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妈带回的关于“清乡”和苏婉清愈发猖獗的消息,像一层无形的阴云,笼罩在亭子间那方小小的天地之上。林薇的身体在逐渐康复,但心弦却比病中绷得更紧。她知道,这短暂的安宁如同暴风雨眼中的平静,脆弱而短暂。她必须尽快恢复体力,也必须弄清楚赵书平那边的打算,以及……自己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,究竟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。
机会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悄然来临。雨水敲打着亭子间小小的窗户,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,掩盖了弄堂里大部分杂音。周妈像往常一样外出,说是去排队碰碰运气,看能不能买到配给的碎米。林薇则坐在窗边的旧椅子上,就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光,缝补着荷花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子。荷花安静地坐在她脚边的小板凳上,摆弄着周妈给她找来的几个彩色线轴,神情专注。
突然,楼下灶披间传来几声极其轻微、却与周妈平日节奏不同的敲门声。林薇的指尖一顿,针尖险些扎到手指。她侧耳倾听,听到周妈似乎已经回来(她竟没听到周妈上楼的脚步声),然后是灶披间门开关的细微响动,以及几句压得极低的、模糊的交谈。
没过多久,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,不是周妈一个人。林薇的心提了起来,下意识地将荷花往自己身边拢了拢。
房门被轻轻推开,周妈先进来,对林薇使了个眼色,然后侧身让开。跟在她身后进来的,正是多日未见的赵书平。
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灰色长衫,戴着眼镜,但眉宇间比上次在研究会见面时,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霜,眼神却依旧锐利沉静。他手里拎着一个不大的布包,看起来像是书籍或文件。
“赵教授。”林薇站起身,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紧张。
“林小姐,看你气色好些了,我就放心了。”赵书平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房间,最后落在怯生生看着他的荷花身上,眼神柔和了一瞬,随即又恢复凝重。
周妈低声道:“你们谈,我在楼下看着。”说完,便轻轻带上门,下楼去了。
亭子间里只剩下林薇、荷花和赵书平三人。雨声潺潺,更衬得室内一片寂静。
赵书平将布包放在旧桌子上,没有寒暄,直接切入正题,声音压得很低:“林小姐,时间紧迫,我就长话短说。外面的情况,周妈应该跟你提过一些,比想象的更糟。”
林薇点了点头,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。
“‘清乡’不是闹着玩的。苏婉清搭上了日军驻沪参谋部的副课长竹下,拿到了特别许可,她的‘水上稽查队’现在权力很大,可以随意搜查任何可疑场所,包括租界里的民居。76号的人也掺和进来,他们手段更毒辣。”赵书平的语速不快,但每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,“他们的目标很明确,除了常规的抗日分子,重点就是惊鸿兄和他建立的‘鸿影’网络,以及……所有可能与他有关联的人,包括你。”
林薇的指尖微微发凉,她深吸一口气,问道:“沈先生他……有消息吗?”
赵书平摇了摇头,镜片后的眼神深邃:“没有直接消息。‘鸿影’网络在沦陷前后遭到了几次破坏,损失不小,惊鸿兄为了保全剩余力量并重建联络,已经转入更深的地下,他的行踪,现在连我也无法掌握。”
尽管早有心理准备,但亲耳听到沈惊鸿依旧下落不明,且处境可能极其危险,林薇的心还是狠狠揪了一下。她强忍着翻涌的情绪,继续听着。
“但是,”赵书平话锋一转,从布包里取出几份看起来像是商业文件的东西,摊在桌上,“我们并非毫无作为。惊鸿兄在离开前,做过一些布置。他利用之前的一些商业身份和关系,留下了几条隐秘的物资通道和几个看似普通的商业联络点。这些,是目前我们还能勉强维持运作,获取外界情报和输送少量紧缺物资的生命线。”
他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份文件上:“比如这家‘德昌贸易行’,表面做的是苏北的土布生意,实际上是我们的一条信息传递渠道。还有这个,‘福隆米号’,可以利用运粮车队夹带一些东西。”
林薇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款,心中了然。这就是无声的战场,没有硝烟,却同样险象环生,依靠着智慧、勇气和严密的组织在维系。
“赵教授,您今天来,不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些吧?”林薇抬起头,目光清澈而直接地看向赵书平,“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?我不能一直这样躲下去。”
赵书平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但随即被更深的凝重取代:“林小姐,我理解你的心情。但是,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孩子。你的身份太特殊,苏婉清盯着你,一旦暴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这不仅关乎你个人的安危,也可能会牵连到整个网络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更加严肃:“不过,确实有一件事,或许……需要你的帮助,但这非常危险,你可以拒绝。”
