窝棚里那簇微弱的篝火,如同林薇此刻摇曳的生命力,顽强地对抗着周遭无边的黑暗与寒冷。荷花躺在她怀里,呼吸依旧急促而灼热,小脸在火光映照下泛着不正常的潮红。林薇一遍遍用冷水浸湿的布片擦拭着她的额头和脖颈,内心的焦灼比身体的疲惫更甚。药品,她现在迫切需要一点退烧消炎的药,哪怕只是最普通的磺胺,或者几片阿司匹林。但在如今这沦陷区,尤其是在这深夜的废墟之中,这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她紧紧抱着荷花,感受着那小小的、滚烫的身体传递来的脆弱生命讯号,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责任沉甸甸地压在她肩上。谢阿婆死了,阿珍下落不明,沈惊鸿音讯全无……她只剩下怀里的这个孩子,和她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意志。
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。篝火的木柴即将燃尽,火光渐渐黯淡下去。林薇不得不考虑天亮后的处境。这个窝棚并不安全,白天的光线会暴露这里,巡逻队或者拾荒者随时可能发现她们。她必须在天亮前,找到下一个藏身之处,并且……想办法弄到药。
就在她凝神思索,几乎被绝望吞噬之际,窝棚外极其细微的、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脚步声,让她浑身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!
有人!
不是巡逻队那种沉重的皮靴声,也不是醉汉踉跄的步伐,而是某种……刻意放轻的、带着试探意味的靠近。
林薇的心脏骤然收紧!她第一时间想扑灭篝火,但已经来不及了。她迅速将荷花轻轻放倒在角落,用杂物稍稍掩盖,自己则悄无声息地移动到窝棚入口的阴影里,手中紧紧攥住了那块边缘锋利的燧石——这是她此刻唯一能作为武器的东西。
脚步声在窝棚外停下。一个压得极低的、带着不确定性的男声轻轻响起:
“有人在里面吗?是……‘王老师’吗?”
王老师?
这个称呼像一道闪电,劈开了林薇脑海中的迷雾!知道她“王静”这个化名,并且会在这个时间、以这种方式找来的……只可能是赵书平那边的人!
希望如同被强行按压下去的弹簧,猛地弹起,让她几乎眩晕。但她没有立刻回应,依旧保持着极度的警惕。万一是苏婉清的圈套呢?
外面的声音等了几秒,没有听到回应,又补充了一句,声音更轻,却如同惊雷在她耳边炸响:
“鸿影……待黎明。”
暗号!是赵书平当时给她的紧急联络暗号的后半句!
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大半,巨大的庆幸和难以言喻的激动让她眼眶发热。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声音不至于颤抖,低声回应了暗号的前半句:
“孤岛……望君归。”
窝棚入口遮挡的破木板被轻轻挪开一条缝隙,一个穿着黑色短打、身形精干、面容普通的年轻男子的脸露了出来,他的眼神锐利而警惕,快速扫视了一下窝棚内部,确认只有林薇和一个孩子后,才侧身钻了进来。
“王老师,终于找到您了。”男子语气急促,带着一丝如释重负,“我叫小顾,是赵先生派来的。你们昨晚在仁寿里的事情,我们天快亮时才得到消息,赵先生立刻发动人手寻找,幸好……幸好找到了。”
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昏睡的荷花身上,眉头微蹙:“孩子病了?”
“发烧,很厉害。”林薇急切地说道,声音带着哽咽,“需要药,任何能退烧消炎的药都好!”
