是没往明面上公开。”

  这话一出,田壮脸上露出几分惊讶。

  【难怪少鸿和小氿刚进八一厂就开始参与项目。】

  他知道华影现在的主要营收,全靠那个年轻人在海外挣的版权外汇。

  用这笔培养年轻一代的导演,任谁都挑不出毛病。

  正说着,就见于厂长陪着刘洋等几位华影高管从办公楼里走出来。

  于厂长一眼就瞧见了自家儿子,连忙给刘洋介绍:

  “刘书记,这是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小子。”

  “哦?”

  刘洋顺着看过去,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,“你和老田这是给国内电影行业培养了个好苗子啊!我听内部同志反馈,他那部毕业作品拍得很大胆,有创新,艺术价值也不低。”

  “您就别恭维这小子了,这些孩子还是没有抓住市场的主流。”

  “嗯,这方面确实还是张导的眼光更准些。”

  刘洋点头,随后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,“余主任和李部长估计也快到了,我们先去门口迎接。”

  说完,他率先迈步走去,于厂长和几位高管紧随其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