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军的扫荡来得很突然。这天早上,独立团的哨兵突然发现,远处的山路上,黑压压的一片日军,正朝着驻地开来。
“团长!不好了!小鬼子来了!黑压压的一片,估摸着得有上万人!”哨兵气喘吁吁地跑进团部。
李云龙心里一沉:“上万人?他娘的,小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了!”
赵刚也皱起眉头:“咱们独立团现在虽然扩编到了两个团,有两千多人,但跟日军两个旅团比起来,还是太弱了。硬拼肯定不行,得赶紧撤退!”
“撤退?往哪儿撤?”李云龙盯着地图,“小鬼子肯定把周围的路都封了,咱们想撤也撤不出去啊。”
张大彪说:“团长,要不咱们跟他们拼了!咱们有迫击炮和重机枪,未必打不过他们!”
“拼?怎么拼?”李云龙瞪了他一眼,“小鬼子有飞机、有大炮,还有坦克,咱们跟他们硬拼,就是送死!咱这是‘资源重组’的时候,得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,不能白白浪费!”
他想了半晌,突然眼睛一亮:“有了!咱可以‘化整为零’!把两个团分成十几个小股部队,分散突围。然后,在日军的后方搞破坏,炸他们的军火库,烧他们的补给站,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!”
赵刚点点头:“这个主意好!分散突围,目标小,容易成功。而且,在后方搞破坏,能打乱日军的扫荡计划,减轻咱们的压力。”
“没错!”李云龙站起身,对大家说,“张大彪,你带一营往东边突围,去炸日军的军火库;孔捷,你带二营往西边突围,去烧他们的补给站;我和老赵带剩下的部队,往南边突围,牵制日军的主力。记住,咱们的目标不是跟他们硬拼,是搞破坏,是保存实力!等小鬼子的扫荡计划被打乱了,咱们再汇合!”
“是!”张大彪和孔捷齐声答应。
很快,独立团的战士们就分成了十几个小股部队,开始分散突围。李云龙带着赵刚和一个营的战士,朝着南边的日军主力冲去。
日军见有八路军突围,立马调集兵力围了过来。李云龙带着战士们,边打边退,故意把日军引到一处山谷里。
“老赵,你带战士们先撤!我来断后!”李云龙喊道。
“不行!要撤一起撤!”赵刚说。
“少废话!听我的!”李云龙把赵刚推走,“我有办法脱身!你们赶紧撤,别管我!”
赵刚咬咬牙,带着战士们往山谷外撤。李云龙带着几个战士,依托山谷里的石头,跟日军周旋。日军的子弹“嗖嗖”地打过来,李云龙的帽子都被打飞了。
他看着日军越来越近,心里盘算着:再拖一会儿,老赵他们就能安全撤离了。等他们撤远了,他就往山谷深处跑,那里有一条小路,可以绕出去。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了枪声——是张大彪和孔捷那边传来的!日军的军火库和补给站被炸毁了,日军的主力一下子乱了阵脚。
“太好了!”李云龙咧嘴一笑,带着几个战士,趁机往山谷深处跑。日军想追,却因为军火库和补给站被炸毁,不得不分兵去处理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云龙跑了。
李云龙跑了很远,才停下来。他靠在一棵树上,喘着粗气,心里却很得意——这次“化整为零”的策略,成功了!不仅保存了实力,还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。这就是“资源重组”的威力,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,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几天后,李云龙跟赵刚、张大彪、孔捷汇合了。大家都很兴奋,纷纷向李云龙汇报战绩:张大彪炸毁了日军的一个军火库,缴获了不少弹药;孔捷烧了日军的三个补给站,让日军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;赵刚带着战士们,牵制了日军的主力,还俘虏了几十个日军。
李云龙听了,满意地点点头:“好!咱们这次虽然损失了一点兵力,但总体来说,是赚了!小鬼子的扫荡计划被咱们打乱了,他们肯定会撤兵的。”
果然,没过几天,日军就因为军火和粮草供应不足,不得不停止了扫荡,撤回了太原城。独立团的战士们欢呼雀跃,李云龙却没有放松——他知道,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,下次肯定会来更猛烈的扫荡。他必须抓紧时间,搞更多的钱,搞更多的装备,让独立团变得更强大。
这天晚上,李云龙坐在院子里,烟袋锅子抽得“滋滋”响。赵刚走过来,坐在他身边:“老李,这次扫荡,咱们虽然赢了,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——咱们的装备还是不够好,兵力也不够多。要是小鬼子下次再来更多的人,咱们恐怕很难应对。”
李云龙点点头:“你说得对。所以,咱们得抓紧时间搞钱搞装备。高老板那边,我已经联系好了,他说能给咱们搞到一批迫击炮和重机枪,还有不少大洋。过几天,咱们就去跟他交易。”
赵刚笑了:“你呀,脑子里全是搞钱搞装备。不过,有你在,咱们独立团肯定会越来越强。”
李云龙咧嘴一笑:“那是!咱李云龙,别的本事没有,但搞钱搞装备,咱还是有一套的!只要钱袋子鼓了,装备好了,别说小鬼子的两个旅团,就是十个旅团,咱也不怕!”
他抬头望着夜空,星星很亮,像撒了把碎银子。他知道,晋西北的钱袋子风云,还远没有结束。但他不怕,因为他有弟兄们,有赵刚,有高启山,还有他那套“战时经济学”。只要他还在,独立团就不会倒下,就会一直跟小鬼子斗下去,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去!
