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二十五日,天还没亮透,吴普同就睁开了眼睛。这一夜他睡得极浅,梦里全是查分的场景,一会儿是电话打不通,一会儿是输错了准考证号,醒来时心脏还在怦怦直跳。
窗外,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,村子里静悄悄的,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声。吴普同轻手轻脚地起床,生怕吵醒了还在熟睡的父母。他走到院子里,用冷水洗了把脸,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。
"怎么起这么早?"母亲李秀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她披着件外衣,显然也是一夜没睡好。 "睡不着了。"吴普同低声说,"妈,我想去赵大娘家借电话查分。" "现在才五点多,太早了吧?"李秀云看了看天色,"等天再亮些去吧。"
吴普同点点头,在院子里来回踱步。时间仿佛被拉长了,每一分钟都过得格外缓慢。他不停地摸着口袋里那张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准考证,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快被他背下来了。
六点半,天已大亮。吴普同再也按捺不住:"妈,我去了。" "等等,"李秀云叫住他,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红布包,"这是昨天去庙里求的符,你带着。"
吴普同接过那个还带着母亲体温的符包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他小心地把它放进口袋,深吸一口气,向邻居赵大娘家走去。
赵大娘家就在隔壁,院门已经开了。赵大娘正在院子里喂鸡,看见吴普同,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。 "普同啊,这么早来了?快进来坐!"赵大娘热情地招呼着,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,"今天是出成绩的日子吧?"
吴普同点点头,声音有些发干:"想来借您家电话查分。" "好好好,电话在里屋,随便用。"赵大娘连忙引着他往屋里走,"别紧张,你肯定能考好!"
赵大娘家的电话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,是一部红色的老式转盘电话。吴普同在电话前坐下,感觉手心又开始冒汗。
"要先拨168,然后按提示操作。"赵大娘站在一旁,比吴普同还要紧张,"要不要先喝口水?"
吴普同摇摇头,深吸一口气,拿起听筒。他的手有些发抖,拨号时差点拨错了数字。电话接通后,里面传来自动语音提示:"欢迎使用高考成绩查询系统,请输入准考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吴普同小心翼翼地按着准考证上的数字,生怕按错一个键。然而由于太紧张,按到倒数第二个数字时,手指一滑,多按了一个数字。
"请输入身份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吴普同心里"咯噔"一下,意识到刚才可能输错了准考证号。他硬着头皮输入身份证号,结果因为手抖,又输错了一位。
"信息验证失败,请重新输入。"冰冷的电子音从听筒里传来。
吴普同的心沉了下去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 "怎么了?没成功?"赵大娘关切地问。 "输错号了。"吴普同的声音有些发颤。 "别急,慢慢来。"赵大娘递过一条毛巾,"擦擦汗,定定神再打。"
吴普同擦了擦汗,做了几次深呼吸。他闭上眼睛,默念了几遍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,确保记准确了。
第二次尝试,他格外小心,每按一个数字都确认两遍。然而在输入身份证号时,他又不小心按错了一个数字。
"信息验证失败,请重新输入。"
吴普同感到一阵绝望,手抖得更厉害了。这时,赵大娘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:"孩子,别紧张。大娘帮你念号码,你来拨。"
赵大娘戴上老花镜,拿过吴普同的准考证,一字一顿地念着上面的数字。吴普同跟着她的声音,小心翼翼地按着键盘。
第三次尝试,时间仿佛凝固了。吴普同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咚咚咚,像是要跳出胸膛。
"请输入身份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赵大娘又慢慢地念出身份证号码,吴普同跟着输入。这次,每一个数字都准确无误。
短暂的沉默后,听筒里传来语音播报:"考生吴普同,语文115分,数学72分,英语98分,物理113分,化学122分,总分520分。重复查询请按星号键..."
