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府的后园极大,引了活水,凿池堆山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。
时值春日,园内桃李芳菲渐次凋谢。
而海棠、丁香正盛,嫩柳拂波,一片生机盎然。
纪黎明看似随意。
心神却有一半留意着周遭。
走到一处假山环抱的岔路口。
他能隐约能听到潺潺水声和清脆活泼的笑语声从西面传来。
引路的丫鬟脚步微顿,似有些犹豫。
正想开口建议往东面的竹林去。
纪黎明却被假山石缝隙中一丛绽放的淡紫色二月兰吸引了目光,
自然而然地朝着西边那条小径多走了几步。
他口中还赞道:
“这早春的花儿,于僻静处倒开得愈发精神了......”
话音未落。
小径尽头。
水光潋滟之处,景象已豁然开朗。
正是一片宽阔的荷塘。
而荷塘边的九曲回廊上,正有两位倩影。
一位身着娇嫩的鹅黄色春衫。
年纪明显小些,约莫十四五岁,面容俏丽,眼神灵动活泼。
正伏在栏杆边,好奇地看着水中游动的几尾小鱼,偶尔用手指轻轻点着水面,发出轻快的笑声。
这应是妹妹孟竹月。
另一位,则站在稍内侧些。
穿着一身质地精良、绣着缠枝莲纹的藕荷色春裙,外罩一件云纹绉纱比甲。
她并未看水,而是微仰着头,看着回廊旁一株开得正盛的西府海棠,神情沉静专注,气质娴雅淡然。
春风拂过,吹落几片花瓣,掠过她的鬓角衣袂。
正是大小姐孟枕月。
似乎是听到了脚步声和纪黎明方才的说话声,两人皆转头望来。
孟竹月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笑意。
看到陌生男子出现,好奇地瞪大了眼睛,毫不避讳地打量着纪黎明。
孟枕月的目光则从海棠花上移开,落在纪黎明身上。
她的视线快速扫过他微蹙的眉,略显苍白的脸色,以及那“不便”的右臂,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担忧。
引路的丫鬟连忙上前几步,福身行礼:
“大小姐,二小姐,这位是府上的客人,安南府的纪公子。”
“公子在房中闷了,夫人吩咐奴婢引着在园中散散心。”
纪黎明立刻停下脚步,站在数步之外。
他的脸上适时地浮现出窘迫和歉意,拱手微揖。
这个动作他做得有些艰难,刻意显露出右肩的不适:
“在下唐突,不知两位小姐在此,扰了小姐清赏,实在罪过。”
他的目光礼貌地垂下,并未直视二人。
孟枕月微微颔首还礼,声音轻柔如春风:
“纪公子不必多礼,园中春色正好,本就是供人游赏的。”
她话语简洁,并未有多余的寒暄。
孟竹月则心直口快地问:“呀,你就是那个被我石头表哥不小心撞到的举人哥哥吗?你肩膀还疼吗?”
她语气里带着纯真的关切。
“竹月。”
孟枕月轻声唤了妹妹一句。
语气温和,却自有一股令妹妹收敛的威严。
孟竹月抿了抿嘴,但还是好奇地瞅着纪黎明。
纪黎明保持歉然姿态:
“多谢二小姐关心,已好多了,是在下不慎,惊扰了二位小姐赏春的雅兴,这便告辞......”
“既遇见了,纪公子不妨一同看看这春水初生的景致。”
孟枕月却开口。
语气依旧平淡无波,她目光转向水面:
“池水经了一冬,如今倒是格外清澈,连水底的石子都看得分明。”
纪黎明从善如流,再次道谢。
他走到回廊的另一侧,与两位小姐保持着足够的距离,也望向池水。
他并未多言,只是安静欣赏,片刻后轻声道:
“确实。”
“水至清则无鱼,然此池澄澈见底,却仍有几尾小鱼悠游其间,虽不及夏日的锦鲤绚烂,却另有一番生机盎然的野趣。”
孟枕月目光依旧看着水面。
闻言,极淡地应了一声:
“嗯。”
过了一会儿,她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,微微倾身,指向靠近廊柱的一处水面:
“你看那尾小的,总是落在后面,争不过同伴,却也不急不躁,自顾自地啄食青苔,倒显得另一些鱼儿急躁了。”
纪黎明心中微动,顺着孟枕月所指望去,沉吟道:
“小姐观察入微。”
“强弱之势,饥饱之别,处处皆然。”
“然这小鱼安于现状,觅得自身生存之道,虽不夺目,亦是一种从容。”
“或许它深知自身力弱,不与争锋,反得清静。”
孟枕月闻言,缓缓转过头,目光再次落在纪黎明身上。
这一次,她的目光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。
片刻后,她才微微颔首,声音依旧清淡,却少了几分的疏离:
“纪公子倒是心细。”
孟枕月说完,便直起身,对孟竹月道:
“竹月,风有些凉了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
孟竹月正看得有趣,有些不情愿:
“姐姐,再玩一会儿嘛......”