“您请说。”林薇没有任何犹豫。她厌倦了无能为力的等待。
赵书平从文件底下抽出一张小小的、裁剪过的报纸边缘,上面只有一行印刷的地址和一个用铅笔极轻微划下的记号。“我们最近在尝试重启一条与外界联系的无线电通道,需要一个绝对安全、不易被侦测的地点安置设备。这个地方必须隐蔽,而且需要一个合理的、不引人怀疑的身份作为掩护。”
他的手指点在那个铅笔记号上:“这个地址,是一家教会背景的‘慈幼孤儿院’,在公共租界西区,相对偏僻。院长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外国神父。我们考虑,如果能以义工,或者临时帮工的身份进入那里,或许能找到机会。”
他看向林薇:“林小姐,你之前的‘王静’身份,有小学教员的背景,而且你带着一个孩子(他看了一眼荷花),如果以战乱失所、寻求暂时庇护和工作的名义前往,会比我们的人更容易取得信任,也更能解释长期停留的原因。你的任务是观察环境,确认孤儿院内部是否安全,人员是否可靠,以及……是否有适合隐藏设备的地方。不需要你做任何具体操作,只是观察和评估。”
林薇瞬间明白了。这是一个侦察任务。利用她女性和带着孩子的“天然掩护”,去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行动打前站。风险在于,她需要走出周妈家这个相对安全的据点,主动进入一个陌生的、可能也存在未知风险的环境,并且一旦被苏婉清的眼线察觉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孤儿院……”林薇喃喃道,低头看了看正仰头望着她的荷花。让孩子再次进入一个陌生的、可能并不安全的集体环境……
“我明白你的顾虑。”赵书平沉声道,“这只是初步设想,并非唯一选择,也存在很大风险。你需要时间考虑。而且,即使你同意,我们也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,确保你和孩子的安全,比如会有人在外围策应。”
亭子间内再次陷入沉默,只有窗外的雨声不绝于耳。林薇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。渴望为找到沈惊鸿、为抗击敌人贡献力量的冲动,与保护荷花、规避风险的本能相互撕扯。
她想起了谢阿婆的血,想起了阿珍生死未卜,想起了沈惊鸿在纸条上写下的“待黎明”。如果所有人都因为危险而退缩,那黎明何时才会到来?
她抬起头,目光穿过小小的窗户,望向外面被雨幕笼罩的、灰暗的上海天空。然后,她转向赵书平,眼神里之前的犹豫已然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下定决心的平静。
“赵教授,”她清晰而缓慢地说道,“我愿意去。”
机会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悄然来临。雨水敲打着亭子间小小的窗户,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,掩盖了弄堂里大部分杂音。周妈像往常一样外出,说是去排队碰碰运气,看能不能买到配给的碎米。林薇则坐在窗边的旧椅子上,就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光,缝补着荷花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子。荷花安静地坐在她脚边的小板凳上,摆弄着周妈给她找来的几个彩色线轴,神情专注。
突然,楼下灶披间传来几声极其轻微、却与周妈平日节奏不同的敲门声。林薇的指尖一顿,针尖险些扎到手指。她侧耳倾听,听到周妈似乎已经回来(她竟没听到周妈上楼的脚步声),然后是灶披间门开关的细微响动,以及几句压得极低的、模糊的交谈。
没过多久,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,不是周妈一个人。林薇的心提了起来,下意识地将荷花往自己身边拢了拢。
房门被轻轻推开,周妈先进来,对林薇使了个眼色,然后侧身让开。跟在她身后进来的,正是多日未见的赵书平。
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灰色长衫,戴着眼镜,但眉宇间比上次在研究会见面时,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霜,眼神却依旧锐利沉静。他手里拎着一个不大的布包,看起来像是书籍或文件。
“赵教授。”林薇站起身,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紧张。
“林小姐,看你气色好些了,我就放心了。”赵书平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房间,最后落在怯生生看着他的荷花身上,眼神柔和了一瞬,随即又恢复凝重。
周妈低声道:“你们谈,我在楼下看着。”说完,便轻轻带上门,下楼去了。
亭子间里只剩下林薇、荷花和赵书平三人。雨声潺潺,更衬得室内一片寂静。
赵书平将布包放在旧桌子上,没有寒暄,直接切入正题,声音压得很低:“林小姐,时间紧迫,我就长话短说。外面的情况,周妈应该跟你提过一些,比想象的更糟。”
林薇点了点头,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。
“‘清乡’不是闹着玩的。苏婉清搭上了日军驻沪参谋部的副课长竹下,拿到了特别许可,她的‘水上稽查队’现在权力很大,可以随意搜查任何可疑场所,包括租界里的民居。76号的人也掺和进来,他们手段更毒辣。”赵书平的语速不快,但每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,“他们的目标很明确,除了常规的抗日分子,重点就是惊鸿兄和他建立的‘鸿影’网络,以及……所有可能与他有关联的人,包括你。”
林薇的指尖微微发凉,她深吸一口气,问道:“沈先生他……有消息吗?”
