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文武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,就怕冬天冷,面条坨了,“所以,她直接给了两百。
咱们再给小珺和元宝一人回一百就行,刚好两百块,咱们不贴钱,她也不亏钱。
要是你给一百,俩孩子就是一人五十块,丽萍一人两百,明惠现在不缺钱,也不会说啥。
但心里记不记这事,你是女人,你比我清楚。”
那是肯定会记的。
本来给孩子压岁钱就是图个好兆头,现在小姑子怕他们贴钱已经多给了。
这个情,他们要是不领,就有点说不过去。
王梅想了下,“那就回两百吧,我去找两个红包,等会就回过去。”
小姑子现在发达了,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,惹她不快,以后说不定还需要她帮忙。
到时候,也好开口。
顾文武喝完最后一口汤,“我等会再给你拿三百块,这钱你收好,别再给你亲爸亲妈。
他们也没养过你,你养父母养过你,都没找你要过钱,你亲爸亲妈倒是要了不少。”
见王梅脸色难堪,顾文武换了个语气,“爸妈在家帮着咱们带丽萍,也不容易。
这几天,他们要是上街买东西,你就跟着去,顺便帮他们把钱付了。
要是你想给你养父母买东西,我也不拦着。”
王梅当年刚出生,就被亲生父母送养出去,养父母跟她的亲生父母是远房亲戚。
养父母都是一线工人,那时候没孩子,她养母怀上过,但都因为各种意外流掉了。
原本不打算再生了,没想到抱养王梅后的第五年,怀了个男孩,生了下来。
自此,王梅在养父母家的待遇就更好了,他们本就是心善的人,觉得儿子是养女带来的。
这是养女的福运到了他们家,才让他们有机会有了自己的孩子。
所以,哪怕王梅的亲生父母之后闹出不少幺蛾子,养父母看在王梅的面子上都忍了过去。
只是,情分总有被消耗的一天,养父母现在对王梅也不像之前那样用心。
王梅点了点头,想起今年大年初二,她和苏文武带着节礼回养父母家。
结果被早早等在养父母家的亲生父母骂得狗血淋头,‘你们没良心呀~~
我们可是你的亲生父母,你不来孝敬我们,反而去孝敬别人,你还我的血肉!
还我十月怀胎受的苦,死丫头片子,心都是黑的。’
甚至,更脏的话,她之前也都听到了。
挨了骂,节礼也被抢,闹得养父母唉声叹气,‘梅子,以后逢年过节的,你也别带东西过来。
你孝顺,我们都知道,不用买这些东西,你挣钱也不容易,现在闹成这样,也不好看。’
当时,她就对亲生父母死了心。
其实,原本就该心死的。
他们把一出生的她送走,那就是不要她了,现在只不过是想靠着那点子血缘关系占点便宜。
只是,她不敢承认,自己不被亲生父母爱而已。
“初二那天,那对夫妻闹得我爸妈脸上不好看,咱们过几天拎着东西再去一趟我爸妈那吧。”
想起对她好的养父母,王梅咬了咬嘴唇,还是说了出来。
顾文武惊讶于王梅对自己亲生父母改了称呼,但这也算是件好事。
“行,那你看着买,到时候提前跟我说一声,我空出时间,咱们再去一趟。
你爸妈虽然没生你,但对你真的不差了。”
之前看媳妇不抗拒亲生父母,他就觉得媳妇有点拎不清,怕小家被她父母赖上。
现在好了,媳妇也知道只亲近养父母,不再理会亲生父母那里,挺好、挺好。
这人嘛,就该是谁对她好,她就对谁好。
媳妇的亲生父母那边靠不上,还不对养父母好点,以后有什么事,就只能指望他爸妈。
王梅的心情好了一点,心里盘算着哪天去爸妈家,买些什么节礼。
得买点芝麻丸、芝麻糕之类的,或者直接买点黑芝麻,她妈头发都白了一些。
也能买点风湿酒,这个天喝,对她爸的膝盖好,还有药膏,也该买一些。
王梅边想,边在抽屉里找出了两个红包,不算新,把压岁钱塞了进去。
跟苏文武一前一后地走出了房间。
有七个大人、三个小孩在,一大锅的面条很快就被吃完了,铁锅里的汤都被盛完了。
老母鸡早就不见踪影,饭桌上的炒果子也干干净净,就是腌菜还剩些。
趁着刘红英收拾碗筷的间隙,顾明惠从口袋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钱。
塞到她口袋里,“妈,大过年的,这是我和永安准备的孝敬,没多少,就是一份心意。
你和爸平时想吃啥,想买啥,就用这钱。”
他们这的习俗,长辈给晚辈钱,可以拿红包包着,或者直接给。
但晚辈给长辈钱,不能用红包,要不用红纸包着,要不就直接给。
清明节,晚辈要是想孝敬,最多买点东西。
要是给钱,收到钱的长辈要是古板点,都能当场骂人,拿着扫把赶人走。
“老子还没死,你该给‘钱’的是地下的祖宗,不是老子!”
