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山的路似乎变得格外短暂。
快到山脚时,纪黎明停了下来。
他小心地将沈安然放下,让她靠着一棵树站稳。
“快要到村口了。”
纪黎明解释道。
他额头上都是汗珠,气息也有些紊乱。
沈安然明白他的意思,是不想被人看见,影响她的名声。
心里既感激他的细心,又隐隐有一丝失落。
“我自己慢慢走回去就行,今天真的太麻烦你了。”
沈安然低着头,声音细弱。
纪黎明看着她红肿的脚踝,皱了皱眉:
“在这等着。”
说完,他快步朝村子方向跑去。
没过多久,又跑了回来,手里推着一辆旧的独轮车。
“我问王老伯借的,推你回去,快些。”
他示意沈安然坐上去。
独轮车虽然颠簸,但总比走路强,也更隐蔽一些。
沈安然心里暖暖的,依言坐了上去。
纪黎明推着车,尽量平稳地朝着沈家老屋的后门走去。
到了沈家后门,纪黎明扶着她下来,把装着透骨草的背篓递给她。
“草药给你,脚上的药回去让奶奶帮你换一下,明天要是还肿得厉害,最好去看看。”
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沈安然接过背篓,手指紧紧攥着背带,抬头看着他。
霞光为她白皙的脸庞,镀上了一层柔光,眼睛亮得惊人。
“黎明哥,今天谢谢你,我...我很高兴。”
最后几个字,几乎低不可闻,却带着少女全部的勇气。
纪黎明看着她,心头微动,点了点头:
“快进去吧。”
沈安然深深看了他一眼,仿佛要把他此刻的样子刻在心里。
然后才转身,敲响了后门。
沈安然进了屋,靠在门板上。
还能听到门外独轮车轱辘,碾过地面的声音,渐渐远去。
她捂着胸口,那里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。
撞得她心慌意乱,又甜得她嘴角止不住地上扬。
脚踝处传来草药的清凉,似乎连疼痛都变得微不足道了。
沈奶奶闻声出来,看到她这副模样,又是心疼又是疑惑:
“哎哟,你这丫头,不是让你好好歇着吗?怎么又跑出去了?这脚怎么回事?还有这背篓......”
“奶奶。”
沈安然打断她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,“我没事,就是不小心又崴了一下。”
“是...是黎明哥送我回来的,还给我找了草药。”
沈奶奶愣了一下,接过背篓看了看里面的透骨草。
“这孩子...倒是心细,不过安然啊,你这老是麻烦人家......”
“不麻烦的!”
沈安然脱口而出,随即意识到自己反应过大,脸一红,低下头小声说。
“他...他顺路。”
沈奶奶人老成精,看着孙女这含羞带怯的模样,心里咯噔一下。
隐约猜到了几分。她叹了口气,没再多说,扶着孙女进屋重新上药。
她根本不看好这段感情。
接下来的日子,仿佛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。
但只有纪黎明和沈安然知道,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。
沈安然的脚踝,在纪黎明采的草药和沈奶奶的精心照料下,很快消了肿,能慢慢行走了。
她待在家里养伤的这几天。
脑海里反反复复都是山上纪黎明为她焦急、为她敷药、背她下山的身影。
那份混杂着感激,依赖和朦胧好感的情愫。
像春日的藤蔓,悄无声息地缠绕生长,越来越清晰。
她能下地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了个借口,揣上几块舍不得吃的精致点心,在纪家院子外徘徊。
恰好纪黎明叼着根草茎从院里出来,看到她,愣了一下。
“你...脚好了?”
他先开了口,目光落在她已能正常站立的脚踝上。
“嗯,好多了。”
沈安然的脸颊微红,把手里的点心递过去,声音细细的。
“这个...给你和小宝,谢谢你们上次...还有这次。”
纪黎明看着那用漂亮油纸包着的点心,又看看她绯红的脸颊和闪烁的眼神,心里明镜似的。
他接过点心,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的,两人都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缩回。
“举手之劳。”
纪黎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,“以后上山小心点,别再一个人去那么深的地方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
沈安然乖巧点头,鼓起勇气抬头看他。
“黎明哥,你...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?就一直在村里吗?”