吴普同愣住了,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 "多少分?多少分?"赵大娘急切地问。 "520...520分!"吴普同终于回过神来,声音因激动而颤抖。
"哎呀!520分!"赵大娘高兴得拍手跳起来,"太好了!太好了!这孩子真争气!"
吴普同放下听筒,感觉双腿发软,几乎站不稳。520分!比他自己估的512分还要高8分!去年本科线是510分,这个成绩应该能过线了!
"快,快回家告诉你爹妈去!"赵大娘拉着吴普同就往门外走,"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!"
吴普同踉踉跄跄地跑回家,还没进门就大喊:"妈!爸!520分!我考了520分!"
李秀云正在厨房做早饭,听到喊声,手里的勺子"咣当"一声掉在地上。她快步走出来,声音发抖:"多少?你说多少?" "520分!妈,我考了520分!"吴普同激动地重复着。
这时,吴建军也从屋里出来,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:"好小子,真有你的!" "我去感谢你赵大娘一声!"李秀云激动得手足无措,转身就要往外走,却被吴建军拉住了。
"先别急,"吴建军虽然高兴,但还保持着冷静,"这只是查分,正式成绩单还没到呢。再说了,今年的分数线还没出来。"
话虽如此,但吴建军眼中的喜悦是掩藏不住的。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:"好样的,没白费这一年的苦读。"
早饭时,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。李秀云不停地给儿子夹菜,嘴里念叨着:"这下好了,总算熬出头了。我就知道我儿子有出息!"
饭后,吴普同又去赵大娘家正式道谢。赵大娘拉着他的手不停夸奖:"普同啊,你可是咱们村的骄傲!以后上了大学,一定要好好读书,给咱们村争光!"
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。不到一上午,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吴普同考了520分的好消息。不断有人来吴家道喜,院子里热闹非凡。
"建军啊,你们家普同可真行!这下要当大学生了!" "秀云,你养了个好儿子啊!以后就等着享福吧!" "普同哥哥,你是怎么考这么高的分的?能不能教教我?"
面对众人的夸奖和祝贺,吴普同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。他躲在屋里,不敢面对那么多关注的目光。
中午时分,热闹渐渐散去。吴普同独自一人来到村后的打谷场上,找了处树荫坐下。微风吹过,带来阵阵麦秸的清香。
520分。他在心里反复默念着这个数字,仍然觉得有些不真实。这一年的辛苦付出,终于有了回报。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,那些做不完的习题,那些压力大到几乎崩溃的时刻...现在回想起来,都值得了。
"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我赢了。"他轻声对自己说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但是,喜悦之中也夹杂着一丝不安。今年的分数线还没出来,万一分数线提高了呢?520分虽然比去年本科线高10分,但也不是十分保险。
下午,吴普同去了一趟县一中,想打听更多消息。校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复读生,大家都在交流分数和打听分数线的情况。
"我考了518分,比去年线高8分,应该能过吧?" "我只有505分,悬啊..." "听说今年数学难,整体分数线可能会降一点。"
班主任李老师也被学生们围在中间,耐心地回答着各种问题。 "吴普同,你考了多少?"李老师看见他,主动问道。 "520分,老师。" "不错啊!"李老师满意地点点头,"这个分数应该没问题。今年数学确实难,预计本科线不会超过515分。"
听到老师的话,吴普同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。
回家的路上,他的脚步轻快了许多。夕阳西下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路旁的麦田里,新种的玉米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苗,充满着生机与希望。
晚饭时,吴家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。李秀云做了几个好菜,还特意买了一瓶啤酒庆祝。 "少喝点,"吴建军提醒儿子,"明天还得去学校打听填报志愿的事呢。" "我知道,爸。"吴普同点点头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填报哪些学校了。
晚上,吴普同躺在床上,久久不能入睡。520分的喜悦渐渐沉淀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。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?会去哪个城市读书?学什么专业?