赵书平摇了摇头,镜片后的眼神深邃:“没有直接消息。‘鸿影’网络在沦陷前后遭到了几次破坏,损失不小,惊鸿兄为了保全剩余力量并重建联络,已经转入更深的地下,他的行踪,现在连我也无法掌握。”
尽管早有心理准备,但亲耳听到沈惊鸿依旧下落不明,且处境可能极其危险,林薇的心还是狠狠揪了一下。她强忍着翻涌的情绪,继续听着。
“但是,”赵书平话锋一转,从布包里取出几份看起来像是商业文件的东西,摊在桌上,“我们并非毫无作为。惊鸿兄在离开前,做过一些布置。他利用之前的一些商业身份和关系,留下了几条隐秘的物资通道和几个看似普通的商业联络点。这些,是目前我们还能勉强维持运作,获取外界情报和输送少量紧缺物资的生命线。”
他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份文件上:“比如这家‘德昌贸易行’,表面做的是苏北的土布生意,实际上是我们的一条信息传递渠道。还有这个,‘福隆米号’,可以利用运粮车队夹带一些东西。”
林薇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款,心中了然。这就是无声的战场,没有硝烟,却同样险象环生,依靠着智慧、勇气和严密的组织在维系。
“赵教授,您今天来,不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些吧?”林薇抬起头,目光清澈而直接地看向赵书平,“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?我不能一直这样躲下去。”
赵书平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但随即被更深的凝重取代:“林小姐,我理解你的心情。但是,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孩子。你的身份太特殊,苏婉清盯着你,一旦暴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这不仅关乎你个人的安危,也可能会牵连到整个网络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更加严肃:“不过,确实有一件事,或许……需要你的帮助,但这非常危险,你可以拒绝。”
“您请说。”林薇没有任何犹豫。她厌倦了无能为力的等待。
赵书平从文件底下抽出一张小小的、裁剪过的报纸边缘,上面只有一行印刷的地址和一个用铅笔极轻微划下的记号。“我们最近在尝试重启一条与外界联系的无线电通道,需要一个绝对安全、不易被侦测的地点安置设备。这个地方必须隐蔽,而且需要一个合理的、不引人怀疑的身份作为掩护。”
他的手指点在那个铅笔记号上:“这个地址,是一家教会背景的‘慈幼孤儿院’,在公共租界西区,相对偏僻。院长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外国神父。我们考虑,如果能以义工,或者临时帮工的身份进入那里,或许能找到机会。”
他看向林薇:“林小姐,你之前的‘王静’身份,有小学教员的背景,而且你带着一个孩子(他看了一眼荷花),如果以战乱失所、寻求暂时庇护和工作的名义前往,会比我们的人更容易取得信任,也更能解释长期停留的原因。你的任务是观察环境,确认孤儿院内部是否安全,人员是否可靠,以及……是否有适合隐藏设备的地方。不需要你做任何具体操作,只是观察和评估。”
林薇瞬间明白了。这是一个侦察任务。利用她女性和带着孩子的“天然掩护”,去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行动打前站。风险在于,她需要走出周妈家这个相对安全的据点,主动进入一个陌生的、可能也存在未知风险的环境,并且一旦被苏婉清的眼线察觉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孤儿院……”林薇喃喃道,低头看了看正仰头望着她的荷花。让孩子再次进入一个陌生的、可能并不安全的集体环境……
“我明白你的顾虑。”赵书平沉声道,“这只是初步设想,并非唯一选择,也存在很大风险。你需要时间考虑。而且,即使你同意,我们也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,确保你和孩子的安全,比如会有人在外围策应。”
亭子间内再次陷入沉默,只有窗外的雨声不绝于耳。林薇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。渴望为找到沈惊鸿、为抗击敌人贡献力量的冲动,与保护荷花、规避风险的本能相互撕扯。
她想起了谢阿婆的血,想起了阿珍生死未卜,想起了沈惊鸿在纸条上写下的“待黎明”。如果所有人都因为危险而退缩,那黎明何时才会到来?
她抬起头,目光穿过小小的窗户,望向外面被雨幕笼罩的、灰暗的上海天空。然后,她转向赵书平,眼神里之前的犹豫已然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下定决心的平静。
“赵教授,”她清晰而缓慢地说道,“我愿意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