刘红英把钱拿出来,当着儿子、媳妇的面,直接数了数,六百块,六张红色毛爷爷。
怕输错,刘红英又数了一遍,还是六百块。
他们今年一年也才挣一千三百二十六块钱,这女儿给的过年费都快是他们年收入的一半。
“这,明惠,今年怎么给这么多?我和你爸在家里,除了电费以外,其他的花不了那么多钱。”
刘红英边说,边把多出来的四百块塞回到顾明惠手里,“你们在外面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
我和你爸用不着这么多钱,你快收回去。”
她不经意间瞥了眼苏永安,她怕女儿没跟女婿商量,就拿了这么多钱。
到时候,她收下,女儿和女婿会因为这钱吵架,那就没必要。
王梅站在一旁,手里拿着扫把,扫地的动作都慢了些,六百块,比她一个月工资都高了。
小姑子这是真的挣了不少钱,花钱也大手大脚的。
顾文武眯了眯眼,脸色不是很好,倒是顾文安没什么反应,他还没结婚。
咱们再给小珺和元宝一人回一百就行,刚好两百块,咱们不贴钱,她也不亏钱。
要是你给一百,俩孩子就是一人五十块,丽萍一人两百,明惠现在不缺钱,也不会说啥。
但心里记不记这事,你是女人,你比我清楚。”
那是肯定会记的。
本来给孩子压岁钱就是图个好兆头,现在小姑子怕他们贴钱已经多给了。
这个情,他们要是不领,就有点说不过去。
王梅想了下,“那就回两百吧,我去找两个红包,等会就回过去。”
小姑子现在发达了,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,惹她不快,以后说不定还需要她帮忙。
到时候,也好开口。
顾文武喝完最后一口汤,“我等会再给你拿三百块,这钱你收好,别再给你亲爸亲妈。
他们也没养过你,你养父母养过你,都没找你要过钱,你亲爸亲妈倒是要了不少。”
见王梅脸色难堪,顾文武换了个语气,“爸妈在家帮着咱们带丽萍,也不容易。
这几天,他们要是上街买东西,你就跟着去,顺便帮他们把钱付了。
要是你想给你养父母买东西,我也不拦着。”
王梅当年刚出生,就被亲生父母送养出去,养父母跟她的亲生父母是远房亲戚。
养父母都是一线工人,那时候没孩子,她养母怀上过,但都因为各种意外流掉了。
原本不打算再生了,没想到抱养王梅后的第五年,怀了个男孩,生了下来。
自此,王梅在养父母家的待遇就更好了,他们本就是心善的人,觉得儿子是养女带来的。
这是养女的福运到了他们家,才让他们有机会有了自己的孩子。
所以,哪怕王梅的亲生父母之后闹出不少幺蛾子,养父母看在王梅的面子上都忍了过去。
只是,情分总有被消耗的一天,养父母现在对王梅也不像之前那样用心。
王梅点了点头,想起今年大年初二,她和苏文武带着节礼回养父母家。
结果被早早等在养父母家的亲生父母骂得狗血淋头,‘你们没良心呀~~
我们可是你的亲生父母,你不来孝敬我们,反而去孝敬别人,你还我的血肉!
