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闹剧版婚礼-《九五重生:明惠的幸福人生》

  第二碗凉白开,照样一口闷。

  两碗凉水一下肚,顾卫国觉得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,这才开口问道:“永安,你刚才趴在门口干啥呢?

  屋子里头都有谁在?”

  苏永安悻悻道:“爸,妈和明惠在屋里头,我也不晓得她们在说啥,就是听到不对劲,这才……”

  苏珺挨着顾卫国坐在小板凳上,跟着补了句,“是哭声,我听到了哭声。”

  苏青峰跟着嚎了句,“哭”,紧接着就瘪起了嘴,好像要给在场的人演示下,是怎么哭的。

  苏永安在顾卫国越来越不友善的眼神里,捂住小儿子的嘴,“元宝,你可别哭,没人欺负你。

  姥姥和你妈肯定不是因为受了委屈才哭的,咱们家没人敢给你妈委屈受,千万别哭。”

  暗戳戳地表忠心:老丈人可饶了他吧,他苏永安可没有给顾明惠委屈受。

  顾卫国冷哼了声,眼刀子依旧往苏永安身上戳,只有对苏珺和苏青峰这两个孩子时,才有点好脸色。

  他和刘红英这辈子就生了三个孩子。

  老大顾文武六五年出生,八五年跟王梅结婚,八九年生下孙女顾丽萍。

  顾文武和王梅带着老三在苏城打工,孙女顾丽萍倒是留在了老家,这几天在她舅舅家待着。

  老二就是顾明惠,六七年出生,八七年跟苏永安结婚,八八年就生下了苏珺,九三年生下苏青峰。

  老三顾文安七一年出生,至今单身。

  三个孩子里,他最疼的就是顾明惠,他们父女有缘分,是同一天出生的,而且这孩子小时候长得就像他。

  就是长大后,更像她妈了。

  苏永安颤颤巍巍地试图讨好老丈人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老丈人并不领情。

  尤其是,顾卫国知道苏珺耳朵受伤这件事,对苏永安就更加鼻子不是鼻子、眼睛不是眼睛。

  他作为老丈人不好嚼亲家母的舌头,那就狠狠地教育教育女婿。

  母债子还。

  苏永安跟个鹌鹑似的听训,不敢还嘴,偶尔还得给碗添水,免得老丈人口渴。

  一旁的苏珺和苏青峰跟个小傻子似的乐呵着呢。

  爸爸,挨骂了~~~

  好惨呀~

  好在苏永安当鹌鹑的时间并不算太长,顾卫国也就多喝了两碗水,顾明慧就扶着刘红英从屋子里头走了出来。

  顾卫国起身走了上去,关心道:“英子,你跟老二怎么哭了,是不是受欺负了?”

  说着,他还狠狠地瞪了一眼苏永安,那架势,好像只要刘红英“嗯”一声,他就能拿着镰刀砍苏永安。

  少年夫妻老来伴,顾卫国一瞪眼,刘红英就知道他是怎么想的,连忙道:“不是,是老二带来了好消息。”

  顾明慧又把老中医的事说了一遍,一五一十地。

  顾卫国一听,欢喜地很,常年愁出来的抬头纹都舒展了不少,高声道:“好、好,老二,有消息了你就马上打电话过来。”

  下一秒,他转头对刘红英说,“给老三准备的彩礼钱先别动,要是能治,这钱就先给老三治病。”

  刘红英点点头,嘴角上扬,“我心里明白,这娶媳妇哪里有治病重要,只要老二能听能说,哪里找不到媳妇。”

  老三七一年出生的,今年已经二十五岁,在乡下这个年纪早能抱娃了,但他这个情况……

  前几天王婶子来她家,说是五星村有个小姑娘今年十七岁,高低脚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

  小姑娘爸妈就想给孩子寻门亲事,有个依靠。

  本来,她是打算过几天去五星村打听打听消息,再看看王婶子说的小姑娘,但是现在,她就不着急了。

  要是老三治好了,寻个全手全脚的正常人做媳妇,有他们老两口在,老三日子也能轻松些。

  但刘红英现在也不打算直接回绝王婶子,万一呢,还是得做两手打算。

  一旁的顾明慧听到老两口的话,这才慢慢地想起了这桩没成的、如同过家家般的亲事。

  老三是被骗回来的,知道要娶的是个还没成年的小姑娘,当场就不愿意,但是架不住老两口强按着。

  结婚当晚,小姑娘不知道咋回事有点癫狂、大喊大叫的,老三想找人就使劲敲门。

  家里没人开门。

  直到老三把玻璃打碎,一手臂的伤,这才把人喊来,把那个小姑娘送到医院。

  她妈见小姑娘像是精神不正常就不乐意了,她是想让儿子结婚,但不是想让儿子多个累赘。

  而且就算能生孙子,孙子要是是个正常人,孙子负担重,要是跟他妈似的,那儿子的负担就重了。

  哪怕小姑娘父母说这个病不是天生的,是小时候小姑娘被人用鞭炮吓傻才得的,她妈也不肯。

  没办法,小姑娘父母骗婚在先,再加上老三压根没碰小姑娘,还仁义地把小姑娘送进医院,垫付了医疗费。

  小姑娘父母没办法,也就把彩礼退了回去,拿回嫁妆,带着小姑娘回去了。

  这两人的婚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
  后来,她妈还专门给珺珺和丽萍买了小蛋糕,奖励这两个小丫头那天晚上在院子里捡剩下的鞭炮玩。

  要不然,等到他们知道小姑娘精神不正常就完了。

  哪怕后来她妈偶尔念叨着,那场“婚礼”花了不少钱,但最终她妈还是庆幸儿子没被拖累。

  “妈,王婶子说的是哪家的闺女?”顾明惠有点好奇是不是那个小姑娘,忍不住问了下。

  刘红英想了下,“是五星村村尾的那个木匠家里的,说是家里老二,快十八了,腿脚不太好。

  听王婶子说女方家长怕孩子不好找对象,早早地就找她打听。”

  王婶子为人热情,当初他们逃荒到村里,王婶子帮了她不少忙。

  顾明惠颇有些迟疑,“那姑娘叫啥名?”

  “好像是叫李四丫,大名是李小敏。”顾卫国在旁搭了个话,顺便找出老烟斗抽了起来。

  好在他知道两个孩子怕烟、嫌呛,自觉地跑到屋檐底下、下风向抽去了。

  “李小敏,小敏,敏丫头……”,就是这名,顾明惠想起来了,就是这姑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