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铃宗的晨钟并非金属撞击的铿锵,而是由无数风铃、玉磬在晨风中自然形成的清越合鸣。
谢楚歌在一阵若有若无、却又直抵心灵的悦耳音波中醒来,只觉神清气爽,昨日舟车劳顿和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一扫而空。
早课安排在“闻音堂”,一座半开放式的宏伟殿堂,
穹顶悬挂着成千上万件形态各异的乐器与鸣器,微风过处,自成韵律。
今日为清云宗弟子讲授基础御兽乐理的,是一位名为秦渺的长老。
她气质空灵,十指纤长,仿佛天生为抚琴弄音而生。
“御兽之道,首在通心。”
秦渺长老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位弟子耳中,如同耳语,“心念纷杂,则音律散乱;
心绪平和,则乐声澄澈。
灵兽感知敏锐,尤重其诚。”
她并未直接传授任何乐谱或法诀,而是让所有弟子,包括清云宗众人,闭目凝神,
尝试去“听”周围自然之声——风穿过殿角风铃的摇曳,远处瀑布的水流轰鸣,甚至林间灵鸟不经意的啼叫。
“莫要试图掌控,先去感受,去理解这些声音中蕴含的‘意’。”
秦渺长老的声音引导着,
“水声为何能令人宁静?鸟鸣为何能唤起生机?风铃之音又为何能涤荡尘埃?”
其他清云宗弟子大多面露困惑,他们习惯了清云宗以剑御气、直指大道的修炼方式,对这种近乎玄妙的“感受”颇不适应。
唯有谢楚歌,在秦渺长老开口的瞬间,便已心领神会。
他闭上双眼,“万物解析”系统无声启动。
然而这一次,系统分析的不再是具体的物质结构或能量流向,而是那无形无质、却真实存在的“声音”。
风声、水声、铃音、鸟鸣……被系统分解为无数细碎的频率、振幅、谐波,
进而模拟、重组,探寻其与灵气波动、乃至与生灵情绪起伏之间的内在关联。
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奔涌,谢楚歌仿佛“看”到了声音的形状——风铃之声如同清澈的涟漪,
一圈圈荡开,抚平灵气的躁动;
瀑布轰鸣则如奔涌的激流,带着冲刷一切污浊的磅礴气势;
而那灵鸟的啼鸣,更像是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,在音波中生根发芽,焕发生机。
他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知中,直到秦渺长老的声音再次响起:
“现在,尝试以你们自身的灵力,模拟一种你们认为最能表达‘安宁’之意的自然之声。
不必拘泥于形式,心之所向,音之所往。”
弟子们纷纷尝试,有人试图模拟水流,灵力却激荡不休;
有人模仿风声,却只制造出尖锐的呼啸。
一时间,闻音堂内灵力紊乱,杂音四起。
谢楚歌心念微动,他没有刻意去模仿任何一种具体的声音。
他想起了在清云宗灵兽园,那些小家伙们在自己身边安然入睡的夜晚,那份纯粹而平和的守护之心。
他缓缓调动起一丝温和的水系灵力,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,而是如同轻柔的月光,缓缓流淌。
同时,他根据方才系统对“安宁”意向声音的分析,极其细微地调整着灵力的振动频率。
他没有开口,那声音也并非通过喉咙发出,而是那缕流淌的灵力自身,
开始与周围的空气、与殿堂穹顶的某一只玉磬产生了极轻微的共鸣。
“叮……”
一声若有若无、空灵剔透的玉磬之音,悄然在谢楚歌周身响起。
声音不大,却异常纯净,仿佛能直接敲击在神魂之上。
原本堂内那些杂乱的灵力波动和噪音,在这声清音响起时,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。
几位靠得近的清铃宗弟子讶异地看向他,连台上一直闭目感应的秦渺长老,也缓缓睁开了眼睛,目光中带着一丝惊异。
“咦?”
秦渺长老轻咦一声,看向谢楚歌,
“你……并未修习过音律之法?”
谢楚歌闻声,连忙收敛灵力,那空灵之音也随之消散。
他起身恭敬回道:
“回长老,弟子未曾专门修习。”
“怪哉。”
秦渺长老走下讲台,来到谢楚歌面前,仔细打量着他,
“你方才所发之音,虽显稚嫩,其‘意’却纯正无比,直指‘安宁’本质。
非是模仿其形,而是共鸣其神……你天生灵识,竟敏锐至此?”