“团长!不好了!小鬼子来了!黑压压的一片,估摸着得有上万人!”哨兵气喘吁吁地跑进团部。
李云龙心里一沉:“上万人?他娘的,小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了!”
赵刚也皱起眉头:“咱们独立团现在虽然扩编到了两个团,有两千多人,但跟日军两个旅团比起来,还是太弱了。硬拼肯定不行,得赶紧撤退!”
“撤退?往哪儿撤?”李云龙盯着地图,“小鬼子肯定把周围的路都封了,咱们想撤也撤不出去啊。”
张大彪说:“团长,要不咱们跟他们拼了!咱们有迫击炮和重机枪,未必打不过他们!”
“拼?怎么拼?”李云龙瞪了他一眼,“小鬼子有飞机、有大炮,还有坦克,咱们跟他们硬拼,就是送死!咱这是‘资源重组’的时候,得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,不能白白浪费!”
他想了半晌,突然眼睛一亮:“有了!咱可以‘化整为零’!把两个团分成十几个小股部队,分散突围。然后,在日军的后方搞破坏,炸他们的军火库,烧他们的补给站,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!”
赵刚点点头:“这个主意好!分散突围,目标小,容易成功。而且,在后方搞破坏,能打乱日军的扫荡计划,减轻咱们的压力。”
“没错!”李云龙站起身,对大家说,“张大彪,你带一营往东边突围,去炸日军的军火库;孔捷,你带二营往西边突围,去烧他们的补给站;我和老赵带剩下的部队,往南边突围,牵制日军的主力。记住,咱们的目标不是跟他们硬拼,是搞破坏,是保存实力!等小鬼子的扫荡计划被打乱了,咱们再汇合!”
“是!”张大彪和孔捷齐声答应。
很快,独立团的战士们就分成了十几个小股部队,开始分散突围。李云龙带着赵刚和一个营的战士,朝着南边的日军主力冲去。
日军见有八路军突围,立马调集兵力围了过来。李云龙带着战士们,边打边退,故意把日军引到一处山谷里。
“老赵,你带战士们先撤!我来断后!”李云龙喊道。
“不行!要撤一起撤!”赵刚说。
“少废话!听我的!”李云龙把赵刚推走,“我有办法脱身!你们赶紧撤,别管我!”
赵刚咬咬牙,带着战士们往山谷外撤。李云龙带着几个战士,依托山谷里的石头,跟日军周旋。日军的子弹“嗖嗖”地打过来,李云龙的帽子都被打飞了。
他看着日军越来越近,心里盘算着:再拖一会儿,老赵他们就能安全撤离了。等他们撤远了,他就往山谷深处跑,那里有一条小路,可以绕出去。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了枪声——是张大彪和孔捷那边传来的!日军的军火库和补给站被炸毁了,日军的主力一下子乱了阵脚。
“太好了!”李云龙咧嘴一笑,带着几个战士,趁机往山谷深处跑。日军想追,却因为军火库和补给站被炸毁,不得不分兵去处理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云龙跑了。
李云龙跑了很远,才停下来。他靠在一棵树上,喘着粗气,心里却很得意——这次“化整为零”的策略,成功了!不仅保存了实力,还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。这就是“资源重组”的威力,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,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几天后,李云龙跟赵刚、张大彪、孔捷汇合了。大家都很兴奋,纷纷向李云龙汇报战绩:张大彪炸毁了日军的一个军火库,缴获了不少弹药;孔捷烧了日军的三个补给站,让日军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;赵刚带着战士们,牵制了日军的主力,还俘虏了几十个日军。
李云龙听了,满意地点点头:“好!咱们这次虽然损失了一点兵力,但总体来说,是赚了!小鬼子的扫荡计划被咱们打乱了,他们肯定会撤兵的。”
果然,没过几天,日军就因为军火和粮草供应不足,不得不停止了扫荡,撤回了太原城。独立团的战士们欢呼雀跃,李云龙却没有放松——他知道,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,下次肯定会来更猛烈的扫荡。他必须抓紧时间,搞更多的钱,搞更多的装备,让独立团变得更强大。
这天晚上,李云龙坐在院子里,烟袋锅子抽得“滋滋”响。赵刚走过来,坐在他身边:“老李,这次扫荡,咱们虽然赢了,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——咱们的装备还是不够好,兵力也不够多。要是小鬼子下次再来更多的人,咱们恐怕很难应对。”
李云龙点点头:“你说得对。所以,咱们得抓紧时间搞钱搞装备。高老板那边,我已经联系好了,他说能给咱们搞到一批迫击炮和重机枪,还有不少大洋。过几天,咱们就去跟他交易。”
赵刚笑了:“你呀,脑子里全是搞钱搞装备。不过,有你在,咱们独立团肯定会越来越强。”
李云龙咧嘴一笑:“那是!咱李云龙,别的本事没有,但搞钱搞装备,咱还是有一套的!只要钱袋子鼓了,装备好了,别说小鬼子的两个旅团,就是十个旅团,咱也不怕!”
他抬头望着夜空,星星很亮,像撒了把碎银子。他知道,晋西北的钱袋子风云,还远没有结束。但他不怕,因为他有弟兄们,有赵刚,有高启山,还有他那套“战时经济学”。只要他还在,独立团就不会倒下,就会一直跟小鬼子斗下去,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