他起身打开书桌上的台灯,拿出纸笔,开始列出可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。这一刻,他感觉自己真正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,前方是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路。
窗外的月光格外明亮,温柔地洒在书桌上,也洒在这个即将展翅高飞的年轻人身上。
窗外,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,村子里静悄悄的,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声。吴普同轻手轻脚地起床,生怕吵醒了还在熟睡的父母。他走到院子里,用冷水洗了把脸,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。
"怎么起这么早?"母亲李秀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她披着件外衣,显然也是一夜没睡好。 "睡不着了。"吴普同低声说,"妈,我想去赵大娘家借电话查分。" "现在才五点多,太早了吧?"李秀云看了看天色,"等天再亮些去吧。"
吴普同点点头,在院子里来回踱步。时间仿佛被拉长了,每一分钟都过得格外缓慢。他不停地摸着口袋里那张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准考证,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快被他背下来了。
六点半,天已大亮。吴普同再也按捺不住:"妈,我去了。" "等等,"李秀云叫住他,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红布包,"这是昨天去庙里求的符,你带着。"
吴普同接过那个还带着母亲体温的符包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他小心地把它放进口袋,深吸一口气,向邻居赵大娘家走去。
赵大娘家就在隔壁,院门已经开了。赵大娘正在院子里喂鸡,看见吴普同,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。 "普同啊,这么早来了?快进来坐!"赵大娘热情地招呼着,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,"今天是出成绩的日子吧?"
吴普同点点头,声音有些发干:"想来借您家电话查分。" "好好好,电话在里屋,随便用。"赵大娘连忙引着他往屋里走,"别紧张,你肯定能考好!"
赵大娘家的电话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,是一部红色的老式转盘电话。吴普同在电话前坐下,感觉手心又开始冒汗。
"要先拨168,然后按提示操作。"赵大娘站在一旁,比吴普同还要紧张,"要不要先喝口水?"
吴普同摇摇头,深吸一口气,拿起听筒。他的手有些发抖,拨号时差点拨错了数字。电话接通后,里面传来自动语音提示:"欢迎使用高考成绩查询系统,请输入准考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吴普同小心翼翼地按着准考证上的数字,生怕按错一个键。然而由于太紧张,按到倒数第二个数字时,手指一滑,多按了一个数字。
"请输入身份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吴普同心里"咯噔"一下,意识到刚才可能输错了准考证号。他硬着头皮输入身份证号,结果因为手抖,又输错了一位。
"信息验证失败,请重新输入。"冰冷的电子音从听筒里传来。
吴普同的心沉了下去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 "怎么了?没成功?"赵大娘关切地问。 "输错号了。"吴普同的声音有些发颤。 "别急,慢慢来。"赵大娘递过一条毛巾,"擦擦汗,定定神再打。"
吴普同擦了擦汗,做了几次深呼吸。他闭上眼睛,默念了几遍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,确保记准确了。
第二次尝试,他格外小心,每按一个数字都确认两遍。然而在输入身份证号时,他又不小心按错了一个数字。
"信息验证失败,请重新输入。"
吴普同感到一阵绝望,手抖得更厉害了。这时,赵大娘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:"孩子,别紧张。大娘帮你念号码,你来拨。"
赵大娘戴上老花镜,拿过吴普同的准考证,一字一顿地念着上面的数字。吴普同跟着她的声音,小心翼翼地按着键盘。
第三次尝试,时间仿佛凝固了。吴普同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咚咚咚,像是要跳出胸膛。
"请输入身份证号,以井号键结束。"
赵大娘又慢慢地念出身份证号码,吴普同跟着输入。这次,每一个数字都准确无误。
短暂的沉默后,听筒里传来语音播报:"考生吴普同,语文115分,数学72分,英语98分,物理113分,化学122分,总分520分。重复查询请按星号键..."
吴普同愣住了,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 "多少分?多少分?"赵大娘急切地问。 "520...520分!"吴普同终于回过神来,声音因激动而颤抖。
"哎呀!520分!"赵大娘高兴得拍手跳起来,"太好了!太好了!这孩子真争气!"