她的话让周围弟子一片哗然。
清铃宗弟子深知要做到“共鸣其神”何等困难,那需要对声音、对意境、对自身灵力有着超凡的掌控与理解。
一个从未修习过音律的外宗弟子,竟能在初次尝试中触及门槛?
谢楚歌心中凛然,知道是“万物解析”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,连忙谦逊道:
“长老谬赞,弟子只是心有所感,侥幸而已。”
秦渺长老深深看了他一眼,未再多言,只是道:
“你若对音律有兴趣,课后可来‘渺音阁’寻我。”
此言一出,不仅是清云宗弟子,连许多清铃宗弟子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。
秦渺长老的“渺音阁”在清铃宗地位超然,非核心弟子难以得其指点。
早课结束后,谢楚歌正消化着方才的收获,苏婉笑吟吟地走了过来:
“谢师弟,真是深藏不露啊。
秦长老可是我们宗内对‘音律通心’理解最深的长老之一。”
谢楚歌苦笑:
“苏师姐莫要取笑我了,只是运气。”
“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。”苏婉笑道
“走吧,接下来是去‘万灵谷’实践,正好让你试试,你这份‘通心’之能,对活生生的灵兽是否同样有效。”
再次来到万灵谷,气氛与昨日单纯观摩已大不相同。
谷中划出了一片特定区域,数十头性情相对温和、尚未签订契约的幼年或低阶灵兽正在其中活动。
清云宗弟子们的任务,就是尝试运用早课所学的理念,与这些灵兽进行初步接触和沟通。
大部分清云宗弟子显得有些手足无措。
他们习惯了剑气的凌厉和法诀的精准,对于这种需要耐心、感知和微妙共鸣的交流方式,极为不适应。
有人试图释放善意,灵力却过于外放,惊得灵兽退避;
有人想模仿清铃宗弟子以音律引导,却吹奏得不成调子,反而引得灵兽烦躁。
谢楚歌没有急于行动。他站在场边,目光扫过那些灵兽。
“万物解析”系统悄然运转,捕捉着每一头灵兽细微的生命体征、能量波动以及流露出的情绪信号——好奇、警惕、慵懒、试探……
他注意到一只躲在岩石后、通体雪白、唯有耳尖带着一撮金毛的“踏雪狐”幼崽。
小家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人群,却又因陌生环境而显得十分紧张,身体微微蜷缩,尾巴紧紧夹着。
谢楚歌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靠近或试图用灵力接触。
他回想起早课时模拟出的那份“安宁”之意,再次缓缓调动起温和的水灵力。
这一次,他并非让灵力发出声音,而是将那份“安宁”的意念。
通过精心调整后的灵力波动,如同无声的音波般,轻柔地向那只踏雪狐传递过去。
同时,他自身也放空思绪,心中只留存着在清云宗灵兽园时,与那些小家伙们相处的温暖与平静。
那无形的、蕴含着“安宁”意念的灵力波动,如同春风拂过水面,悄然蔓延至踏雪狐所在的位置。
原本紧张蜷缩的小家伙,耳朵微微动了一下,警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它似乎感觉到一种让它非常舒服、非常安心的气息,那气息让它紧绷的神经不自觉放松了下来。
它试探性地向前探了探脑袋,小巧的鼻子轻轻耸动。
谢楚歌依旧没有动,只是维持着那份灵力波动,眼神温和地看着它。
过了一会儿,在周围其他弟子或失败或僵持的尝试中,那只踏雪狐幼崽。
竟小心翼翼地、一步一顿地从岩石后走了出来,慢慢靠近了站在原地不动的谢楚歌。
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,踏雪狐幼崽最终停在了谢楚歌脚边,仰起头。
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碰了碰他的裤脚,然后发出了一声极其细微、带着依赖意味的“嘤咛”。
整个实践区域,出现了一刹那的寂静。
苏婉掩唇,眼中满是不可思议。就连负责指导实践的清铃宗执事,也面露惊容。
无需言语,无需强制,甚至无需完整的音律,仅凭一份纯粹的心念与精准的灵力共鸣。
便让一只性情胆小的灵兽主动靠近、表达亲近……
