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译工作比林薇预想的更加艰难。那些代号并非通用的暗语,更像是苏家内部为了隐蔽而自行创造的一套体系。“石”可能指军火,“铁”可能指金属原料,但“黑货”具体指什么?“飞鸟”标记旁边的特殊符号又代表何种交易对象或地点?仅凭她一人之力,在缺乏参照和上下文的情况下,进展缓慢,如同在黑暗中摸索。
而外界的压力,却与日俱增。
“德盛行”被查封,秘书科长被抓,如同捅了马蜂窝。清江浦乃至周边地区,那些与苏家利益链条相关的大小人物,都开始坐立不安。各种无形的阻力开始出现——物资调配变得滞涩,地方乡绅的“配合”变得阳奉阴违,甚至连一些原本还算老实的经办人员,态度也微妙地暧昧起来。
更让林薇感到不安的是顾言笙的遭遇。他几篇揭露地方吏治腐败、赞扬林薇韩栋等人积极赈灾的报道发回上海后,虽然引起了不少反响,但他本人却开始接到匿名的威胁电话和信件,警告他“适可而止”,“小心走夜路”。他在清江浦的采访也屡屡受阻,一些原本答应接受采访的知情人士,纷纷改口或避而不见。
“林薇,我感觉有一张无形的网,正在收紧。”顾言笙找到林薇,年轻的脸上带着愤懑和忧虑,“他们想捂住这里的真相!”
林薇看着眼前这个依旧保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记者,心中歉然。是她将他卷入了这场旋涡。“言笙,对不起,连累你了。要不……你先回上海避一避?”
“不!”顾言笙断然拒绝,眼神坚定,“越是有人想捂住,说明真相越重要!我绝不会退缩!我只是担心你,你站在明处,他们的目标首先是你。”
林薇心中感动,却也无法再多说什么,只能叮嘱他万事小心。
压力不仅来自外部,也来自内部。
沈惊鸿抵达后的第五天,他再次召集了核心会议。这一次,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。周参事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,韩栋则是一副随时准备拔枪拼命的架势。
“沈先生,”周参事率先开口,语气沉重,“最近下面的阻力很大啊!物资调配困难,一些重建工作也推行不下去。更麻烦的是,我收到风声,日本人那边……似乎很不满,可能会有所动作。还有……南京方面,也来了询问的电报,语气……不甚友好。”
南京方面?林薇心中一凛。苏家的手,竟然能伸到那么远?
沈惊鸿坐在主位,指尖夹着一支香烟,烟雾袅袅升起,模糊了他深邃的表情。他静静地听着,没有说话。
韩栋忍不住拍案而起:“肯定是苏家那帮王八蛋在背后搞鬼!还有那些吃里扒外的汉奸!沈先生,我们不能就这么忍着!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!”
“给谁颜色看?”沈惊鸿终于开口,声音平淡,却带着一股冷意,“动苏家?证据呢?就凭一个赵县长和一个商行掌柜的口供?还是凭那些指向不明的资金流水?这些,顶多能打死几只苍蝇,动不了大树。反而会打草惊蛇,让对方狗急跳墙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最后落在林薇身上,带着审视:“林委员,你那边,有什么新的进展吗?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林薇身上。
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。那本暗账是她手中最大的王牌,在完全破译、确保万无一失之前,她不能轻易亮出来。沈惊鸿虽然看似站在她这边,但他的动机和最终目的始终成谜。将如此重要的证据交出去,风险太大。
她垂下眼睫,掩饰住内心的波澜,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无奈:“还在核查其他账目,目前……还没有找到能直接指向更高层的有力证据。”
她感觉到沈惊鸿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,那目光似乎能穿透她的伪装,看到她那隐藏在布包深处的秘密。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,只是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“现在的局面,僵持下去,对我们不利。”沈惊鸿掐灭了烟蒂,做出了决断,“灾情基本稳定,舆论关注度也开始下降。再留在这里,意义不大,反而会陷入被动。”
周参事连忙点头:“沈先生所言极是!我们还是尽早返回上海为上策。”
“返回上海?”林薇猛地抬起头,脱口而出,“那这里的灾民怎么办?赵县长案的深入调查怎么办?还有……那些被截留的药品,被贪墨的款项,难道就这么算了?”
她无法接受!她好不容易才打开一点局面,找到了新的线索,难道就要因为阻力而放弃?那些灾民期盼的眼神,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生命,难道就这么被轻易舍弃?