孟枕月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:
“听话。”
她说着,目光转向纪黎明,微微颔首示意:
“纪公子请自便。”
纪黎明立刻拱手:“恭送二位小姐。”
孟枕月不再多言,带着一步三回头的孟竹月,沿着回廊另一端缓步离去。
藕荷色的裙摆拂过落满花瓣的廊板,悄然无声。
纪黎明站在原地,直到那两道身影消失在繁花绿树之后,才慢慢直起身。
他的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。
春日的偶遇,澄澈的池水,从容的小鱼......
更重要的是,他清晰地捕捉到了两位小姐落在他身上时,那眼神中一闪而过,未加掩饰地欣赏。
尤其是那位孟二小姐,几乎将“这个哥哥真好看”写在了脸上。
而孟大小姐虽收敛得多,但那比平日多停留了片刻的目光,以及最后那句语气稍缓的“心细”,都泄露了蛛丝马迹。
这俊俏脸,果然是好用的通行证。
纪黎明心情美滋滋。
他的“软饭”之路,似乎格外顺利。
———
与此同时,走出一段距离后。
孟竹月几乎按捺不住兴奋。
紧紧挽着姐姐的手臂,再次回头确认纪黎明已经看不见了,这才压低声音,雀跃地道:
“姐姐!姐姐!你看见没有?那位纪公子...他...他也生得太好看了吧!”
她的小脸因激动而泛红:
“比画上的潘安宋玉还要俊俏几分!尤其是他方才微微蹙眉的样子,哎呀,真是...我见犹怜!”
时值春日,园内桃李芳菲渐次凋谢。
而海棠、丁香正盛,嫩柳拂波,一片生机盎然。
纪黎明看似随意。
心神却有一半留意着周遭。
走到一处假山环抱的岔路口。
他能隐约能听到潺潺水声和清脆活泼的笑语声从西面传来。
引路的丫鬟脚步微顿,似有些犹豫。
正想开口建议往东面的竹林去。
纪黎明却被假山石缝隙中一丛绽放的淡紫色二月兰吸引了目光,
自然而然地朝着西边那条小径多走了几步。
他口中还赞道:
“这早春的花儿,于僻静处倒开得愈发精神了......”
话音未落。
小径尽头。
水光潋滟之处,景象已豁然开朗。
正是一片宽阔的荷塘。
而荷塘边的九曲回廊上,正有两位倩影。
一位身着娇嫩的鹅黄色春衫。
年纪明显小些,约莫十四五岁,面容俏丽,眼神灵动活泼。
正伏在栏杆边,好奇地看着水中游动的几尾小鱼,偶尔用手指轻轻点着水面,发出轻快的笑声。
这应是妹妹孟竹月。
另一位,则站在稍内侧些。
穿着一身质地精良、绣着缠枝莲纹的藕荷色春裙,外罩一件云纹绉纱比甲。
她并未看水,而是微仰着头,看着回廊旁一株开得正盛的西府海棠,神情沉静专注,气质娴雅淡然。
春风拂过,吹落几片花瓣,掠过她的鬓角衣袂。
正是大小姐孟枕月。
似乎是听到了脚步声和纪黎明方才的说话声,两人皆转头望来。
孟竹月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笑意。
看到陌生男子出现,好奇地瞪大了眼睛,毫不避讳地打量着纪黎明。
孟枕月的目光则从海棠花上移开,落在纪黎明身上。
她的视线快速扫过他微蹙的眉,略显苍白的脸色,以及那“不便”的右臂,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担忧。
引路的丫鬟连忙上前几步,福身行礼:
“大小姐,二小姐,这位是府上的客人,安南府的纪公子。”
“公子在房中闷了,夫人吩咐奴婢引着在园中散散心。”
纪黎明立刻停下脚步,站在数步之外。
他的脸上适时地浮现出窘迫和歉意,拱手微揖。
这个动作他做得有些艰难,刻意显露出右肩的不适:
“在下唐突,不知两位小姐在此,扰了小姐清赏,实在罪过。”
他的目光礼貌地垂下,并未直视二人。
孟枕月微微颔首还礼,声音轻柔如春风:
“纪公子不必多礼,园中春色正好,本就是供人游赏的。”
她话语简洁,并未有多余的寒暄。
孟竹月则心直口快地问:“呀,你就是那个被我石头表哥不小心撞到的举人哥哥吗?你肩膀还疼吗?”