谢楚歌弯下腰,伸出手指,轻轻点了点踏雪狐幼崽的鼻尖,小家伙舒服地眯起了眼睛。
谢楚歌在一阵若有若无、却又直抵心灵的悦耳音波中醒来,只觉神清气爽,昨日舟车劳顿和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一扫而空。
早课安排在“闻音堂”,一座半开放式的宏伟殿堂,
穹顶悬挂着成千上万件形态各异的乐器与鸣器,微风过处,自成韵律。
今日为清云宗弟子讲授基础御兽乐理的,是一位名为秦渺的长老。
她气质空灵,十指纤长,仿佛天生为抚琴弄音而生。
“御兽之道,首在通心。”
秦渺长老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位弟子耳中,如同耳语,“心念纷杂,则音律散乱;
心绪平和,则乐声澄澈。
灵兽感知敏锐,尤重其诚。”
她并未直接传授任何乐谱或法诀,而是让所有弟子,包括清云宗众人,闭目凝神,
尝试去“听”周围自然之声——风穿过殿角风铃的摇曳,远处瀑布的水流轰鸣,甚至林间灵鸟不经意的啼叫。
“莫要试图掌控,先去感受,去理解这些声音中蕴含的‘意’。”
秦渺长老的声音引导着,
“水声为何能令人宁静?鸟鸣为何能唤起生机?风铃之音又为何能涤荡尘埃?”
其他清云宗弟子大多面露困惑,他们习惯了清云宗以剑御气、直指大道的修炼方式,对这种近乎玄妙的“感受”颇不适应。
唯有谢楚歌,在秦渺长老开口的瞬间,便已心领神会。
他闭上双眼,“万物解析”系统无声启动。
然而这一次,系统分析的不再是具体的物质结构或能量流向,而是那无形无质、却真实存在的“声音”。
风声、水声、铃音、鸟鸣……被系统分解为无数细碎的频率、振幅、谐波,
进而模拟、重组,探寻其与灵气波动、乃至与生灵情绪起伏之间的内在关联。
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奔涌,谢楚歌仿佛“看”到了声音的形状——风铃之声如同清澈的涟漪,
一圈圈荡开,抚平灵气的躁动;
瀑布轰鸣则如奔涌的激流,带着冲刷一切污浊的磅礴气势;
而那灵鸟的啼鸣,更像是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,在音波中生根发芽,焕发生机。
他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知中,直到秦渺长老的声音再次响起:
“现在,尝试以你们自身的灵力,模拟一种你们认为最能表达‘安宁’之意的自然之声。
不必拘泥于形式,心之所向,音之所往。”
弟子们纷纷尝试,有人试图模拟水流,灵力却激荡不休;
有人模仿风声,却只制造出尖锐的呼啸。
一时间,闻音堂内灵力紊乱,杂音四起。
谢楚歌心念微动,他没有刻意去模仿任何一种具体的声音。
他想起了在清云宗灵兽园,那些小家伙们在自己身边安然入睡的夜晚,那份纯粹而平和的守护之心。
他缓缓调动起一丝温和的水系灵力,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,而是如同轻柔的月光,缓缓流淌。
同时,他根据方才系统对“安宁”意向声音的分析,极其细微地调整着灵力的振动频率。
他没有开口,那声音也并非通过喉咙发出,而是那缕流淌的灵力自身,
开始与周围的空气、与殿堂穹顶的某一只玉磬产生了极轻微的共鸣。
“叮……”
一声若有若无、空灵剔透的玉磬之音,悄然在谢楚歌周身响起。
声音不大,却异常纯净,仿佛能直接敲击在神魂之上。
原本堂内那些杂乱的灵力波动和噪音,在这声清音响起时,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。
几位靠得近的清铃宗弟子讶异地看向他,连台上一直闭目感应的秦渺长老,也缓缓睁开了眼睛,目光中带着一丝惊异。
“咦?”
秦渺长老轻咦一声,看向谢楚歌,
“你……并未修习过音律之法?”
谢楚歌闻声,连忙收敛灵力,那空灵之音也随之消散。
他起身恭敬回道:
“回长老,弟子未曾专门修习。”
“怪哉。”
秦渺长老走下讲台,来到谢楚歌面前,仔细打量着他,
“你方才所发之音,虽显稚嫩,其‘意’却纯正无比,直指‘安宁’本质。
非是模仿其形,而是共鸣其神……你天生灵识,竟敏锐至此?”
