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泡面夜话-《凡人吴普同》

  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在晚上十点准时响起,像是赦免令一般,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叹息声。吴普同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看着面前堆砌如山的习题集和笔记本,竟有些恍惚——从早晨六点到此刻,整整十六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,让他的大脑像被掏空了一般。

  "走吧,再晚泡面都没热水了。"张文远推了推眼镜,已经开始收拾书包。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抖,但动作依然利落。

  教室里的学生们陆续起身,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满足的神情。这一天的课程密度之大、内容之深,远超他们在原学校的体验。县一中的老师确实名不虚传,但相应的,对学生的要求也极为严格。

  吴普同和室友们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。秋夜的凉风迎面吹来,让人精神一振。抬头望去,县一中的校园依然灯火通明,高三教学楼里还有不少窗户亮着灯——那是更加拼命的应届生们在加班加点。

  "我的天,郑老师今天布置的数学作业也太多了吧?"孙伟哀嚎着抖了抖手里的试卷,"二十道大题,明天早自习就要交!" "这还算好的,"赵明推推金丝眼镜,"你还没见识过李老师的化学作业呢,那才叫魔鬼训练。"

  穿过操场时,吴普同注意到不少学生匆匆往校门口走去。"他们去哪?"他好奇地问。 "去校外吃夜宵,"周涛解释道,"食堂九点就关门了,只有小卖部还开着,但泡面早就被抢光了。"

  果然,当他们走到宿舍区的小卖部门口时,只见窗口排着长队,老板娘操着浓重的方言喊道:"没了没了,泡面都卖完了!只剩面包了!" 几个来晚的学生失望地离开,嘴里嘟囔着:"又要饿肚子了......"

  回到宿舍,八个人不约而同地开始翻找自己的存货。李强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纸箱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包华龙方便面;张文远的柜子里藏着母亲准备的煎饼和咸菜;孙伟变魔术似的掏出几根火腿肠;就连家境最好的赵明,也备着一箱康师傅牛肉面。

  "幸好我有先见之明,"李强得意地拍拍纸箱,"从山上带来够吃一个月的。" "太好了!"孙伟欢呼一声,"我出火腿肠,咱们煮面吃!"

  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。李强负责搬出藏在床底的电炉子——这是违反校规的,但每个宿舍都偷偷备着一个;张文远找出来那个最大的搪瓷锅;吴普同去水房打水;其他人则忙着整理书本,腾出吃饭的空间。

  "小心点,别又跳闸了。"王海提醒道,一边把电线接到远离门口的位置。上周就因为同时用电炉子和充电,导致整个宿舍区跳闸,被管理员训了一顿。

  水很快烧开了,白色的水汽在宿舍里弥漫开来,带着一股温暖的气息。八包面饼下锅,配上调料包,再扔进几根掰碎的火腿肠,顿时香气四溢。每个人都端着搪瓷缸子,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翻滚的面条。

  "好了没?饿死了!"孙伟拿着筷子跃跃欲试。 "再等等,让面多煮会儿。"李强像个大厨似的搅拌着面条,"硬了不好消化。"

  面终于煮好了,八个人围坐在一起,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。饿了一晚上,这简单的泡面吃起来格外香甜。宿舍里安静下来,只有吃面的声音和偶尔的赞叹。

  "要是有点青菜就好了。"吴普同忍不住说。 "明天让我妈捎点来,"张文远边吃边说,"她每周三都来送饭。"

  吃饱喝足,气氛轻松了许多。孙伟摸着圆滚滚的肚子,满足地叹了口气:"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么一顿热乎的,复读也没那么难熬了。" "想得美,"赵明泼冷水,"电炉子用多了容易被没收。"

  这时,李强突然拿出化学笔记:"对了,今天李老师讲的那个氧化还原反应,谁听懂了?我怎么还是不明白电子转移的方向?" 一句话又把大家拉回了学习的氛围。

  "我来给你讲吧,"张文远推推眼镜,"其实很简单,记住'失电子氧化,得电子还原'就行......"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起来,其他人都围过来听。泡面碗被推到一边,化学笔记摊开在中间,八个脑袋凑在一起,在昏黄的灯光下讨论着难题。

  这样的场景每晚都会上演。泡面不仅是充饥的食物,更是一种仪式——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,也是互相交流、互相帮助的时间。

  "今天郑老师讲的三角函数那题,我觉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。"王海突然说。 "真的?快讲讲!"几个人立刻来了精神。

  于是,泡面碗被彻底遗忘在一边,草稿纸和习题集重新成为主角。你一言我一语,不同的解题思路在碰撞,有时候甚至会争论起来。

  "不对不对,你这里忽略了定义域的限制。" "但是用导数不是更快吗?" "高考不让用超纲的方法啊!"

  吴普同静静地听着,偶尔插几句话。他发现,在这样的讨论中,很多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点突然就豁然开朗了。不同背景的同学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,互相启发,互相补充。

  讨论间隙,大家也会聊聊各自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憧憬。 "我今天收到家里的信,"李强突然低声说,"我爹把牛卖了,给我凑生活费......"他的声音有些哽咽,"要是再考不上,我真没脸回去了。" 宿舍里顿时安静下来。

  "我爸妈天天吵架,"孙伟苦笑着说,"我妈想让我复读,我爸觉得是浪费钱。每次回家,气氛都特别压抑。" "我女朋友考上大学了,"周涛叹了口气,"她说等我一年,可是......"

  这些藏在心底的话,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伴着泡面的香气,终于能够说出口。没有嘲笑,没有评判,只有理解和共情。因为每个人都在经历类似的挣扎和煎熬。

  "好了好了,别这么沉重,"张文远打破沉默,"想想明年这个时候,咱们都在大学里吃香喝辣呢!" "对!"李强抹抹眼睛,"我一定要考上医科大学!" "我要学计算机!"杨帆接话。 "我想当老师......"

  梦想的声音在宿舍里回荡,驱散了夜的寒冷。泡面已经凉了,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。

  吴普同很少参与这样的倾诉,但他听得认真。听到动情处,他会默默地给说话的人添点热水,或者分享一块家里捎来的饼干。这些细微的举动,比任何语言都更能传递温暖。

  夜深了,讨论声渐渐低下去。有人开始打哈欠,有人已经在揉眼睛。但作业还没写完,明天的课程还要预习。

  "再坚持一会儿,"张文远给大家鼓劲,"把今天李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写完再睡。" 于是,刚刚放松的气氛又紧张起来。泡面碗被收走,习题集重新摊开,计算器的按键声和写字的沙沙声再次响起。

  吴普同一边做题,一边留意着室友们。李强遇到难题时总会不自觉地咬笔头;孙伟思考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