纪黎明挑了挑眉,有些意外她会问这个。
他耸耸肩,一副混不吝的样子:
“不然呢?我这样的,还能去哪?”
“城里...城里也有很多机会的。”
沈安然急忙说,眼神里带着某种期盼,“我就要回城里上班了。”
这个消息让纪黎明动作一顿。
他看向她,女孩的眼睛亮晶晶的,里面清晰地映着他的影子。
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。
“哦,那挺好。”
沈安然见他反应平淡,眼神黯淡了一下,但很快又重新亮起:
“黎明哥,你在村里太屈才了。”
“你那么聪明,身手又好,要是...要是能去城里,肯定能找到好工作的!我...我回去就帮你留意看看!”
这话说得又快又急。
沈安然暗暗下定决心,回去一定要托爸妈的关系,想办法给黎明哥在城里找个临时工也好。
哪怕先站稳脚跟。
这样他们就能在同一个地方了。
纪黎明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笑了笑:“城里啊,听着是不错。”
“不过,工作哪是那么好找的,你别为我费心了。”
“不费心!”
沈安然立刻反驳,随即意识到自己太急切,声音又低了下去。
“我...我就是觉得,你应该有更好的出路。”
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种黏稠又暧昧的气息。
仿佛有千言万语在目光中交汇,却又谁都没有说破。
“那个...我该回去了。”
沈安然绞着手指,低声道。
“嗯。”
纪黎明点点头,“路上小心。”
沈安然一步三回头地走了。
纪黎明看着她纤细的背影消失在巷口,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点心。
拆开油纸,拿起一块放进嘴里。
很甜,一直甜到了心里。
几天后,沈安然要回城了。
临走前,她又特意来了纪家一趟,这次是正式告别。
纪老娘和纪老爹都在,客气地留她吃饭。
沈安然婉拒了,目光却一直悄悄寻找着那个身影。
纪黎明从屋里出来,手里拎着个小布包。
“给你,”他把布包递给她,“山里摘的野果子,路上吃。”
沈安然接过,指尖感受到布包上残留的他的体温,心头一暖。
“谢谢黎明哥。”
她看着他,眼圈有些微微发红。
“我...我走了。”
“嗯。”
纪黎明看着她。
女孩今天穿上了回城的衣服,崭新的列宁装,衬得她更加白皙秀气。
与这个质朴的村庄有些格格不入,却又莫名地牵动他的心弦。
“在城里照顾好自己。”
“你也是。”
沈安然的声音带了点哽咽,她飞快地低下头,怕眼泪掉下来。
“我...我说的工作的事,我会留意的!你...你别忘了......”
“知道了。”
纪黎明的声音柔和了些许,“快走吧,别耽误了车。”
沈安然重重地点了点头,最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仿佛要将他的眉眼刻进心里。
然后才转身离开了。
纪黎明站在院门口,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。
沈安然离开后,小嘎子村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。
但纪黎明知道,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。
张峰奇自从上次在他这里吃了瘪,一直没什么大动作。
但纪黎明清楚,这家伙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他那种人,睚眦必报,更何况是断人财路的大仇。
在他眼里,沈安然就是他的财路
必须在他攀上噶委会那条线,或者想出更恶毒的法子之前。
先把他解决掉。
硬碰硬,或者等对方出招,都太被动。
纪黎明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张峰奇的动向。
这家伙依旧是村里游手好闲的代表。
每天睡到日上三竿,然后就和那几个跟班在村里晃荡。
偷鸡摸狗,调戏一下大姑娘小媳妇,或者去邻村蹭吃蹭喝、赌点小钱。
纪黎明发现,张峰奇最近去邻村大柳树村格外频繁。
跟大柳树村一个游手好闲,据说有点门路的二流子走得挺近。
第二天一早,纪黎明没带着纪小宝疯玩,而是去了村支书家。
村支书姓李,是个五十多岁,面相严肃但心里有杆秤的老党员。
“李叔,忙着呢?”