小顾点了点头,没有丝毫犹豫,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,递给林薇:“赵先生料到了。这里面是几片阿司匹林和一点消炎粉,快给孩子用上。”
林薇接过那轻飘飘却重若生命的油纸包,手颤抖得几乎打不开。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片阿司匹林,碾成粉末,混着瓦罐里仅存的一点温水,一点一点地喂给昏迷的荷花。然后又解开荷花单薄的衣衫,将消炎粉小心地洒在她因为高温而微微发红的皮肤上。
做完这一切,她才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,瘫坐在地上,靠着冰冷的墙壁,泪水无声地滑落。这一次,是绝处逢生后的后怕与感激。
“谢谢……谢谢你们……”她哽咽着说。
“王老师不必客气,都是自己人。”小顾语气沉稳,“这里不能久留。天快亮了,苏婉清的人还在到处搜查,这片废墟目标太明显。赵先生安排了新的地方,很安全,我们现在必须立刻转移。”
转移?新的安全屋?林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在经历了彻底的绝望和孤身逃亡后,组织的再次出现,如同在狂风巨浪中看到了灯塔的光芒。
“阿珍……跟我一起的那个姑娘,你们有消息吗?”林薇急忙问道,这是她心头另一块大石。
小顾的脸色凝重了一下,摇了摇头:“我们的人去仁寿里探查过,现场有激烈交火的痕迹,发现了两具日本兵和一具汉奸的尸体,但没有找到您说的那位阿珍姑娘。她要么是成功脱身了,要么……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意思不言而喻。
林薇的心再次沉了下去。阿珍身手再好,面对围攻,能否全身而退也是未知数。但现在,她别无选择,只能先保住自己和荷花的性命。
“好,我跟你们走。”林薇抹去眼泪,眼神重新变得坚定。她将剩下的药仔细收好,重新背起因为药物作用而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的荷花。
小顾身手矫健地在前面带路,他对这片废墟和周边错综复杂的小巷似乎极为熟悉,巧妙地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和巡逻路线。林薇紧跟其后,虽然身体依旧疲惫,但心中却重新燃起了力量。
他们穿行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里,如同幽灵般掠过断壁残垣。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,小顾在一排看起来普普通通、甚至有些破败的石库门房子前停下。他并没有去敲正门,而是绕到侧面一个不起眼的、堆放着些许杂物的窄巷尽头,在一扇看起来像是后门的小木门前,有节奏地敲了几下。
门悄无声息地开了,开门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、面容朴实的中年妇人,她看到小顾,点了点头,目光落在林薇和背上的荷花身上时,闪过一丝同情,侧身让她们进去。
门在后面关上,插上门闩。里面是一个狭小的天井,然后直接通往灶披间(厨房)。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粥米香气。
“跟我来。”妇人低声道,引着他们穿过灶披间,走上狭窄陡峭的木楼梯,来到二楼。二楼有一个小小的亭子间(位于楼梯转角的小房间),妇人推开房门。
房间很小,只有一张简单的板床,一张旧桌子和一把椅子,但收拾得干干净净,窗户上挂着厚实的旧窗帘,将外界视线隔绝开来。
“这里以前是房东家堆放杂物的地方,很少人来。你们先在这里安心住下。”妇人说道,“我姓周,你们叫我周妈就行。赵先生交代了,让你们好好休息,外面的事情,有我们。”
“周妈,麻烦您了。”林薇感激地道谢,小心翼翼地将荷花放在铺着干净旧床单的板床上。
“说这些就见外了。”周妈摆摆手,看了看荷花,“孩子病了,需要吃点东西。灶上熬了粥,我待会端上来。你们先歇着。”
周妈下楼后,小顾也对林薇点了点头:“王老师,你们先安心在这里养着。这里很安全,周妈是自己人。赵先生那边还有事要处理,等风声稍缓,他会找机会来看你。有什么需要,跟周妈说就行。” 说完,他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。
亭子间里终于只剩下林薇和昏睡的荷花。窗外,天色已经开始蒙蒙发亮,但厚实的窗帘挡住了光线,房间里依旧一片昏暗静谧。
林薇坐在床沿,看着荷花呼吸逐渐趋于平稳,摸了摸她的额头,虽然还有些热,但比之前那滚烫的感觉已经好了太多。药物的作用,加上相对安全的环境,让孩子终于能陷入真正的睡眠。
她自己也感到一阵排山倒海般的疲惫袭来,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。但她不敢睡,只是靠在床头,闭上眼睛,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、短暂的安全。
从谢阿婆家惨烈的突围,到暗夜亡命的孤独绝望,再到此刻绝处逢生……这短短十几个小时,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。她失去了重要的庇护,但也再次与组织取得了联系。希望的微光,在几乎熄灭之后,又重新聚集起来,虽然微弱,却足够照亮前路。
她知道,危机远未解除,苏婉清的威胁依旧存在,阿珍和沈惊鸿依旧下落不明。但至少在此刻,她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黑暗的沦陷区。她的背后,有了同志,有了新的据点,有了继续斗争和等待下去的基础。
微光重聚,前路依旧漫长,但脚步,可以暂时停歇,积蓄力量。
她紧紧抱着荷花,感受着那小小的、滚烫的身体传递来的脆弱生命讯号,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责任沉甸甸地压在她肩上。谢阿婆死了,阿珍下落不明,沈惊鸿音讯全无……她只剩下怀里的这个孩子,和她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意志。
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。篝火的木柴即将燃尽,火光渐渐黯淡下去。林薇不得不考虑天亮后的处境。这个窝棚并不安全,白天的光线会暴露这里,巡逻队或者拾荒者随时可能发现她们。她必须在天亮前,找到下一个藏身之处,并且……想办法弄到药。
就在她凝神思索,几乎被绝望吞噬之际,窝棚外极其细微的、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脚步声,让她浑身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!
