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带不走的“她们”-《九五重生:明惠的幸福人生》

  等到十二点多,饭菜就烧的差不多,香味从厨房传了出来。

  西红柿炒鸡蛋、蒸鸡蛋、拌黄瓜、青椒炒茄子、红烧鸡、老母鸡炖鸡汤、辣椒炒毛豆、炒咸菜、红烧鸡杂。

  其中老母鸡汤一炖好,刘红英就夹了两只大鸡腿和鸡翅端进了屋,给顾春霞吃。

  别说,陈国立他妈养得老母鸡是真不错,肚子里还有两三个蛋黄,个头都不小。

  饭桌上,陈国立爸妈看着两大盆的鸡肉,笑容有点勉强,老陈家的老母鸡就这么没了。

  但其他人都高兴,尤其是红烧鸡的鸡腿是斩开的,顾明惠给苏珺三个小朋友一人夹了点鸡腿肉。

  三个孩子都有鸡腿吃,乐呵得很,也不吵也不闹,坐在小板凳上呼呼地吃着,压根没在意大人们的脸色。

  陈国立他爸勉强地招呼着:“今个的菜不错,大家伙多吃点,要不饭菜过夜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
  就是客套话,意思意思。

  顾明惠扫了一眼饭桌上的人,个个都是能吃的货,要是这桌上的菜能留下来一口,都算她输。

  一群人动起来筷子,那是连一句闲话都不会聊,都是新鲜菜,从清理食材到上桌都没有两个小时。

  再加上是大灶烧的,有一股独特的柴火香,是外头吃不到的。

  这就导致饭桌上只有吃饭的动静,但是依稀还是能听到孩子“指挥”大人。

  “妈,我想吃鸡翅,就是那个红烧的。”苏珺舔了舔嘴角的汤汁,举着碗对顾明惠说。

  她喜欢吃红烧的,汤汁很下饭。

  一旁的苏青峰见状,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,扒拉着他爸的裤子,“爸,肉肉、蛋蛋。”

  苏永安乐呵乐呵地给苏青峰添了点老母鸡汤里的肉和蒸蛋,又夹了点黄瓜放碗里。

  这几道菜不辣,元宝也能多吃。

  陈玉莹则是跑到刘红英身边,踮起脚往饭桌上看,刘红英立马接过碗,说:“玉莹想吃炒鸡蛋和鸡腿肉是吗?”

  陈玉莹点点头,乖巧道:“姨奶奶,玉莹还想吃西红柿。”

  西红柿酸酸甜甜的,一股子西红柿的味道,很好吃,也下饭。

  “好,好,姨奶奶给玉莹夹西红柿。”刘红英脸上带笑,下筷子也没留情。

  一旁的陈国立他妈脸色就不是很好,前头那两个孩子跟他们老陈家没什么关系,还吃那么多肉。

  后头这个还是他们老陈家的孙女,要夹菜居然不找她,跑过去找外人,真的是分不清里外。

  陈玉莹见奶奶脸色不好,连忙往旁边避了避,借着刘红英的身体挡住自己。

  陈国立见状,不高兴了,“妈,孩子吃饭呢,你看孩子干啥。”

  陈玉莹毕竟是他唯一的孩子,哪怕是个女娃,陈国立也不乐意见对方在家里吃个菜还畏手畏脚的。

  媳妇大姨家的孩子都能吃到肉,难不成他老陈家的孩子在自个家还不让吃肉?

  没这个道理。

  陈国立他妈也不好意思在饭桌上说,自己看不惯大丫亲近刘红英,哼了声,给自己夹了块鸡肉,就不看对方了。

  她辛辛苦苦养的老母鸡,可得多吃点,要不然就真的是替别人养的。

  这顿饭吃了快一个小时,等众人放下碗筷,饭桌上,一点剩菜都没有,就连汤汁都干干净净。

  柴火饭就是香,煮得不少,刚好吃完。

  刘红英笑着夸道:“国立他妈,你这手艺是真不错,烧得鸡入味,大家伙都吃完了。”

  就是心不好,炒得菜都带点辣,春霞和孩子们吃不了,还是她眼疾手快烧了几道不辣的。

  陈国立他妈皮笑肉不笑,客套又没有太客套,“春霞她姨,我就是普通手艺,这是大家伙都饿了才吃的干净。”

  她可不能说出类似‘想吃下次再来’这种客套话,万一刘红英下次还带着一大家子来怎么办?

  家里可没有几只老母鸡,经不起霍霍。

  刘红英瞧着那盘原本装着老母鸡汤的盆,心里舒坦多了,她早就看不惯陈国立他妈面子光、做作的模样。

  春霞前几次坐小月子,是吃到过她烧的鸡,虽然次数不多,但到底也有一两次。

  这次春霞坐小月子居然连口鸡蛋都没吃上,顿顿都是炒咸菜和粥,要不就是辣菜,春霞伤口还疼着,哪能吃这个。

  陈国立他爸并不想听两人的面子情谈话,说道:“春霞他姨,大中午的我先回屋睡会,下午还得干活呢。”

  刘红英倒也客气,“国立他爸你休息去吧,我再跟春霞说几句话,就带着人回去,”

  等刘红英叮嘱完顾春霞,已经两点左右,瞧了瞧日头,烈得慌,但一群人还是往胜利村去。

  屋子里。

  陈国立躺在凉席上,吹着电风扇,扇着风,“春霞,等过几天咱们就回苏城。”

  顾春霞点点头,“我想把玉莹也带过去,等到孩子年纪大了,再送回老家读书。”

  玉莹待在老家,被养得有点胆怯,她看着,心里挺不是滋味,她姐把珺珺带到甬城,她也想把玉莹留在身边。

  “春霞,咱们俩到苏城上班,都是去厂子里打工,吃住都在厂子里,要是带着玉莹,咱们就得在外头租房子。

  房屋水电都是钱,而且咱俩不上班的时候,玉莹一个人在出租房,也不安全,还是让她在老家待着好。”

  陈国立瞥了眼一旁侧着身子、睡着了的陈玉莹,反对道。

  顾春霞并不乐意,“国立,你爸妈不看重女娃,对玉莹也不好,还不如让孩子跟在咱们身边。”

  陈国立叹了口气,“我去跟爸妈说,让他们对玉莹好点,玉莹毕竟是他们亲孙女,他们也不会害玉莹的。

  咱们俩打工这么些年,手里头也没多少钱,要是再在外头租房子,手里更是存不下来钱。

  而且厂里那个小组长的事,你也清楚,他们就是把孩子带着,在外头住了房子,还有老人家来带。

  结果呢,两个孩子都被人贩子拐跑了,老大倒是找到了,安眠药过敏死了,老二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找到。