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中的清晨,天光微亮,吴普同推着那辆黑色的永久二八自行车走出院门。车把手上挂着的布书包随着动作轻轻晃动,里面装着昨夜的作业和母亲准备的午饭——今天预报有雨,他特意带了饭。
"路上当心点,下雨就慢些骑。"李秀云站在灶房门口嘱咐道,手里还拿着搅粥的木勺。
"知道了娘。"吴普同应了一声,利落地跨上自行车。这辆永久二八虽然老旧,但经过父亲的精心保养,骑起来还算顺畅。
出了村口,他意外地发现已经有几个身影在路口等候。都是附近村子的学生,推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。
"是去县三中的吗?"一个高个子男生问道。他推着一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,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
吴普同点点头:"是啊,你们也是?"
"我们是李各庄的,"另一个矮胖的男生接话,"听说西里村也有去三中的,就等等看能不能结个伴。"
就这样,一支小小的同行队伍形成了。除了吴普同,还有李各庄的三个男生:高个子的赵强、矮胖的钱卫东,以及沉默寡言的孙明。
"咱们以后就这个点在这里集合吧,"赵强提议道,"人多有个照应,特别是过那段玉米地的时候。"
大家都表示同意。于是每天清晨,这支小小的车队就成为乡间小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最难走的还是那段土路。九月的几场雨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,车辙里积着浑浊的泥水。有一次下雨,钱卫东的车轮陷进泥里,大家只好一起推车。
"这鬼路什么时候能修修啊!"钱卫东一边费力地拔脚一边抱怨。
赵强笑道:"等你当上乡长再说吧。"
吴普同的黑色永久二八在这种路上反而显出优势。虽然老旧,但结实耐用,不像赵强的新车那样娇气。
一天早晨,他们照例在岔路口等辛志刚,却迟迟不见人影。
"要不我们先走?"钱卫东有些着急,"要迟到了。"
吴普同摇摇头:"再等等,可能有什么事耽误了。"
果然,不一会儿,辛志刚急匆匆地骑过来,眼镜歪在一边:"对不起对不起,车链子掉了。"
大家七手八脚地帮他修好车,继续赶路。虽然迟到了几分钟,但杨老师看他们一起来了这么多人,破例没有批评。
"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团队了,"放学路上赵强说,"要迟一起迟,要到一起到。"
大家都笑起来。有了同伴,那段可怕的玉米地似乎也不那么吓人了。他们经常一边骑车一边唱歌,从《团结就是力量》唱到《我的中国心》。
有一天下午放学,他们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生站在路边,似乎车出了问题。
"那不是娟子姐吗?"吴普同最先认出来。
娟子是西里村的,比吴普同大一届,现在在县三中读高二。她初中时比张二胖和吴普同都高一级,是学校里有名的好学生。
"娟子姐,怎么了?"吴普同停下车子问道。
娟子抬起头,脸上带着焦急:"车胎没气了,可能是扎了。"
几个男生立即围上来帮忙。赵强最懂修车,三下五除二就把内胎扒出来,找到漏气的地方。
"小口子,能补。"赵强说着从书包里掏出补胎工具。
娟子感激地看着他们:"真是太谢谢你们了。你们都是高一的?"
"嗯,我们都是二班的。"钱卫东抢着回答。
补好车胎,大家继续上路。娟子自然而然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。
"你们天天都一起走吗?"娟子问。
"嗯,"吴普同回答,"人多有个照应。"
娟子笑了笑:"真好,我经常一个人走,那段玉米地可吓人了。"
之后几天,他们经常能遇到娟子。有时候是她等他们,有时候是他们等她。渐渐地,娟子成了他们队伍中的常客。
娟子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,很快就和大家都熟悉了。她经常给大家讲高二的课程,或者分享学习经验。
但吴普同注意到,娟子似乎特别关心张各庄的情况(柳林镇镇二中所在地)。每次遇到张各庄来的学生,她都会多问几句。
有一天,娟子终于忍不住,装作不经意地问吴普同:"哎,咱们村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张二胖,是不是去涿州上卫校了?"
吴普同点点头:"是啊,护理专业。"
娟子的眼睛亮了一下:"那他......经常回来吗?"
"开学后就没回来过,可能要到寒假吧。"
娟子"哦"了一声,不再说话,但脸上明显带着失落。
后来几次同行,娟子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张二胖的情况。问他在学校适不适应,学习怎么样,有没有交新朋友。
有一次放学路上,娟子突然说:"其实初中时,二胖经常让我给他补习数学。他数学不好,但很努力,最终还是考上了中专。"
说这话时,她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。
吴普同这才恍然大悟。原来娟子对二胖有好感,难怪这么关心他的情况。
九月底的一天,下起了大雨。大家都没带雨具,只好冒雨骑车。到那段土路时,简直成了泥潭。娟子的车又一次扎胎了。
"今天真是倒霉透了。"娟子抹着脸上的雨水,几乎要哭出来。
赵强再次展现修车技术,但雨太大,补胎片粘不住。最后只好让娟子坐在后座,轮流推着她走。
轮到吴普同推车时,娟子突然说:"其实我知道二胖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。"
"为什么?" "他奶奶去年生病住院,他经常去照顾。他说看护士们救人挺伟大的。"
吴普同惊讶地看着娟子。这件事连他都不知道,娟子却这么清楚。
雨渐渐小了,夕阳从云缝中露出脸来,在天边画出一道彩虹。
"真美啊。"娟子轻声说。
大家都停下车子,静静地看着这难得的景色。泥泞的道路、湿透的衣服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。
快到西里村时,娟子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吴普同:"能不能帮我把这个转交给二胖?下次他回来的时候。"
吴普同接过本子,是那种女孩子
"路上当心点,下雨就慢些骑。"李秀云站在灶房门口嘱咐道,手里还拿着搅粥的木勺。
"知道了娘。"吴普同应了一声,利落地跨上自行车。这辆永久二八虽然老旧,但经过父亲的精心保养,骑起来还算顺畅。
出了村口,他意外地发现已经有几个身影在路口等候。都是附近村子的学生,推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。
"是去县三中的吗?"一个高个子男生问道。他推着一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,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
吴普同点点头:"是啊,你们也是?"