有人!
不是巡逻队那种沉重的皮靴声,也不是醉汉踉跄的步伐,而是某种……刻意放轻的、带着试探意味的靠近。
林薇的心脏骤然收紧!她第一时间想扑灭篝火,但已经来不及了。她迅速将荷花轻轻放倒在角落,用杂物稍稍掩盖,自己则悄无声息地移动到窝棚入口的阴影里,手中紧紧攥住了那块边缘锋利的燧石——这是她此刻唯一能作为武器的东西。
脚步声在窝棚外停下。一个压得极低的、带着不确定性的男声轻轻响起:
“有人在里面吗?是……‘王老师’吗?”
王老师?
这个称呼像一道闪电,劈开了林薇脑海中的迷雾!知道她“王静”这个化名,并且会在这个时间、以这种方式找来的……只可能是赵书平那边的人!
希望如同被强行按压下去的弹簧,猛地弹起,让她几乎眩晕。但她没有立刻回应,依旧保持着极度的警惕。万一是苏婉清的圈套呢?
外面的声音等了几秒,没有听到回应,又补充了一句,声音更轻,却如同惊雷在她耳边炸响:
“鸿影……待黎明。”
暗号!是赵书平当时给她的紧急联络暗号的后半句!
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大半,巨大的庆幸和难以言喻的激动让她眼眶发热。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声音不至于颤抖,低声回应了暗号的前半句:
“孤岛……望君归。”
窝棚入口遮挡的破木板被轻轻挪开一条缝隙,一个穿着黑色短打、身形精干、面容普通的年轻男子的脸露了出来,他的眼神锐利而警惕,快速扫视了一下窝棚内部,确认只有林薇和一个孩子后,才侧身钻了进来。
“王老师,终于找到您了。”男子语气急促,带着一丝如释重负,“我叫小顾,是赵先生派来的。你们昨晚在仁寿里的事情,我们天快亮时才得到消息,赵先生立刻发动人手寻找,幸好……幸好找到了。”
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昏睡的荷花身上,眉头微蹙:“孩子病了?”
“发烧,很厉害。”林薇急切地说道,声音带着哽咽,“需要药,任何能退烧消炎的药都好!”