纪黎明拎着两条用草绳串起来的肥鱼,笑着走进院子。
这是他早上特意去河里摸的。
李支书正坐在院里搓麻绳,抬眼见是他,有些意外:
“是黎明啊,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”
“瞧您说的,我偶尔也干点正事。”
纪黎明把鱼挂到院角的钉子上。
“刚摸的,给婶子炖汤喝。”
李支书放下手里的活计,掏出烟袋:
“有事?”
纪黎明收敛了笑容,凑近了些,压低声音:
“李叔,我听说...张峰奇那小子,最近不太安分啊。”
李支书眉头一皱:“他又惹什么事了?”
张峰奇是村里的老麻烦,李支书没少为他头疼。
“倒不是直接惹事。”
纪黎明斟酌着用词,绝口不提沈家。
“就是他最近好像跟隔壁村,那个王癞子混在一起。”
“王癞子啥人?跟镇上的噶委会那帮人勾勾搭搭,净干些偷鸡摸狗、投机倒把的勾当。”
“我是担心,张峰奇要是真跟他们搅和深了,在外面惹出什么大乱子。”
“比如偷盗公家财物或者打架斗殴伤了人,到时候人家顺藤摸瓜找到咱们村,咱们全村都得跟着丢脸。”
“您这支书脸上也无光啊。”
李支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。
噶委会那帮人,无法无天,哪个村干部见了不头疼?
投机倒把、偷盗公物更是敏感问题,真要被牵连上,麻烦就大了。
张峰奇是个混不吝的,跟王癞子那种人混在一起,什么事干不出来?
“还有,”纪黎明趁热打铁,抛出一个更具体的“隐患”。
“我前两天好像隐约听他们嘀咕什么‘弄点紧俏货’、‘村里仓库’之类的。”
“也没听太清,不知道是不是在打什么歪主意。”
“万一是想偷仓库里的化肥或者粮食...那性质可就严重了。”
这话半真半假,但足以引起李支书的警惕。
仓库的安全是大事,出了问题,他这支书第一个担责任。
“这个张峰奇!真是颗老鼠屎!”
李支书气得胡子翘,“我得找他爹娘好好说道说道!”
“李叔,找他爹娘估计没用,他爹娘啥样您还不知道?护犊子护得紧。”
纪黎明摇摇头,“得想个法子,让他彻底老实下来。”
“或者...让他没机会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触,免得给村里招祸。”
李支书看向纪黎明,眼神里带着审视:
“你小子,有什么主意?”
纪黎明笑了笑,笑容里带着点冷意:
“李叔,我听说公社水利站那边,最近是不是要组织个挖河渠的工程队?缺劳力?”
“那种集体劳动,管理严格,一去就是小半年。”
“正好让他远离王癞子那帮人,还能为公社做贡献,改造思想。”
公社组织挖河渠是苦差事,活累,时间长,而且要去外地,一般没谁愿意主动去。
但这也是个机会,一个把张峰奇“合理”送走,并且让他暂时无法再兴风作浪的机会。
李支书眼睛眯了起来,他明白了纪黎明的意思。
把张峰奇塞进工程队。
一来调虎离山,让他没机会勾结外人,惹是生非。
二来那种高强度劳动和严格管理,足以磨掉他一层皮。
三来,这也是组织安排,是为了防止他犯错。
张家爹娘再护犊子,也不敢明着对抗。
甚至还得感谢支部把他儿子引回“正途”。
“工程队...是有这么回事。”
李支书沉吟着,手指敲着膝盖。
“名额还没定下来,正愁找不到足够的人......”