"我们是李各庄的,"另一个矮胖的男生接话,"听说西里村也有去三中的,就等等看能不能结个伴。"
就这样,一支小小的同行队伍形成了。除了吴普同,还有李各庄的三个男生:高个子的赵强、矮胖的钱卫东,以及沉默寡言的孙明。
"咱们以后就这个点在这里集合吧,"赵强提议道,"人多有个照应,特别是过那段玉米地的时候。"
大家都表示同意。于是每天清晨,这支小小的车队就成为乡间小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最难走的还是那段土路。九月的几场雨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,车辙里积着浑浊的泥水。有一次下雨,钱卫东的车轮陷进泥里,大家只好一起推车。
"这鬼路什么时候能修修啊!"钱卫东一边费力地拔脚一边抱怨。
赵强笑道:"等你当上乡长再说吧。"
吴普同的黑色永久二八在这种路上反而显出优势。虽然老旧,但结实耐用,不像赵强的新车那样娇气。
一天早晨,他们照例在岔路口等辛志刚,却迟迟不见人影。
"要不我们先走?"钱卫东有些着急,"要迟到了。"
吴普同摇摇头:"再等等,可能有什么事耽误了。"
果然,不一会儿,辛志刚急匆匆地骑过来,眼镜歪在一边:"对不起对不起,车链子掉了。"
大家七手八脚地帮他修好车,继续赶路。虽然迟到了几分钟,但杨老师看他们一起来了这么多人,破例没有批评。
"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团队了,"放学路上赵强说,"要迟一起迟,要到一起到。"
大家都笑起来。有了同伴,那段可怕的玉米地似乎也不那么吓人了。他们经常一边骑车一边唱歌,从《团结就是力量》唱到《我的中国心》。
有一天下午放学,他们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生站在路边,似乎车出了问题。
"那不是娟子姐吗?"吴普同最先认出来。
娟子是西里村的,比吴普同大一届,现在在县三中读高二。她初中时比张二胖和吴普同都高一级,是学校里有名的好学生。
"娟子姐,怎么了?"吴普同停下车子问道。
娟子抬起头,脸上带着焦急:"车胎没气了,可能是扎了。"
几个男生立即围上来帮忙。赵强最懂修车,三下五除二就把内胎扒出来,找到漏气的地方。
"小口子,能补。"赵强说着从书包里掏出补胎工具。
娟子感激地看着他们:"真是太谢谢你们了。你们都是高一的?"
"嗯,我们都是二班的。"钱卫东抢着回答。
补好车胎,大家继续上路。娟子自然而然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。
"你们天天都一起走吗?"娟子问。
"嗯,"吴普同回答,"人多有个照应。"
娟子笑了笑:"真好,我经常一个人走,那段玉米地可吓人了。"
之后几天,他们经常能遇到娟子。有时候是她等他们,有时候是他们等她。渐渐地,娟子成了他们队伍中的常客。
娟子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,很快就和大家都熟悉了。她经常给大家讲高二的课程,或者分享学习经验。
但吴普同注意到,娟子似乎特别关心张各庄的情况(柳林镇镇二中所在地)。每次遇到张各庄来的学生,她都会多问几句。
有一天,娟子终于忍不住,装作不经意地问吴普同:"哎,咱们村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张二胖,是不是去涿州上卫校了?"
吴普同点点头:"是啊,护理专业。"
娟子的眼睛亮了一下:"那他......经常回来吗?"
"开学后就没回来过,可能要到寒假吧。"
娟子"哦"了一声,不再说话,但脸上明显带着失落。
后来几次同行,娟子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张二胖的情况。问他在学校适不适应,学习怎么样,有没有交新朋友。
有一次放学路上,娟子突然说:"其实初中时,二胖经常让我给他补习数学。他数学不好,但很努力,最终还是考上了中专。"
说这话时,她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。
吴普同这才恍然大悟。原来娟子对二胖有好感,难怪这么关心他的情况。
九月底的一天,下起了大雨。大家都没带雨具,只好冒雨骑车。到那段土路时,简直成了泥潭。娟子的车又一次扎胎了。
"今天真是倒霉透了。"娟子抹着脸上的雨水,几乎要哭出来。
赵强再次展现修车技术,但雨太大,补胎片粘不住。最后只好让娟子坐在后座,轮流推着她走。
轮到吴普同推车时,娟子突然说:"其实我知道二胖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。"
"为什么?" "他奶奶去年生病住院,他经常去照顾。他说看护士们救人挺伟大的。"
吴普同惊讶地看着娟子。这件事连他都不知道,娟子却这么清楚。
雨渐渐小了,夕阳从云缝中露出脸来,在天边画出一道彩虹。
"真美啊。"娟子轻声说。
大家都停下车子,静静地看着这难得的景色。泥泞的道路、湿透的衣服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。
快到西里村时,娟子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吴普同:"能不能帮我把这个转交给二胖?下次他回来的时候。"
吴普同接过本子,是那种女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