吴普同放下听筒,感觉双腿发软,几乎站不稳。520分!比他自己估的512分还要高8分!去年本科线是510分,这个成绩应该能过线了!
"快,快回家告诉你爹妈去!"赵大娘拉着吴普同就往门外走,"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!"
吴普同踉踉跄跄地跑回家,还没进门就大喊:"妈!爸!520分!我考了520分!"
李秀云正在厨房做早饭,听到喊声,手里的勺子"咣当"一声掉在地上。她快步走出来,声音发抖:"多少?你说多少?" "520分!妈,我考了520分!"吴普同激动地重复着。
这时,吴建军也从屋里出来,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:"好小子,真有你的!" "我去感谢你赵大娘一声!"李秀云激动得手足无措,转身就要往外走,却被吴建军拉住了。
"先别急,"吴建军虽然高兴,但还保持着冷静,"这只是查分,正式成绩单还没到呢。再说了,今年的分数线还没出来。"
话虽如此,但吴建军眼中的喜悦是掩藏不住的。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:"好样的,没白费这一年的苦读。"
早饭时,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。李秀云不停地给儿子夹菜,嘴里念叨着:"这下好了,总算熬出头了。我就知道我儿子有出息!"
饭后,吴普同又去赵大娘家正式道谢。赵大娘拉着他的手不停夸奖:"普同啊,你可是咱们村的骄傲!以后上了大学,一定要好好读书,给咱们村争光!"
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。不到一上午,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吴普同考了520分的好消息。不断有人来吴家道喜,院子里热闹非凡。
"建军啊,你们家普同可真行!这下要当大学生了!" "秀云,你养了个好儿子啊!以后就等着享福吧!" "普同哥哥,你是怎么考这么高的分的?能不能教教我?"
面对众人的夸奖和祝贺,吴普同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。他躲在屋里,不敢面对那么多关注的目光。
中午时分,热闹渐渐散去。吴普同独自一人来到村后的打谷场上,找了处树荫坐下。微风吹过,带来阵阵麦秸的清香。
520分。他在心里反复默念着这个数字,仍然觉得有些不真实。这一年的辛苦付出,终于有了回报。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,那些做不完的习题,那些压力大到几乎崩溃的时刻...现在回想起来,都值得了。
"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我赢了。"他轻声对自己说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但是,喜悦之中也夹杂着一丝不安。今年的分数线还没出来,万一分数线提高了呢?520分虽然比去年本科线高10分,但也不是十分保险。
下午,吴普同去了一趟县一中,想打听更多消息。校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复读生,大家都在交流分数和打听分数线的情况。
"我考了518分,比去年线高8分,应该能过吧?" "我只有505分,悬啊..." "听说今年数学难,整体分数线可能会降一点。"
班主任李老师也被学生们围在中间,耐心地回答着各种问题。 "吴普同,你考了多少?"李老师看见他,主动问道。 "520分,老师。" "不错啊!"李老师满意地点点头,"这个分数应该没问题。今年数学确实难,预计本科线不会超过515分。"
听到老师的话,吴普同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。
回家的路上,他的脚步轻快了许多。夕阳西下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路旁的麦田里,新种的玉米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苗,充满着生机与希望。
晚饭时,吴家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。李秀云做了几个好菜,还特意买了一瓶啤酒庆祝。 "少喝点,"吴建军提醒儿子,"明天还得去学校打听填报志愿的事呢。" "我知道,爸。"吴普同点点头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填报哪些学校了。
晚上,吴普同躺在床上,久久不能入睡。520分的喜悦渐渐沉淀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。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?会去哪个城市读书?学什么专业?
他起身打开书桌上的台灯,拿出纸笔,开始列出可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。这一刻,他感觉自己真正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,前方是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路。
窗外的月光格外明亮,温柔地洒在书桌上,也洒在这个即将展翅高飞的年轻人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