快到山脚时,纪黎明停了下来。
他小心地将沈安然放下,让她靠着一棵树站稳。
“快要到村口了。”
纪黎明解释道。
他额头上都是汗珠,气息也有些紊乱。
沈安然明白他的意思,是不想被人看见,影响她的名声。
心里既感激他的细心,又隐隐有一丝失落。
“我自己慢慢走回去就行,今天真的太麻烦你了。”
沈安然低着头,声音细弱。
纪黎明看着她红肿的脚踝,皱了皱眉:
“在这等着。”
说完,他快步朝村子方向跑去。
没过多久,又跑了回来,手里推着一辆旧的独轮车。
“我问王老伯借的,推你回去,快些。”
他示意沈安然坐上去。
独轮车虽然颠簸,但总比走路强,也更隐蔽一些。
沈安然心里暖暖的,依言坐了上去。
纪黎明推着车,尽量平稳地朝着沈家老屋的后门走去。
到了沈家后门,纪黎明扶着她下来,把装着透骨草的背篓递给她。
“草药给你,脚上的药回去让奶奶帮你换一下,明天要是还肿得厉害,最好去看看。”
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沈安然接过背篓,手指紧紧攥着背带,抬头看着他。
霞光为她白皙的脸庞,镀上了一层柔光,眼睛亮得惊人。
“黎明哥,今天谢谢你,我...我很高兴。”
最后几个字,几乎低不可闻,却带着少女全部的勇气。
纪黎明看着她,心头微动,点了点头:
“快进去吧。”
沈安然深深看了他一眼,仿佛要把他此刻的样子刻在心里。
然后才转身,敲响了后门。
沈安然进了屋,靠在门板上。
还能听到门外独轮车轱辘,碾过地面的声音,渐渐远去。
她捂着胸口,那里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。
撞得她心慌意乱,又甜得她嘴角止不住地上扬。
脚踝处传来草药的清凉,似乎连疼痛都变得微不足道了。
沈奶奶闻声出来,看到她这副模样,又是心疼又是疑惑:
“哎哟,你这丫头,不是让你好好歇着吗?怎么又跑出去了?这脚怎么回事?还有这背篓......”
“奶奶。”
沈安然打断她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,“我没事,就是不小心又崴了一下。”
“是...是黎明哥送我回来的,还给我找了草药。”
沈奶奶愣了一下,接过背篓看了看里面的透骨草。
“这孩子...倒是心细,不过安然啊,你这老是麻烦人家......”
“不麻烦的!”
沈安然脱口而出,随即意识到自己反应过大,脸一红,低下头小声说。
“他...他顺路。”
沈奶奶人老成精,看着孙女这含羞带怯的模样,心里咯噔一下。
隐约猜到了几分。她叹了口气,没再多说,扶着孙女进屋重新上药。
她根本不看好这段感情。
接下来的日子,仿佛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。
但只有纪黎明和沈安然知道,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。
沈安然的脚踝,在纪黎明采的草药和沈奶奶的精心照料下,很快消了肿,能慢慢行走了。
她待在家里养伤的这几天。
脑海里反反复复都是山上纪黎明为她焦急、为她敷药、背她下山的身影。
那份混杂着感激,依赖和朦胧好感的情愫。
像春日的藤蔓,悄无声息地缠绕生长,越来越清晰。
她能下地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了个借口,揣上几块舍不得吃的精致点心,在纪家院子外徘徊。
恰好纪黎明叼着根草茎从院里出来,看到她,愣了一下。
“你...脚好了?”
他先开了口,目光落在她已能正常站立的脚踝上。
“嗯,好多了。”
沈安然的脸颊微红,把手里的点心递过去,声音细细的。
“这个...给你和小宝,谢谢你们上次...还有这次。”
纪黎明看着那用漂亮油纸包着的点心,又看看她绯红的脸颊和闪烁的眼神,心里明镜似的。
他接过点心,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的,两人都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缩回。
“举手之劳。”
纪黎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,“以后上山小心点,别再一个人去那么深的地方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
沈安然乖巧点头,鼓起勇气抬头看他。
“黎明哥,你...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?就一直在村里吗?”
