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真的有必要?-《华娱: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》

  深夜,整个八一厂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,从配音室出来的龚樰,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宿舍。

  龚樰靠在床上,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,思绪渐渐飘远。

  李文丽对张老师的心思,龚樰有些琢磨不透。

  尤其是两人还有一层青梅竹马的关系。

  可在与张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里,一种特殊的情感已在她心底悄然生根发芽,如藤蔓般缠绕,难以割舍

  【张老师今天夸我漂亮,是喜欢我?】

  龚樰的内心仿佛有一场激烈的风暴在肆虐,挣扎不已。

  女生都钦慕模样俊朗、有才华的男生,眼光高的她同样不例外。

  但传统观念依旧浓厚的时代,她怎能轻易跨越这道看似无形却又无比坚实的屏障?

  尤其是张老师那若即若离的态度!

  在这寂静的深夜里,一种纠结与痛苦,如影随形,将龚樰紧紧束缚,让她难以挣脱。

  ……

  八一厂的技术部剪辑组,正在放映着《归国恋曲》的毛片。

  讲述的是一位回国华侨科学家与女工之间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。

  画面上,杨伟站在摄影棚精心搭建的工厂场景中,周围是忙碌工作的“工友们”。

  他一身朴素的白色衬衣黑裤,头发却梳得油光锃亮。

  周海燕扮演的女工正羞涩地站在一旁,手中拿着一本工作笔记,像是在向他请教问题。

  周海燕(微微低头,声音轻柔):“同志,我……我想跟您请教一下,这笔记上的这个技术问题,我琢磨好久了,就是弄不明白。”

  杨伟(露出自信的微笑,抬头挺胸):“哦,拿来我看看。这有什么难的,我们海外归来的科学家,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的。”

  说着接过笔记。

  杨伟(指着笔记,语气坚定):“你看啊,这个地方呢,你得按照这个方法来操作,这可是先进的科学方法,是我们在国外学习到的宝贵经验。只要按照我说的做,保证能解决问题。”

  周海燕(眼中闪过一丝敬佩,连连点头):“好的,同志,我明白了。您真厉害,不愧是从海外回来,为祖国做贡献的科学家。”

  杨伟(拍了拍胸脯,神情自豪):“那当然,我们海外华侨,一心想着祖国的建设,就是要把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,让祖国变得更强大。”

  一截毛片播放完毕,画面“唰”地一下变成了黑白,整个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。

  正在观影的沈季渊不禁痛苦地闭上眼睛,心中满是无奈与尴尬。

  本以为是演员不行,结果电影项目本身就出了问题。

  要知道张华拍出的《山楂树之恋》,凭借细腻的情感、鲜活的人物以及贴近生活的真实感,已经让国内电影人明白电影可以这么拍。

  可如今这部《归国恋曲》,从演员的表演到台词的设计,都还带着浓厚的样板戏痕迹,仿佛停留在过去的时代。

  连他这个老头都不喜欢看,周海燕为什么还没有转变过来?

  尤其是里面的角色形象单薄,情感表达的生硬。

  【这真的有必要继续拍下去?】

  ……

  《情书》项目的重要性,在八一厂隐隐超过了献礼片。

  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初期,拍电影消耗的是国内的资源。

  出海能从国外挣回外汇,就能拿钱发展经济。促进更多的就业岗位,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精神需求。

  电影后期制作工作刚完成,张华便带着满怀期待的心,前往老书记的办公室,汇报自己的成果。

  结果迎面就撞上枪口,受到老书记的一顿批评。

  “让你去支援《大决战》的拍摄,你推说要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任务。创作部其他同志需要指导,你又拿后期制作当挡箭牌。你这样以后怎么能团结身边的同志,要是身居高位,又怎么带好一个集体?”

  老书记一脸严肃,语气中满是责备。

  张华的语气透着深深的委屈,“老书记,我太想给厂里挣外汇了!”

  参展柏林电影节耽搁了半个月的时间,《情书》的后期制作工作又脱不开身。

  他是真的没有精力、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项目。

  老书记深深地叹了口气,“你啊,就是因为太聪明、天赋高,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优越感,觉得别人的项目不行,就不愿意参与。”

  张华连忙表态:“我以后改。”

  可他这态度,怎么看都有些敷衍。

  老书记一眼就看穿了,“有些东西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改的。”

  张华一脸地委屈,急忙解释道:

  “我这不是听您说 5 月份国内没有参展的电影,就觉得这是咱们厂最好的一次机会,不想错过嘛。”

  老书记一听,指向张华,提醒道:

  “这就是你心态太急切,没考虑到事情背后的因果。”

  他顿了顿,随后继续说道:“自从厂里上一次电影参展,文化部门就已经摸清楚了国外的电影评审标准。其他电影厂不是没申请参展,而是申请被打回去了,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明白呢?”

  “那片子不参展了?”

  张华试探地打起退堂鼓,他心里有些无奈。

  面对老革命、老同志的批评,有时候还得装孙子憋着。

  因为人家确实是为你好,只是他们不懂一个前世人的脑回路。

  老书记沉吟片刻,“你跟老刘、季渊汇报一下,抓紧组织内部看片会。”

  年轻人都卖力把项目赶出来了,他有什么理由到这个节骨眼上放弃。

  而且确实如张华所说,国内没有其它电影参展,那就说明八一厂这次能出海参展,就少了一些内部的竞争压力。

  按上次柏林国际电影节雨露分沾的尿性,应该会给国内一个面子最少安排个安慰奖回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