她的话让周围弟子一片哗然。
清铃宗弟子深知要做到“共鸣其神”何等困难,那需要对声音、对意境、对自身灵力有着超凡的掌控与理解。
一个从未修习过音律的外宗弟子,竟能在初次尝试中触及门槛?
谢楚歌心中凛然,知道是“万物解析”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,连忙谦逊道:
“长老谬赞,弟子只是心有所感,侥幸而已。”
秦渺长老深深看了他一眼,未再多言,只是道:
“你若对音律有兴趣,课后可来‘渺音阁’寻我。”
此言一出,不仅是清云宗弟子,连许多清铃宗弟子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。
秦渺长老的“渺音阁”在清铃宗地位超然,非核心弟子难以得其指点。
早课结束后,谢楚歌正消化着方才的收获,苏婉笑吟吟地走了过来:
“谢师弟,真是深藏不露啊。
秦长老可是我们宗内对‘音律通心’理解最深的长老之一。”
谢楚歌苦笑:
“苏师姐莫要取笑我了,只是运气。”
“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。”苏婉笑道
“走吧,接下来是去‘万灵谷’实践,正好让你试试,你这份‘通心’之能,对活生生的灵兽是否同样有效。”
再次来到万灵谷,气氛与昨日单纯观摩已大不相同。
谷中划出了一片特定区域,数十头性情相对温和、尚未签订契约的幼年或低阶灵兽正在其中活动。
清云宗弟子们的任务,就是尝试运用早课所学的理念,与这些灵兽进行初步接触和沟通。
大部分清云宗弟子显得有些手足无措。
他们习惯了剑气的凌厉和法诀的精准,对于这种需要耐心、感知和微妙共鸣的交流方式,极为不适应。
有人试图释放善意,灵力却过于外放,惊得灵兽退避;
有人想模仿清铃宗弟子以音律引导,却吹奏得不成调子,反而引得灵兽烦躁。
谢楚歌没有急于行动。他站在场边,目光扫过那些灵兽。
“万物解析”系统悄然运转,捕捉着每一头灵兽细微的生命体征、能量波动以及流露出的情绪信号——好奇、警惕、慵懒、试探……
他注意到一只躲在岩石后、通体雪白、唯有耳尖带着一撮金毛的“踏雪狐”幼崽。
小家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人群,却又因陌生环境而显得十分紧张,身体微微蜷缩,尾巴紧紧夹着。
谢楚歌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靠近或试图用灵力接触。
他回想起早课时模拟出的那份“安宁”之意,再次缓缓调动起温和的水灵力。
这一次,他并非让灵力发出声音,而是将那份“安宁”的意念。
通过精心调整后的灵力波动,如同无声的音波般,轻柔地向那只踏雪狐传递过去。
同时,他自身也放空思绪,心中只留存着在清云宗灵兽园时,与那些小家伙们相处的温暖与平静。
那无形的、蕴含着“安宁”意念的灵力波动,如同春风拂过水面,悄然蔓延至踏雪狐所在的位置。
原本紧张蜷缩的小家伙,耳朵微微动了一下,警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它似乎感觉到一种让它非常舒服、非常安心的气息,那气息让它紧绷的神经不自觉放松了下来。
它试探性地向前探了探脑袋,小巧的鼻子轻轻耸动。
谢楚歌依旧没有动,只是维持着那份灵力波动,眼神温和地看着它。
过了一会儿,在周围其他弟子或失败或僵持的尝试中,那只踏雪狐幼崽。
竟小心翼翼地、一步一顿地从岩石后走了出来,慢慢靠近了站在原地不动的谢楚歌。
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,踏雪狐幼崽最终停在了谢楚歌脚边,仰起头。
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碰了碰他的裤脚,然后发出了一声极其细微、带着依赖意味的“嘤咛”。
整个实践区域,出现了一刹那的寂静。
苏婉掩唇,眼中满是不可思议。就连负责指导实践的清铃宗执事,也面露惊容。
无需言语,无需强制,甚至无需完整的音律,仅凭一份纯粹的心念与精准的灵力共鸣。
便让一只性情胆小的灵兽主动靠近、表达亲近……
谢楚歌弯下腰,伸出手指,轻轻点了点踏雪狐幼崽的鼻尖,小家伙舒服地眯起了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