“自然不会算了。”沈惊鸿看着她,眼神深邃,“但战场,不在这里。清江浦只是一隅,真正的较量,在上海。在这里,我们是被动应对;回到上海,我们才能主动出击。”
他的逻辑清晰而冷酷,一切以大局和效率为重。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有可是。”沈惊鸿打断她,语气不容置疑,“收拾一下,七日后,代表团全体返回上海。”
七日后!这么快!
林薇的心沉到了谷底。她知道,一旦回到上海那个更复杂、苏家势力更根深蒂固的环境,再想查下去,将难如登天。而且,沈惊鸿的态度暧昧,他所谓的“主动出击”,究竟会如何“出击”?是针对苏家,还是……连同她这个“不听话”的棋子一起?
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。
林薇失魂落魄地走出会议室,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。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显得格外孤寂。
“林委员。”韩栋从后面追了上来,他看着她苍白的脸色,欲言又止,最终只是沉声道,“沈先生的决定,或许有他的道理。你放心,就算你们回去了,我韩栋还在这里!只要我还在一天,就绝不会让那些蛀虫再胡作非为!灾民,我会替你看着!”
这个耿直的军人,用他最朴素的方式,表达着他的支持。
林薇看着他眼中坚定的光芒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同时也更加酸楚。韩栋可以留下,但她必须离开。她的战场,被沈惊鸿强行划定了范围。
“谢谢你,韩少校。”林薇真诚地道谢,“保重。”
回到住处,林薇将自己关在房间里,拿出那本暗账和那几张宣纸,心中充满了紧迫感。七天,她只有七天时间!必须在离开之前,尽可能多地破译出其中的秘密!
她点起油灯,伏在案前,如同一个最虔诚的朝圣者,将自己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那密密麻麻的代号和数字之中。她运用了自己所有的历史知识、逻辑推理能力,甚至借鉴了后世密码学的一些基本思路,尝试着进行排列、组合、联想……
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灯花的轻微爆裂声中悄然流逝。夜深人静,整个清江浦仿佛都陷入了沉睡,只有她窗棂透出的那一点微弱光芒,在无边的黑暗中倔强地亮着。
不知过了多久,当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时,林薇猛地抬起头,眼中布满了血丝,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极度兴奋和震惊的光芒!
她破译出来了!虽然不是全部,但几个关键代号的意义,被她结合已知信息和逻辑推断,成功地解读了出来!
“石”确实指军火!
“铁”指战略金属!
而那个“黑货”……竟然真的指向了某种“特殊化学物资”,与码头货轮上的东西吻合!
最让她感到浑身冰凉的,是其中一个与“黑货”交易频繁的代号,旁边除了“飞鸟”标记,还有一个特殊的、如同菊花般的纹样标记!这个标记,她在山口一郎随身携带的印章上见过!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之一!
苏家,不仅仅是在贪腐,不仅仅是在发国难财!他们是在与日本人进行战略物资和……化学武器的秘密交易!这是彻头彻尾的、不可饶恕的叛国行为!
这个发现,让林薇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。她手中握着的,不再是贪腐的证据,而是足以将苏家彻底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、通敌叛国的铁证!
然而,狂喜之后,是更深的忧虑。如此重要的证据,她该如何使用?交给沈惊鸿?他值得完全信任吗?如果他将证据用于政治斗争,而非公之于众、铲除国贼,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些死去的和正在受苦的灾民?
自己直接公开?以她现在的身份和能力,恐怕证据还没送出去,自己就会“被消失”。
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。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。
“林委员,睡了吗?”是陈锋的声音。
林薇心中一紧,迅速将暗账和宣纸藏好,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,才走过去打开门。
陈锋站在门外,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和一碟小菜,脸色依旧冷硬,但眼神似乎比平时缓和少许。
“先生见您灯还亮着,吩咐给您送点夜宵。”陈锋将托盘递给她。
林薇接过托盘,低声道:“谢谢。”
陈锋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神情,沉默了一下,忽然压低声音,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林委员,有些路,看似捷径,实则悬崖。先生……自有他的考量。七日之期,或可……静观其变。”
说完,他微微颔首,便转身消失在走廊的黑暗中。
林薇端着托盘,愣在原地。
陈锋的话……是在提醒她?还是在替沈惊鸿传话?“静观其变”?意思是让她不要轻举妄动,相信沈惊鸿的安排?
可是,她真的能完全相信那个心思如海的男人吗?
她关上门,背靠着门板,看着桌上那碗热气腾腾的白粥,心中乱成一团。
七日之限,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。
而手中的叛国铁证,则烫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。
何去何从?