还我十月怀胎受的苦,死丫头片子,心都是黑的。’
甚至,更脏的话,她之前也都听到了。
挨了骂,节礼也被抢,闹得养父母唉声叹气,‘梅子,以后逢年过节的,你也别带东西过来。
你孝顺,我们都知道,不用买这些东西,你挣钱也不容易,现在闹成这样,也不好看。’
当时,她就对亲生父母死了心。
其实,原本就该心死的。
他们把一出生的她送走,那就是不要她了,现在只不过是想靠着那点子血缘关系占点便宜。
只是,她不敢承认,自己不被亲生父母爱而已。
“初二那天,那对夫妻闹得我爸妈脸上不好看,咱们过几天拎着东西再去一趟我爸妈那吧。”
想起对她好的养父母,王梅咬了咬嘴唇,还是说了出来。
顾文武惊讶于王梅对自己亲生父母改了称呼,但这也算是件好事。
“行,那你看着买,到时候提前跟我说一声,我空出时间,咱们再去一趟。
你爸妈虽然没生你,但对你真的不差了。”
之前看媳妇不抗拒亲生父母,他就觉得媳妇有点拎不清,怕小家被她父母赖上。
现在好了,媳妇也知道只亲近养父母,不再理会亲生父母那里,挺好、挺好。
这人嘛,就该是谁对她好,她就对谁好。
媳妇的亲生父母那边靠不上,还不对养父母好点,以后有什么事,就只能指望他爸妈。
王梅的心情好了一点,心里盘算着哪天去爸妈家,买些什么节礼。
得买点芝麻丸、芝麻糕之类的,或者直接买点黑芝麻,她妈头发都白了一些。
也能买点风湿酒,这个天喝,对她爸的膝盖好,还有药膏,也该买一些。
王梅边想,边在抽屉里找出了两个红包,不算新,把压岁钱塞了进去。
跟苏文武一前一后地走出了房间。
有七个大人、三个小孩在,一大锅的面条很快就被吃完了,铁锅里的汤都被盛完了。
老母鸡早就不见踪影,饭桌上的炒果子也干干净净,就是腌菜还剩些。
趁着刘红英收拾碗筷的间隙,顾明惠从口袋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钱。
塞到她口袋里,“妈,大过年的,这是我和永安准备的孝敬,没多少,就是一份心意。
你和爸平时想吃啥,想买啥,就用这钱。”
他们这的习俗,长辈给晚辈钱,可以拿红包包着,或者直接给。
但晚辈给长辈钱,不能用红包,要不用红纸包着,要不就直接给。
清明节,晚辈要是想孝敬,最多买点东西。
要是给钱,收到钱的长辈要是古板点,都能当场骂人,拿着扫把赶人走。
“老子还没死,你该给‘钱’的是地下的祖宗,不是老子!”
刘红英把钱拿出来,当着儿子、媳妇的面,直接数了数,六百块,六张红色毛爷爷。
怕输错,刘红英又数了一遍,还是六百块。
他们今年一年也才挣一千三百二十六块钱,这女儿给的过年费都快是他们年收入的一半。
“这,明惠,今年怎么给这么多?我和你爸在家里,除了电费以外,其他的花不了那么多钱。”
刘红英边说,边把多出来的四百块塞回到顾明惠手里,“你们在外面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
我和你爸用不着这么多钱,你快收回去。”
她不经意间瞥了眼苏永安,她怕女儿没跟女婿商量,就拿了这么多钱。
到时候,她收下,女儿和女婿会因为这钱吵架,那就没必要。
王梅站在一旁,手里拿着扫把,扫地的动作都慢了些,六百块,比她一个月工资都高了。
小姑子这是真的挣了不少钱,花钱也大手大脚的。
顾文武眯了眯眼,脸色不是很好,倒是顾文安没什么反应,他还没结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