她语气里带着纯真的关切。
“竹月。”
孟枕月轻声唤了妹妹一句。
语气温和,却自有一股令妹妹收敛的威严。
孟竹月抿了抿嘴,但还是好奇地瞅着纪黎明。
纪黎明保持歉然姿态:
“多谢二小姐关心,已好多了,是在下不慎,惊扰了二位小姐赏春的雅兴,这便告辞......”
“既遇见了,纪公子不妨一同看看这春水初生的景致。”
孟枕月却开口。
语气依旧平淡无波,她目光转向水面:
“池水经了一冬,如今倒是格外清澈,连水底的石子都看得分明。”
纪黎明从善如流,再次道谢。
他走到回廊的另一侧,与两位小姐保持着足够的距离,也望向池水。
他并未多言,只是安静欣赏,片刻后轻声道:
“确实。”
“水至清则无鱼,然此池澄澈见底,却仍有几尾小鱼悠游其间,虽不及夏日的锦鲤绚烂,却另有一番生机盎然的野趣。”
孟枕月目光依旧看着水面。
闻言,极淡地应了一声:
“嗯。”
过了一会儿,她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,微微倾身,指向靠近廊柱的一处水面:
“你看那尾小的,总是落在后面,争不过同伴,却也不急不躁,自顾自地啄食青苔,倒显得另一些鱼儿急躁了。”
纪黎明心中微动,顺着孟枕月所指望去,沉吟道:
“小姐观察入微。”
“强弱之势,饥饱之别,处处皆然。”
“然这小鱼安于现状,觅得自身生存之道,虽不夺目,亦是一种从容。”
“或许它深知自身力弱,不与争锋,反得清静。”
孟枕月闻言,缓缓转过头,目光再次落在纪黎明身上。
这一次,她的目光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。
片刻后,她才微微颔首,声音依旧清淡,却少了几分的疏离:
“纪公子倒是心细。”
孟枕月说完,便直起身,对孟竹月道:
“竹月,风有些凉了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
孟竹月正看得有趣,有些不情愿:
“姐姐,再玩一会儿嘛......”
孟枕月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:
“听话。”
她说着,目光转向纪黎明,微微颔首示意:
“纪公子请自便。”
纪黎明立刻拱手:“恭送二位小姐。”
孟枕月不再多言,带着一步三回头的孟竹月,沿着回廊另一端缓步离去。
藕荷色的裙摆拂过落满花瓣的廊板,悄然无声。
纪黎明站在原地,直到那两道身影消失在繁花绿树之后,才慢慢直起身。
他的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。
春日的偶遇,澄澈的池水,从容的小鱼......
更重要的是,他清晰地捕捉到了两位小姐落在他身上时,那眼神中一闪而过,未加掩饰地欣赏。
尤其是那位孟二小姐,几乎将“这个哥哥真好看”写在了脸上。
而孟大小姐虽收敛得多,但那比平日多停留了片刻的目光,以及最后那句语气稍缓的“心细”,都泄露了蛛丝马迹。
这俊俏脸,果然是好用的通行证。
纪黎明心情美滋滋。
他的“软饭”之路,似乎格外顺利。
———
与此同时,走出一段距离后。
孟竹月几乎按捺不住兴奋。
紧紧挽着姐姐的手臂,再次回头确认纪黎明已经看不见了,这才压低声音,雀跃地道:
“姐姐!姐姐!你看见没有?那位纪公子...他...他也生得太好看了吧!”
她的小脸因激动而泛红:
“比画上的潘安宋玉还要俊俏几分!尤其是他方才微微蹙眉的样子,哎呀,真是...我见犹怜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