窗外,天色微明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而这七天,注定将是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关键时刻。林薇知道,她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做出最艰难,也最重要的抉择。
而外界的压力,却与日俱增。
“德盛行”被查封,秘书科长被抓,如同捅了马蜂窝。清江浦乃至周边地区,那些与苏家利益链条相关的大小人物,都开始坐立不安。各种无形的阻力开始出现——物资调配变得滞涩,地方乡绅的“配合”变得阳奉阴违,甚至连一些原本还算老实的经办人员,态度也微妙地暧昧起来。
更让林薇感到不安的是顾言笙的遭遇。他几篇揭露地方吏治腐败、赞扬林薇韩栋等人积极赈灾的报道发回上海后,虽然引起了不少反响,但他本人却开始接到匿名的威胁电话和信件,警告他“适可而止”,“小心走夜路”。他在清江浦的采访也屡屡受阻,一些原本答应接受采访的知情人士,纷纷改口或避而不见。
“林薇,我感觉有一张无形的网,正在收紧。”顾言笙找到林薇,年轻的脸上带着愤懑和忧虑,“他们想捂住这里的真相!”
林薇看着眼前这个依旧保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记者,心中歉然。是她将他卷入了这场旋涡。“言笙,对不起,连累你了。要不……你先回上海避一避?”
“不!”顾言笙断然拒绝,眼神坚定,“越是有人想捂住,说明真相越重要!我绝不会退缩!我只是担心你,你站在明处,他们的目标首先是你。”
林薇心中感动,却也无法再多说什么,只能叮嘱他万事小心。
压力不仅来自外部,也来自内部。
沈惊鸿抵达后的第五天,他再次召集了核心会议。这一次,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。周参事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,韩栋则是一副随时准备拔枪拼命的架势。
“沈先生,”周参事率先开口,语气沉重,“最近下面的阻力很大啊!物资调配困难,一些重建工作也推行不下去。更麻烦的是,我收到风声,日本人那边……似乎很不满,可能会有所动作。还有……南京方面,也来了询问的电报,语气……不甚友好。”
南京方面?林薇心中一凛。苏家的手,竟然能伸到那么远?
沈惊鸿坐在主位,指尖夹着一支香烟,烟雾袅袅升起,模糊了他深邃的表情。他静静地听着,没有说话。
韩栋忍不住拍案而起:“肯定是苏家那帮王八蛋在背后搞鬼!还有那些吃里扒外的汉奸!沈先生,我们不能就这么忍着!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!”
“给谁颜色看?”沈惊鸿终于开口,声音平淡,却带着一股冷意,“动苏家?证据呢?就凭一个赵县长和一个商行掌柜的口供?还是凭那些指向不明的资金流水?这些,顶多能打死几只苍蝇,动不了大树。反而会打草惊蛇,让对方狗急跳墙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最后落在林薇身上,带着审视:“林委员,你那边,有什么新的进展吗?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林薇身上。
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。那本暗账是她手中最大的王牌,在完全破译、确保万无一失之前,她不能轻易亮出来。沈惊鸿虽然看似站在她这边,但他的动机和最终目的始终成谜。将如此重要的证据交出去,风险太大。
她垂下眼睫,掩饰住内心的波澜,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无奈:“还在核查其他账目,目前……还没有找到能直接指向更高层的有力证据。”
她感觉到沈惊鸿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,那目光似乎能穿透她的伪装,看到她那隐藏在布包深处的秘密。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,只是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“现在的局面,僵持下去,对我们不利。”沈惊鸿掐灭了烟蒂,做出了决断,“灾情基本稳定,舆论关注度也开始下降。再留在这里,意义不大,反而会陷入被动。”
周参事连忙点头:“沈先生所言极是!我们还是尽早返回上海为上策。”
“返回上海?”林薇猛地抬起头,脱口而出,“那这里的灾民怎么办?赵县长案的深入调查怎么办?还有……那些被截留的药品,被贪墨的款项,难道就这么算了?”
她无法接受!她好不容易才打开一点局面,找到了新的线索,难道就要因为阻力而放弃?那些灾民期盼的眼神,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生命,难道就这么被轻易舍弃?
“自然不会算了。”沈惊鸿看着她,眼神深邃,“但战场,不在这里。清江浦只是一隅,真正的较量,在上海。在这里,我们是被动应对;回到上海,我们才能主动出击。”
他的逻辑清晰而冷酷,一切以大局和效率为重。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有可是。”沈惊鸿打断她,语气不容置疑,“收拾一下,七日后,代表团全体返回上海。”
七日后!这么快!