小顾点了点头,没有丝毫犹豫,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,递给林薇:“赵先生料到了。这里面是几片阿司匹林和一点消炎粉,快给孩子用上。”
林薇接过那轻飘飘却重若生命的油纸包,手颤抖得几乎打不开。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片阿司匹林,碾成粉末,混着瓦罐里仅存的一点温水,一点一点地喂给昏迷的荷花。然后又解开荷花单薄的衣衫,将消炎粉小心地洒在她因为高温而微微发红的皮肤上。
做完这一切,她才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,瘫坐在地上,靠着冰冷的墙壁,泪水无声地滑落。这一次,是绝处逢生后的后怕与感激。
“谢谢……谢谢你们……”她哽咽着说。
“王老师不必客气,都是自己人。”小顾语气沉稳,“这里不能久留。天快亮了,苏婉清的人还在到处搜查,这片废墟目标太明显。赵先生安排了新的地方,很安全,我们现在必须立刻转移。”
转移?新的安全屋?林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在经历了彻底的绝望和孤身逃亡后,组织的再次出现,如同在狂风巨浪中看到了灯塔的光芒。
“阿珍……跟我一起的那个姑娘,你们有消息吗?”林薇急忙问道,这是她心头另一块大石。
小顾的脸色凝重了一下,摇了摇头:“我们的人去仁寿里探查过,现场有激烈交火的痕迹,发现了两具日本兵和一具汉奸的尸体,但没有找到您说的那位阿珍姑娘。她要么是成功脱身了,要么……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意思不言而喻。
林薇的心再次沉了下去。阿珍身手再好,面对围攻,能否全身而退也是未知数。但现在,她别无选择,只能先保住自己和荷花的性命。
“好,我跟你们走。”林薇抹去眼泪,眼神重新变得坚定。她将剩下的药仔细收好,重新背起因为药物作用而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的荷花。
小顾身手矫健地在前面带路,他对这片废墟和周边错综复杂的小巷似乎极为熟悉,巧妙地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和巡逻路线。林薇紧跟其后,虽然身体依旧疲惫,但心中却重新燃起了力量。
他们穿行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里,如同幽灵般掠过断壁残垣。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,小顾在一排看起来普普通通、甚至有些破败的石库门房子前停下。他并没有去敲正门,而是绕到侧面一个不起眼的、堆放着些许杂物的窄巷尽头,在一扇看起来像是后门的小木门前,有节奏地敲了几下。
门悄无声息地开了,开门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、面容朴实的中年妇人,她看到小顾,点了点头,目光落在林薇和背上的荷花身上时,闪过一丝同情,侧身让她们进去。
门在后面关上,插上门闩。里面是一个狭小的天井,然后直接通往灶披间(厨房)。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粥米香气。
“跟我来。”妇人低声道,引着他们穿过灶披间,走上狭窄陡峭的木楼梯,来到二楼。二楼有一个小小的亭子间(位于楼梯转角的小房间),妇人推开房门。
房间很小,只有一张简单的板床,一张旧桌子和一把椅子,但收拾得干干净净,窗户上挂着厚实的旧窗帘,将外界视线隔绝开来。
“这里以前是房东家堆放杂物的地方,很少人来。你们先在这里安心住下。”妇人说道,“我姓周,你们叫我周妈就行。赵先生交代了,让你们好好休息,外面的事情,有我们。”
“周妈,麻烦您了。”林薇感激地道谢,小心翼翼地将荷花放在铺着干净旧床单的板床上。
“说这些就见外了。”周妈摆摆手,看了看荷花,“孩子病了,需要吃点东西。灶上熬了粥,我待会端上来。你们先歇着。”
周妈下楼后,小顾也对林薇点了点头:“王老师,你们先安心在这里养着。这里很安全,周妈是自己人。赵先生那边还有事要处理,等风声稍缓,他会找机会来看你。有什么需要,跟周妈说就行。” 说完,他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。
亭子间里终于只剩下林薇和昏睡的荷花。窗外,天色已经开始蒙蒙发亮,但厚实的窗帘挡住了光线,房间里依旧一片昏暗静谧。
林薇坐在床沿,看着荷花呼吸逐渐趋于平稳,摸了摸她的额头,虽然还有些热,但比之前那滚烫的感觉已经好了太多。药物的作用,加上相对安全的环境,让孩子终于能陷入真正的睡眠。
她自己也感到一阵排山倒海般的疲惫袭来,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。但她不敢睡,只是靠在床头,闭上眼睛,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、短暂的安全。
从谢阿婆家惨烈的突围,到暗夜亡命的孤独绝望,再到此刻绝处逢生……这短短十几个小时,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。她失去了重要的庇护,但也再次与组织取得了联系。希望的微光,在几乎熄灭之后,又重新聚集起来,虽然微弱,却足够照亮前路。
她知道,危机远未解除,苏婉清的威胁依旧存在,阿珍和沈惊鸿依旧下落不明。但至少在此刻,她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黑暗的沦陷区。她的背后,有了同志,有了新的据点,有了继续斗争和等待下去的基础。
微光重聚,前路依旧漫长,但脚步,可以暂时停歇,积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