纪黎明挑了挑眉,有些意外她会问这个。
他耸耸肩,一副混不吝的样子:
“不然呢?我这样的,还能去哪?”
“城里...城里也有很多机会的。”
沈安然急忙说,眼神里带着某种期盼,“我就要回城里上班了。”
这个消息让纪黎明动作一顿。
他看向她,女孩的眼睛亮晶晶的,里面清晰地映着他的影子。
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。
“哦,那挺好。”
沈安然见他反应平淡,眼神黯淡了一下,但很快又重新亮起:
“黎明哥,你在村里太屈才了。”
“你那么聪明,身手又好,要是...要是能去城里,肯定能找到好工作的!我...我回去就帮你留意看看!”
这话说得又快又急。
沈安然暗暗下定决心,回去一定要托爸妈的关系,想办法给黎明哥在城里找个临时工也好。
哪怕先站稳脚跟。
这样他们就能在同一个地方了。
纪黎明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笑了笑:“城里啊,听着是不错。”
“不过,工作哪是那么好找的,你别为我费心了。”
“不费心!”
沈安然立刻反驳,随即意识到自己太急切,声音又低了下去。
“我...我就是觉得,你应该有更好的出路。”
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种黏稠又暧昧的气息。
仿佛有千言万语在目光中交汇,却又谁都没有说破。
“那个...我该回去了。”
沈安然绞着手指,低声道。
“嗯。”
纪黎明点点头,“路上小心。”
沈安然一步三回头地走了。
纪黎明看着她纤细的背影消失在巷口,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点心。
拆开油纸,拿起一块放进嘴里。
很甜,一直甜到了心里。
几天后,沈安然要回城了。
临走前,她又特意来了纪家一趟,这次是正式告别。
纪老娘和纪老爹都在,客气地留她吃饭。
沈安然婉拒了,目光却一直悄悄寻找着那个身影。
纪黎明从屋里出来,手里拎着个小布包。
“给你,”他把布包递给她,“山里摘的野果子,路上吃。”
沈安然接过,指尖感受到布包上残留的他的体温,心头一暖。
“谢谢黎明哥。”
她看着他,眼圈有些微微发红。
“我...我走了。”
“嗯。”
纪黎明看着她。
女孩今天穿上了回城的衣服,崭新的列宁装,衬得她更加白皙秀气。
与这个质朴的村庄有些格格不入,却又莫名地牵动他的心弦。
“在城里照顾好自己。”
“你也是。”
沈安然的声音带了点哽咽,她飞快地低下头,怕眼泪掉下来。
“我...我说的工作的事,我会留意的!你...你别忘了......”
“知道了。”
纪黎明的声音柔和了些许,“快走吧,别耽误了车。”
沈安然重重地点了点头,最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仿佛要将他的眉眼刻进心里。
然后才转身离开了。
纪黎明站在院门口,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。
沈安然离开后,小嘎子村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。
但纪黎明知道,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。
张峰奇自从上次在他这里吃了瘪,一直没什么大动作。
但纪黎明清楚,这家伙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他那种人,睚眦必报,更何况是断人财路的大仇。
在他眼里,沈安然就是他的财路
必须在他攀上噶委会那条线,或者想出更恶毒的法子之前。
先把他解决掉。
硬碰硬,或者等对方出招,都太被动。
纪黎明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张峰奇的动向。
这家伙依旧是村里游手好闲的代表。
每天睡到日上三竿,然后就和那几个跟班在村里晃荡。
偷鸡摸狗,调戏一下大姑娘小媳妇,或者去邻村蹭吃蹭喝、赌点小钱。
纪黎明发现,张峰奇最近去邻村大柳树村格外频繁。
跟大柳树村一个游手好闲,据说有点门路的二流子走得挺近。
第二天一早,纪黎明没带着纪小宝疯玩,而是去了村支书家。
村支书姓李,是个五十多岁,面相严肃但心里有杆秤的老党员。
“李叔,忙着呢?”