林薇的心沉到了谷底。她知道,一旦回到上海那个更复杂、苏家势力更根深蒂固的环境,再想查下去,将难如登天。而且,沈惊鸿的态度暧昧,他所谓的“主动出击”,究竟会如何“出击”?是针对苏家,还是……连同她这个“不听话”的棋子一起?
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。
林薇失魂落魄地走出会议室,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。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显得格外孤寂。
“林委员。”韩栋从后面追了上来,他看着她苍白的脸色,欲言又止,最终只是沉声道,“沈先生的决定,或许有他的道理。你放心,就算你们回去了,我韩栋还在这里!只要我还在一天,就绝不会让那些蛀虫再胡作非为!灾民,我会替你看着!”
这个耿直的军人,用他最朴素的方式,表达着他的支持。
林薇看着他眼中坚定的光芒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同时也更加酸楚。韩栋可以留下,但她必须离开。她的战场,被沈惊鸿强行划定了范围。
“谢谢你,韩少校。”林薇真诚地道谢,“保重。”
回到住处,林薇将自己关在房间里,拿出那本暗账和那几张宣纸,心中充满了紧迫感。七天,她只有七天时间!必须在离开之前,尽可能多地破译出其中的秘密!
她点起油灯,伏在案前,如同一个最虔诚的朝圣者,将自己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那密密麻麻的代号和数字之中。她运用了自己所有的历史知识、逻辑推理能力,甚至借鉴了后世密码学的一些基本思路,尝试着进行排列、组合、联想……
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灯花的轻微爆裂声中悄然流逝。夜深人静,整个清江浦仿佛都陷入了沉睡,只有她窗棂透出的那一点微弱光芒,在无边的黑暗中倔强地亮着。
不知过了多久,当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时,林薇猛地抬起头,眼中布满了血丝,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极度兴奋和震惊的光芒!
她破译出来了!虽然不是全部,但几个关键代号的意义,被她结合已知信息和逻辑推断,成功地解读了出来!
“石”确实指军火!
“铁”指战略金属!
而那个“黑货”……竟然真的指向了某种“特殊化学物资”,与码头货轮上的东西吻合!
最让她感到浑身冰凉的,是其中一个与“黑货”交易频繁的代号,旁边除了“飞鸟”标记,还有一个特殊的、如同菊花般的纹样标记!这个标记,她在山口一郎随身携带的印章上见过!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之一!
苏家,不仅仅是在贪腐,不仅仅是在发国难财!他们是在与日本人进行战略物资和……化学武器的秘密交易!这是彻头彻尾的、不可饶恕的叛国行为!
这个发现,让林薇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。她手中握着的,不再是贪腐的证据,而是足以将苏家彻底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、通敌叛国的铁证!
然而,狂喜之后,是更深的忧虑。如此重要的证据,她该如何使用?交给沈惊鸿?他值得完全信任吗?如果他将证据用于政治斗争,而非公之于众、铲除国贼,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些死去的和正在受苦的灾民?
自己直接公开?以她现在的身份和能力,恐怕证据还没送出去,自己就会“被消失”。
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。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。
“林委员,睡了吗?”是陈锋的声音。
林薇心中一紧,迅速将暗账和宣纸藏好,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,才走过去打开门。
陈锋站在门外,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和一碟小菜,脸色依旧冷硬,但眼神似乎比平时缓和少许。
“先生见您灯还亮着,吩咐给您送点夜宵。”陈锋将托盘递给她。
林薇接过托盘,低声道:“谢谢。”
陈锋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神情,沉默了一下,忽然压低声音,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林委员,有些路,看似捷径,实则悬崖。先生……自有他的考量。七日之期,或可……静观其变。”
说完,他微微颔首,便转身消失在走廊的黑暗中。
林薇端着托盘,愣在原地。
陈锋的话……是在提醒她?还是在替沈惊鸿传话?“静观其变”?意思是让她不要轻举妄动,相信沈惊鸿的安排?
可是,她真的能完全相信那个心思如海的男人吗?
她关上门,背靠着门板,看着桌上那碗热气腾腾的白粥,心中乱成一团。
七日之限,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。
而手中的叛国铁证,则烫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。
何去何从?
窗外,天色微明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而这七天,注定将是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关键时刻。林薇知道,她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做出最艰难,也最重要的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