纪黎明拎着两条用草绳串起来的肥鱼,笑着走进院子。
这是他早上特意去河里摸的。
李支书正坐在院里搓麻绳,抬眼见是他,有些意外:
“是黎明啊,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”
“瞧您说的,我偶尔也干点正事。”
纪黎明把鱼挂到院角的钉子上。
“刚摸的,给婶子炖汤喝。”
李支书放下手里的活计,掏出烟袋:
“有事?”
纪黎明收敛了笑容,凑近了些,压低声音:
“李叔,我听说...张峰奇那小子,最近不太安分啊。”
李支书眉头一皱:“他又惹什么事了?”
张峰奇是村里的老麻烦,李支书没少为他头疼。
“倒不是直接惹事。”
纪黎明斟酌着用词,绝口不提沈家。
“就是他最近好像跟隔壁村,那个王癞子混在一起。”
“王癞子啥人?跟镇上的噶委会那帮人勾勾搭搭,净干些偷鸡摸狗、投机倒把的勾当。”
“我是担心,张峰奇要是真跟他们搅和深了,在外面惹出什么大乱子。”
“比如偷盗公家财物或者打架斗殴伤了人,到时候人家顺藤摸瓜找到咱们村,咱们全村都得跟着丢脸。”
“您这支书脸上也无光啊。”
李支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。
噶委会那帮人,无法无天,哪个村干部见了不头疼?
投机倒把、偷盗公物更是敏感问题,真要被牵连上,麻烦就大了。
张峰奇是个混不吝的,跟王癞子那种人混在一起,什么事干不出来?
“还有,”纪黎明趁热打铁,抛出一个更具体的“隐患”。
“我前两天好像隐约听他们嘀咕什么‘弄点紧俏货’、‘村里仓库’之类的。”
“也没听太清,不知道是不是在打什么歪主意。”
“万一是想偷仓库里的化肥或者粮食...那性质可就严重了。”
这话半真半假,但足以引起李支书的警惕。
仓库的安全是大事,出了问题,他这支书第一个担责任。
“这个张峰奇!真是颗老鼠屎!”
李支书气得胡子翘,“我得找他爹娘好好说道说道!”
“李叔,找他爹娘估计没用,他爹娘啥样您还不知道?护犊子护得紧。”
纪黎明摇摇头,“得想个法子,让他彻底老实下来。”
“或者...让他没机会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触,免得给村里招祸。”
李支书看向纪黎明,眼神里带着审视:
“你小子,有什么主意?”
纪黎明笑了笑,笑容里带着点冷意:
“李叔,我听说公社水利站那边,最近是不是要组织个挖河渠的工程队?缺劳力?”
“那种集体劳动,管理严格,一去就是小半年。”
“正好让他远离王癞子那帮人,还能为公社做贡献,改造思想。”
公社组织挖河渠是苦差事,活累,时间长,而且要去外地,一般没谁愿意主动去。
但这也是个机会,一个把张峰奇“合理”送走,并且让他暂时无法再兴风作浪的机会。
李支书眼睛眯了起来,他明白了纪黎明的意思。
把张峰奇塞进工程队。
一来调虎离山,让他没机会勾结外人,惹是生非。
二来那种高强度劳动和严格管理,足以磨掉他一层皮。
三来,这也是组织安排,是为了防止他犯错。
张家爹娘再护犊子,也不敢明着对抗。
甚至还得感谢支部把他儿子引回“正途”。
“工程队...是有这么回事。”
李支书沉吟着,手指敲着膝盖。
“名额还没定下来,正愁找不到足够的人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